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三種用工形式

勞動法三種用工形式

發布時間: 2021-01-25 19:30:42

❶ 我們公司有正式工和聘任制兩種用工形式,但一樣的工作工資待遇相差很大,這是不是同工不同酬違反勞動法

我也關注

❷ 勞動法2015年勞務派遣新規定 。什麼是勞務派遣的定義勞務派遣用工形式怎樣界定

1、勞動派遣是指由勞務派遣機構與派遣勞工訂立勞動合同,並支付報酬,把勞動者內派向其他用工單位,容再由其用工單位向派遣機構支付一筆服務費用的一種用工形式;
2、勞動合同用工是中國的企業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3、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六十六條 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的企業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前款規定的臨時性工作崗位是指存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的崗位;輔助性工作崗位是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工作崗位是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內,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工作的崗位。
用工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規定的比例,具體比例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規定。
第六十七條 用人單位不得設立勞務派遣單位向本單位或者所屬單位派遣勞動者。

❸ 勞動用工形式怎麼填

企業的用工形式可以分為直接招聘的全日制用工、勞務派遣用工、非全日制用工這三種形式。

1、全日制用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小時的工時制度。即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是指法定正常付出勞動時間,也就是義務勞動時間,超過這一時間的工作即視為額外勞動,用工單位需支付加班工資。累計工時每周超24小時就應該屬於全日制用工。

2、勞務派遣用工:勞務派遣又稱人力派遣、人才租賃、勞動派遣、勞動力租賃、雇員租賃,是指由勞務派遣機構與派遣勞工訂立勞動合同,把勞動者派向其他用工單位,再由其用工單位向派遣機構支付一筆服務費用的一種用工形式。

3、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3)勞動法三種用工形式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法》從法律層面上對全日制用工作出了與非全日制用工不同的特別規范:

1、對非全日制用工作了定義。規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2、規定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勞動合同的履行。而全日制用工勞動者只能與一個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

3、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而全日制用工的,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4、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而全日制用工的,除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和三個月以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其他勞動合同可以依法約定試用期。

5、規定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而全日制用工的,雙方當事人應當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應當依法支付經濟補償。

6、規定非全日制用工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而全日制用工勞動者執行的是月最低工資標准。

7、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而全日制用工的,工資應當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❹ 勞動法規定的工資形式有哪些

1、在我國,國有企業和工商業集體企業的主要勞動報酬形式:工資是勞動報酬回的主要形式。

2、在我國,國有企答業和工商業集體企業的工資的基本形式:工資的基本形式有兩種: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

(1)計時工資。計時工資是以勞動時間作為計算勞動報酬的單位的工資形式。它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它主要根據每一個勞動者的勞動能力來確定一定勞動時間的勞動報酬,從而只能反映勞動者可能提供的勞動量而不是實際提供的勞動量。

(2)計件工資。計件工資是根據勞動者完成的產品的數量支付勞動報酬的工資形式。它能將勞動報酬與勞動成果直接聯系起來。適用於比較容易確定勞動者個人生產的產品量或完成的作業量、並且質量便於檢驗的部門和工種。

❺ 勞動法中關於外派用工形式的規定,如外派的定義,用此形式的條件,期限,及在用此形式之前是否需要申核

第五十九條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應該接受的形式(以下稱用工專單位)訂立勞務派屬遣單位訂立配售協議。調度派遣協議應當約定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間,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和支付的責任違反的協議。
因此,根據「勞動合同法」,不買社保顯然是違法的行為
一個月通知終止合同的法律義務,沒有改變由雙方協議商定的無效

❻ 用工形式有哪幾種

企業合法的用工方式有10種。
1、企業自主招聘
2、勞務派遣用工
3、非全日制用工
4、全日制用工,
5、簽訂固定勞動合同期限的用工
6、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工
7、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勞動合同期限的用工。
8、標准工時用工
9、綜合工時用工
10、不定時工時用工。

單位的用人形式是指具有用人權利能力和用人行為能力的單位,運用勞動力組織生產勞動且向勞動者支付工資等勞動報酬的形式。目前用工形式一般有三種:
1、勞動合同關系。
《勞動法》第2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第16條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簡而言之:「勞動合同是勞動者按照用人單位的指示提供勞動,用人單位支付報酬的合同。
2、承攬合同關系。
承攬關系是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的權利義務關系。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合同法》第251條規定了承攬合同,以及相關章節又分別規定了建設工程合同、運輸合同、委託合同、行紀合同 、居間合同。將承攬人與定作人兩類平等主體的權利義務關系做了明確規定。其中建設工程合同的承包人、運輸合同的承運人 、委託合同 、行紀合同 、居間合同中的受託人,實質上處於承攬合同中承攬人的地位。
3、僱傭關系。
僱傭合同,我國法律沒有進行規定。「即受僱人於一定或不一定之期限內,為雇傭人服勞務,雇傭人負擔給付報酬的契約」。對於僱傭合同,《民法通則》沒有規定,《合同法》也沒有將其列為一類獨立的有名合同。 僱傭關系是指受僱用人在一定或不特定的期間內,從事僱主授權或者指示範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僱用人接受受僱用人提供的勞務並按約定給付報酬的權利義務關系。
4、勞務合同(通常稱勞務派遣)關系

❼ 中鋁公司下屬連鋁分公司存在著嚴重的違反勞動法的用工形式和年休假扣薪水等很多問題,這明顯是對國家法...

