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外文翻譯

行政法外文翻譯

發布時間: 2021-01-26 20:08:33

㈠ 急求以下課程的英文翻譯

Constitutional jurisprudence of the China Law Society Criminal Law Legal History of Economic Law of Administrative Law and Commercial Law v. Bank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Contract Law of Criminal Procere of international law the Civil Procere Law o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of evidence in English legal practice maritime law, maritime transport and ship crew members of the law An Introction to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on Maritime Law of Marine litigation and arbitration Marine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of Marine Insurance Customs commodity inspection business and practical English legal maritime trade and economic ge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ing service management practice in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etiquette

㈡ 法律英語翻譯

法律英語翻譯為law.
law

n. 法律;規律;法治法學;訴訟;司法
片語短語:版
criminal law 刑法
law enforcement 法律的實施權
rule of law 法治;法律規則
civil law 民法
contract law 合同法
in law 在法律上;依法
international law 國際法;國際公法
common law 習慣法;不成文法
administrative law 行政法
例句:
1.We argued with them about the new law.
我們同他們辯論那項新法律。
2.Every citizen may claim the protection of the law.
每個公民都可以要求受到法律的保護。
3.We shall need all the votes we can get to push the new law through.
我們需要我們所能得到的所有選票,才好使新的法律得以通過。

㈢ ,求一篇翻譯成漢字約3000字的行政法(最好是依法行政方面的)的英語文獻,外加翻譯。好的話 會多加分!

