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通緝令刑事訴訟法

通緝令刑事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1-01-22 22:46:22

1. 15、有權發布通緝令的機關是( )

有權發布通緝令的機關是公安機關。

通緝作為公安機關通令緝拿應當逮捕的在逃犯罪嫌疑人的一種偵查活動,《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五條中作出了明確規定: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

一、通緝令

通緝令是指公安機關依法通緝本該逮捕而在逃的或者被拘留、逮捕後脫逃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從監獄中逃跑的罪犯而製作的法律文書。

二、通緝令的兩個等級

通緝令分成「A級」、「B級」兩個等級。公安部A級通緝令是為了緝捕公安部認為應該重點通緝的在逃人員而發布的命令,公安部B級通緝令是公安部應各省級公安機關的請求而發布的緝捕在逃人員的命令。

(1)通緝令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發布通緝令注意事項

1、通緝令中應寫明被通緝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衣著和體貌特徵,並應附上照片。除了必須保密的事項外,應當寫明發案時間、地點、案情性質等簡要情況。通緝令必須加蓋法布機關的印章。

2、通緝令發出後,如果發現新的重要情況,可以補發通報。通報應註明原通緝令的編號和日期。

3、各級公安機關在接到通緝令後,必須及時布置,組織力量,採取有效措施,做好調查緝拿工作。

4、被通緝的人已經歸案、死亡或者通緝的原因已經消失而無通緝必要的,發布通緝令的公安機關應當在原發布范圍內立即通知撤銷通緝令。

2. 刑法上的通緝是什麼意思,哪些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

1、通緝是指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通令緝拿應當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歸案的一種偵查行為。


2、哪些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以下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


(1)第二百五十二條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公安機關發布。通緝令發送范圍,由簽發通緝令的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


(2)第二百六十條通緝越獄逃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適用本節的有關規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1998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修正)


(3)第二百一十六條人民檢察院偵查直接受理的案件,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或者已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脫逃的,經檢察長批准,可以作出通緝的決定。



(2)通緝令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通緝適用於的對象:


1、第一百二十三條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


2、第一百三十一條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適用本章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適用刑事強制措施有關問題的規定(2000年8月28日)


3、第三十三條人民檢察院直接立案偵查的案件,需要通緝犯罪嫌疑人的,應當作出逮捕決定,並將逮捕決定書、通緝通知書和犯罪嫌疑人的照片、身份、特徵等情況及簡要案情,送達同級公安機關,由公安機關按照規定發布通緝令。


3. 刑事案件立案後多久開始網上追逃

只要警方認為應當逮捕犯罪嫌疑人而在逃的,就可以上網通緝,至於時專間沒有統一規定,屬由警方根據工作需要而定。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三條 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

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

(3)通緝令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刑事訴訟法》同時指出規定的期限內不能偵查終結的,可以依法延長兩個月:

第一百五十六條

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4. 尋求公安局通緝令正規格式的例文

通緝令

姓 名: XXX 方言口音: XX口音
性 別: X 現在身份:
出生日期: XXXX-XX-XX 身份證號: 362203741005001
身 高: XX 其它證件:
臉 型: 下顎較尖 通緝日期: 2006-05-29
體型: 中等 通緝編號: 公緝[2006]59號
曾用姓名: 綽號「牛鱉」
戶籍住址: XX省XX市XX區XXX
現在住址: XX省XX市XX區XXX小區X棟X單元X號
身體標記: 該人還持有姓名為「付劍」的假身份證,號碼為:360502197509XXXXX
簡要案情: 2006年4月,江西省宜春市公安局在偵辦一起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中發現,該組織頭子劉世波自1996年以來,網羅一些社會閑散人員,在當地多次進行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等違法犯罪活動。對發現線索的舉報人、緝捕有功的單位或個人,將給予人民幣50000元獎勵。

(4)通緝令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公安部通緝令」是由公安部發布的面向全國通緝在逃人員的命令。公安部對重大在逃人員實行的是「A、B級通緝令」,於2000年2月份開始實行。

通緝作為公安機關通令緝拿應當逮捕的在逃犯罪嫌疑人的一種偵查活動,通緝令是公安機關為執行此項活動發布的法律文書。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中作出了明確規定: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

通緝令級別:

