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按照勞動法以及配套政策的規定

按照勞動法以及配套政策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1-01-26 18:59:14

勞動法試用期規定

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勞動合同>3個月,無試用期。

1年>勞動合同>=3個月,試用期最多不得超過1個月;

3年>勞動合同>=1年,試用期最多不得超過2個月;

勞動合同>=3年,試用期最多不得超過6個月。

(1)按照勞動法以及配套政策的規定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條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一條在試用期中,除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在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說明理由。

⑵ 勞動法中關於殘疾人得規定

《勞動法》第十四條殘疾人、少數民族人員、退出現役的軍人的就業,法律、法規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勞動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網路-殘疾人就業條例

⑶ 根據我國憲法勞動法的規定 勞動者的勞動權包括

法律規定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根據《勞動法》的規定,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憲法》
第四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
國家通過各種途徑,創造勞動就業條件,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並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提高勞動報酬和福利待遇。
勞動是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的光榮職責。國有企業和城鄉集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都應當以國家主人翁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勞動。國家提倡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國家提倡公民從事義務勞動。
國家對就業前的公民進行必要的勞動就業訓練。
第四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
國家發展勞動者休息和休養的設施,規定職工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

《勞動法》
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第五條國家採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准,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

⑷ 關於臨時用工的各項社會保障有什麼相關規定

根據《合同法》第十七條規定:

臨時工的工資,應根據按勞取酬,多勞多得的原則,可專採用多種工資形式,屬但不能低於本地區同類行業同等工種正式職工的工資待遇。

第十八條規定:

國營企業臨時工的工資,必須納入工資基金管理,憑用工單位工資基金手冊支付。

第十九條規定:

臨時工的一般性生活福利待遇,應與用工單位正式職工相同。

第二十條規定:

臨時工患病、因工傷殘、退休養老等勞動保險福利待遇,按市政府有關規定執行。

(4)按照勞動法以及配套政策的規定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要實行同工同酬分配辦法:

勞務派遣工和用工單位勞動者同工同酬,這其實在以前的《勞動合同法》就已作出了規定。但由於勞務派遣工、勞務公司和用人單位存在三方合同關系,由誰來實施,誰來負責就成了推諉扯皮的理由。

新《勞動合同法》再次強調了同工同酬的權利,並明確指出:「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同時,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與用工單位訂立的勞務派遣協議,載明或者約定的向被派遣勞動者支付的勞動報酬,也要符合同工同酬的原則。

⑸ 新勞動法法規對社保是如何做出規定的

按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國版家建立基本養老保權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熱點內容
注會經濟法可轉債 發布:2025-10-02 15:23:00 瀏覽:676
北大在職法學 發布:2025-10-02 15:22:14 瀏覽:393
法律援助為老年人提供優質服務 發布:2025-10-02 15:21:12 瀏覽:7
法律咨詢需要付費嗎 發布:2025-10-02 15:20:28 瀏覽:383
安徽銅陵律師 發布:2025-10-02 15:20:17 瀏覽:682
安徽省律師收費 發布:2025-10-02 15:09:54 瀏覽:511
2018年新修訂信訪條例 發布:2025-10-02 15:04:14 瀏覽:776
法院拍賣揚州 發布:2025-10-02 15:01:03 瀏覽:271
12萬民法 發布:2025-10-02 15:00:22 瀏覽:634
法治報告演講 發布:2025-10-02 14:57:56 瀏覽: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