二十一世紀的美國行政法

理查德B.斯圖爾特

行政法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里,行政法規本身亦要受到行政法的規制。行政法確立了行政機關在整個政治體制中的構架地位;設定了行政機關做出決定時所必須遵循的程序要求;規定了可以被獨立的司法機關予以審查的行政行為的可能性及范圍。它給行政管理和行政法規中的各個關鍵領域提供了普遍性的原則和程序規定。傳統上,行政法的要義主要集中於如何通過使行政機關按照公平無偏的程序,在法定的授權范圍內且是尊重私人權利這樣行為的方法來確保法治、保護自由。在此,行政法的功能主要是消極意義上的(negative),即旨在防止具有強制性的行政權針對私人個體的非法使用或濫用。
在最近十年,美國行政法也擔負起了一些積極的使命。通過新的程序要求和新的司法審查途徑,它確保行政機關要以一種合理的且是充分考慮了那些因它的決定而會在經濟和社會利益上受到影響的廣泛的相關人的利益(包括該規定的受益人和受該規定約束和制裁的人)的方式,才可以做出政策決定。
目前美國行政管理的現狀:法規管理的疲軟(Fatigue)今天,我們面臨著日益嚴重的行政管理疲軟這一尖銳問題。公眾需要越來越高的法律保護,但行政管理機構卻似乎越來越不能以一種有效而且高效的方式提供這種保護了。一般說來,制定和採用一個新的法規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執行這一法規亦相當費時。管理的結果常常是不僅不能達到預期目標,反而還衍生出了更多麻煩。我認為,出現這種困境的主要原因在於我們過分依賴命令——控制的行政模式。在過去50年中,這一模式的運用曾使我們實現了既定目標。但在一個大且多民族的國度里,這一模式仍企圖通過命令來規制處於一個急劇變化且紛繁復雜的經濟社會環境中的成千上萬的人的行為,那勢必會使其固有弊端暴露無遺,尤其是在通過聯邦法規將管理統一化的時候。由於管理的強化,上述問題也就越發越嚴重了。聯邦行政機關所制定的詳細行動規劃由於缺乏靈活性而且易過時(obsolescence),因而既增加了負擔,又降低了效率。除了對行政管理的效率有影響外,僵化的、單方性控制(unresponsive Controls)的擴張也影響了其合法性,而且不利於責任的承擔。這些問題隨著針對公共需要而致的聯邦命令性管理的擴張和加劇就更加嚴重了。
我們現在所依賴的兩種主要是針對行政機關制定法規和政策的自由載量權進行規制的行政法模式並不能解決上述固有弊病。事實上,它們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遭,即加劇行政管理的疲軟。由法律人推動的(Lawyer-driven)利益代表模式程序將會使行政管理過程過分遲延。大多數法規至少要花上5年時間才能被通過。司法審查也有費時的問題,而且假如法院認定行政法規無效的話,行政機構還可以重新作一個規定。這樣就會造成法規制定程序的「僵化」(ossification)。預算和管理局的法規分析和其它對審查有影響的管理方法也會因分析而造成管理的癱瘓(paralysis by analysis)。因而行政機關越來越傾向於採用不太正規的,且又不負說明責任的不透明的法規政策模式了。對此,有觀點認為,應當在聯邦層面解除行政控制。這種觀點認為,比起市場本身的問題和存在於州和地方層面的管理問題來講,聯邦行政管理的失敗更加嚴重。雖然,這種認識有一定依據,即在聯邦層面中對市場的規制有著嚴重問題,但我們的疑問是如何去解決問題?
新管理方法。答案在於運用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去化解過去因過分依賴命令——控制模式而帶來的問題。在行政管理實踐中,有兩種新模式開始出現,即政府——利益相關人網路構架(government-stakeholder network structures)和經濟激勵制度(economy incentive systems)。