「A級」是為了緝捕公安部認為應重點通緝的在逃人員而發布的命令,是在全國范圍內發布的級別最高的通緝令;主要適用於情況緊急、案情重大或突發惡性案件。

「B級」是公安部應各省級公安機關的請求而發布的緝捕在逃人員的命令。有群眾參與性高的特點。是大型事件的輔助方案。

「A級」懸賞金不少於5萬元且不封頂。「B級"懸賞金少於5萬多於1萬。

5. 通緝令的法律條文

通緝作為公安機關通令緝拿應當逮捕的在逃犯罪嫌疑人的一種偵查活動,通緝令是公內安機關為執行此項活動發布容的法律文書。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中作出了明確規定: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

6. 正常什麼情況下公安局會撤銷通緝令

1、將犯罪嫌抄疑人緝捕歸案後襲,發布通緝令的機關應當通知撤銷通緝令。
2、通緝作為公安機關通令緝拿應當逮捕的在逃犯罪嫌疑人的一種偵查活動,通緝令是公安機關為執行此項活動發布的法律文書。
3、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
4、公安部發放通緝令一般通過傳真或者公安機關內部網路系統傳送,一小時之內就可以將通緝令發至全國各省公安廳。

7. 通緝令,一般是什麼罪行才下通緝令抓人,

通緝令是指公安機關依法通緝本該逮捕而在逃的或者被拘留、逮捕後脫逃的犯版罪嫌疑人以及從監權獄中逃跑的罪犯而製作的法律文書,不區分犯罪罪行。
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

8. 刑事訴訟法通緝的規定包括哪些

您好,
一、刑事訴訟法通緝的規定包括哪些?
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都有權決定通緝,但是通緝令只有公安機關才能發布。通緝的程序和要求:
1、只有公安機關有權發布通緝令,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單位、組織和個人都無權發布。人民檢察院在自偵案件中,需要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時,經檢察長批准,作出通緝決定後,通知公安機關,由公安機關發布通緝令。
2、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如果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
3、被通緝的對象必須是依法應當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包括已經被捕而在羈押期間逃跑的犯罪嫌疑人。
4、通緝令中應當寫明被通緝人的姓名、別名、曾用名、綽號、性別、年齡、民族、籍貫、出生地、戶籍所在地、居住地、職業、身份證號碼、衣著和體貌特徵並附被通緝人近期照片,可以附指紋及其他物證的照片。除了必須保密的事項以外,應當寫明發案的時間、地點和簡要案情。
5、通緝令發出後,如果發現新的重要情況可以補發通報。通報必須註明原通緝令的編號和日期。
6、有關公安機關接到通緝令後,應當及時布置查緝。抓獲犯罪嫌疑人後,應當迅速通知通緝令發布機關,並報經抓獲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後,憑通緝令羈押。原通緝令發布機關應當立即進行核實,依法處理。
7、被通緝的人已經歸案、死亡,或者通緝原因已經消失而無通緝必要的,發布通緝令的機關應當立即在原發布范圍內通知撤銷通緝令。
二、申訴的審查處理
(1) 人民法院對申訴的審查處理
1、根據《若干意見》的規定,受理、審查處理申訴一般由終審人民法院進行。上一級人民法院對未經終審人民法院審查處理的申訴,一般交終審人民法院審查;對經終審人民法院審查處理後仍堅持申訴的,應當受理。對未經終審人民法院及其上一級人民法院審查處理,直接向上級人民法院申訴的,上級人民法院應當交下一級人民法院處理。對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案件或者授權高級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案件的申訴,可以由原核準的人民法院直接處理,也可以交由原審人民法院審查。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寫出審查報告,提出處理意見,逐級上報原核準的人民法院審定。
2、人民法院受理申訴後,應當在3個月內作出決定,至遲不得超過6個月。人民法院經過審查,認為有刑事訴訟法第204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這些情形包括:①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②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③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④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
3、《若干意見》第7條則作了進一步的規定,即對終審刑事裁判的申訴,具備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決定再審:①有審判時未收集到的或者未被採信的證據,可能推翻原定罪量刑的;②主要證據不充分或者不具有證明力的;③原裁判的主要事實依據被依法變更或撤銷的;④據以定罪量刑的主要證據自相矛盾的;⑤引用法律條文錯誤或者違反刑法第

