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犬条例
Ⅰ 我想知道中国有没有关于养大型犬的法律法规,我该怎么办
中国没来有关于大型犬的法律法规,源只有对饲养动物的法律法规。
法律规定了禁止饲养烈性犬,但未对非烈性犬作出具体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八条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第八十条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八十四条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妨害他人生活。
(1)常州犬条例扩展阅读:
大型犬通常指体高在61厘米以上,体重30公斤以上的犬类。
常见品种有:大白熊犬、圣伯纳犬、古英国牧羊犬、苏格兰牧羊犬、金毛寻回犬、拉布拉多猎犬和阿拉斯加雪橇犬 西伯利亚雪橇犬 美国斗牛犬等。
作为户外的大型犬它们具备有力、专注、充满魅力、强壮、和精力充沛的特质,而且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
Ⅱ 新的养犬条例规定一户只能养一只狗,这里的一户是指一个户口本,还是指一处住宅
在重点限养区内的市民,如果有本市常住或暂住户口、独户居室并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可经批准饲养小型观赏犬,但一户只能养一条狗。这个指的是户口。建议把孩子落那个房子一个不就得了
Ⅲ 养犬条例 法律条文
民、卫生、环境保护法 (你是哪的?要是北京的,我就知道你为什么这么专问)
《中华属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相关处罚规定:“第七十五条: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各个地区有不同的养犬管理条例 但是我告诉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高于500的罚款都不交
Ⅳ 养犬管理条例和限制养犬规定是一体的吗
《民法通则》的相邻权对养狗权进行了限制;《侵权责任法》、《治安管理处版罚法》规定了狗伤人扰民,狗主人权应承担民事赔偿或接受行政处罚;对因看管不严造成严重人身伤害后果的,可以过失伤害罪等追究狗主人刑事责任。
另外各地市均有相应规定,譬如大连市实施〈辽宁省养犬管理规定〉办法》明确规定市区禁养48种大型犬类
Ⅳ 养犬管理条例
不同地区的养犬条例各有不同。
2018年10月17日,湖南长沙宣布出台《长沙市养犬管理条例》,并于2019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条例规定,长沙养犬施行分区域管理制度,分为禁止养犬区、严格管理区和一般管理区。其中,严格管理区每户限养1只普通犬。
10月29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政府发布《文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山市区犬类管理的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其中规定,在文山市区养犬的,携犬出户时,犬只必须使用束犬链,犬链长度不得超过1米,并由成年人牵引。7时至22时禁止遛狗。
(5)常州犬条例扩展阅读:
2018年11月15日,浙江杭州也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违规养犬和不规范遛犬行为的专项治理活动,并为此推出文明养犬检查点。
根据《杭州市限制养犬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犬类主管部门一旦发现有遛犬不牵绳行为,可暂扣犬只并对养犬人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但在整治期间,该起罚点调整为400元,情节严重的还将没收犬只,吊销《养犬许可证》。
据杭州城管委介绍,《规定》中明确提到,杭州市允许携带小型犬观赏犬出户的时间为19时至次日7时。此次整治期间,违规携犬出户的将由犬类主管部门暂扣犬只,对养犬人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将没收犬只,吊销《养犬许可证》。
Ⅵ 中国养犬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相关处罚规定,第75条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错误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孔向他人的出¥200以上¥500以下罚款。
各个地区有不同的养犬管理条例。关于你的损害,你可依据侵权行为法第78条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起诉狗的主人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赔偿医药费等损失。
Ⅶ 公安警犬管理条例规定
公安机关警犬技术工作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全国公安机关警犬技术工作,充分发挥警犬技术对于预防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警犬技术工作是指警犬技术的组织管理、训练使用、警犬繁育、疾病防治、饲养管理、装备保障等工作。
第三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将警犬作为技术装备配发,各警种应当根据警务工作需要按一定比例装备警犬。
第四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注重警犬技术工作的技术创新,提高服务公安工作、服务实战的水平。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五条 全国警犬技术工作由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统一管理。