為了避免由上而下(top-down)的命令型管理以及行政法所要求的正式化程序所生的缺陷,作為一種新型解決之道的行政機關——利益相關人網路模式正多種形式得以發展。不同於過去的那種企圖單方決定被管理者行為的方法,行政機關在制定和執行行政規章中業已創造了多種策略以贏得包括商業企業和非贏利團體在內的各種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的支持。下面就是幾個例證:行政機關在行政法的法規制定正式程序之外製定法規時,通過與來自實業界、公眾及州和地方政府代表的協商而相互達成一致;行政機構在提供市政服務和行政醫療保健方面與政府和非政府實體的協作安排;針對《瀕臨滅絕物種保護法》(Endangered species Act)的嚴格規定,被聯邦自然資源管理機關劃定的保護區內的居民、土地所有者、開發商及地方政府之間的協商。在上述例子中,聯邦行政機關主動出擊,從而在這個程序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其結果便是在協商的基礎上與各參加者達成一種准合同性質的關系,進而解決行政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不同於集中化的批量生產方法(centralized mass proction),這一方法信奉後工業時代法規制定的策略。它的主要特點在於其行為方式富於靈活性、創新性,具有基準程序性(benchmarking)、透明性,並且可以使相互之間知情。在歐盟,這一方法在《協商公開法》(Open Method of Coordination)項下被廣泛用以執行在成員國中的社會服務管理方案。行政機構似乎也有許多理由來採用這一策略從而推動其目標的實現:減少因更正式程序而致的辦事成本;確保選民的合作以支持而不是阻礙行政機關目標的實現;充分利用選民的知識和經驗,並確保其更有效地參與到政策的執行中來。非政府的選民(Nongovernmental constituencies)也有足夠動力來參與這一過程。去研究參加者的相互激勵以及通過何種方式可以使不同的制度設計能被廣泛認同都是極其重要的課題。
有些網路管理方法甚至與命令模式大相徑庭,它使行政機關從與相對人直接的實質聯系中抽身而以一種遠距離式的策略來管理(government at a distance)。比如環保局(EPA)的有毒物質排放目錄(TRI)要求信息的發布者要監督、報告並且公布各個設施所排放的空氣污染物。由於來自信息公開的非官方壓力,從而極大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基於信息之上的方法也被用於促進包括健康醫療領域管理在內的目標的實現。其他的例子還包括政府對企業主動跟蹤和改善污染行為的環境管理和監管制度的鼓勵,以及環保局和能源部(Energy Department)與業界在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方面所自願達成的合作協議。在這些被稱為「反身法」(reflexive law)的方法中,政府通過提供參照標准和交流途徑來促進非政府實體的自我管理。在證券、廣播、電影領域的自我管理規則是這一策略的另一種典型。
