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勞動合同的勞動仲裁
① 沒有簽勞動合同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一、沒簽勞動合同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不論是否訂立勞動合同,只要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均應受理。必須強調的是,事實勞動關系也受法律的保護。如發生勞動爭議符合受理條件,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也應在當受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爭議符合《勞動法》的適用范圍和《中華人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件》的受案范圍。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簽訂勞動合同。一般來說,認定勞動關系存在與否有兩個標准:
1、雙方是否訂立勞動合同;
2、雙方是否已經產生了勞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在有勞動合同的情況下,比較容易認定雙方建立了勞動關系;但勞動關系存在與否並不只是單純看是否訂立了勞動合同。
沒簽勞動合同,並不能否定已產生勞動上權利義務關系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勞動關系的存在。如果企業未按規定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但職工已履行了勞動義務,可視為雙方當事人具有事實上的勞動關系。
二、申請勞動仲裁的條件
按我國勞動法的規定,當事人可就以下爭議提請勞動仲裁:
1、因用人單位開除、除名、辭退勞動者及勞動者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獎金、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的規定發生的爭議;
3、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包括因執行、變更、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4、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沒有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已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後發生的爭議;
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綜上所述,只有在發生了勞動爭議的時候,也就是符合了一定的條件,那麼才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的,而且勞動仲裁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申請的,只有在雙方存在了事實的勞動關系之後,不管是否有勞動合同,那麼都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的。
延伸閱讀:
沒簽勞動合同辭職怎麼辦
勞動合同補簽和倒簽法律後果區別是什麼
合法的試用期勞動合同範本怎麼寫
② 勞動法。勞動合同。勞動糾紛的問題
首先告訴你,他提供的三條,前兩條都是嚴格遵守勞動合同法的條款的合理要求,仲裁法庭定會支持,無論你公司怎麼做,也不可能剝奪對方合法的權益。第三條,也是符合勞動合同法的,但是一般來說法庭只會讓公司賠償給對方造成的實際損失,因為不簽合同就賠雙倍工資,這個只能作為懲罰,而如果公司改正態度良好,雙倍工資法庭可以不予支持,畢竟是額外的,超過實際對方損失的,在這點上,你們公司可以早點補繳給員工應得的工資,拿出姿態,積極溝通,對方如果以此蠻橫要挾,你公司則可以轉被動為主動,收集對方不願意接收你方調節意願的證據,在法庭上博得同情
③ 公司終止勞動合同仲裁其間勞動法規定給交社保
公司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依法提出勞動仲裁,勞動仲裁期間用人單位回應當給勞動者辦理社保,如答果勞動者敗訴,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屬於合法的,勞動者需要將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後為勞動者辦理的社保費用返還給用人單位。
《勞動合同法》
第七十七條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第七十八條工會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履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情況進行監督。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工會有權提出意見或者要求糾正;勞動者申請仲裁、提起訴訟的,工會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
④ 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關系
這個問題有點大,也有一些爭議。只能簡單說下。
《勞動專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屬及與勞動關系密切相聯系的其他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勞動合同法》對《勞動法》中的勞動合同這一章節進行了重新的詳細的規定。《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屬於普通法和特別法的關系,對於《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都有規定的,適用《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合同法》沒有規定而《勞動法》有規定的,則適用《勞動法》的相關規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勞動法》規定的勞動仲裁的詳細規定及延伸,立法目的是為公正及時解決勞動爭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調解仲裁法是對違反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行為通過仲裁途徑進行具體規制的法律。
⑤ 企業違反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員工應如何維權
1、調解是勞動仲裁的必經程序,也是解決勞動爭議的最佳途徑。建議雙方當版事人在我委權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積極尋求調解,盡快解決爭議,減輕負擔。
2、申請仲裁時應明確相關請求,如確需變更請求的,請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10日內提出。
3、申請人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金或賠償金,單項請求不超過本市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
4、請當事人按時出庭。申請人不按時參加開庭的,將視為撤回仲裁申請;被申請人不到庭的,將缺席裁決。
⑥ 勞動法 勞動合同法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該員工可以獲得以下補償:
1、相當於11個月左右的雙倍工資。(因為未簽訂勞動內合同)
2、3個月左容右的經濟補償金。
3、1個月左右的代通金。
4、如果該員工嚴重違反了公司依合法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那麼,以上第2、3項則不用補償。
5、補繳員工11個月左右的社會保險。
⑦ 公司的勞動合同與勞動合同法有沖突怎麼辦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違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是無效的。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八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
(二)採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
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確認勞動合同部分無效的,如果不影響其餘部分的效力,其餘部分仍然有效。勞動合同的無效,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調解原則適用於仲裁和訴訟程序。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八條,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合法、公正、及時處理的原則,依法維護勞動爭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條,在用人單位內,可以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用人單位代表和工會代表組成。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由工會代表擔任。勞動爭議經調解達成協議的,當事人應當履行。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一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同級工會代表、用人單位方面的代表組成。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擔任。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二條,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三條,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四條,因簽訂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成的,當地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可以組織有關各方協調處理。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成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
⑧ 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關系
該員工可以獲得以復下補制償:
1、相當於11個月左右的雙倍工資。(因為未簽訂勞動合同)
2、3個月左右的經濟補償金。
3、1個月左右的代通金。
4、如果該員工嚴重違反了公司依合法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那麼,以上第2、3項則不用補償。
5、補繳員工11個月左右的社會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