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修改2015

勞動法修改2015

發布時間: 2021-01-26 09:38:46

『壹』 2015新勞動法關於勞動者辭職賠償有哪些新規定

勞動法還是當年的勞動法,2015年對勞動者辭職沒有新規定,勞動者主動辭職版,沒有賠償,但其中權用人單位具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的法定過錯的,有經濟補償金,為本單位工作年限每年一個月本人工資,滿半年不滿一年的按一年支付,不滿半年的按半年支付。
賠償是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合同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補償是用人單位按照一定的法定條件解除合同以及用人單位具有法定過錯勞動者解除合同給予勞動者的經濟補助。

『貳』 新勞動法全文2015未簽合同幹了15年辭職有補償

一般來講,勞動者主動解除勞動合同,是沒有經濟補償的,但是有幾種例外,就是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給予經濟補償。現列出法條如下: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其中第一款第五項涉及到第二十六條關於勞動合同無效的規定,條文如下:
第二十六條【勞動合同無效】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你可以對照已上調問看看你有沒有上述情況,如果沒有的話,可以與單位溝通一下,看看能不能讓他們主動提出依勞動合同法36條協商解除勞動合同,也是要支付賠償金的,不過希望不大,一般單位不願意這么做。你已經幹了十五年,應該與一些領導之類的有些交情,可以試一試
至於未簽訂合同的問題,你已經在該單位工作十五年,雖未簽訂書面合同,但可以視為以及更訂立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沒有書面合同不會影響經濟補償

『叄』 2014年的官司打到2015年如果勞動法改了還是按新法律還是2014年的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於1995年1月1日實施,至今未修改,現行有效;
2、《中華人民版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於權2008年1月1日實施,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於2012年12月28日通過修訂,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之後未修改,現行有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配合使用;
3、如果涉及工傷賠償內容,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關於工傷賠償的標准,會做一些修改,2014年的官司打到2015年,按2015年的標准賠償。

『肆』 勞動法規定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2015是多少

員工和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是根據員工和單位的工作年限進行計算的,如果單位違法解除勞動關系,單位需要支付員工雙倍經濟補償的賠償金。是根據《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的規定執行的。
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
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
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
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七條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伍』 2015年新勞動法規定

2015年新勞動法規定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0小時的工時制度。

『陸』 勞動法辭退賠償2015有哪些新規定

2015年,抄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期內辭退襲勞動者沒有新的法律規定出台,主要還是依據2008年出台的《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是否需要賠償勞動者大體分以下四種情況:
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沒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沒有支付經濟補償或者沒有履行合法程序,勞動者不存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情形,可以認定該用人單位行為屬於《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的違法解除的情形,應該支付賠償金。標准為每工作一年支付2個月的本人工資,俗稱2N;
2、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九條規定情形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的,其中符合《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應該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個月本人工資,N;
3、符合《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並且沒有提前1個月書面通知勞動者的,除了支付經濟補償金外,還應多支付1個月工資作為代通知金,總計N+1;
4、如果勞動者存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情況,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也不需要提前通知勞動者;但是,這需要用人單位舉證並且書面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

『柒』 新勞動法全文2015關於長期病休規定出台

企業中長期病休、放長假和提前退養的職工(註:固定工),仍是企業職工,與用人單位保持著勞動關系,按照《勞動法》關於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的規定,長期病休期間仍需憑病假建議書辦理續假手續。單位勞動鑒定委員會(小組)或勞動人事部門,應定期對長期病休職工進行復查,復查間隔期限不應超過3個月。一般長期病假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三)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病假超過規定醫療期的,需重新評定崗位級別,醫療期後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 病假期間員工工資的發放標准: 連續醫療期間在6個月以內者本企業工齡不滿2年者,為本人工資60%;已滿2年不滿4年者,為本人工資70%;已滿4年不滿6年者,為本人工資80%;已滿6年不滿8年者,為本人工資90%;已滿8年及8年以上者,為本人工資100%。 連續醫療期間超過6個月時,根據勞動保險條例第十三條乙款的規定,病傷假期工資停發,改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按月付給疾病或非因工負傷救濟費,其標准如下:本企業工齡不滿1年者,為本人工資40%;已滿1年未滿3年者,為本人工資50%;3年及3年以上者,為本人工資60%。

『捌』 最新勞動法2015全文單方面能解除勞動合同嗎

公司有三種方式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1)預告解除(勞動者無過錯回)
2)即時解答除(勞動者有過錯,過錯性辭退)
3)經濟性裁員
當然要在特定的情形下:比如預告解除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所以是可以單方面的。

『玖』 2015年勞動法

015年勞動法有改變嗎?據了解2015年我國勞動法沒有變化,仍然使用95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下面是條例的全文(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4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
1994年7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八號公布
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總 則
第一條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第五條國家採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准,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條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社會義務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和保護勞動者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表彰和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第七條勞動者有權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
工會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
第八條勞動者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者就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
第九條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勞動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工作。

熱點內容
臨床實驗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2 16:26:18 瀏覽:571
農業基地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2 16:19:22 瀏覽:577
昆士蘭州法律援助辦事處 發布:2025-10-02 16:10:21 瀏覽:318
被執行人法院會公布嗎 發布:2025-10-02 16:10:21 瀏覽:820
西政經濟法博士 發布:2025-10-02 15:46:48 瀏覽:423
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10-02 15:36:43 瀏覽:263
注會經濟法可轉債 發布:2025-10-02 15:23:00 瀏覽:676
北大在職法學 發布:2025-10-02 15:22:14 瀏覽:393
法律援助為老年人提供優質服務 發布:2025-10-02 15:21:12 瀏覽:7
法律咨詢需要付費嗎 發布:2025-10-02 15:20:28 瀏覽: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