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訴訟法關於自認的規定

行政訴訟法關於自認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1-01-23 02:39:42

❶ 行政訴訟中有一原告筆誤在訴狀中承認了對方的理由該怎麼辦

根據最高法關於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其中第97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法和本解釋外,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而《民事訴訟法》等法律及司法解釋規定,原則上,自認的對己不利的事實,另一方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當事人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撤回承認並經對方當事人同意,或者有充分證據證明其承認行為是在受脅迫或者重大誤解情況下作出且與事實不符的,不能免除對方當事人的舉證責任。如果經審查,發現自認的事實與查明的事實不符的,人民法院也不予確認。


一、《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

1、一方當事人在法庭審理中,或者在起訴狀、答辯狀、代理詞等書面材料中,對於己不利的事實明確表示承認的,另一方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

2、對於涉及身份關系、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等應當由人民法院依職權調查的事實,不適用前款自認的規定。

3、自認的事實與查明的事實不符的,人民法院不予確認。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八條

1、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陳述的案件事實明確表示承認的,另一方當事人無需舉證。但涉及身份關系的案件除外。


2、對一方當事人陳述的事實,另一方當事人既未表示承認也未否認,經審判人員充分說明並詢問後,其仍不明確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視為對該項事實的承認。


3、當事人委託代理人參加訴訟的,代理人的承認視為當事人的承認。但未經特別授權的代理人對事實的承認直接導致承認對方訴訟請求的除外;當事人在場但對其代理人的承認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當事人的承認。


4、當事人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撤回承認並經對方當事人同意,或者有充分證據證明其承認行為是在受脅迫或者重大誤解情況下作出且與事實不符的,不能免除對方當事人的舉證責任。

❷ 行政訴訟法,人民政府向法院自認是城關街道辦事處拆除違法,自認的意思是什麼

自認的意思是主動承認,願意承擔法律責任。此時原告方在這方面就不必再繼續追究了。

熱點內容
化妝品代理商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3 14:40:58 瀏覽:122
新婚姻法婚前還原房產分配 發布:2025-10-03 14:40:46 瀏覽:970
最新法官等級 發布:2025-10-03 14:39:30 瀏覽:474
我國食品行政法規分為哪幾類 發布:2025-10-03 14:33:21 瀏覽:181
規章制度意識提高 發布:2025-10-03 14:29:15 瀏覽:800
東昌法院網 發布:2025-10-03 14:15:39 瀏覽:219
舟山郭行舟宴請法官 發布:2025-10-03 14:14:53 瀏覽:995
行政法規不可以制定什麼 發布:2025-10-03 14:13:04 瀏覽:402
加強農村法治思考 發布:2025-10-03 14:13:03 瀏覽:287
有關釣魚法規 發布:2025-10-03 14:11:40 瀏覽: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