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新刑事訴訟法初查

新刑事訴訟法初查

發布時間: 2021-01-24 08:21:51

1. 刑事訴訟法修正後如何做好立案前的初查工作

第一百零七條 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
第一百零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
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
犯罪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適用第三款規定。
第一百零九條 報案、控告、舉報可以用書面或者口頭提出。接受口頭報案、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寫成筆錄,經宣讀無誤後,由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簽名或者蓋章。
接受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向控告人、舉報人說明誣告應負的法律責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實,偽造證據,即使控告、舉報的事實有出入,甚至是錯告的,也要和誣告嚴格加以區別。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如果不願公開自己的姓名和報案、控告、舉報的行為,應當為他保守秘密。
第一百一十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第一百一十一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後應當立案。
第一百一十二條 對於自訴案件,被害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訴。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2. 最高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401條

人民抄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襲(試行)2016
第四百零一條 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發現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符合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經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決定,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
對於犯罪事實並非犯罪嫌疑人所為,需要重新偵查的,應當在作出不起訴決定後書面說明理由,將案卷材料退回公安機關並建議公安機關重新偵查。

3. 基層反貪工作如何應對新的刑訴法之我見

這是現行的刑事訴訟法自1996年修訂以來,再次進行的一次重大修改,涉及條文較多,修改面較大。這次修改對於新時期下的檢察工作,尤其是反貪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同時有機遇也有挑戰,機遇與挑戰並存。如何在新形勢、新規定下更好的完成辦案工作,將成為我們亟待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次修改,既提出了新刑訴法在保障人權、維護司法公正等法律原則方面的更高要求,又體現了訴訟參與人在參與整個訴訟過程中享有的更為深入細致的權利與義務。 對於新刑訴法的修改條文,我有一些淺顯的認識。下面,我就將基層院的反貪工作如何應對刑訴法修改,與各位領導和同志們共同學習探討。 一、新刑訴法對反貪工作帶來的挑戰 這次刑訴法的修改,對反貪偵查工作有直接或間接影響的約24條左右,總的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把不得強迫任何人自證其罪寫進了新刑訴法。 新刑訴法把舊刑訴法原條文第四十三條改為第五十條,並對其進行了修改。補充添加了「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 增加此規定,我們普遍認為這是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進程中的一大步,但同時,也意味著我們的偵查人員不能強迫犯罪嫌疑人提供不利於自己的證據,這也就進一步要求偵查人員收集證據的能力要加強,不能過於依賴從犯罪嫌疑人口中得知偵查信息,此規定也促進反貪偵查人員對長期依賴口供的習慣進行改變。 第二、對於採用非法方法收集的證據排除進一步明確。 在這次修改中,非法證據的排除規則明確寫進了新刑訴法,對採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採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此規定強調偵查部門收集證據的程序、方法必須合法,否則將予以排除,不能作為定罪的依據。此規定有利於防止刑訊逼供、暴力取證等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但同時,也對我們反貪幹警的偵查取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新刑訴法將傳喚、拘傳時間有條件的延長至二十四小時。 原刑事訴訟法規定,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新刑訴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二款規定: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採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這條新增加的規定對於一部分案件的突破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實踐中,不少職務犯罪案件案情復雜或證據一時難以獲取,在十二小時以內無法對犯罪嫌疑人採取相應的強制措施,新刑法將一些類型的案件傳喚、拘傳時間延長至二十四小時,為偵查機關查明事實、審查證據和作出決定給予了更多的空間。 第四、確立了技偵手段,完善了證據制度。 新刑訴法第二章第八節規定了技術偵查措施,進一步確立了技術偵查是在偵查階段中的一種重要手段。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檢察院在立案後,對於重大的貪污、賄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職權實施的嚴重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據偵查工作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批准手續,可以採取技術偵查措施,按照規定交有關機關執行。追捕被通緝或者被批准、決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經過批准,可以採取追捕所必需的技術偵查措施。第一百五十二條也規定經由技偵手段獲取的材料可作為證據使用。這些規定對採取科技手段迅速獲取定案的證據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與此同時,第四十八條對於「電子數據」、「辨認、偵查實驗筆錄」等也都列入「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並且在第五十二條中明確規定行政機關在行政執法和查辦案件過程中收集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等證據材料,在刑事訴訟中可以作為證據使用。