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傾斜保護原則

勞動法傾斜保護原則

發布時間: 2021-01-23 14:50:19

A. 如何理解勞動法是一部傾斜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法律 論述題 求解 謝謝!!

你好,就你描述的問題,律師答復如下:
首先,你們要確認和單位內之間的勞動關系的事實容,如 工資單,考勤記錄,工作過程中的文件記錄。
其次,確認勞動關系後,可以要求單位補繳社會保險,補發工資。
第三,單位應當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提前一個月通知勞動者,否則應當支付一個月的經濟補償金作為代通金。
第四,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支付雙倍工資,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應當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第五,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可以要求經濟賠償金,為經濟補償金的兩倍。
第六,如果協商不成,帶好相關資料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者直接到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提出勞動仲裁。
祝福!

B. 我國《勞動法》的基本宗旨、基本原則是什麼

宗旨: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原則:勞動權平等原則、勞動自由原則、傾斜保護原則

C. 社會法的傾斜保護原則是什麼

傾斜保護主要是指保護弱者,就保護弱者而言,社會法是以一種特殊的標准衡量當事人的地位及分配利益。這種特殊的標准源於社會「弱者」身份的認定,是以特殊身份來決定利益的分配,使這種分配結果有利於具有「弱勢身份」的一方。公法與私法作為相對立的兩大法域存在已久,然而,隨著新型社會問題的產生,當事人之間的關系已不限於簡單的公法上的管理關系及私法中的平等關系,出現了不同於兩者的新型社會關系,這類社會關系的產生促使了新法域的產生-社會法。市民法實現了從身份到契約的轉變,社會法使人成為真正的人。 這點在法的價值上體現為:市民法實現了以意思自治為基礎的起點的形式公平,而社會法則要求實現結果的實質公平。 傳統的自由主義的國家觀是權利政治,它主張國家對個人的私生活干預越少越好,政府越小越好,國家只是一個「守夜人」的角色,負責維護社會和平和自由競爭。然而,這種過分強調國家的消極無為的作法,產生了大量的社會問題,其中就包括環境惡化和環境保護運動。在這種情形下,各國逐漸認識到了這種弊端,並在觀念上從夜警國家轉變成福利國家,國家職能也從權利政治轉向公益政治。這種轉變的目的在於積極保護弱勢群體的利益,實現社會的實質公平,這也是我國近年來公法私法化的原因所在。

D. 傾斜保護原則與公平、平等原則沖突嗎

不沖突。
在法律上規則優先,原則的適用可以同時適用多個原則,只不過多個原則共專存的情況下屬主次的問題。
公平原則是主要原則,是任何案件都需要遵循的准則,傾斜保護原則更多存在在特殊案例當中,也體現了公平原則,平等原則更多體現在訴訟中。

E. 誰能告訴我勞動合同法中的傾斜保護原則的內容

勞動合同的公平或者實質平等,是在形式及內容平等的基礎上,考慮到勞動關系雙方現實力量的明顯差距和勞動關系的社會化特徵,對勞動合同訂立、履行、解除及約定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行政干預,以對形式平等可能造成的實際偏差作出矯正。由此派生出對勞動者傾斜保護的原則。

當然,這種傾斜保護應當以實現勞動關系當事人之間的實質平等即公平合理為限度,超出此限將違背法律的基本正義,也會造成過分保護的條款因不切實際而無法得到真正實施。

傾斜保護的原則在《勞動合同法》的許多規定中均得到體現。

1、《勞動合同法》不僅要求用人單位嚴格遵守工時、工資、勞動定額等勞動標准,而且還作出了許多補充規定,如第二十條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第二十二條第三款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2、勞動者單方解除合同要比用人單位更為自由。如第三十七條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而根據第三十八條規定,在用人單位行為構成一定程度的侵權或違約時,"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或者"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相比之下,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合同需有法定事由,並且要嚴格履行通知程序,否則這種單方解除行為是無效的。
3、《勞動合同法》規定了勞動者對用人單位遲延履行的債務有申請支付令的權利,而用人單位並無相應的對等權利。第三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4、對勞動者傾斜保護的原則還體現在對代表勞動者一方的工會組織的維權和監督職能的規定上:《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第三款規定:"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第六條規定:"工會應當幫助、指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依法訂立和履行勞動合同,並與用人單位建立集體協商機制,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5、《勞動合同法》第六章規定的勞動監察對象均為用人單位,而第七章法律責任的大多數條款也針對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法律責任僅有一條規定。

F. 勞動合同法對勞動者的傾斜保護體現在哪些方面

主要是經濟補償金與違約金的規定。

G. 勞動法傾斜保護原則案例

網上搜搜吧,都是在雙方證據不足的情況下,以保護勞動者等立法原則裁決的。

H.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  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

不無效。勞動合同主要保護勞動者的,但它也保護用人單位,像培訓費、競業和保密等。看清楚,是: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意味著,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約定由用人單位承擔違約金。

I.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A,促進就業的原則B

以下僅供參考:
(一)平等原則

(二)合同自由原則

(三)傾斜保護原則. 傾斜保護原則在於彌補平等原則的不足,並通過矯正勞動關系事實上的不平等而實現法律的公平價值。

(四)工資續付原則.勞動者即使未提供勞務給付,但在一定條件下其對僱主的工資請求權仍存在,此時對僱主而言,即存在工資續付義務。

(五)勞動義務不得強制原則

(六)危險責任僱主承擔原則
或者:
相關法律依據:
合同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對合同關系的本質和規律進行集中抽象和反映、其效力貫穿於合同法始終的根本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三條: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平等原則)

第四條: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自願原則)

第五條: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公平原則)

第六條: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

第七條: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序良俗原則和合同原則)

平等原則:民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這決定了民法的根本原則是平等原則。
含義:(1)民事主體的法律地位平等;(2)民事主體平等地享有權利、承擔義務;(3)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受法律的平等保護;(4)民事主體的民事責任平等。

自願原則是指:自願原則又稱為意思自治原則,是指民事主體依照自己的理性判斷,自主參與民事活動,管理自己的私人事務,不受國家權力和其他民事主體的非法干預。

公平原則:公平原則包含了等價有償的意思,即在民事活動中,除法律另有規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外,當事人取得他人財產利益應向他方給付相應的對價。

誠實信用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中應誠實可信,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權力和履行義務。

保護公序良俗原則是指:民事主體的行為應當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風俗,不得違反國家的公共秩序和社會的一般道德

合同自由原則 合同爭議原則 鼓勵交易原則為合同法的原則

熱點內容
中央司法部處長名單 發布:2025-10-03 12:27:24 瀏覽:215
法治對疫情防控的作用 發布:2025-10-03 12:10:43 瀏覽:641
法律法規有效期 發布:2025-10-03 12:10:34 瀏覽:562
法治中國的作文 發布:2025-10-03 12:10:33 瀏覽:703
出生入死道德經 發布:2025-10-03 12:07:40 瀏覽:578
公平法治 發布:2025-10-03 12:07:40 瀏覽:957
刑法分析題 發布:2025-10-03 11:55:52 瀏覽:915
河南與法社會總編部 發布:2025-10-03 11:53:52 瀏覽:850
勞動合同法律法規 發布:2025-10-03 11:43:04 瀏覽:862
婦女懷孕保護條例 發布:2025-10-03 11:33:47 瀏覽: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