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民事訴訟法
❶ 買房子被騙了可以起訴嗎
買房子被騙了,可以向法院起訴。
起訴時一定要先收集好證據。
沒有證據是不能勝訴的。
❷ 民事訴訟法有規定要幫忙兄弟姐妹買房子嗎
你的問題是說沒事訴訟法有規定,要幫忙兄弟給妹買房子嗎?從法律上沒有這么規定的,但從親情上有的有錢了也是可以幫兄弟姐妹們買房子的。
❸ 新婚姻法頒發後,關於男女雙方共同付首付買房有哪些規定
根據《新婚姻法》規定,婚前財產為各自所有,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另有約定的除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對人民法院適用婚姻法的有關問題作出如下解釋:
第六條婚前或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贈與方在贈與房產變更登記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處理。
第七條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十條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3)買房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婚後共還貸,增值房產分配
誰付的首付,房子就歸誰,另一方則可以獲得與當年還貸支出相應比例的現金,增值部分也是根據雙方婚後的還款比例來分割的。
❹ 買房交不了房。業主可以合並起訴開發商嗎關鍵是問「合並」!也就是說多個業主可以作為同一案件起訴嗎
對於開發商不按約定交房的情形,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專條規定情形的,人民法屬院經當事人同意,會依法合同審理。請當事人自行根據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核實確定。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二條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並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
共同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承認,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生效力;對訴訟標的沒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生效力。
❺ 買房糾紛一審勝訴,二審敗訴,怎麼辦
我們應該都知道不管打什麼樣的官司我們都需要交納一定的訴訟費,但不同案件的性質不同,訴訟費的標準是不同的。有的是按件收費,有的是按照標的額收費。那麼房產糾紛訴訟費是多少呢?
首先應該知道訴訟費用由兩部分構成:一是案件受理費,二是其他訴訟費用。
房產案件是屬於財產案件,案件受理費按照爭議的金額以一定的比例繳納:
爭議金額不滿1000元的,每件交50元;
超過1000-50000元的部分按4%交納;
超過5萬-10萬的部分按3%交納;
超過10萬-20萬的部分按2%交納;
超過20萬-50萬的部分按1.5%交納;
超過50萬-100萬的部分按1%交納;
超過100萬的部分則按照0.5%交納。
除繳納案件受理費外,還要交納其他訴訟費用,包括勘驗費、鑒定費、公告費;證人、鑒定人與翻譯人員出庭的交通費、住宿費與誤工補貼;採取訴訟保全措施的申請費與實際支出的費用;執行判決、裁定或調解協議所實際支出的費用等。
案件受理費包括:
(一)第一審案件受理費;
(二)第二審案件受理費;
(三)再審案件中,按照本辦法規定需要交納的案件受理費。
下列案件不交納案件受理費:
(一)按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程序審理的案件;
(二)裁定不予受理的、駁回起訴、駁回上訴的案件;
(三)對不予受理的、駁回起訴與管轄權異議裁定不服的,提起上訴的案件;
(四)賠償案件。
據民事訴訟法與訴訟法規定的審判監督程序審理的案件,當事人不交納案件的受理費。但是,下列情形除外:
(一)當事人有新的證據的話,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則向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人民法院經審查決定再審的案件;
(二)當事人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未提出上訴,第一審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發生法律效力後又申請再審,人民法院經審查決定再審的案件。
當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下列事項,應當交納申請費:
(一)當事人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或裁定未提出上訴的,第一審判決、裁定或調解書發生法律效力後又申請再審的,人民法院經審查決定後再審的案件。
當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以下事項,應該交納申請費:
(一)申請執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仲裁機構依法作出的裁決與調解書,公證機構依法賦予的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
(二)申請保全措施;
(三)申請支付令;
(四)申請公示催告;
(五)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或認定仲裁協議的效力;
(六)申請破產;
(七)申請海事強制令、共同海損理算、設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海事債權登記、船舶優先權催告;
(八)申請承認與執行外國法院判決、裁定和國外仲裁機構的裁決。
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理算人員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日期內出庭發生的交通費、住宿費、生活費與誤工補貼,由人民法院按國家規定的標准代為收取。
當事人復制案件卷宗的材料和法律文書應按照實際的成本向人民法院交納工本費。
訴訟的過程中因為鑒定、公告、勘驗、翻譯、評估、拍賣、變賣、倉儲、保管、運輸、船舶等發生的依法應由當事人負擔的費用,人民法院根據誰主張、誰負擔的原則,決定由當事人直接支付給有關的機構或單位,人民法院不得代收代付。
人民法院依民事訴訟法第十一條第三款的規定,提供當地民族通用語言、文字翻譯的,不收取費用。
房產糾紛的訴訟費是按照爭議金額來確定的,不滿1000元的每件交50元,超過100萬的部分按0.5%交納。現在大家應該知道房產糾紛訴訟費是如何交納的吧。一般情況下,案件的訴訟費都是由起訴的原告先墊付,然後在案件判決之後再由敗訴的一方後承擔。
❻ 買房時需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哪些證據
一、發生房屋糾紛要收集哪些證據?
