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訴訟法基礎
Ⅰ 我國三大訴訟法的基本原則的異同
我國三大訴訟來法規定源的共同基本原則
1. 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2. 進行訴訟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3. 對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4. 審判公開進行,但在刑事案件中,根據法律可以規定例外。
5. 實行迴避制。
6. 實行兩審終審制。
7. 有權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
8. 被告人、當事人有權進行辯護,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律師承擔法定的司法援助義務。
Ⅱ 被經偵大隊喊去問話、最多多長時間、會直接拘留嗎
刑事拘留最多來37天,傳自喚最多24小時。沒批准拘留的話都算傳喚。
經偵大隊辦理經濟案件要依照刑法以及刑訴法的相關規定來辦案。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屬於行政處罰,治安拘留最高期限為15日。
刑事拘留的羈押法定期限為3~7日,最長不超過37日。
(2)三大訴訟法基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八十二條
1、需要傳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接受調查的,經公安機關辦案部門負責人批准,使用傳喚證傳喚。
對現場發現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人民警察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詢問筆錄中註明。
2、公安機關應當將傳喚的原因和依據告知被傳喚人。對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傳喚或者逃避傳喚的人,可以強制傳喚。後果需調查事實情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得出。傳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接受調查。
Ⅲ 什麼是刑事訴訟法的三大訴訟職能
中華人民來共和國刑事自訴訟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以維護社會主義法制,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Ⅳ 怎麼自學司法考試
給你介紹一下我的復習心得,相互借鑒見,好好准備。
這里是復習的詳細內容,包括時間的安排以及各時期所用的資料:
一、預熱准備階段(2011年3月---6月)
這個階段是自己一開始接觸司考的階段,很散,時間持續的很長,但效率很低,真正在看的可能也沒多少日子。這個階段我是買了眾合的司考《專題講座》我當時買的時候2011版的還沒出,我就買了套2010版的(也就是針對07屆復慣用的)。買的是盜版(以下沒有特殊說明,買的資料均為盜版。因為盜版跟正版除了價格感覺差別真的不大)。我是年後2月才買的,那時盜版也漲價了,好像是75元一套,有個室友是在年前買的48包郵。因為之前大一大二基礎不是很扎實,所以最初看這套的時候會感覺很累,一天能看個30頁真的已經是極限了,而且也不是天天看,一天基本上是9點左右到圖書館看到下午4點多,中間還要上課,看兩天休息一天這樣子,所以一個月一本都看不完。最後到了6月,總共是看完了《民法》《刑法》《民訴和刑訴》《三國》,不過在這個階段看完這些並沒有明顯的效果,看完的基本都忘了(據了解這是普遍現象),但是我覺得這個階段看這些主要是形成一個對司考的觀念認識吧。因此,到時候如果09屆的看這個時感到很累都記不住,千萬別浮躁,因為大家都一樣,這個階段別把自己弄的很累,想休息的時候就休息,因為大量的精力還是集中花在七八月吧。