第二,針對管理疲軟問題而正在出現的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方法是使用經濟激勵制度。比如,允許徵收污染稅、基礎建設及環境保護費。不同於以往對人們的行為直接做出命令,這種方法利用價格杠桿(如對排污單位征稅),這一形式來使人們的行為符合既定目標;但同時也留給被管理者以選擇成本最低的方式行為的靈活性。污染稅制度也激勵私人部門去研發和採用污染少的生產方式。邏輯上講,經濟激勵法是超越於現行的管理預算局程序的一種進步。它並不是使用經濟手段去規制被授權的管理者,而是以此來減少授權管理並運用經濟手段重新恢復市場本身對實現管理目標的作用力。不要誤解,這並不是說要回到自由放任的狀態(Liaissez-faire)。為使這一方法行之有效,必須密切監視和嚴格實施這些制度以防止欺騙。相對於傳統的命令型管理,這一制度的合理設計和實施可以同時實現降低污染物排放和大量節約成本(可達50%或更多)的雙重功效。
為了贏得更廣泛的認可,新管理方法必須提供更好的管理成果。它們同時也必定會遇到法律責任和政策合法性的難題。網路管理策略故意以聯合協作的形式模糊傳統意義上公和私的區別。這一方法的前提是它的代表資格必須與該管理問題所涉領域相匹配,而這一點正日益與司法許可權相交叉。針對某個管理問題,網路參加人組成一個具有專門知識與經驗的團隊,但這些參加者所代表的是不同的政府、社會階層和經濟部門的利益和視角。這些特徵會使剛剛出現的管理政策要費上很長時間才能奏效。然而網路管理方法卻故意減損正式的法規制定和執行行為的作用。但像我們所知道的那樣,這卻是行政法的核心所在。依「反身法」的觀點,政府就如同柴郡貓(Cheshire Cat)它是幾乎不用現身的。當一個重要的決定被轉為由非政府部門參與的非正式程序而做出時,法律又如何去防止權力被部分人所濫用?又如何去約束專家的暴政(tyranny of expertise)?又如何來確保最後的結論是考慮了公眾的利益了的呢?包括如何確保分配的公平?
這種網路管理並不是一個負有法律上的說明責任的實體。但在很多情況下,網路管理程序最終可以產生涉及政府授權、互諒備忘錄、發放許可證,甚至是正式的法規在內的正式法律安排。因而,當這一權力的運用明顯違反了憲法、法律的限制時,就要受到司法審查。許多參與這一過程的政府單位,無論是哪個級別,都要受到相關法院的審查。即使這是消極被動的,但行政法的權力制衡功能卻可以被成功地保持。很難講,基於規范決策作出的正式法律程序之上的利益代表模式如何才能被成功地運用於網路管理。另外,如何讓網路決定模式能成功地受到基於管理和預算局模式上的法規分析機制的審查也是相當成問題的。
網路模式的擁護者們爭辯道,公開透明的公告和交換機制為其提供了安全保障,也為程序審查留出了餘地。但這一方法仍未被闡述清楚。聯邦政府將在制定基準程序和確保對管理行為的恰當監管和報告中起主要作用。因為這可以加強政策的能見度(visibility)和管理方法上的說明義務。但就如同行政法的其它方法一樣,在這一方法中效率和說明義務兩者是此消彼長的(tradeoffs)。
經濟激勵制度也縮小了行政法的效力范圍,通過委託市場主體(Market actors),經過價格信號的作用來執行政府機關依照要受司法審查的,且多少有些正式的程序而作出的決定。結果會因私人部門的執行決定而產生一些不利影響,例如,有關不同地區污染費的徵收標准,可能只能受到有限的法律調整。因而,在確保法規平等地適用時就有可能存在諸多問題。但是,不同於網路策略經濟激勵制度在管理和被管理者之間保持了一個固定的距離,並且由此而劃清了責任的分擔。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激勵制度的目標和設計的決定要受到法規制定程序的調整和普通程序上的司法審查。通過大量減少政府所做出的決定,經濟激勵制度會促進政策上的說明義務的履行。例如,在有償排污或徵收污染稅制度下,政府決定的目標旨在激勵整體環境的改善(如在許可證制度下,整個范圍內的排污許可),而不是去做大量應由企業來做的細節工作。(打不完,英文見下張)

