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簡答行政法基本原則

簡答行政法基本原則

發布時間: 2021-01-23 05:47:27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簡答題

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內、行政法制監督容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行政訴訟法是為了規范和保障人民法院能夠正確、及時的審理行政案件,是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國家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訴訟。行政訴訟法是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和行政訴訟參加人(原告、被告、代理人等)進行訴訟活動必須遵守的准則。它規定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程序方面的法律規范和行政訴訟參加人行使權利、承擔義務的各種法律規范,是現代國家據以建立行政訴訟制度的法律依據。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從而根據憲法的規定製定的一部程序性法律。

②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簡答題

(1)對於A縣政府罰款的行為,甲公司能否申請復議?為什麼?
【答案】可以申請復議。因為行政處罰屬於行政復議范圍。
【依據】《行政復議法》第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照本法申請行政復議:
(一)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
(二)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等行政強制措施決定不服的;
......

(2)如果甲公司能夠申請行政復議,復議機關是誰?被申請人是誰?為什麼?
【答案】復議機關是該地區行署,被申請人是A縣政府。因為對於地區行署(省、自治區的派出機關)所屬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該地區行署申請行政復議。
【依據】《行政復議法》第十三條 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對省、自治區人民政府依法設立的派出機關所屬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該派出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3)對於該地區行署所做的決定,甲公司能否提請復議機關審查,為什麼?
【答案】可以對該行署的決定一並提請審查。因為復議法規定,相對人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以一並向行政復議機關申請對行政機關的部分規定進行審查。
【依據】《行政復議法》第七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下列規定不合法,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以一並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對該規定的審查申請:
(一)國務院部門的規定;
(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定;
(三)鄉、鎮人民政府的規定。

(4)復議機關應如何處理該案?
【答案】復議機關應該受理此案,對縣政府的行政處罰行為依法進行審理並作出決定。同時,對該地區行署的決定一並進行審查並作出相應處理。
【依據】《行政復議法》第二十六條 申請人在申請行政復議時,一並提出對本法第七條所列有關規定的審查申請的,行政復議機關對該規定有權處理的,應當在三十日內依法處理;無權處理的,應當在七日內按照法定程序轉送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依法處理,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應當在六十日內依法處理。處理期間,中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審查。

