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思修勞動法

思修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1-01-23 04:05:42

① 大一思修有關勞動合同法的案例題求解

答;一、企業超過一年後與小王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依據《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小王已與企業是無期限勞動關系,小王可要求企業與自己簽訂無期限書面勞動合同,並可主張11個月應簽未簽書面勞動合同雙倍工資。
二、(1)、身份證抵押違法,《勞動合同法》 第二章勞動合同的訂立,第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處罰:《勞動合同法》第八十四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一年試用期違法,原因,《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3)、用人單位可以在試用期內隨時解除勞動合同,但不可以隨便解除,勞動者可以不需要理由辭職,但用人單位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並且需要向勞動者說明理由。
第二十一條在試用期中,除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在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說明理由。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四)(3)《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三款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安排勞動者休息日工作,支付不低於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法定節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支付不低於勞動者日工資300%。因此,工作報酬不變違反了法律。

二、(1)、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2)、如小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為依據書面被迫離職,不應承擔違約賠償責任。因為,企業違法在先。
(3)如小王未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8 條為由離職,須承擔企業培訓違約金。小王為企業服務14個月,還有34個月未履行,違約金56666.67元=80000/48個月*34個月。

② 大一思修《勞動法》規定勞動者享有哪些基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規定了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選擇職業版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權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
同時《勞動合同法》規定了派遣勞動者同工同酬等權利。
具體規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三條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熱點內容
法治對疫情防控的作用 發布:2025-10-03 12:10:43 瀏覽:641
法律法規有效期 發布:2025-10-03 12:10:34 瀏覽:562
法治中國的作文 發布:2025-10-03 12:10:33 瀏覽:703
出生入死道德經 發布:2025-10-03 12:07:40 瀏覽:578
公平法治 發布:2025-10-03 12:07:40 瀏覽:957
刑法分析題 發布:2025-10-03 11:55:52 瀏覽:915
河南與法社會總編部 發布:2025-10-03 11:53:52 瀏覽:850
勞動合同法律法規 發布:2025-10-03 11:43:04 瀏覽:862
婦女懷孕保護條例 發布:2025-10-03 11:33:47 瀏覽:821
工廠倒閉員工按勞動法怎麼賠償 發布:2025-10-03 11:16:53 瀏覽: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