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簡述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消失

簡述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消失

發布時間: 2021-01-27 22:00:41

1. 什麼是行政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消滅的唯一根據

行政法律事實是行政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消滅的唯一根據。

所謂行政法律事實,就是指由行政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能夠引起行政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消滅的客觀現象或事實。行政法律事實可分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為兩大類:

2. 舉例說明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條件 <急用>

法律關系籠統的說就是法律規范的權利義務關系,其產生變更消滅就是權利義務的產生變更消滅。形成、變更和消滅,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其中最主要的條件有二:一是法律規范;二是法律事實。法律規范是法律關系形成、變更和消滅的法律依據,沒有一定的法律規范就不會有相應的法律關系。但法律規范的規定只是主體權利和義務關系的一般模式,還不是現實的法律關系本身。法律關系的形成、變更和消滅還必須具備直接的前提條件,這就是法律事實。它是法律規范與法律關系聯系的中介。所謂法律事實,就是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情況或現象。
法律事實的種類1.法律事件法律事件是法律規范規定的、不以當事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引起法律關系形成、變更或消滅的客觀事實。法律事件又分成社會事件和自然事件兩種。前者如社會革命、戰爭等,後者如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災害等,這兩種事件對於特定的法律關系主體(當事人)而言,都是不可避免,是不以其意志為轉移的。但由於這些事件的出現,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系就有可能產生,也有可能發生變更,甚至完全歸於消滅。例如,由於人的出生便產生了父母與子女間的撫養關系和監護關系;而人的死亡卻又導致撫養關系、夫妻關系或贍養關系的消滅和繼承關系的產生,等等。
2.法律行為法律行為可以作為法律事實而存在,能夠引起法律關系形成、變更和消滅。因為人們的意志有善意與惡意、合法與違法之分,故其行為也可以分為善意行為、合法行為與惡意行為、違法行為。善意行為、合法行為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的形成、變更和消滅。例如,依法登記結婚行為,導致婚姻關系的成立。同樣,惡意行為、違法行為也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的形成、變更和消滅。如犯罪行為產生刑事法律關系,也可能引起某些民事法律關系(損害賠償、婚姻、繼承等)的產生或變更。
希望對你有幫助。。。

3. 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原因是什麼它有哪些種類

(一) 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最主要的兩個條件
1、 法律規范
2、 法律內事實
(二) 法律事實
1、 概念:法律事實,就是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情況或現象。
2、 特點:
(1)客觀存在的外在現象;
(2)由法律規定、具有法律意義,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
3、 種類:
(1)法容律事件,指法律規范規定的、不以當事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引起法律關系形成、變更或消滅的客觀事實。法律事件又分為社會事件和自然事件。
(2)法律行為。
4、 事實構成,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法律事實所構成的一個相關的整體。

4. 引起法律關系產生 變更和終止的原因

拍賣法律關系的產生是符合法律規定的事件和行為在當事人之間作用的結果,而引起拍賣法律關系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拍賣當事人締結的合同。

1、拍賣委託合同。拍賣委託合同是指拍賣人接受委託人的委託,以自己的名義為委託人的利益實施一定的行為,並從委託人處獲得報酬的協議。

雖然拍賣締約方式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但就締結拍賣委託合同而言,一般還是採取談判締約方式。採取談判締約方式時,其締約的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准備——談判——簽約。在此過程中,信件、電報、電傳等,只要明確的表達了當事人的意思且傳達到了對方,均可作為有效方式。拍賣委託合同屬諾成性合同,一方提出要約,經相對人承諾後,合同即告成立。要約人收到承諾的地點是合同成立的地點,要約人收到承諾的時間是合同成立的時間,要約人與承諾人約定採用合同書形式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蓋章時合同成立。一般而言,拍賣委託合同的成立,標志著拍賣法律關系的產生。