因為看完都記不住,所以當時我在看專題講座的時候還配套有做題目,萬國的《單元強化自測》這套我是用圖書館的,是2010版的,覺得這套的好處就是題量不大,當天的任務可以當天完成。很多專題講座沒有講到的東西都會有做到,基本就是專題講座看了哪幾個單元的,這個再做一遍。我個人覺得,司考是看得多不如做的多,所以做題訓練真的很重要。這套練習我也是沒全做完的,基本就做了民法刑法三國和商法吧。
二、系統復習階段(211年7月----8月)
這兩個月真的非常關鍵,必須百分百投入,建議不報班的同學結伴在學校一起復習,在家單獨復習肯定不會太自覺的。這段時間,基本是早上八點看到晚上九點,再後來會稍微提早點看然後稍微延遲點時間回寢室,這個作息時間也因人而異吧。無論先前你的專題講座看了多少,都扔在一邊吧,這個階段還是以聽錄音看講義為主。
1、第一輪復習(7月13日---7月31)
我是起步遲了,建議大家從7月1日就可以開始了,之後九月的做題時間會更充裕點吧。在這個階段你要准備的就是各科錄音、MP3、一套練習題和法條。我買的是《司考白皮書》25元一套(題量非常大,其中包含了歷年真題和大量的錯題。如果你碰到很多令你費解的題目就別深究了,八成是白皮書錯了,但是大題量的訓練對聽完錄音的鞏固效果真的非常好)。法條用的是飛躍的《法律法規匯編》這本是我唯一的一本正版,99元,別人送的,法規很全面,找法條也挺容易的。身邊很多人在用《指南針法條》的,具體不是很清楚那本質量如何。這個階段很機械,基本是白天聽錄音(8點到17點),晚飯後開始做題。
民法(7月13日--17日)民法我聽的是眾合的李建偉和蔣學躍的組合,他們每人各講民法一半的內容,大概總共40個音頻,每個音頻40分鍾左右,其實就跟上40節課差不多吧。網上下載的錄音包里會有一份PDF格式的講義,基本就是他們講的內容,邊聽變看講義就OK了,我當時找了計量那邊的一家列印店,1毛一張列印的,所有的講義資料列印了大概一百多塊左右(包括之後的第二輪復習),現在列印店好像都不給1毛列印了,你們就組團打一份復印幾份,那樣也不會太貴的。 我基本就是白天聽8--10個錄音,然後晚上做相應的題目。但是別妄想把所有題目都做完,時間到了也就別做了,因為白皮書題量真是太大了(之後會有段時間專門做題的,那時可以集中做白皮書剩餘的題目)。千萬按著自己計劃的時間完成錄音!計劃五天就五天
民訴(7月18--20日)民訴第一輪聽的是眾合鄭其斌的,聽的時候覺得不錯,但是一旦運用到做題上,就覺得簡直是個垃圾,所以你們可以咨詢下別人還有誰的民訴講的不錯。訴訟法很機械,沒有民法刑法的理論性強,可能更需要記憶。我之後再復習民訴是用眾合向高甲(這人是講刑訴的)的一份民訴記憶表格,效果不錯。關注他的微博就能找到這份表格。
刑法(7月21--25日)刑法分為總則和分則,總則我聽的是眾合袁登明的,分則是聽萬國韓友誼的,之後在第二輪復習里發現我的選擇挺正確的。袁登明的總則講的規規矩矩的,很好理解,韓友誼的分則講的不是一般的好(但是韓友誼講課廢話很多,各種知識面都擴充了,他的錄音多是多了點,但耐心地聽下去,提醒一下,萬國的錄音是一個半小時一個的,眾合是四十分鍾左右。)之後在八月我聽過韓友誼的總則,講的聽不懂(下文會講到),所以還是建議總則聽袁登明的,至於袁登明的分則怎麼樣我不是很清楚。
刑訴(7月26日--27日)眾合的向高甲,講義是表格式的,很好背,講的也很好!
三國(7月28日--29日)眾合的楊帆(女),講的真的很不錯,聲音也好聽,雖然講的很簡略,但是一聽完做題,基本上她講的內容可以涵蓋白皮書題目上的知識點,而且國際私法有塊很蛋疼的內容,被她講了之後就超級簡單了,(之後第二輪有聽段慶喜的三國,真不是一個級別的)。
商經法(7月30日--8月3日)張海峽,不屬於哪個機構,很多機構都有請他,公司法講的很不錯。這里提一下經濟法的內容,分值不是很多,但是內容很雜很分散很暈,尤其是是銀行監管的那種法,而且每年都不會重復考,這個就先把錄音的內容給掌握了吧。