以上規定擴大了偵查部門對證據獲取的來源和渠道,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對檢察機關加大反貪查案力度、保證辦案質量,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 第五、進一步將辯護權擴大延伸。 辯護權的修改,被各界法律人士普遍認為這是新刑訴法修改的一個最大亮點。新刑訴法三十三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三十六條規定,辯護律師在偵查期間可以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代理申訴、控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關情況,提出意見。此規定明確把辯護人進入刑事訴訟的時間點提前到偵查階段,並可以向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和了解案件有關情況。新刑訴法三十七條還規定,除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恐怖活動犯罪案件、重大賄賂犯罪的共同犯罪案件以外,辯護律師持「三證」,無需其他任何批准,四十八小時內就能會見犯罪嫌疑人,且會見時不被監聽。辯護權的擴張和律師在偵查階段的介入,是強化人權保障的體現,也是司法進步的結果。但從另外角度看,辯護律師在介入偵查以後,勢必會按照法律規定為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的性質和後果進行分析,在不被監聽的情況下,不排除有些辯護律師會違反職業道德,甚至違反法律為犯罪嫌疑人提供翻供的心理暗示、語言點撥,從而加強犯罪嫌疑人逃避法律懲罰的僥幸心理,增加了犯罪嫌疑人翻供的風險,訊問破案的難度也會大大增加。 第六、新刑訴法中明確規定了同步錄音錄像制度。 新刑訴法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偵查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可以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或者錄像;對於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應當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或者錄像。錄音或者錄像應當全程進行,保持完整性。以前根據最高檢對同步錄音錄像工作的有關要求,在我院反貪工作中已經施行,現在新刑訴法的修改給同步錄音錄像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確的法律依據和要求,施行同步錄音錄像制度,有利於日後當事人提出刑訊逼供或暴力取證的控訴時,通過查詢錄音錄像還原事實、說明情況,於此同時,也對我們的偵查人員獲取言詞證據的規范化提出了嚴要求。 二、刑訴法修改後反貪部門採取的應對方法 上述新刑訴法的修改,對反貪工作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挑戰的一面,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將對常規的反貪偵查工作方式產生重要影響。我們通過認真研究、深入思考並結合我院反貪實務工作現狀,現將新時期下的反貪工作對新刑訴法修改的應對方法,作以下簡要分析: (一)高度重視初查工作,客觀全面的搜集各類犯罪證據。 自案件立案偵查之日起,犯罪嫌疑人就能獲得律師的法律幫助,律師可以隨時會見犯罪嫌疑人而不受到任何限制。這就要求我們在立案前期的初查工作要高度重視,在初查環節上做文章,注重秘密初查,對案件的查處,不能操之過急,接觸犯罪嫌疑人的時間點要審慎選擇,防止犯罪嫌疑人知道辦案意圖,毀證滅據或者串供。要更加秘密且全面的收集和掌握與案件有關的一切客觀證據和信息。加大初查力度,放寬初查時間,為立案和預審做好充分准備,在初查中也要盡可能多地調取新刑訴法規定的各種類型的證據,對電子數據等新的證據形式要進一步熟悉、掌握。 (二)轉變固有的偵查策略,樹立全新的偵查模式。 首先,過去我們傳統的辦案模式主要是「以人立案」,如今在新刑訴法的框架下已不太適應,「以事立案」的偵查模式是我們以後需要轉變的偵查策略。以事立案能夠在與犯罪嫌疑人不直接接觸的情況下,使查案工作及時進入偵查程序,可以防止律師過早介入而帶來的干擾,有利於偵查人員依法及時地使用偵查手段獲取犯罪證據,從客觀上可以減少調查取證過程中遇到的阻擾。其次是在提高我們「零口供」定案能力的同時,要把舊刑訴法規定的犯罪嫌疑人必須「如實供述」的義務進行轉化,在新刑訴法下的偵查策略下,把犯罪嫌疑人主動的「如實供述」作為其減輕處罰的條件加以重點說明。 (三)強化技術力量,充分利用各種技術偵查措施。 修改後的刑訴法賦予了檢察機關技術偵查權,這是一項查辦貪污賄賂職務犯罪案件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一種偵查手段。隨著科技水平的快速發展和信息化的普及,職務犯罪日益呈現出技術化、高智能化,犯罪手段也更加隱蔽,犯罪分子反偵查的能力也越來越強。本次刑訴法修改增加了很多關於保障人權的規定,客觀來講,傳統的辦案取證模式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很大限制。在將來的辦案工作中,我們必須充分利用各種技偵措施,包括各種監聽、監控、密攝、檢查等等,增強獲取客觀證據的能力,減少對口供的依賴,為案件順利偵破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四)嚴格貫徹執行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制度。 修改後的刑訴法規定在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可以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或錄像。我們認為,在新時期下想要挑戰更嚴峻的辦案形勢,那麼同步錄音錄像制度作為在辦案工作中的「第三隻眼」,不管是處於「監督者」的身份還是站在「敘述者」的角度,都是非常有必要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案卷資料中的。而且我們應當在辦理每一起案件和每次訊問中都要嚴格執行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制度。對一些重要的證人也可以採取同步錄音錄像固定言詞證據。對於錄音錄像資料的技術數據標准,必須要按照上級檢察院下發的有關技術標准規定嚴格實施。要進一步完善錄音錄像的錄制、管理、保存制度,由專門的技術人員負責操作和維護,要使設備始終處於良好的運行狀態,保證關鍵時刻不出任何技術差錯。 (五)提高偵查人員綜合素質,打造業務精良的反貪隊伍。 目前,離新刑訴法正式實施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在這段寶貴的時間里,盡快舉辦各種培訓班,個案培訓,根據新刑事訴訟規則,運用實戰偵查過程加強演練,全面透徹地學習新刑訴法的條文內容以及精神實質,做到吃准吃透、爛熟於心、融會貫通。通過個人學習、座談交流、聆聽講座等各種有效途徑,全面牢固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司法理念。要樹立取證工作中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杜絕瑕疵證據,杜絕刑訊逼供。對每一起貪賄案件都要緊緊圍繞犯罪構成要件,全面客觀收集各類證據,提前研判,不斷優化取證方案。作為一名優秀的偵查員,首先要提高調查取證能力。嚴把證據質量關,特別是對證據來源、證據形式、取證過程、證明力等方面作為重點審查內容,及時補強瑕疵證據,對於不符合法律要求的證據,在偵查環節就要予以排除。其次是要提高偵查員將客觀事實轉化為法律事實的能力。既要善於綜合運用多種證據,包括新型的電子數據類證據,也要具備在24小時內突破口供的能力,積極適應新執法環境下對反貪偵查工作的需求,切實履行法律監督職能,准確打擊犯罪,推動新時期下反貪工作不斷前進。