12條的規定適用失效法律的;⑥違反法律關於溯及力規定的;⑦量刑明顯不當的;⑧審判程序不合法,影響案件公正裁判的;⑨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時索賄受賄、徇私舞弊並導致枉法裁判的。人民法院經過審查,對不符合上述情形的申訴,應當說服申訴人撤回申訴;對仍然堅持申訴的,應當書面通知駁回。
4、申訴人對駁回申訴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訴。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申訴不符合刑事訴訟法第204條規定的,應當予以駁回。經兩級人民法院處理後又提出申訴的,如果沒有新的充分理由,人民法院可以不再受理。
5、此外,《若干意見》第11條還規定,人民法院對刑事附帶民事案件中僅就民事部分提出申訴的,一般不予再審立案。但有證據證明民事部分明顯失當且原審被告人有賠償能力的除外。
(2)人民檢察院對申訴的審查處理
1、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的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向人民檢察院申訴的,人民檢察院控告申訴部門、監所檢察部門應當分別受理,依法審查,並將審查結果告知申訴人。
2、人民檢察院對申訴材料應迅速審查,認為需要復查的,由承辦人填寫案件處理呈批表,經主管領導批准後復查。對批准復查的申訴案件,應當擬訂復查計劃,確定需要查清的主要問題以及復查的方法、步驟、措施和完成的時間等。
3、復查終結後,辦案人員應製作結案報告,內容包括:①申訴的主要問題和主要事實;②查證的情況和結果;③復查處理的意見。結案須經部門負責人批准。重大的案件應報檢察長或檢察委員會批准。結案處理,必須履行法律手續。法院原判決、裁定正確的,駁回申訴,並製作駁回申訴通知書。原判決、裁定確有錯誤,需要糾正的,應製作改判建議書,建議人民法院重新審理;必要時經報檢察長或檢察委員會決定,可按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9. 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均可發布通緝令對嗎

您好!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均可發布通緝令,此話是正確的。法律依據如下: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

【通緝的條件及程序】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
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1999年1月1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
第二百一十六條 人民檢察院偵查直接受理的案件,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或者已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脫逃的,經檢察長批准,可以作出通緝的決定。
第二百一十七條 各級人民檢察院需要在本轄區內通緝犯罪嫌疑人的,可以直接決定通緝;需要在本轄區外通緝犯罪嫌疑人的,由有決定權的上級人民檢察院決定。
第二百一十八條 人民檢察院應當將通緝通知書和通緝犯的照片、身份、特徵、案情簡況送達公安機關,由公安機關發布通緝令,追捕歸案。
第二百一十九條 人民檢察院應當與公安機關積極配合,及時檢查監督通緝的執行情況。
第二百二十條 對於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潛逃出境,可以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商請國際刑事警察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請求有關方面協助,或者通過其他法律規定的途徑追捕歸案。

10. 通緝的法律規定

根據刑事訴訟法及公安部《規定》的有關規定,通緝應當遵守下列程序:
1.只有縣級以上的公安機關有權發布通緝令,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單位、組織和個人都無權發布。人民檢察院在辦理自偵案件過程中,需要追捕在逃的犯罪嫌疑人時,經檢察長批准,有權作出通緝決定後,但仍需由公安機關發布通緝令。
2.各級公安機關發布通緝令時,有范圍的限制,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如果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
3.被通緝的對象僅限於依法應當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包括依法應當逮捕而在逃的和已被逮捕但在羈押期間逃跑的犯罪嫌疑人。
4.通緝令中應寫明被通緝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出生地、戶籍所在地、居住地、職業、衣著和體貌特徵並附被通緝人照片。除了必須保密的事項以外,應當寫明發案的時間、地點和簡要案情。
5.通緝令發出後,如發現新的重要情況可以補發通報。通報必須註明原通緝令的編號、日期。
6.有關公安機關接到通緝令以後,應當及時部署,積極查緝。對於通緝在案的犯罪嫌疑人,任何公民都有權扭送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處理。
7.被通緝的人已經緝拿歸案、死亡,或者通緝原因已經消失而無通緝必要的,發布通緝令的機關應當在原發布范圍內立即發出撤銷通緝令的通知。

熱點內容
00167自考勞動法試題 發布:2025-10-03 14:55:09 瀏覽:833
民事訴訟法上訴條件 發布:2025-10-03 14:54:15 瀏覽:163
化妝品代理商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3 14:40:58 瀏覽:122
新婚姻法婚前還原房產分配 發布:2025-10-03 14:40:46 瀏覽:970
最新法官等級 發布:2025-10-03 14:39:30 瀏覽:474
我國食品行政法規分為哪幾類 發布:2025-10-03 14:33:21 瀏覽:181
規章制度意識提高 發布:2025-10-03 14:29:15 瀏覽:800
東昌法院網 發布:2025-10-03 14:15:39 瀏覽:219
舟山郭行舟宴請法官 發布:2025-10-03 14:14:53 瀏覽:995
行政法規不可以制定什麼 發布:2025-10-03 14:13:04 瀏覽: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