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法及行政復議培訓課件
❶ 行政訴訟法和行政復議發都是實體發
行政訴訟法和行政復議法分別是進行行政訴訟和申請行政復議的程序法,程序法不是實體法。實體法如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廣告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等。
❷ 根據《行政復議法》和《行政訴訟法》的規定
B. 正確
❸ 對《行政訴訟法》和《行政復議法》頒布實施意義的理解,正確的是
您好,因為行政法主要調整的就是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法律關系
❹ 行政訴訟法中的行政復議是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行政機關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作出行政復議決定。
❺ 行政復議法和行政訴訟法的區別復制的話就不用了。能舉例說明一下。好急呀。謝謝大家幫忙哦!!!
簡單講是兩種不同的法律救濟方式,復議是行政方式,不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內,向上一級容行政機關或縣級人民政府申請重新確認的處理程序,行政訴訟法,規定的是司法機關(法院)處理不服行政機關決定,或者認為行政機關侵害合法權益的訴訟的處理程序。
❻ 比較行政訴訟法和行政復議法在受案上的異同
行政復議法規定的抄受案范圍要廣於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一、行政復議法規定只要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即可向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復議,當然這里要區分具體行政行為和抽象行政行為,一般對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不服單獨提起復議,行政機關是不受理的,應當一並提起;二、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就比較窄了,就現行法看,也就相對人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受教育權以及高校不發學位的行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並且訴訟中是不會對抽象行政行為本身進行審查的。有不足之處還望各位同仁賜教
❼ 行政訴訟法關於行政復議應該怎麼處理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也專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屬法院管轄
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是共同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限內未作出復議決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起訴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起訴復議機關不作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對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復議機關與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為共同被告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對復議決定和原行政行為一並作出裁判
❽ 行政訴訟法與行政復議法的異同
兩者同屬於救濟途徑
行政訴訟是司法行為,行政復議是行政行為。
前者是法律,後者是法規。
前者是審理,後者是審查。
前者是人大出的,後者是國務院出的。
❾ 求最新行政訴訟法的講課PPT和行政復議法的PPT
https://wenku..com/view/8471ce9dfe4733687f21aa45.html?from=search
https://wenku..com/view/1762758df705cc1754270920.html?from=search
❿ 談談新行政訴訟法的實施後,如何做好行政復議工作
一是創來新宣傳方式,拓展復自議案源。積極宣傳行政復議相關知識;製作行政復議流程圖,進行公示公開;在人流較多的地點投放宣傳資料並現場答疑,切實提高公眾知曉度。
二是創新培訓內容,提升業務能力。堅持集中培訓與個人學習相結合,定期邀請法律專家、律師講課指導;堅持周末學法制度,系統學習新修訂的《行政訴訟法》;對修訂後受案范圍擴大、復議機關作為共同被告等重點內容進行詳細全面的解讀,全面提升辦案人員的業務能力。
三是創新聯系方式,發揮聯絡員作用。各鄉鎮(區、辦)和縣直單位至少有1名行政復議聯絡員在職在崗,負責轄區內普法宣傳工作,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行政復議申請給予指導,使不熟悉行政復議程序的申請人「申訴有門」,對符合行政復議受理條件的行政糾紛,引導當事人通過行政復議途徑解決。
四是創新調解手段,健全審理機制。注重運用和解、調解手段解決行政爭議;積極吸收外部力量參與行政復議案件聽證和審理;通過聽證審理,專家參與、法律顧問評議,提高行政復議的權威性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