第六条 公安部直属警犬基地、研究所在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的领导下,分片管理全国警犬技术工作。
第七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应当指定一个部门,负责管理本辖区警犬技术工作。
第八条 公安部边防管理局、消防局、警卫局参照本规定,分别负责管理边防、消防、警卫部队的警犬技术工作。
第三章 警犬技术人员
第九条 警犬技术人员是指从事警犬技术管理、教育训练、使用以及警犬繁育、疾病防治、饲养管理等工作的人员。
第十条 警犬技术人员由省级以上公安机关进行资格认证,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是使用警犬技术从事警务活动的主体。
从事警犬气味鉴别、搜爆、搜毒等执法工作的人员应当为人民警察,其中从事警犬气味鉴别工作的应当具备专业技术资格。
第十二条 警犬技术人员可以由文职或者其他辅助人员担任。除在人民警察带领下,不得直接从事执法活动。
第四章 警犬
第十三条 警犬是指公安机关用于繁育、训练和使用的各类犬的总称。
第十四条 警犬由省级以上公安机关进行资格认证。
第十五条 全国实行统一的警犬档案、身份管理。
第五章 警犬技术教育训练
第十六条 警犬技术教育训练是指警犬的基础训练、专业训练和复训及警犬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
第十七条 警犬技术教育训练由公安部直属警犬基地、研究所、学校,以及其他具备培训资质的警犬技术教学训练部门承担。
第十八条 警犬技术教育训练应当纳入省级公安机关年度教育培训计划,警犬复训每年不少于30天。
第十九条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按照教育训练的相关规定,指定专门机构对警犬技术教师教官进行培训和资格认证。
第六章 警犬使用
第二十条 警犬使用是指警犬技术人员利用警犬开展警务工作的活动,包括气味鉴别、追踪、物证搜索、搜捕、搜毒、搜爆、巡逻、警戒、守候、抓捕、防暴、救援等。
第二十一条 警犬使用应当遵循依法、及时、科学、安全的原则。警犬应当随警作战。
第二十二条 警犬使用中,警犬技术人员应当与其他警务人员相互配合。
第二十三条 上级公安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调用下级公安机关的警犬技术人员和警犬。
第七章 警犬繁育、疾病防治、饲养管理
第二十四条警犬繁育实行全国统一管理的两级繁育体系。公安部直属警犬基地、研究所为公安部一级警犬繁育单位,经公安部刑事侦查局考核达标的省级警犬基地为二级警犬繁育单位。
第二十五条 警犬疾病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养防并重的方针,提高犬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
第二十六条 警犬饲养管理应当科学、规范,保障警犬的健康和安全。
第八章 装备保障
第二十七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各警种工作需要,配备警犬训练、使用等所需装备。
第二十八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保障警犬技术工作经费,将警犬技术经费列入本级公安机关年度预算。
第二十九条 省级公安机关应当建立警犬基地,设区的市(地)级公安机关可以建立用于训练的警犬基地,执行《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标准》。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条 铁路、交通运输、民航、森林公安机关和海关缉私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可以结合实际,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一条 警犬技术的教育训练、使用程序和警犬繁育、疾病防治和饲养管理等工作细则,由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制定。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警犬工作暂行规定》(〔85〕公发2号)同时废止。
Ⅷ 养犬管理条例2021
摘要 2021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将正式实施,表示遛狗栓绳也被正式写入了法律,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
Ⅸ 常州市养犬管理条例
[ 所属层级类别 ]:江苏 [ 所 属 类 别 ]:城乡建设[ 生 效 日 期 ]:2002-06-01[ 发 布 单 位 ]:常州市人民政府 [ 发 布 文 号 ]:常政发[2002]67号[ 是 否 有 效 ]:有效 [本文来自: 法易网 www.148365.com ]--------------------------------------------------------------------------------
第一条 为加强犬类管理,防止狂犬病的发生,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市容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市区范围内从事犬类饲养、养殖、交易、展览、表演、诊疗服务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市对养犬实行犬类饲养证制度。未取得犬类饲养证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养犬。
第四条 本办法由市公安机关负责组织实施。
市畜牧兽医、卫生、工商、城管等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做好犬类管理工作。
第五条 本市城区和各区人民政府所在地、所属各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为重点限养区,其余地区为一般限养区。
