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證人利害關系
A. 你好 老闆欠我四個月工資有一萬多 沒有簽合同 也沒欠條 有證人 這樣的勞動局受理嗎
關鍵就來是需要你和用人單自位有勞動關系的證據。比如有公司名稱的工裝、工作證或工作牌(最好蓋有公章)、工資卡、工資條、考勤記錄、社會保險繳納記錄、同事證言(離職在職的都可以)、錄音錄像或者其它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等(其中有公章的工作證、社會保險繳費記錄、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有一個足以證明勞動關系)
至於工資每月多少等,可以用「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由用人單位來證明,如果用人單位不能證明,將承擔不利後果。
我已經拿到錢來了,單位訴求源的「不支付」還成立么?
只要在有效時間內,單位是可以申請抗訴的。應該是成立的。
2.關於證人猜測應該是我們當時的部門主管,這個證人證言的可信度法院會採納么?一般這種情況注重物證,不注重人證。因為勞動合同法里規定,不簽合同的責任在單位。
當然,關鍵看法院採納誰的意見。
3.工作期間單位未與任何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以及繳納任何保險,那麼如果單位拿不出在我工作期間離職的其他員工的勞動合同或保險材料是否就可以推翻證人證言?沒有保險,社保局是有記錄的。
你也可以找證人,說明單位未簽合同。
4.如果證人做假證,我怎樣才能保全自己的權益?需要怎樣反訴?參看第三條
5.法院的傳票中有答辯書,單位方面只有證人證言一條,我還需要書寫答辯書么?要怎麼寫?需要。你可以提供有關單位不給其它人員簽訂合同的證人證言以及未繳納保險的事實。
6.送達傳票的人員說「如果單位敗訴,還得倍償你們錢」,這個是指的什麼?需要我向法院主動申請么?這個意思是:單位不能勝訴,錢還是你的。
不是再給你一份錢
C.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證人必須是正式員工
只要是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知道爭議事項情況的人,無論是否單版位正式職工,均可權以作為證人。但是,與雙方有利害關系的人的證詞,不可以單獨採信。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規定》
法釋(2001)33號
第五十三條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
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證人。
第六十五條審判人員對單一證據可以從下列方面進行審核認定:
(一)證據是否原件、原物復印件、復製品與原件、原物是否相符;
(二)證據與本案事實是否相關;
(三)證據的形式、來源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四)證據的內容是否真實;
(五)證人或者提供證據的人,雙方當事人有利害關系的人,與當事人有無利害關系。
第六十九條下列證據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一)未成年人所作的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不相當的證言;
(二)與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關系的證人出具的證言;
(三)存有疑點的視聽資料;
(四)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印件、復製品;
(五)無正當理由未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
D. 勞動法有證據在這個單位還需要證人嗎
在來勞動爭議中,自證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由勞動者提供證據進行證明,所以,如果勞動者主張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應當盡量提供多的證據證明自己的主張,所以即使已經有證據證明勞動關系,但為保證自己的主張得到法院支持,應當盡量再去搜集證據,例如證人等。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六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