㈣ 哪有關於行政法方面的英文文獻

到「譯網情深」這個論壇的資源共享區去找,再不行的話可以提問那兒的大蝦。說不定可以找到!

㈤ 求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方面的權威外文文獻或學者,懂的進~

一般很有名的抄英文論著襲都已經基本翻譯出版,找一兩本來看一下就可以了,比如商務印書館的公法名著譯叢。
如果找近幾年的英文文獻,到哈佛法律評論或者耶魯法學雜志等網站,提供近五年的全文下載。裡面有不少行政法憲法方面的論文。

㈥ 求助行政法英文翻譯

Hesitate to do what is right behavior reflect actor to others, highly conscientious understanding and obligation of morals to social interests, it is on the basis that the behavior is free, the maintenance of social public interests and others' interests of free ground, that it takes to safeguard social interests, citizen's interests even mored is that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y is put in place in the country governed by law, fail to fulfil the function in the government in time, the persons who do not hesitate to do what is right have fulfilled the function which protects the people that should be born by the government ---So until loss unable remedy, in terms of administrative law to hesitate to do what is right behavior standardize, it is base to remedy it by the country.

㈦ 有關中國法制史的外文文獻名稱

科舉 宮崎市定 秋田屋 1946年

法家的實證主義 田中耕太郎 福村書店 1947年

東洋的家與官僚 生活社 東洋文化研究會議 1948年

近世中國宗族研究 牧野巽 日光書院 1948年

中國家族法論 滋賀秀三 弘文堂 1950年

史學指南 宮崎市定(編) 東大東洋史研究室 1951年

中國法制史 仁井田升 岩波書店 1952年

東洋法史要 島田正郎 三和書房 1952年

中國農村家族 仁井田升 東洋文化研究 1952年

中國人家族制度研究 大山彥一 關書院 1952年

元典章索引稿 佐伯富 京大人文科研 1953年

中國族產制度考 清水盛光 岩波書店 1954年

中國社會的法和倫理 仁井田升 弘文堂 1954年遼制之研究 島田正郎 三和書房 1954年

遼通條格 憲台通紀目次索引 東大東洋史研究室 1954年

宋代主要法制史料目錄 東教大亞洲史研究會 1955年

東洋的法的歷史 島田正郎 三和書房 1956年

九品官人法的研究 宮崎市定 東洋史研究會 1956年

舊中國社會的仲間主義和家族制度研究 仁井田升 1957年

元典章索引稿續編 佐伯富 東大人文科研 1959年

中國法制史研究(刑法) 仁井田升 東洋文化研 1959年

元典章索引稿三編 佐伯富 東大人文科研 1959年

中國法制史研究(刑法) 仁井田升 東大出版會 1959年

中國法制史研究(土地法·貿易法) 仁井田升 東大出版會 1960年

秦漢思想研究 日本學術振興會 1960年

古代中國的社會和國家 增淵龍夫 弘文堂 1960年

魏晉時代喪服禮研究 藤川正數 敬文社 1960年

中國古代帝國的形成及構成——二十等爵制的研究 西●定生 東大出版會 1961年

亞洲——歷史和法 島田正郎 啟文社 1962年

中國法制史研究(奴隸農奴法·家族村落法) 仁井田升 東大出版會 1962年

秦漢政治制度研究 鐮倉重雄 日本學術振興會 1962年

中國的法和政治(中國法的歷史·現狀和理論) 福島正夫 日本評論社 1963年

中國法制史考證 內藤乾吉 有斐閣 1963年

中國法制史研究(法和習慣·法和道德) 仁井田升 東大出版會 1964年

現代亞洲的革命和法 仁井田升博士追悼論文集2 勁草書房 1966年

中國的風俗和法思想 增田福太郎 三和書房 1966年

中國古典與國際法 入江啟四郎 成文堂 1966年

唐王朝的賤人制度 浜口重國 東洋史研究會 1966年

中國土地文書研究 天海謙三郎 勁草書 1966年

前近代亞洲的法和社會 仁井田升博士追悼論文集1 勁草書房 1967年

中國的法和社會的歷史 仁井田升 岩波書店 1967年

中國家族法原理 滋賀秀三 創文社 1967年

唐代政治制度研究 築山治三郎 創元社 1967年

六典所揭開元職員一覽表 池田溫 編者油印 1967年

皇明制書 山根幸夫解題 古典研究會 1967年

清國行政法索引 山根幸夫編 大安 1967年

支那法制史論叢 桑原騭藏 岩波書店 1968年

東洋法制史(序論·本論) 廣池千九郎 廣池學園出版部 1968年

中國思想史 山島●馬 創文社 1968年

韓非子的語言——唯物的法治主義國家論 近藤廉信 黎明書房 1968年

中國古代的家族和國家 守屋美都雄 東洋史研究會 1968年

漢代禮學研究 藤川已數 風間書房 1968年唐宋法律文書研究 仁井田升 大安 1968年

以律令為中心的日中關系的研究 曾我郭靜雄 吉川弘文館 1968年

中國經濟史研究——均田制度篇 西村元佑 東洋史研究會 1968年

慶元條法事類 長澤規矩也解題 古典研究會 1968年

明代土地制度研究 清水泰次 大安 1968年

東亞政治史研究 衛藤沈吉 東大出版會 1968年

宋代科舉制度研究 荒木敏一 東大東洋史研究會 1969年

御制大浩人名索引 明代史研究會編 1969年

東洋法史 島田正郎 明好社 1970年

日本法和亞洲 仁井田升博士追悼論文集3 1970年

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研究 小倉芳彥 青木書店 1970年

中國古代喪服的基礎研究 谷田孝之 風間書房 1970年

金律之研究 葉潛昭 著者刊 東大出版會 1970年

中國律令史研究 曾我郭靜雄 吉川弘文館 1971年

魏晉百官世系表(改訂) 矢野主稅 長崎大學史學會 1971年

中國政法思想和社會政策研究文獻目錄(1) 東一夫·吉田寅編 中國政治思想和社會政策研究會 1971年

日本中國古代研究(神判·誓盟的研究) 白鳥清 柏書房 1972年

大唐開元社(附大唐郊祀錄) 池田溫解說古典研究會 蒙古書院 1972年

中國法制史概要 布施彌賓士 八千代出版 1973年

東西自然法思想 增田福太郎 佐野書房 1973年

法思想史論考——亞洲法制思想 增田福太郎 佐野書房 1973年

唐代租稅研究 吉田虎雄 汲古書院 1973年

遼制研究 島田正郎 汲古書院 1973年

清代刑法研究 中村茂夫 東大出版會 1973年

清代契約文書(書簡文類集) 山根率夫解題 汲古書院 1973年