③ 2. 簡答題 2.是不是只有行政機關的所作所為歸行政法調整,換句話說除了行政機

部分市場主體也歸行政法調整,以及一些事業單位,比如公立院校和醫院。

④ 求教啊!!簡答:現代行政法律關系的發展變化

行政法律關系的及時變動性特徵。當代中國行政法律關系的發展變化,使我們看到了其具有及時變動性的重要特徵。行政管理面對當今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行政事務紛繁多變,現代行政由過去以保障秩序為主導的消極行政,變化為既要保障秩序,又要富於建設的多元功能行政,此間的各種社會關系有著許多的發展、變化,這要求行政法的調整應當及時,因而形成行政法律關系的及時變動性特徵。與民事法律關系、刑事法律關系等所具有的穩定性和長久性相比,行政法律關系的變動顯然更多、更快一些。
行政法律關系的及時變動性,體現行政法律關系的設定比民事法律關系、刑事法律關系的設定更靈活和及時:第一,行政法律關系的及時變動使之難以由立法機關用統一的法典全面、長期地設定,這已被各國的立法實踐所證明。取而代之的就是以更多的方式來靈活設定。如它表現為既可由立法機關制定的行政法律加以設定,也可由立法機關規定行政機關的許可權,由其通過制定行政法規、規章的行政立法方式來設定。第二,行政法律關系的設立周期較短,一旦新的社會關系出現而又有必要由行政法加以調整,行政立法就要盡快作出反映,及時地予以確認或肯定,行政立法也正是有簡便、及時的長處而能廣泛得到應用。第三,許多情況下,已設定的行政法律關系存續期不長,一旦社會生活有了變化而已設定的行政法律關系與之不相適應,就需要立即廢止或修改,新的行政法律關系出現得十分頻繁。
以上就是對行政法律關系特徵的簡略概括,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行政法律關系具有本質屬性的諸層面問題。
研究發展變化中的中國行政法律關系是具有重要意義的,這集中反映在兩個方面:
從行政法學科的理論看,行政法律關系問題本是行政法學的基本范疇的基礎理論之一,它對行政法的一般范疇和應用具有指導作用。但現有的行政法律關系理論還未完全與改革後的中國當代行政法律關系的現實相應,因而對行政法律關系的揭示還較為粗略且不夠准確,如未能細致地認識該法律關系豐富的內容和多樣化的表現形式,對現有行政法上法律關系種類的說明與對行政行為種類的劃分明顯不能吻合,對行政法律關系特徵的概括不夠確切,等等。基礎理論的這些問題使之缺乏科學性,也不能正確指導行政法的一般范疇和應用。因此,在學科理論建設的意義上,我們當然有必要在目前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行政法律關系問題,對其作出科學的說明,以完善行政法律關系的理論。
從行政法治的實踐看,行政法律關系的理論對於行政法的立法、行政法的執行、以及行政審判等實踐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在行政法的立法方面,行政法律關系理論對於准確劃分法律部門、明確各部門法立法調整的對象和相互配合、對不同的法律關系規定不同的權利義務及各自恰當的調整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在行政法的貫徹執行方面,行政法律關系理論對明確各方在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並指導他們正確行使權利以及履行義務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行政審判方面,行政審判人員則需要運用行政法律關系理論從復雜的糾紛關系中理清不同屬性的權利義務關系,以能做到正確受案、准確查明事實、正確適用法律並作出裁判等等。這些都需要科學、全面的行政法律關系理論作指導。

⑤ 行政法比例原則的簡答

例原則的簡答
今天 10:30匿名 | 來自手機知道 | 分類:

⑥ 簡答題:行政法的法源的形式有哪些

行政法的淵源是按照制定行政法規范的國家機關不同,由此而決定其法律地位和有回效力的不同的各種行答政法律規范的表現形式。在我國,行政法淵源包含在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各種法律淵源中,在我國具體的法律規范表現形式的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地方性法規和規章、自治條例、單行條例以及正式(有權)法律解釋中都包含有行政法律規范,它們共同構成行政法部門。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有關規定或批復、我國締結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協定以及習慣法、法理也是行政法的淵源。

⑦ 簡答教育行政信息處理的要求

教育行政信息處理的要求就是准確,及時,可靠,這也是平時信息處理要求的,最基本的要求

⑧ 行政憲:簡答題:行政許可的主體為特定主體

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必須有一個是國家行政機關,在少數情況下是行政機關內部的某些行政機構或法律授權的某些社會組織。

