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年底雙薪

勞動法年底雙薪

發布時間: 2021-01-23 00:17:22

㈠ 新勞動法有沒有規定年終獎和雙薪

從理論上來講雖然年終雙薪和年終獎都屬於勞動報酬的范圍,都屬於工資總額內的范圍,但是兩者還是容有明顯區別的。

年終雙薪是第13個月工資,有關法律中沒有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給職工支付13個月工資。年終雙薪發放的是工資,它的發放數額、發放時間都是確定的,年終雙薪的決定因素是年底時員工是否在公司工作,即只要年底12月份在公司工作的就應獲得固定一筆收入。

年終獎則是一種獎金,是對員工全年勞動的超額勞動報酬,一般根據員工全年工作的考核結果進行發放,而且具體金額的彈性較大。

㈡ 新勞動法頒布後公司把年終雙薪改作經濟補償金,一年一發,合法嗎

1、以前是年終雙薪,現在雙薪變了名字,叫經濟補償金,年底發放,

公司這樣叫是可以的,但此經濟補償金和法律規定的經濟補償金不是一個概念。到你離職時,公司想用這個所謂的
經濟補償金替代法律意義上的經濟補償金是不可能的!!

2、賠償的時候公司會按照 每月賠償基本工資700的計算方法,這合理嗎?
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53.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工資」是勞動者勞動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
勞動者的以下勞動收入不屬於工資范圍:(1)單位支付給勞動者個人的社會保險福利費用,如喪葬撫恤救濟費、生活困難補助費、計劃生育補貼等;(2)勞動保護方面的費用,如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工作服、解毒劑、清涼飲料費用等;(3)按規定未列入工資總額的各種勞動報酬及其他勞動收入,如根據國家規定發放的創造發明獎、國家星火獎、自然科學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中華技能大獎等,以及稿費、講課費、翻譯費等。
54.勞動法第四十八條中的「最低工資」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履行了正常勞動義務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單位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最低工資不包括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單位支付的伙食補貼,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和勞動條件下的津貼,國家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社會保險福利待遇。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所以說,等到你離職,賠償的時候應按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而不是750。
3、知道了,可是在去年中旬我們和公司簽的合同里附加的一條[年終雙薪也代表經濟補償金]假如我以後每年都收公司的年終雙薪,到我離職那年 還有經濟補償金嗎?[公司的意思是沒有]假如沒有,我和公司打官司我會贏嗎?到底經濟補償金可不可以以每年年底結算的方法支付給我們那?
這樣的規定是很滑稽的,法律不是哪個人或單位可以隨意解釋的,而且還是主觀的解釋,這樣的規定在法律上是無效的。原因太多,最基本的這個「經濟補償金」不是單獨發給離職的,而是發給每人的,不具備經濟補償金的基本要件。
不論這個「經濟補償金」用什麼名目發,無論因此做什麼規定,都不會妨害你將來要求的勞動合同法意義上的經濟補償金

㈢ 懂勞動法的請告訴我:年終獎跟年底雙薪是一個概念么

勞動法沒有雙薪和年終獎的具體規定,屬於用人單位自主權。
按《勞動法》規定,「版工資分配應權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因此,用人單位年終獎和雙薪是否發放,如何發放,是用人單位自主權。

㈣ 公司沒有13薪,符合勞動法嗎

公司沒有13薪,是符合勞動法規定的,因此是合法的。

年底回13薪,其實就是13個月薪酬,年底13薪並非任何法律規定的答,而是企業根據經濟效益而定的,如果企業經濟效益好,員工的確有可能享受到13薪。但是,即使企業不發13薪,企業也並不存在違法。

《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中都沒有相關規定,不僅是13薪,勞動合同法中對年終獎也沒有強制性規定,年終獎屬於單位根據經營狀況和與勞動者自行協商達成的。但是如果公司13薪已經是單位的常規性福利,可以收集證據、申請勞動仲裁維權。

(4)勞動法年底雙薪擴展閱讀:

對於企業工資分配,勞動法只是規定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實行最低工資保護,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

