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規和附屬刑法
『壹』 國務院行政法規中關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規定,為什麼不屬於附屬刑法
凡是納入刑法的都超過附屬的范疇,法律是無情的,不管什麼人只要觸犯法律都應該嚴肅對待。
『貳』 附屬刑法是什麼
附屬刑法,即附帶規定於民法、經濟法、行政法等非刑事法律中的罪刑規范。舊刑法典公布內後,出現了容
130
余個附屬刑法條文,對完善刑法起到了一定作用。
與國外的附屬刑法不同,舊刑法時代的附屬刑法都沒有直接規定犯罪的成立條件與法定刑。隨著現行刑法典的頒布與施行,這些附屬刑法規范都失去了效力。現行刑法頒布後,行政法、經濟法等法律中的一些條款,只是形式上概括性地重申了刑法的相關內容(往往表述為"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責任"
)
,而沒有對刑法做出解釋、補充、修改等實質性規定。這些規定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附屬刑法。
引自張明楷《刑法學》第四版
『叄』 請問國務院行政法規中關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規定,為什麼不屬於附屬刑法
附屬刑法,是「單一刑法」的對稱。是指從立法體例上對刑法所作的一種分類。民回商、答經濟、行政等非刑事法律、法規中規定的刑法規范的總稱。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附屬刑法適用刑法典總則規定的一般原則。附屬刑法也是刑法!與單一刑法具有同等的效力。
附屬刑法規范,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通過的非刑事法律中所包含的有關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條款。我國現行沒有附屬刑法。都由刑法進行規定。
國務院沒有刑法制定權,國務院行政法規中關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規定」,其本身不屬於刑法的規定!
『肆』 附屬刑法是什麼
額...這種問題不用專業回答多對不起你提出的這么高大上的名詞。
附屬刑法,簡單說就是,不是規定在刑法中的關於刑法的條文,而是規定在經濟法、民商法等非刑事法律中的有關於刑法的法律條文。(刑法是規定犯罪與刑罰的法律,而這裡面規定在其他法典中的法條也涉及了犯罪與刑罰問題。)最典型的句子就是,構成犯罪的.......
我國附屬刑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順帶直接解決了你的例子問題,
第一是對新罪名的規定。1984年《專利法》第63條規定了對假冒專利的行為追究刑事責任,1985年《計量法規定》第29條規定了對制定、修理、銷售不合格計量器具的行為追究刑事責任,1984年《森林法》第36條規定了對偽造或者倒賣林木採伐許可證的行為追究刑事責任,1984年《葯品管理法》第51條規定了對生產、銷售劣葯的行為追究刑事責任,1994年《勞動法》第96條規定了對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行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在附屬刑法中增加的這些罪名雖然在司法審判中鮮有涉及,但是卻對完善刑法體系起到補充作用。因此,對其中的一些犯罪行為,例如假冒專利罪、生產、銷售劣葯罪等等通過制定單行刑法或者在刑法修訂時都予以吸收。
第二是修改某些犯罪的構成要件。例如,刑法規定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主體為自然人,1993年《產品質量法》第38條將此罪的犯罪主體擴大為自然人和單位。刑法規定構成徇私舞弊罪的主體是司法工作人員,而1992年《專利法》第66條則規定,專利局工作人員及其有關國家工作人員在處理專利糾紛案件時也可構成徇私舞弊罪。
第三是對刑法分則條文罪狀的解釋。1979年刑法第187條只是籠統地規定了玩忽職守罪,沒有對罪狀進行描述,而在有關的附屬刑法中對玩忽職守罪的罪狀做出詳細地介紹。例如1989年《傳染病防治法》第39條規定,「從事傳染病的醫療保健、衛生防疫、監督管理的人員和政府有關主管人員玩忽職守,造成傳染病傳播或者流行的……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1986《企業破產法》第42條規定,「破產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和破產企業的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人,因玩忽職守造成企業破產,致使國家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187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是增設新刑種,《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制度》第27條第一款規定:「軍官犯罪,被依法判處剝奪政治權利或者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由法院判決剝奪其軍銜。」這實際上增加了刑法總則的附加刑刑種 。 第五是規定量刑情節。例如1990年《殘疾人保障法》第52條第一款規定:「利用殘疾人的殘疾,侵犯其人身權利或者其他合法權利,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從重處罰。」
希望能幫到你
『伍』 附屬刑法一定是法律
附屬刑法不一定是法律,法規中有關按照刑法懲罰的規定,也屬於附專屬刑法范疇。屬
附屬刑法是指規定在民法、經濟法、行政法等非刑事法律中的有關犯罪的刑罰的附屬刑法規范的總稱。附屬刑法立法模式則是指對這些附屬刑法規范立法時所採取的表現方式的類型。附屬刑法立法是世界各國刑法立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附屬刑法立法模式體系內容和形式的附屬刑法規范和立法模式,是互為表裡的。完整、科學的附屬刑法立法模式,既是一個國家刑法立法高度完善的重要表徵,同時也折射出一個國家刑事司法水平的高低。
『陸』 公司法中附屬刑法的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1993.12.29通過 1999.12.25、2004.8.28、2005.10.27修訂 2005.10.27公布 自2006.1.1起施行)
第十章法律責任