行政法(8月4日--5日)眾合的林鴻潮,我在最初的預熱階段里看過半天的行政法專題講座,看得幾乎眼淚要掛來了,完全不懂,然後就沒看過。建議還是直接聽林鴻潮的錄音吧,能輕松很多。但是光聽錄音完全不夠,因為聽完錄音你做題的時候就會有發現,很多都是老師沒有講到的內容,這個就在做題的時候好好補充吧。
第一輪時間分配上大致如此,中間幾乎每個星期都有休息一天的,所以我真正第一輪結束應該是10號左右吧。再第一輪復習里憲法、法理、法制史和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我是完全沒有涉及的,包括在最開始的預熱階段也從沒看過,因為時間安排上可能真的不夠,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從7月1日放假的時候就開始。
2、第二輪復習(8月10日---18日)
這個時間各大教育機構分分推出法條串講班(輔導班一般分為系統強化、法條串講和沖刺、押題階段),法條串講其實就是第一輪的縮減,老師講課更加突出重點。我在這段時間沒有急著去聽法條串講的錄音,而是先開始為期一周的做題訓練。之前我有說,白皮書的題量很大,光靠晚上三個小時根本不可能把白天聽的內容都做完的。所以這一周就主要是集中做白皮書。
我先會把每個法的講義都過一遍,比如我這兩天要做民法練習,一開始就先把民法講義和聽錄音做下的筆記過一遍,這一般需要兩個小時左右(因為之前聽完第一輪錄音,其實很多東西已經忘了,過一遍講義再做題效果會好點)。時間安排上基本是民法2天,民訴1天,刑法2天,刑訴1天,三國1天,商經真的很難,要做完一本很困難,我是沒做完的,基本把公司法、合夥企業法、勞動法、保險法的題給做了,什麼環保、證券、監管、稅法我都沒力氣做下去。
之前有些題是在第一輪做過的,我會把答案蓋了再做一遍,之前第一輪就有做錯做上記號的,這一次看到就更注意了。
3、第三輪復習(8月19日--8月29日)
其實這輪就是聽很多輔導機構所謂的法條串講階段的錄音。這個階段的錄音基本會比第一輪的少一半,內容更簡略,但是如果是同個老師的話,第一輪和法條串講的內容不會有差。聽這個階段的錄音主要是為了鞏固記憶。但是這一階段我開始復習之前從沒看的法制史啊憲法之類的。
民法(2天),眾合李建偉,內容跟第一輪幾乎一樣,還是只有講了民法一半的內容。因為民法的理論在第一輪掌握的比較透徹還有做題基本都正確,之後其實還有2天的音頻我就沒有聽(因為我時間安排上真來不及了)。
民訴(1天),眾合徐繼軍,總共12個音頻,講的是非常好,而且他的口音真的非常好聽,非常系統,比鄭其斌講的有條理很多。
刑法(2天),萬國韓友誼,這次總分則都是他的,分則內容跟之前第一輪差不多,就是有些次要的罪名他不說了,總則講的很學術化,好是好,但是對做題用處不大,不過聽聽還是會有點好處的吧,畢竟袁登明在總則里有好幾處說錯了,我就是通過聽韓友誼的總則做對比,然後在查了其他資料才發現的。
刑訴(1天),眾合向高甲,講的內容跟第一輪一模一樣,講義也是一模一樣,所以刑訴法條串講的講義不用再列印了。我沒有都聽完,一天能聽多少是多少了,因為通過前面兩輪,訴訟法掌握的還可以,而且訴訟法還是靠自己背的比較好。
商經(1天半)眾合李小龍,慷慨激昂,跟張海峽完全不是一個風格的,聽過張海峽的再這輪聽李小龍的,商經會通很多很多的。
三國(1天半)眾合段慶喜,講的比楊帆全面,但個人覺得他講的東西我做題都用不上,聽他的只是為了給楊帆沒講的做個補充。至於有些被他講的很復雜的東西,直接跳過,按著楊帆的來就OK了。
法理憲法法制史(1天)眾合王鍇,法理還是要聽一聽的,理論性很強,憲法聽了一個小時人就差不多掛了,所以建議憲法法制史就別聽了,要聽就聽下最開始的一個音頻有關於怎麼學習和分值比例之類的,然後就每天抽點時間背下吧。我當時是從8月30日開始,每天晚上15分鍾背法制史的。憲法之後是抽出一天的時間把扔在一邊的專題講座給翻了一遍。
知識產權(半天)眾合曹新川,這個好像是第一輪里沒有專門知識產權的,但是有10分吧。7個音頻,10分絕對搞定。一聽完他講的知識產權,什麼著作商標專利法就全懂了,所以這個我是強烈建議要聽的!