交房時出現的問題一般有:未達到交房條件、房屋設施設備不完善、房屋質量存在缺陷等問題。出現這些問題時,小編提醒業主應作好證據保全,以便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主要收集好以下證據:
(1)開發商發出的書面交房通知
若開發商只是以口頭形式通知業主收房,應要求開發商出具書面通知。
(2)收房的過程錄下來
在合同約定的交房時間去收房,同時,就自己收房的過程做一個證據保全。有錄音錄像設備的,可以把收房的全過程錄下來。
(3)書面整改
如果出現了質量問題,可以向開發商提出書面的整改通知。該通知應要求開發商簽收,自己留一份原件。整改合格後,記錄下整改合格的時間。
(4)以書面形式提出退房要求
如果開發商逾期交房超過一定時間,業主作出退房選擇時,應以書面形式向開發商提出退房要求,並明確要求開發商在約定的時間內退還房款並承擔違約金。
二、發生房屋糾紛如何收集證據?
證據的收集其實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在房屋糾紛發生前,一個是在房屋糾紛發生後。
(1)在糾紛發生前收集證據
由於雙方無糾紛,收集比較方便,也往往能准確反映雙方的交易內容。一旦等爭議發生,你想取證對方也未必配合。
(2)糾紛發生後收集證據
在糾紛發生前,如果取得的證據充分,很多時候是不必再費心去取什麼證據了,但很多人由於缺乏經驗,在糾紛發生前確實喪失了很多取證機會,那麼在糾紛發生後就要盡量試著去取證彌補前面犯的錯誤了。
在糾紛發生後,可以注意以下方式或途徑收集證據:
a、盡量與對方交涉,並爭取與對方就已經發生的事實達成書面文件。比如對方認可欠款的證據、雙方對發生的事實的共同認可,這種證據由於是當事雙方書面形成的,一般證明效力相當高;
b、通過私下錄音的方式取證。如果對方不配合形成書面文件,私下錄音也是一種選擇,但是不能採取非法的手段,如監聽、強迫等方式取得錄音證據,否則是違法的。一般在雙方交涉時私下錄音並不違法。
c、尋找知情的證人作證。根據雙方交易的經過,盡量聯系知情的人提供證人證言,當然,證人一般要求與雙方當事人無利害關系的證明力會更強些,如果是一方的親人做對該方有利的證據,很難被認可。
當然,證據是否真的能證明主張的事實,還要綜合來看,從雙方的提供的全部證據對比、聯系,最後認定哪些證據能作為有效證據,哪些不能,最終確定應該支持哪一方主張的事實。
❼ 房產糾紛的處理途徑有哪些
遇到房產糾紛是很麻煩的事情,畢竟房產是大事,在經濟上也是一筆巨大的數額,因此一旦出現房產糾紛雙方都不輕易妥協。那麼,房產糾紛的處理方式有哪些?華律網小編整理了以下內容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房產糾紛是一種較為普遍的民事糾紛,它是指關於房屋和土地的權益爭議。一旦發生房地產糾紛,公民可以選擇以下三種途徑予以解決:
1、調解。即在第三者的主持下,糾紛當事人經過自願協商,排除爭端,達成和解。我國在基層群眾性組織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都設立了人民調解委員會,專門進行民間糾紛調解,包括房地產糾紛的調解。
2、仲裁。房地產糾紛發生後,公民可以提請仲裁機關居中判明事實,分清責任,依法作出裁決。仲裁是一種准司法活動,其裁決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必須執行。
3、訴訟。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解決房地產糾紛。
相關知識:
打房產官司應注意什麼
首先,根據《民事訴訟法》「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在提起房產訴訟時,應提出明確的請求事項。圍繞這些訴訟請求,向人民法院提出有效證據。例如:因房屋質量問題向開發商索賠時,就需要提交購房合同、開發商提供的房屋質量保證書,房屋質量與合同及開發商承諾事項不符,給住戶造成的財產損失的客觀證據材料等。
其次,如當事人對法院一審判決不服,可在收到判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如果對二審判決仍然不服,可在終審(二審)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後2年內提請再審;或者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七條的規定,提請檢察機關依法提起抗訴。
最後,為確保判決的順利執行,當事人可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的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對被申請人的相應財產採取保全措施。另外,按照《民法通則》關於訴訟時效的規定,當事人在提起房產訴訟時,須在法律規定的2年訴訟時效期間內提出,以免喪失訴訟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