第二百零六條違反本法規定,辦理公司登記時虛報注冊資本、提交虛假證明文件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取得公司登記的,責令改正,對虛報注冊資本的公司,處以虛報注冊資本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對提交虛假證明文件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的公司,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公司登記。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百零七條製作虛假的招股說明書、認股書、公司債券募集辦法發行股票或者公司債券的,責令停止發行,退還所募資金及其利息,處以非法募集資金金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百零八條公司的發起人、股東未交付貨幣、實物或者未轉移財產權,虛假出資,欺騙債權人和社會公眾的,責令改正,處以虛假出資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百零九條公司的發起人、股東在公司成立後,抽逃其出資的,責令改正,處以所抽逃出資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百一十條未經本法規定的有關主管部門的批准,擅自發行股票或者公司債券的,責令停止發行,退還所募資金及其利息,處以非法所募資金金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百一十一條公司違反本法規定,在法定的會計賬冊以外另立會計賬冊的,責令改正,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將公司資產以任何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百一十二條公司向股東和社會公眾提供虛假的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財務會計報告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百一十三條違反本法規定,將國有資產低價折股、低價出售或者無償分給個人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百一十四條董事、監事、經理利用職權收受賄賂、其他非法收入或者侵佔公司財產的,沒收違法所得,責令退還公司財產,由公司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董事、經理挪用公司資金或者將公司資金借貸給他人的,責令退還公司的資金,由公司給予處分,將其所得收入歸公司所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董事、經理違反本法規定,以公司資產為本公司的股東或者其他個人債務提供擔保的,責令取消擔保,並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將違法提供擔保取得的收入歸公司所有。情節嚴重的,由公司給予處分。
第二百一十五條董事、經理違反本法規定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其所任職公司同類的營業的,除將其所得收入歸公司所有外,並可由公司給予處分。
第二百一十六條公司不按照本法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法定公益金的,責令如數補足應當提取的金額,並可對公司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百一十七條公司在合並、分立、減少注冊資本或者進行清算時,不按照本法規定通知或者公告債權人的,責令改正,對公司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公司在進行清算時,隱匿財產,對資產負債表或者財產清單作虛偽記載或者未清償債務前分配公司財產的,責令改正,對公司處以隱匿財產或者未清償債務前分配公司財產金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百一十八條清算組不按照本法規定向公司登記機關報送清算報告,或者報送清算報告隱瞞重要事實或者有重大遺漏的,責令改正。
清算組成員利用職權徇私舞弊、謀取非法收入或者侵佔公司財產的,責令退還公司財產,沒收違法所得,並可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百一十九條承擔資產評估、驗資或者驗證的機構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的,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並可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責令該機構停業,吊銷直接責任人員的資格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承擔資產評估、驗資或者驗證的機構因過失提供有重大遺漏的報告的,責令改正,情節較重的,處以所得收入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並可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責令該機構停業,吊銷直接責任人員的資格證書。
第二百二十條國務院授權的有關主管部門,對不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設立公司的申請予以批准,或者對不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股份發行的申請予以批准,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百二十一條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對不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募集股份、股票上市和債券發行的申請予以批准,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百二十二條公司登記機關對不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登記申請予以登記,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百二十三條公司登記機關的上級部門強令公司登記機關對不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登記申請予以登記的,或者對違法登記進行包庇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百二十四條未依法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而冒用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名義的,責令改正或者予以取締,並可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百二十五條公司成立後無正當理由超過六個月未開業的,或者開業後自行停業連續六個月以上的,由公司登記機關吊銷其公司營業執照。