中國刑法史研究 西田太郎 岩波書店 1974年

唐代租庸調研究Ⅰ、Ⅱ、Ⅲ 日野開三郎 著者刊 1974年 1975年 1977年

東洋學研究——居延漢簡篇 森鹿三 同朋舍 1975年

均田制研究 掘敏一 岩波書店 1975年

清代重要官職研究 ●木野宣 風間書房 1975年

中國土地契約文書集(金~清) 東洋文庫、明代史研究室編 東洋文庫 1975年

中國古代的國家 貝●茂樹 中央公論社 1976年

中國村落度的歷史研究 松本善海 岩波書店 1977年

遼代官制研究 島田正郎 創文社 1979年

中國法制史料第1輯(4冊) 島田正郎 鼎文書局(台北) 1979年

中國古代刑法研究 熊林實 著者刊 1971年

中國古代的家和國家——皇帝統治下的秩序構造 尾此勇 岩有書店 1979年

木簡 大庭修 學生社 1979年

中國律令制及其展開——對周邊諸的影響唐代史研究會編 1979年中國古代籍帳研究——概觀·錄文 池田溫 東大出版會 1979年

元代勾當官體系研究 牧野修二 大明堂 1979年

元典章年代索引 植松正編 同朋舍 1980年

法家思想源統 大●伴鹿 三信圖書

中國封建國家的統治構造(明清賦役制度史研究) 川騰守 東大出版會 1980年

清末近代法典的編纂(東洋法史論集第三) 島田正郎 創文社 1980年

均田、租庸調制度研究 鈴木俊 刀水書房 1980年

補訂中國法制史研究(——刑法——土地法·貿易奴——奴隸農奴法·家族村落法——法和習慣·法和道德) 仁井田升 東大出版會 1980年

中國歷代職官辭典 日中民族科學研究所編 國書刊行會 1980年

明代蒙古史研究 ●原淳平 同朋友 1980年

中國的現代化和法 加藤—郎編 東大出版會 1980年

㈧ 地方性法規政策中經常會出現「具體行政行為」一詞,准確的英文翻譯是什麼呢

常用的有「specific administrative act」,「specific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conct」, 「concrete administrative action」 等等。鑒於在行政法內中,「具體行容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針對特定的對象,就特定的事項做出的處理決定 。而「specific」一詞與「concrete」一詞相比,更能表示特定之內涵,因此將「具體行政行為」一詞翻譯為「specific administrative act」比較准確。

㈨ 關於法理學的外文參考文獻有誰知道啊我需要一篇。最好是有譯文的。

第一編參考文獻

7.[德]考夫曼、哈斯默爾主編.當代法哲學和法律理論導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8.[美]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9.[美]波斯納.法理學問題.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

第二編參考文獻


7.[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6.
8.[奧]凱爾森.法與國家的一般理論.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6.
9.[美]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10.[美]德沃金.認真對待權利.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8.
11.[美]L.亨金.權利的時代.北京:知識出版社,1997.
12.[美]貝勒斯.法律的原則.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6.
13.[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義與訴訟.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
14.[英]哈特.懲罰與責任.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第三編參考文獻

6.[德]馬克思.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7.[美]霍貝爾.原始人的法.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
8.[英]梅因.古代法.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9.[日]川島武宜.現代化與法.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

第四編參考文獻

20.[德]拉倫茲.法學方法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台灣),1996.
21.[德]邁耶.德國行政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22.[日]大木雅夫.比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3.[美]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第五編參考文獻

10.[美]龐德.通過法律的社會控制 法律的任務.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11.[英]斯坦、香德.西方社會的法律價值.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0.
12.[英]米爾恩.人的權利與人的多樣性——人權哲學.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5.
13.[英]密爾.論自由.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
14.[英]洛克.政府論(上、下篇).北京:商務印書館,1964.
15.[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上、下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
16.[美]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17.[美]羅爾斯.正義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18.[美]麥金太爾.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6.
19.[美]科斯.企業、市場和法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0.
20.[美]波斯納.法律的經濟分析(上、下).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7.