2、拍賣成交合同。拍賣成交合同指拍賣人與競買人(買受人)之間根據約定或拍賣既定規則所達成的成交協議。對於拍賣人來說,達成拍賣成交合同是履行拍賣委託合同的關鍵。拍賣人必須充分注意自己在拍賣委託合同中承諾的義務,在此意義上可以說,拍賣成交合同是拍賣委託合同的繼續。對於競買人(買受人)來說,達成拍賣成交合同與拍賣委託合同無關,無論拍賣人向委託人做出了何種承諾,均不能直接約束競買人(買受人),競買人(買受人)只視拍賣人為對方當事人,在此意義上也可以說拍賣成交合同獨立於拍賣委託合同。

拍賣成交合同採用特殊的締約方式,合同的締結是雙方當事人合意的結果,合意的形成過程是雙方當事人你來我往的討價還價的過程,民法學上將這一合意過程分解為要約和承諾兩個階段,締結拍賣成交合同過程中的要約和承諾表現出一些特殊性。其一,競買人處於要約人的地位,且要約採用叫價、應價方式表達;其二,拍賣人通常處於承諾人地位,且承諾採用擊槌等方式表達;其三,邀約和承諾均面對面做出,且不得反悔,故締結拍賣成交合同過程中的要約和承諾不存在變更和撤回問題。

我國《拍賣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競買人的最高應價經拍賣師落槌或者其他公開表示買定的方式確認後,拍賣成交」,同時第五十二條中規定「拍賣成交後,買受人和拍賣人應當簽署拍賣成交確認書」,是指雙方在成交後,應當以書面的形式加以確認,並且使其行為從口頭表達轉化為書面合同形式,這一規定將對於拍賣成交以後所產生的相應後果產生明顯的影響,並且在可能發生的相關訴訟時,「成交確認書」成為有效的書證。

3、拍賣法律關系的終止。拍賣法律關系的終止指由於一定情形的出現,在拍賣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歸於消滅。

終止可分為正常終止和非正常終止。正常終止指拍賣當事人按有關合同或約定履行完畢,無論是否成交,都導致了正常終止。非正常終止指拍賣程序按有關合同或約定履行完畢之前,由於下列情形出現導致終止拍賣程序:
(1)經司法機關或行政機關確認,委託人對拍賣標的物無所有權或處分權;

(2)因拍賣標的毀損或滅失,致使拍賣已無法進行;
(3)由於外力的原因使拍賣無法進行的;
(4)因拍賣違反法律、法規而被司法、行政部門勒令停止;
(5)委託人確有正當理由要求撤銷委託並及時書面通知拍賣人;

與終止相鄰近的概念是中止。當下列情形出現時,採用中止較為恰當:
(1)拍賣標的的所有權或處分權存在爭議;

(2)不可抗力的原因,致使拍賣活動暫時難以進行;
(3)委託人確有正當理由,要求拍賣人暫緩進行拍賣。

中止與終止有明顯區別。其一,中止只是暫停拍賣程序,中止情況消除後,拍賣將繼續進行;其二,在中止期間,拍賣法律關系繼續存在,權利義務依然有效,只有暫時停止執行;而終止意味著法律關系結束,委託人、拍賣人、競買人相互間的權利義務也就因此相應消失。

5. 引起行政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是() A.合法行為 B.違法行為 C.事件 D.法律規定

法律規定它是不變的呀,已經制定好了。是其它都有可能改變事實,雖然我對這個不懂,但是很容易就能想到的啊

6. 舉例說明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 急用

借錢為例
1、產生:我向你借錢1000元------我和你之間以為借錢而產生了一個借貸的法律關版系。
2、變更:我還權你500元-------因為我的還錢行為,導致我實際欠你錢為500了,所以這個借貸法律關系的內容就發生變化了。
3、消滅:我把剩餘的500元再還給你---因為我的還錢行為,所以我們之間再無借貸關了。