第六条 重点限养区内个人每户可以饲养一条小型观赏犬,严禁饲养大型犬、烈性犬; 一般限养区内经批准饲养的大型犬、烈性犬必须实行拴养或者圈养。
重点限养区内许可饲养的小型观赏犬的品种及规格由市公安机关会同市畜牧兽医部门确定。
第七条 本市单位和个人申请养犬,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 单位因护卫、表演、科研等需要;
(二)个人有本市常住户口或者本市暂住证件,单户居住,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八条 本市任何单位和个人需要养犬的,应当向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报区级公安机关批准。
第九条 申请养犬,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犬类检疫、免疫证明,从境外进口的犬,还应当提交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二)本市常住户口、暂住证件或者有关签证的复印件;
(三)居住地社区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出具的单户居住证明;
(四)单位确需饲养特种犬的证明材料;
(五)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第十条 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养犬申请之日起的1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对符合条件的,发给《犬类饲养证》和犬牌;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给予书面答复,并说明理由。
公安机关应当在发出《犬类饲养证》后7日内将发放《犬类饲养证》的情况抄送所在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卫生防疫机构,养犬人应当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及时到卫生防疫机构接受狂犬疫苗预防接种。
第十一条 禁止冒用、涂改、伪造和买卖《犬类饲养证》和犬牌。
对弃养、走失的犬、无证犬和野犬,由公安机关负责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留养。
第十二条 《犬类饲养证》每年审验一次。
《犬类饲养证》毁损、遗失的,养犬人应当在7日内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补证手续。
第十三条 养犬人将准养犬转让、赠与他人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准养犬死亡、丢失、随单位或者个人迁居的,养犬人应当在7日内向原发证机关办理变更或者注销手续。
第十四条 经批准养犬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省物价、财政部门的规定缴纳养犬管理费(包括登记注册费和年度管理费)。
收费部门应当向同级物价部门申领收费许可证,在收费场所醒目处公示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并使用财政部门核发的收费票据。
第十五条 经批准养犬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除因领证、检疫、免疫接种、诊疗、交易、展览、表演等需要外,不得携犬进入广场和其他公共场所;
(二)不得携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小型出租汽车除外)和公用电梯;
(三)在重点限养区内,小型观赏犬可以由成年人牵领,于20时至22时之间出户,但应当挂犬牌、束犬链;所有经批准饲养的大型犬、烈性犬必须实行拴养或者圈养;
(四)犬在户外排泄粪便的,携犬人应当立即予以清除;
(五)养犬不得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
(六)定期为犬预防注射疫苗。
第十六条 准养犬生育幼犬的,养犬人应当在幼犬出生后30日内妥善处置。
第十七条 犬咬伤他人的,养犬人应当立即将受伤者送到医疗卫生机构诊治,并依法负担医疗费用和有关赔偿费用;同时应当将伤人犬送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查,如确诊系狂犬病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扑杀处理,养犬人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有关费用。
第十八条 从事犬类养殖经营活动,养殖场的设置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 距离居民区、饮用水水源1000米以上;
(二)具有冲洗、消毒和污水、污物无害处理等设施;
(三)犬舍、犬笼牢固,外墙高度在3米以上,所养犬一律实行圈养;
(四)符合动物防 疫条件,配备专业兽医人员。
第十九条 从事犬类交易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 销售的犬来源合法;
(二)销售的观赏犬符合规定的犬类品种和规格;
(三)销售的犬具有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核发的检疫、免疫证明;
(四)在批准的地点销售,不得流动销售;
(五)每月将销售情况报告所在地公安机关。
第二十条 除动物园外,重点限养区内不得设置犬类养殖场和交易场所。开办犬类养殖场和交易场所,应当经市畜牧兽医部门和公安机关审核同意,并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后方可营业。
第二十一条 为犬类服务的商店严禁同时销售人用食品,并应当以醒目的文字和图形标明兽用。
第二十二条 开办为犬类服务的诊疗机构,必须取得畜牧兽医部门发放的动物诊疗许可证。
第二十三条 单位因实验需要饲养、养殖犬类的,必须按照《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手续。