第六編參考文獻
12.[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上、下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
13.[美]伯爾曼.法律與宗教.北京:三聯書店,1991.
14.[美]龐德.法律史解釋.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
15.[英]科特威爾.法律社會學導論.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這是關於法理學的一些外文參考文獻,我不知道你要的是文章還是一些書,這此就是書了

㈩ 法學院和法律專業英語怎麼說。

法學院:

1,law school

2,faculty of law

law school 例句:

1,所有這些都令人印象深刻,但這就是法學院要學的東西嗎?

All that is impressive — but is it what law schools should be teaching?

2,希拉里在法學院是傑出人才,在我們那個充滿競爭的小魚塘里是一條大魚。

Hillary was a formidable presence in law school, a big fish in our small but highly competitive pond.

faculty of law 例句:

1,社會科學學士(政治學與法學)課程由社會科學學院與法學院合辦:畢業生可同時獲頒發社會科學學士及法學士學位。

for BSS(GL) (offered jointly by the Faculty of Law and the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Bachelor of Laws degree.

2,工學學士 -土木工程(法學)課程由工程學院與法學院合辦:畢業生可同時獲頒發工學學士學位及法學士學位。

for BENG(CivE-Law) (offered jointly by the Faculty of Engineering and the Faculty of Law):

Bachelor of Laws degree;

法律專業:

1,legal profession

2,law major

legal profession 例句:

1,在當今世界上,法律職業化幾乎成為全球化的趨勢。

In nowadays, the legal profession almost become a trend of globalization.

2,隨著起訴與辯護的工作進行了多年,我不再對法律職業抱有幻想——我看不到這對人們有幫助。

As the years passed both prosecution and defense work left me disillusioned with the legal

profession – I couldn』t see it helping people.

law major 例句:

1,在法學專業中實施案例教學法成為法學界關注的話題。

Implementing case method in law major has become a concerning topic in the scope of

law science.

2,這位法律專業的學生每周末都花很長時間和母親辯論,話題就是如何在不影響他大學生活的前提下傳達母親的關愛。

The law major spent most of the weekend arguing with her over how she should express

her love for him without interfering with his campus life.

(10)行政法外文翻譯擴展閱讀

更多法學院例句:

1,室內體現了法學院傑出的外觀,並在同一時間,提供學生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

The interior reflects the distinguished look of the Faculty of Law and at the same time

offers students a pleasant learning environment.

2,好的,美國總統奧巴馬與我一樣,都去哈佛法學院學習。 有一樣東西我們兩個人都在那裡學會了,那就是用事實說話!

Well, US President Barack Obama and I both went to Harvard Law School and one thing

that we were both taught was to support claims with facts.

更多法律專業例句:

1,現在的學生對法律專業的興趣下降很多,因為一個學法律專業的要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太難了。

Student enthusiasm in the law has plunged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it's so difficult these

days for a law major to find a decent job.

2,首先,為的是引起法律界人士注意到豐富的多學科性文獻——並且讓我的業界同事為忽視它而感到羞恥。

First, to bring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legal profession the rich multidisciplinary literature on

sexuality—and to shame my colleagues in the profession for ignoring it.

熱點內容
注會經濟法可轉債 發布:2025-10-02 15:23:00 瀏覽:676
北大在職法學 發布:2025-10-02 15:22:14 瀏覽:393
法律援助為老年人提供優質服務 發布:2025-10-02 15:21:12 瀏覽:7
法律咨詢需要付費嗎 發布:2025-10-02 15:20:28 瀏覽:383
安徽銅陵律師 發布:2025-10-02 15:20:17 瀏覽:682
安徽省律師收費 發布:2025-10-02 15:09:54 瀏覽:511
2018年新修訂信訪條例 發布:2025-10-02 15:04:14 瀏覽:776
法院拍賣揚州 發布:2025-10-02 15:01:03 瀏覽:271
12萬民法 發布:2025-10-02 15:00:22 瀏覽:634
法治報告演講 發布:2025-10-02 14:57:56 瀏覽: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