4. 公安機關受理的刑事案件偵查期限如何確定不作為怎麼辦

只要公安機關受理後就進入初查階段,一般刑事案件原則上是七日之內應當作出是否立案的決定,經偵案件受理後有兩個月的初查時間。

立案後就進入案件偵查期限,此後,在公安機關未作出移送檢察機關或撤銷案件決定之前,均屬於偵查期間。一般未抓獲嫌疑人的刑事案件沒有偵查期限的上限,只有行政(治安)案件才有期限限制。

我國刑訴法只規定對犯罪嫌疑人採取限制人身自由強制措施時的期限,沒有規定偵查期限。《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規定: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

(4)新刑事訴訟法初查擴展閱讀: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7條的規定,對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依照本法第156條規定延長期限屆滿,仍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2個月。

根據六機關《規定》第30條、第31條的規定,公安機關對案件提請延長羈押期限時,應當在羈押期限屆滿7日前提出,並書面呈報延長羈押期限案件的主要案情和延長羈押期限的具體理由,人民檢察院應當在羈押期限屆滿前作出決定。

最高人民檢察院直接立案偵查的案件,符合《刑事訴訟法》第154條、156條和 157條規定的條件,需要延長犯罪嫌疑人偵查羈押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決定。

熱點內容
道德之章 發布:2025-10-03 02:51:01 瀏覽:441
經濟法所得稅獎金 發布:2025-10-03 02:43:34 瀏覽:604
道德經將於 發布:2025-10-03 02:32:45 瀏覽:471
司法責任製法官訪談 發布:2025-10-03 02:32:08 瀏覽:470
道德感超我 發布:2025-10-03 02:31:26 瀏覽:776
規章制度後評價管理辦法 發布:2025-10-03 02:02:03 瀏覽:157
經濟法的兩個基本特徵 發布:2025-10-03 02:01:21 瀏覽:36
新婚姻法女方不能要彩禮 發布:2025-10-03 01:43:45 瀏覽:204
勞動法孕婦散步假期 發布:2025-10-03 01:40:05 瀏覽:180
對法治工作關注的問題 發布:2025-10-03 01:31:44 瀏覽: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