基本這一輪就是這樣,還是遵循第一輪的規則,白天聽晚上做題,做的還是白皮書,更具體應該是過一遍,把之前做的題目再看一遍,碰到同類問題不再犯錯誤。
4、第四輪復習(8月30日--9月15日)
全面模擬階段,就是開始整套整套地做卷子,我是做題速度算快的,但是對答案答案解析很費時,一般一個白天只能做兩卷,晚上再做一卷會很累,所以我晚上基本是看講義,看之前第一輪的講義,一科一科地看。
這一輪用到了以下資料:眾合《模擬考場》總共有四套題,
眾合《紅腰帶》總共2套,紅腰帶標榜著什麼押題啊什麼的,其實都是吹的,因為都是眾合出的,所以裡面大多數題目都跟上面那套《模擬考場》是一樣的,所以個人建議最後押題的套題可以買三校或者萬國的,這樣題目不會太多重復。
這兩套題目的前三卷,我都是完完整整做了而且很仔細的對了答案,當時做這六套的時候,最低的有一卷得過95左右,最高的得過130左右,大多數還是115左右,所以到9月整個心態都比較好。
關於卷四,這段時間網上關於卷四答題技巧會出來,我當時抽出一天時間聽了眾合鄒建章和萬國陳璐瓊的錄音,陳璐瓊還有一個關於法律職業道德的錄音,都可以聽一下,兩個小時左右。還有,卷四一定要平時都看一下,別在最後來突擊,我是再第一輪第二輪時候,白皮書的每單元後都有案例分析的題目,我是每道都看的,不是光做選擇題就可以的。
關於歷年真題,很多人都說歷年真題都要做三遍以上,個人覺得完全沒必要,我就是整套的真題一卷也沒做的。因為我們在做白皮書還有模擬考場的時候裡面都有真題,在看專題講座還有錄音講義老師都有講真題,其實腦子里真題印象已經很深,再做整套的真題也沒什麼意思,並且法每年都會變,08年的題目可能再我們現在看來就是錯的,在那邊糾結很久為什麼會是這個答案,後面才猛然發現其實是法變了。。。這種都是很浪費時間的。
還有著最後十多天里請每天花時間看憲法法制史,順帶循環地看看經濟法的內容。我是在這個階段偶爾隔天就抽點時間把專題講座的經濟法部分都看了看了背的,什麼土地房地產環保每天能看一個專題也好。
關於考前,前兩天一定要把白皮書、模擬考場還有之前自己做的題目的錯題都仔細看一遍,今年我考試的時候有四五道題目是模擬考場上幾乎一樣的題目,當時我是做錯的,考試時我還是做錯的,我現在就後悔如果當時考前一晚我稍微翻下的話可能這分就能得的。
關於背法條,很多人建議最後要抽出一兩周的時間背法條,我是沒有專門抽出時間來背法條的,因為我到9月時間已經不允許我背法條了,但是我在每輪聽錄音的時候都是把法條翻在邊上,做題目有關於法條解析的時候我也是去看一遍法條的,所以之前就有把背法條的工作做好的。假如自己對法條不熟,建議抽出時間專門弄一輪背法條的,每個法一兩天的也很快的。
祝你順利通過司法考試!
Ⅳ 法考客觀題題型是什麼
客觀題題型是: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不定項選擇題。
2020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共兩卷。分為試卷一、試卷二,每張試卷100道試題,分值為150分,其中單項選擇題50題、每題1分,多項選擇題和不定項選擇題共50題、每題2分,兩張試卷總分為300分。具體考查科目為:
試卷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二: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5)三大訴訟法基礎擴展閱讀:
報名客觀題人員報名時應當具有以下材料:
1、有效居民身份證。
2、畢業證書。本人畢業證書應當能夠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網站查詢或認證。
3、申請享受放寬政策人員,須具有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方戶籍。網上報名時,應上傳戶口簿首頁及本人頁電子照片。
4、電子證件照片。報名人員應當提供符合規定格式(寬413像素×高626像素)要求的本人近三個月內彩色(紅、藍、白底色均可)正面免冠電子證件照片。
5、司法行政機關要求的其他材料。普通高等學校、軍隊院校2021年全日制應屆本科畢業生和以同等學力報考的應屆碩士畢業生網上報名時,應當簽署《應屆畢業生承諾書》等等。
Ⅵ 學法學是不是壓力很大
如果有哪個留學黨告訴我他在美國讀法律,合合菌一定是先膜拜膜拜再膜拜,這貨絕壁學神!而且是個很有耐心,對學術研究具有奉獻精神的學神!第二,我會向他表示深深的同情,因為在美國讀法律,實在是……太辛苦了!沒日沒夜的讀書背法律,人都要傻了。真的是心疼他們!