行政法概述
一、行政法的概念、任務和基本原則
(一)行政法的概念
「行政」指的是一定的社會組織 ,在其活動過程中所進行的各種組織、控制、協調、監督 等活動的總稱。首先,它屬於國家的范圍,即屬於公務,不是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的任務 其次,也不是一切國家權力都是行政權利,只有行政機關或者政府的權力才是行政權力 。它有別於議會的立法權和司法機關的檢察和審判權;第三,行政權屬於「執行權」,它是 按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 和程序去行使國家職能從而實施的法律的行為。
行政法是調整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具體來說,它是調整國家行政機關在履行其職能的過程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總稱。
行政法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過程中,依法行政關系重大。依法治國的關鍵是執法,難點和重點也是執法
(二)行政法的任務和作用
1 行政法的任務
行政法是通過對行政關系的法律調整,確認行政關系參加者的法律地位,保障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正確、合法、有效地行使職權、履行職責,防止其越權和濫用權力現象的發生;通過行政法制監督,追究違法者的行政責任,保護行政管理相對人的合法權益,提高國家公務員和公民的行政法律意識,促進、完善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
2行政法的作用
一般說來,行政法具有指導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統一行政管理活動,控制行政機關行為,維護行政機關權威,保障公民權利等作用。在我國改革開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過程,行政法發揮重大作用。
(三)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貫穿於國家行政機關活動的所有環節,是全部行政法規范所反映出來的共同原則。行政法基本原則有兩個,即行政合法性原則和行政合理性原則。
1行政合法性原則
行政合法性原則,又稱依法行政原則或行政法治原則。就是說所有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都必須嚴格遵守並執行行政法律的規定,一切行政活動都必須以法律為依據,任何行政法律關系主體不得享有法外特權,越權行為是無效行為,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行為應導致相應的法律後果,一切行政違法主體必須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2行政合理性原則
行政合理性原則指的是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的行為,特別是行政機關的行為,不僅要合法而且要合理,也就是行政機關的自由裁量行為要做到合情、合理、恰當和適度。因為要求法律對所有的行政行為都予以具體的詳細的規定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這樣,行政機關就被賦予了一定的自由裁量權,使其視具體情況做出相應的行為。但僅以行政合法性原則限制自由裁量權是不夠的,必須以行政合理性原則限制。一般認為,行政合理性要求: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律的目的;行政行為必須有合理的動機;行政行為應考慮相關的因素,而不考慮無關的因素。
行政合法性是行政合理性的前提,行政合理性是行政合法性的必要補充,不能把兩者對立起來,割裂開來,兩者是有機結合在一起的。

二、行政法的淵源和行政法律關系的特徵
(一)行政法的淵源
行政法的淵源是按照制定行政法規范的國家機關不同,由此而決定其法律地位和有效力的不同的各種行政法律規范的表現形式。在我國,行政法淵源包含在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各種法律淵源中,在我國具體的法律規范表現形式的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地方性法規和規章、自治條例、單行條例以及正式(有權)法律解釋中都包含有行政法律規范,它們共同構成行政法部門。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有關規定或批復、我國締結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協定以及習慣法、法理也是行政法的淵源。
(二)行政法律關系的特徵
行政法律關系除具備一般法律關系的共同特徵外,還具有自己的特徵。
?、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必須有一個是國家行政機關,在少數情況下是行政機關內部的某些行政機構或法律授權的某些社會組織。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在行政管理活動過程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一方面,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不是以法律關系主體雙方的合意或者符合雙方的意志為必要條件;另一方面,行政機關是以國家的名義行使職權,參加法律關系的,當行政相對人不履行行政法規定的義務時,行政機關可以強制其履行;而當行政機關不履行職責時,相對人只能請求其履行或通過國家機關申請履行或按行政訴訟法規定的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都是由行政法預先規定的,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沒有自由選擇的餘地,如稅收機關和納稅人必須按照稅法的規定去征稅和繳稅等。
?、行政法律關系是國家行政機關行使管理職能活動過程中產生的,或者是與國家行政機關行使管理職能有關。
在行政法律關系中所發生的糾紛和爭議,在一般情況下行政相對人可以先向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機關申請復議,如果對復議決定不服,再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

⑨ 如何理解行政法及其功能簡答

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回行政法制監答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熱點內容
化妝品代理商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3 14:40:58 瀏覽:122
新婚姻法婚前還原房產分配 發布:2025-10-03 14:40:46 瀏覽:970
最新法官等級 發布:2025-10-03 14:39:30 瀏覽:474
我國食品行政法規分為哪幾類 發布:2025-10-03 14:33:21 瀏覽:181
規章制度意識提高 發布:2025-10-03 14:29:15 瀏覽:800
東昌法院網 發布:2025-10-03 14:15:39 瀏覽:219
舟山郭行舟宴請法官 發布:2025-10-03 14:14:53 瀏覽:995
行政法規不可以制定什麼 發布:2025-10-03 14:13:04 瀏覽:402
加強農村法治思考 發布:2025-10-03 14:13:03 瀏覽:287
有關釣魚法規 發布:2025-10-03 14:11:40 瀏覽: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