7. 簡述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終止

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終止:
一、法律關系的產生
法律關系的產生,是指法律關系的主體之間形成了一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如某單位與其他單位簽訂了合同,主體雙方就產生了相應的權利和義務。此時,受法律規范調整的法律關系即告產生。本文來源:考試大網
二、法律關系的變更
法律關系的變更,是指法律關系的三個要素發生變化。
1)主體變更
主體變更,是指法律關系主體數目增多或減少,也可以是主體改變。在合同中,客體不變,相應權利義務也不變,此時主體改變也稱為合同轉讓。
2)客體變更
客體變更,是指法律關系中權利義務所指向的事物發生變化。客體變更可以是其范圍變更,也可以是其性質變更。
法律關系主體與客體的變更,必然導致相應的權利和義務,即內容的變更。
三、法律關系的終止
法律關系的終止,是指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不復存在,彼此喪失了約束力。
1)自然終止
法律關系的終止,是指某類法律關系所規范的權利義務順利得到履行,取得了各自的利益,從而使該法律關系達到完結。
2)協議終止
法律關系協議終止,是指法律關系主體之間協商解除某類工程建設法律關系規范的權利義務,致使該法律關系歸於終止。
3)違約終止
法律關系違約終止,是指法律關系主體一方違約,或發生不可抗力,致使某類法律關系規范的權利不能實現。
法律關系只有在一定的情況下才能產生,同樣這種法律關系的變更和消滅也由一定情況決定的。這種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情況,即是人們通常稱之為的法律事實。法律事實即是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原因。
法律事實按是否包含當事人的意志為依據分為兩類。
1、事件是指不以當事人意志為轉移而產生的法律事實,包括自然事件、社會事件、意外事件。
2、行為是指人的有意識的活動。行為包括積極的作為和消極的不作為。

8. 在行政法學中,如何理解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消滅,請舉例說明

(一)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
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是指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之間形成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除必須存在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和客體以及內容以外,還必須具備以下兩個基本條件:
1.具有相應的行政法律關系賴以發生的法律根據,即有相應的行政法律規范的存在。沒有行政法律規范的確認和調整,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就無法確定,也就不可能形成行政法律關系。2.具有導致行政法律關系發生的法律事實。沒有法律事實存在,即使有行政法律規范,也不可能形成行政法律關系。
行政法律事實就是由行政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能夠引起行政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的客觀現象或事實,簡稱法律事實。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為兩大類。
法律事件是指與當事人意志無關的那些法律事實,如人的出生、死亡,自然災害和意外事件等。法律行為是指當事人有意識的能產生相應法律後果的活動,如行政主體的治安管理處罰行為、行政相對方申請某種許可證的行為等。既可以是合法行為,也可以是違法行為。
(二)行政法律關系的變更
行政法律關系的變更就是指行政法律關系構成要素的變更。包括:
1.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變更。主體的增加、減少或改變。
2.行政法律關系客體的變更。物、行為或精神財富的變更。
3.行政法律關系內容的變更。權利義務發生變化。
(三)行政法律關系的消滅
行政法律關系的消滅是指行政法律關系權利義務的消滅。包括:
1.一方或雙方當事人的消滅;
2.權利義務內容的消滅。原行政法律關系中的權利義務已實現或為新的內容所代替。

9. 引起行政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或消滅

(一)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
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是指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之間形成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除必須存在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和客體以及內容以外,還必須具備以下兩個基本條件:
1、具有相應的行政法律關系賴以發生的法律根據,即有相應的行政法律規范的存在。沒有行政法律規范的確認和調整,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就無法確定,也就不可能形成行政法律關系。
2.具有導致行政法律關系發生的法律事實。沒有法律事實存在,即使有行政法律規范,也不可能形成行政法律關系。
行政法律事實就是由行政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能夠引起行政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的客觀現象或事實,簡稱法律事實。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為兩大類。 法律事件是指與當事人意志無關的那些法律事實,如人的出生、死亡,自然災害和意外事件等。法律行為是指當事人有意識的能產生相應法律後果的活動,如行政主體的治安管理處罰行為、行政相對方申請某種許可證的行為等。既可以是合法行為,也可以是違法行為。
(二)行政法律關系的變更
行政法律關系的變更就是指行政法律關系構成要素的變更。包括:
1.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變更。主體的增加、減少或改變。
2.行政法律關系客體的變更。物、行為或精神財富的變更。
3.行政法律關系內容的變更。權利義務發生變化。
(三)行政法律關系的消滅
行政法律關系的消滅是指行政法律關系權利義務的消滅。包括:
1.一方或雙方當事人的消滅;
2.權利義務內容的消滅。原行政法律關系中的權利義務已實現或為新的內容所代替。