企業內部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由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因此,公司沒有13薪並不違法。

有的單位會為員工多發放一個月的工資,但是這是一種福利措施,公司掌握著福利發放的自由度。但《勞動法》當中並沒有規定。

㈤ 新勞動法對年底雙薪,有明確規定嗎

勞動法對年底雙薪,沒有明確規定。年底雙薪屬於用人單位的福利待遇,各個公司一般根據自己的內部規定來發放。
正常來說,只要勞動者符合相關發放條件,用人單位應當按約定發放,否則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㈥ 新勞動合同法對年底雙薪如何規定

新勞動抄合同法對年底雙薪沒有規定。

年底雙薪是公司決定發放的,具體的執行辦法是根據公司自行的規定。公司如在與員工簽訂合同的時候在合同文本上有所體現,就應當按照合同執行。
雙薪部分一般作為年終獎發放,可以減少繳納個人所得稅。具體的計算方法請參見個人所得稅法。

㈦ 十三薪是勞動法規定必須給的嗎

不是的,勞動法對此沒有規定,不給是不犯法的

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實行最低工資保護,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還要為勞動者提供各項社會福利,依法繳納社會保險金,其中工傷、生育險由公司全額繳納。對於十三薪並沒有規定,用人單位具體的分配方式和工資,是根據單位自身的經濟效益和生產經營特點自主確定的。

拓展資料

十三薪:即雙薪制,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和其他單位在實行「雙薪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單位為其雇員多發放一個月的工資)後,個人因此而取得的「雙薪」,應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雙薪制」是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和其他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其雇員多發放一個月工資的形式。雙薪制是一種獎勵員工的形式,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12+1的方法,即到年底企業多發給員工一個月的工資。這種是以時間為衡量指標的,只要你做滿了一年,就可以拿到雙薪。還有一種方法是12+2。即當員工為公司服務了一整年,有多發2個月的薪水作為獎勵。這種是非常靈活的做法,它一般有公司營業指標、客戶指標和個人指標三方面來衡量。

㈧ 回家勞動法有13薪嗎

《勞動合同法》98條萬余字
就沒一條與13薪資有關的,並且年終也不在規定內
所以談工資,得把底薪往高了談。

㈨ 單位不發年終的雙薪合理嗎勞動法有沒有明確規定

這個勞動法沒有規定 這只是企業行為

㈩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年底雙薪的發放時間

勞動法對來年底雙薪自,沒有明確規定。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若干具體范圍的解釋》之「二、關於獎金的范圍」:(一)生產(業務)獎包括超產獎、質量獎、安全(無事故)獎、考核各項經濟指標的綜合獎、提前竣工獎、外輪速遣獎、年終獎(勞動分紅)等。

據上可知,如果是與勞動有關的獎金,均屬於工資總額的一部分,年終獎也是。
雙方約定年終獎,但明確約定公司系根據公司的經營狀況及員工的工作表現決定是否發放年終獎及年終獎的金額。

這個規定好像對單位比較有利,實則不然,有了這樣的約定,則單位對公司的經營狀況及勞動者的表現不良好均需予以證明,才可免除發放的義務。

熱點內容
化妝品代理商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3 14:40:58 瀏覽:122
新婚姻法婚前還原房產分配 發布:2025-10-03 14:40:46 瀏覽:970
最新法官等級 發布:2025-10-03 14:39:30 瀏覽:474
我國食品行政法規分為哪幾類 發布:2025-10-03 14:33:21 瀏覽:181
規章制度意識提高 發布:2025-10-03 14:29:15 瀏覽:800
東昌法院網 發布:2025-10-03 14:15:39 瀏覽:219
舟山郭行舟宴請法官 發布:2025-10-03 14:14:53 瀏覽:995
行政法規不可以制定什麼 發布:2025-10-03 14:13:04 瀏覽:402
加強農村法治思考 發布:2025-10-03 14:13:03 瀏覽:287
有關釣魚法規 發布:2025-10-03 14:11:40 瀏覽: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