第二十四条 举办犬类展览、表演等活动的,举办者应当在举办之日的7日前,向市公安机关报告。
第二十五条 未经公安机关批准,外地人员不得携大型犬、烈性犬进入本市重点限养区。外地人员携小型观赏犬来本市市区,必须具有犬类所在地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犬类检疫、免疫证明,并经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复核。
境外人员携犬来本市市区的,还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在发现狂犬病疫情的地区,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按照乙类传染病管理的规定向疫情发生地卫生防疫、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由卫生防疫、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处理。
第二十七条 发现饲养的犬出现狂犬病症状时,养犬人应当及时自行扑杀或者请求公安机关扑杀,并向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未按规定扑杀的,由公安机关组织强行扑杀处理,养犬人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有关费用。
禁止将狂犬和被狂犬咬伤、咬死的禽畜出售、食用,禁止乱弃死犬和被狂犬咬伤、咬死的禽畜。
第二十八条 对冒用、涂改、伪造和买卖《犬类饲养证》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九条 对非法开办犬类交易市场和未领取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犬类销售、养殖等经营活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第三十条 对未经批准擅自养犬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由市容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责令其限期处理或者予以没收,并可以处每只10元至50元罚款。
第三十一条 对违章养犬或者拒绝、阻挠捕杀违章犬,造成咬伤他人或者导致人群中发生狂犬病的,由卫生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对转让、涂改、伪造犬类检疫证明的,由畜牧兽医部门没收违法所得,收缴检疫证明;转让、涂改检疫证明的,并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超过5000元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违法所得超过30000元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拒绝、阻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纵犬伤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五条 犬类管理***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Ⅹ 《家犬管理条例》是否现行有效
《家犬管理条例》没有被废止。家犬管理条例依然有效,
《家犬管理条例》:
一、为预防和消灭狂犬病,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保持市容整洁,保证工作、生产、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的正常进行,巩固安定团结,特制订本条例。
二、县级以上城市及近郊区、新兴工业区禁止养犬。生产(包括牧犬)、科研用犬、警犬必须实施检疫免疫。发现可疑病犬,要立即捕杀,以保证安全。
三、各级人民政府定期组织兽医站、卫生防疫站及有关部门,施行对犬免疫注射。凡工厂、仓库及农村社员、外侨等私人养犬者,都必须接受对犬免疫注射。注射狂犬病疫苗后,进行登记、收费,发给“家犬免疫证”,并在犬身作统一标记。
四、凡未注射狂犬病疫苗的犬(包括无标记犬),一律视为野犬,公安人员、民兵以及广大群众都有权捕杀,不负任何责任。
犬如伤人,追查犬主。犬主应负被咬伤者的全部医疗费用及造成的一切损失。
五、群众出售狗皮时应交回“家犬免疫证”。
六、凡被犬咬致伤者,应及时送医院治疗;并由医院向当地卫生防疫站申请狂犬病疫苗注射,防止狂犬病发生。其他家养哺乳动物被犬咬伤者,送兽医站处理。野生哺乳动物被犬咬伤者,要立即捕杀。
七、如有违犯本条例者,按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罚款,直至起诉追究刑事责任。
八、各级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可参照本条例制订管理实施细则,认真执行。
家犬管理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城市禁止养犬】:
也就是说,城市养宠物狗实际上是一种违法的行为。从一开始,城市养犬就应该是被彻底禁止的。一些爱狗人士肆无忌惮违法养犬,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惩罚,很多人专门跟风,仿效这种行为。导致养狗的人增加。而爱狗人士势力的壮大,现在已经造成了一个狗屎遍地,人狗矛盾空前尖锐的时代。
看清《家犬管理条例》实际上就是规定了彻底城市禁狗的这个真相,我们也会更加理解文明养犬是最大的谎言。聪明的人其实早就知道了,文明养狗这个谎言就是迷惑人的。可以这么说吧,狗患问题严峻到如此地步,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就是文明养犬的说辞欺骗性太强。有了文明养狗这个挡箭牌,相关部门就把老百姓禁狗的真实诉求篡改成了文明养犬,实际上就是对养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