、嚴重違反勞動法:可向所在地勞動監察投訴或提起勞動仲裁。
2、建議員工收集公司違法的證據,拿起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益,可以投訴或仲裁,也以向媒體反應。
3、是分公司不是子公司?分公司的責任由總公司承擔。

❽ 非全日制用工有哪些注意點

參考資料:
非全日制用工應注意哪些

解答

我國《勞動法》共確立了三種合法用工形式,即:全日制用工、非全日
制用工和勞務派遣用工。
根據該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
計酬為主,
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
每周工
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簽訂非全日制用工勞動,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關於工作時間

非全日制用工的工作時間一般為每天四小時,
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二十四小
時,
這與全日制用工實行每天工作不超過八小時,
每周不超過四十小時的工時制
度是不同的。
在非全日制用工中,
對於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工作超過工時限制及
加班問題如何處理,
《勞動法》中沒有明確規定。但是,根據目前的一些地
方性的規定來看,對於超過工時限制的,視為全日制用工。如《北京市勞動和社
會保障局關於北京市非全日制就業管理若干問題的通知》
規定:
「勞動者在同一
用人單位每日工作時間超過四小時的視為全日制從業人員」。

二、允許建立雙重或多重勞動關系

根據
《勞動法》
的規定,
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
個以上的用人單位訂立勞動。
也就是說,
非全日制就業的人員不僅有可能產
生從事兩種或兩種以上職業的願望,
而且也擁有可調劑安排的勞動時間,
他們與
不同的用人單位建立雙重或多重勞動關系的現象也就自然會出現。
從事非全日制
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用人單位訂立勞動,
從而形成勞動關系;
也可以與
一個以上用人單位分別訂立勞動,建立雙重或多重勞動關系。

三、關於勞動的形式

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既可以訂立書面協議,也可以口頭協議。

四、關於終止勞動與經濟補償金

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關系可以隨時終止且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非全日制用
工的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提出終止用工,
終止用工應該通知另
一方。通知可以採用書面形式,也可以採用口頭通知的形式。終止用工,用人單
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五、關於試用期

根據《勞動法》的規定,非全日制用工勞動中不得約定試用期。

六、關於工資的支付

非全日制用工,
用人單位也必須以貨幣形式向勞動者定時支付工資,
支付工
資的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且小時計酬標准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
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

七、關於社會保險

在非全日制用工勞動關系中,用人單位只有為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費的義
務,
而沒有為勞動者繳納醫療保險、
生育保險、
養老保險等其他社會保險費用的
義務。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建立勞動關系的非全日制勞動者繳納工
傷保險費。
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發生工傷,
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被鑒
定為傷殘
5

10
級的,
經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
可以一次性結算傷殘待遇
及有關費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六十八條

非全日制用工,
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
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
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
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
工形式。

第六十九條

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

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
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的履行。

第七十條

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

第七十一條

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
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七十二條

非全日制用工小時計酬標准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
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

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❾ 請問申報社會保險費時,用工形式應該選擇什麼

申報社會保險費時,用工形式一般選擇全日制。

根據中華人民內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容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即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是指法定正常付出勞動時間,也就是義務勞動時間,超過這一時間的工作即視為額外勞動,用工單位需支付加班工資。累計工時每周超24小時就應該屬於全日制用工。

非全日制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約定的以小時作為工作時間單位確立勞動關系的協議。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

非全日制用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就業形式多樣化而發展起來的用工形式。與全日制用工相比,非全日制用工更為便捷、靈活,既有利於用人單位靈活用工,也有利於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促進勞動者就業。

勞動者只可以與一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只能與一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如果勞動者在正式的工作之外還為其他用人單位服務,則只能算作兼職,而不能視為勞動關系,不能繳納社會保險費。

❿ 四班三運轉這班合理嗎勞動法允許四班三運轉這種工作形式和時間嗎

沒有規定不可以,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條 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 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的限制:
(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條 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

熱點內容
美國聯邦法院的大法官實行的是 發布:2025-10-02 20:40:51 瀏覽:38
行政法主要內容 發布:2025-10-02 20:36:06 瀏覽:664
廈門市思明區法律援助 發布:2025-10-02 20:15:36 瀏覽:805
司法考試緊張 發布:2025-10-02 20:11:12 瀏覽:819
阜南律師電話 發布:2025-10-02 20:04:36 瀏覽:700
機械租賃公司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2 19:59:22 瀏覽:149
法官的權利大 發布:2025-10-02 19:54:24 瀏覽:36
法院逝世 發布:2025-10-02 19:36:30 瀏覽:378
廣州獅嶺律師 發布:2025-10-02 19:36:19 瀏覽:156
刑法的根據 發布:2025-10-02 19:34:11 瀏覽: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