公司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時,未按照本法規定辦理有關變更登記的,責令限期登記,逾期不登記的,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百二十六條外國公司違反本法規定,擅自在中國境內設立分支機構的,責令改正或者關閉,並可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百二十七條依照本法履行審批職責的有關主管部門,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不予批準的,或者公司登記機關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不予登記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百二十八條公司違反本法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的,其財產不足以支付時,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柒』 附屬刑法的附屬刑法的價值
附屬刑法的附屬性使其在調整刑事法律關系方面具有自己的獨特價值:
首先,附屬刑法具有較強的體系性、專業性和適應性。由於單行刑法一般只是注重規定一種或幾種同類犯罪的刑事責任,多是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所以並沒有什麼體系性可言。而附屬刑法則關注到整個行政法律規定、經濟法律規定內的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所以具有很強的體系性,這種體系性的存在,不僅便於刑事司法人員在司法實踐中對相關法律條文的援引,而且可以使社會公眾對此類犯罪有著整體性的認識,客觀上也使刑法發揮了一般預防作用。「它們常常要比刑法典或單行刑法具有更強的預防特定行業領域犯罪的規范警示作用。」 並且由於附屬刑法與相關的行政法律、經濟法律相聯系的,而不同的行政法規和經濟法規都有各自的調控范圍,所以它們調整的社會關系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的特點。而由於專業性較強,又能夠配合相關的行政法律規范,所以可以針對各種違反行政法律規定的具有不同的社會危害性的行為規定相應的刑事責任,從而更有利於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實現。
其次,附屬刑法更有利於保障權利的行使和義務的實現。「盡管並非每一條法律條文都必須附有罰則,但是對於一個有效的法律體系來說,強制力是絕對不可缺少的」。「所有法律規定最終應以權威機構的強制義務的意願和刑事處罰即暴力制裁為依託。沒有這種實質有效的意願和暴力震懾,法律規定便會失去實際意義。」盡管這種觀點似乎誇大了刑罰的必要性,但是卻無疑反映了在行政法律、經濟法律中規定相應刑事責任的重要性。一旦在這些法律中規定了刑事責任,就會在一部法律中形成包括行政責任、刑事責任在內的完整的責任體系,不僅可以預防一般行政違法、經濟違法行為的發生,而且可以警示行為人,防止一般違法行為惡化為犯罪行為,起到一般預防的作用。
『捌』 單行刑法、附屬刑法、刑法典有什麼區別
單行刑法、附屬刑法、刑法典的區別
1、三者的定義不同
單行刑法是指國家回立法機關對刑法規答定進行部分補充、修改或廢除部分刑法規定的單行規范性法律文件。
附屬刑法是指從立法體例上對刑法所作的一種分類。民商、經濟、行政等非刑事法律、法規中規定的刑法規范的總稱。
刑法典是國家以刑法名稱頒布的,系統規定犯罪及其法律後果的法律。我國1979年頒布的經過1997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是我國的刑法典。
2、對刑法總則涉及方面不一樣
單行刑法對刑法總則的修改涉及方面有三個方面:對刑法管轄權的修改、補充了量刑情節、對累犯的修改。
附屬刑法涉及的內容主要有五個方面:對新罪名的規定、修改某些犯罪的構成要件、對刑法分則條文罪狀的解釋、增設新刑種、規定量刑情節。
3、三者之間的關系
對刑法典進行局部修改補充的決定或補充規定,理論上稱為單行刑法;
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責任條款,理論上稱為附屬刑法。
刑法是由刑法典、單行刑法和附屬刑法組成的。刑法不僅僅指刑法典,還包括對刑法典中局部內容進行修改補充的決定或補充規定
『玖』 我國刑法中所指的單行刑法和附屬刑法
單行刑法,是指國家立法機關對刑法規定進行部分補充、修改或廢除部分刑法規定專的單行規范性法律屬文件。1979年舊刑法實施之後、1997年新刑法實施之前,立法機關一共頒布過二十四個單行刑法。新刑法實施之後,全國人大常委會又通過了一個單行刑法,即《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
附屬刑法是指規定在民法、經濟法、行政法等非刑事法律中的有關犯罪的刑罰的附屬刑法規范的總稱。附屬刑法立法模式則是指對這些附屬刑法規范立法時所採取的表現方式的類型。附屬刑法立法是世界各國刑法立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附屬刑法立法模式體系內容和形式的附屬刑法規范和立法模式,是互為表裡的。完整、科學的附屬刑法立法模式,既是一個國家刑法立法高度完善的重要表徵,同時也折射出一個國家刑事司法水平的高低。
『拾』 刑法典與附屬刑法有什麼區別
從刑法的淵源來看,刑法可分為單一刑法和附屬刑法。單一刑法就是回僅僅規定犯罪與刑罰的法律答,附屬刑法則是經濟、行政法律中附帶罪與刑的刑事規范。例如,我國《食品衛生法》、《保密法》中,都附有刑法規范。這些附屬刑法規范顯然是對單一刑法的重要補充。 附屬刑法是相對於單一刑法(刑法典、單行刑法)而言,是指在非刑事法律中,為保護該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而規定的,刑法典和單行刑法所不具備的有關犯罪和刑法的規范總和。自1979年刑法頒布以來,我國有關經濟、行政法規中以依照、比照的方式規定了100多個附屬刑法。修訂後的刑法生效後,這些附屬刑法從法理上說都歸於無效。但今後在經濟、行政立法中還會根據有關實際情況制定出一些附屬刑法。因此附屬刑法的規定涉及到對刑法典的修改補充,因而是刑法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