10. 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消亡的條件有哪些它們的關系如何

(一)法律關系產生、變更與消滅的條件
法律關系處在不斷的生成、變更和消滅的運動過程。它的形成、變更和消滅,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其中最主要的條件有二:一是法律規范;二是法律實施。法律規范是法律關系形成、變更和消滅的法律依據,沒有一定的法律規范就不會有相應的法律關系。但法律規范的規定只是主體權利和義務關系的一般模式,還不是現實的法律關系本身。法律關系的形成、變更和消滅還必須具備直接的前提條件,這就是法律事實。它是法律規范與法律關系聯系的中介。
所謂法律事實,就是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情況。也就是說,法律事實首先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外在現象,而不是人們的一種心理現象或心理活動。其次,法律事實是由法律規定的、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或消滅。在此意義上,與人類生活無直接關系的純粹的客觀現象(如宇宙天體的運行)就不是法律事實。
(二)法律事實的種類
依是否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作標准,可以將法律事實大體上分為兩類,即法律事件和法律行為。
1.法律事件。法律事件是法律規范規定的、不以當事人的意志力為轉移而引起法律關系形成、變更或消滅的客觀事實。法律事件又分為社會事件和自然事件兩種。前者如社會革命、戰爭等,後者如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災害等,這兩種事件對於特定的法律關系主體(當事人)而言,都是不可避免的,是不以其意志為轉移的。但由於這些事件的出現,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系就有可能產生,也有可能發生變更,甚至完全歸於消滅。例如,由於人的出生便產生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撫養關系和監護關系;而人的死亡卻又導致撫養關系、夫妻關系或贍養關系的消滅和繼承關系的產生,等等。
2.法律行為。法律行為可以作為法律事實而存在,能夠引起法律關系形成、變更和消滅。因為人們的意志有善意與惡意、合法與違法之分,故其行為也可以分為善意省委、合法行為與惡意行為、違法行為。善意行為、合法行為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的形成、變更和消滅。例如,依法等級結婚的行為,導致婚姻關系的成立。同樣,惡意行為、違法行為也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的形成、變更和消滅。如犯罪行為產生刑事法律關系,也可能引起某些民事法律關系(如損害賠償、婚姻、繼承等)的產生或變更。
在研究法律事實問題時,我們還應當看到這樣兩個復雜的現象:(1)同一個法律事實(事件或者行為)可以引起多種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例如,工傷致死,不僅可以導致勞動關系、婚姻關系的消滅,而且也導致勞動保險合同關系、繼承關系的產生。(2)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法律事實引起同一個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或消滅。例如,房屋的買賣,除了雙方當事人簽訂買賣協議外,還須向房管部門辦理登記過戶手續方有效力,相互之間的關系也才能夠成立。在法學上,人們常常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法律事實所構成的一個相關的整體,成為「事實構成」。

熱點內容
合同法培訓工作總結 發布:2025-10-02 05:09:59 瀏覽:837
預處條例 發布:2025-10-02 05:08:40 瀏覽:829
學術道德的內容包括 發布:2025-10-02 04:59:20 瀏覽:272
特種設備新法規 發布:2025-10-02 04:48:51 瀏覽:838
國家法規和地方法規 發布:2025-10-02 04:39:41 瀏覽:848
我國法律效力層級 發布:2025-10-02 04:39:00 瀏覽:802
刑事訴訟法電子版 發布:2025-10-02 04:37:32 瀏覽:863
道德行為不足的理論方面 發布:2025-10-02 04:36:15 瀏覽:216
共情力道德 發布:2025-10-02 04:31:24 瀏覽:575
社會保障法02任務0008 發布:2025-10-02 04:29:33 瀏覽: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