3. 對任何法律都抱有一種「神經質」的敏感
不知道你看過律師相關的美劇沒?裡面的那些律師好像真的是百事通,對什麼細節都能信手拈來。
美國的法學院相當重視學生們對細節觀察的培養。對法律一知半解的學生們是拿不到律師資格證的,只有那些對無論是憲法,州法,地方法都了如指掌的人才有望成為優秀的律師。
所以,法學院的學生們經常天數天地在圖書館里研究一個案子。
一名資深的法學院學者說,優秀的法學院學生們能對歷史上記載的所有重大案件倒背如流!法學院學生們,你們可以嗎?
4. 總有些親朋好友咨詢法律建議
但,法學院學生們並不樂意……
在法學院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好像懂得越多,反倒還越不自信了。
法學院的學生,因為長期學習一些很復雜,爭議很大的案子,在面臨一些小問題的時候反倒是有點兒措手不及,容易想很多。
而且,法學院的學生會學習到這么一件事:你給別人法律建議,你就得承擔相應責任。
了解到這一點的學生們,對於給親戚朋友們相關建議的這一事兒,就變得更猶豫了!不是不想給,是給錯了負不起責…
Ⅶ 中國基本三大法律法規是什麼
三大基本程序法是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
一、民事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是以憲法為根據,結合我國民事審判工作的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已於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
目前版本為根據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民事訴訟如同刑事訴訟、行政訴訟一樣,都是透過國家所設立的法院來進行的訴訟程序,僅是依其所針對事務的不同,而將其劃歸為此三大類。
刑事訴訟重在國家刑罰權的實現,藉由刑事訴訟對於犯罪行為進行追訴並加以處罰;行政訴訟則重在救濟國家行政機關行使公權力時所產生的錯誤。而所謂的「民事訴訟」乃指民事法院依當事人之請求,就民事紛爭事件利用國家公權力強制解決之程序。
而須注意的是,民事訴訟法中規范的對象主要是針對民事訴訟的開始(起訴)、進行(審理)、終結(判決)之部分,另外就保全程序的部分亦是在民事訴訟法中加以規定,而就訴訟終結後的執行問題則是屬於強制執行法的問題。
二、刑事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是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根據憲法,制定的法律。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1979年7月1日通過,1979年7月6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令第五號公布,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26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 。
三、行政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是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而制定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由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1989年4月4日通過,自1990年10月1日實施。現行版本為2017年6月27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三大基本實體法和三大基本程序法,三大基本實體法是民法,刑法和行政法。三大基本程序法是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
(7)三大訴訟法基礎擴展閱讀:
中國法律體系
現今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法律體系,可粗略分為普通法系及大陸法系兩大類。由於歷史的因素,中國大陸和兩個特別行政區各自使用自己原來的法律體系,分別如下:
中國內地:大陸法系(主要受法國、德國和前蘇聯的社會主義法系所影響,並以數個大陸法系的國家為參考)
香港特別行政區:普通法系(源自殖民宗主國英國);
澳門特別行政區:大陸法系(源自殖民宗主國葡萄牙);
法律體系的分別,會對司法及法律的解釋權帶來重大的沖擊。舉例說:就單就法官的職能這方面來看,中國內地也跟大部分大陸法系國家的制度一致,因此澳門的法系和中國內地的法系相近。但在香港,法官判案的案例,會成為同級及下級法院的規范,成為法律的延伸。
制度保障法官在判案時不會受任何(特別是來自政府及政黨)的影響。而另一方面,一旦下級法官判錯案件,法院亦要依從一個非常嚴格的制度,從法律觀點上駁斥。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Ⅷ 下列屬於三大訴訟法共有的基本原則是( ) A. 司法獨立原則 B. 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原則 C. 公民法律
如果是單選,就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