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佔道經營的法律法規

佔道經營的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1-11-17 12:57:29

1. 天津處罰違法佔道經營的法律程序

具體流程如下:

(一)立案
1、執法人員對佔道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填寫《立

案審批表》,報所在分局領導批准立案。對事態緊急、可能造成或者已經造成重大後果或者流動性大的佔道案件,執法人員應立即組織現場調查,並於24小時內補填《立案審批表》。
2、對立案報批的,分局領導應當在收到《立案審批表》之日起2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二)調查取證

1、執法人員必須及時、全面、客觀、公正地調查、收集證據。證據包括:書證、物證、證人證言、視聽資料、當事人陳述、鑒定結論、現場勘驗筆錄等。

2、調查取證時,執法人員不得少於兩人,調查時應向當事人出示執法證件,表明身份,說明調查事項。

3、執法人員應對實施違法活動有關的場所進行實地勘驗。勘驗現場,應當拍攝現場照片,製作《現場勘驗筆錄》,對需要予以暫扣的物品,必須在《物品暫扣單》上登記清楚,並由勘驗人員、當事人或見證人在上述文書上簽名或者蓋章。

4、詢問當事人的,應當向當事人發出《接受調查通知書》,告知當事人詢問的時間和地點,製作《詢問筆錄》,並要求當事人提供相關資料。

5、當事人如拒絕配合調查,應選擇合適證人作為目擊證人予以作證,並製作見證人《詢問筆錄》。詢問證人的,可以到證人所在單位或住所進行。

6、需調取當事人身份證明的,根據局相關規定,可以到便民中心公安窗口予以調取。

7、《詢問筆錄》應交當事人或者見證人核閱後簽名或者蓋章。如有差錯、遺漏的應當允許補正,並在補正處簽名或者蓋章。拒絕簽名或者蓋章的,有兩名以上執法人員在筆錄上註明情況並簽名。

8、調查取證工作於立案之日起7日內務必結束。重大、復雜的案件,經分局領導批准,可以適當延長,但不得超過15日。

(三)審查
1、調查終結後,案件承辦人應及時製作《案件調查終結報告》,提出處理意見,連同本案所有材料、證據提交分局。
2、分局接到提交的審核材料後,應當進行登記,5天內進行審核,簽署意見。

3、法制處在受理分局上報案件之日起7日內完成復核工作,根據不同情況,提出復核意見:

(1)對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定性准確,適用法律、法規規章正確,程序合法,處罰適當的,做出處罰決定;

(2)對適用法定依據錯誤或處罰不當的,提出變更意

見;

(3)違法行為輕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提出不予行政處罰的意見;

(4)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責令補充調查;

(5)程序不合法的,責令糾正。

(四)決定

1、決定給予行政處罰的,以市局名義製作《行政處罰告知書》,由承辦人送達當事人,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及依據,並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陳述和申辯、要求聽證的權利。
當事人提出新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成立的應當採納。

2、發出《行政處罰告知書》3日後,以市局名義製作《行政處罰決定書》,由案件承辦人送達當事人。

3、重大或者復雜的行政處罰案件由分局向法制處提出,報案審會議集體討論決定。

(五)送達
1、承辦人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或有關法律文書,應附《送達回證》,直接送達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應當在《送達回證》上簽字或蓋章,並註明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2、不能送達的或送達有困難的,按下列規定送達:

(1)受送達人不在的,交其同住的成年家屬代收;代收人要註明與受送達人的關系,並在《送達回證》上簽字或蓋章。

(2)受送達人或者其收件人拒絕簽收的,承辦人員可以請見證人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註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或者直接把法律文書張貼在受送達人的住所或其他經營場所醒目處,並用影像設備拍攝,予以記錄,視為已送達;

(3)郵寄送達的,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4)在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情況下,在媒體予以公告,自公告之日起60日,即視為送達。

治安保障

當事人阻礙執法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行為,由公安機關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進行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強制執行

1、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由市局法制處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依規定及時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並請人民法院以最快、最有力、最有效的方法、手段進行強制執行。

2、在採取行政強制執行前,對當事人進行事先催告,要求其盡快按處罰決定書的內容履行義務。催告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並載明履行義務的期限、方式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陳述權和申辯權。

3、對情節惡劣、屢教不改的當事人,在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時,可以採取媒體上公示、曝光、報道等方式嚴加教育懲戒。

2. 法律法規 佔道經營 昆明

應該嚴格處置,但是希望有關部門,文明執法,他們太像土匪了

3. 大型超市佔道經營違反了哪條法律法規

違反的是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和城市管理規定以及市場經營管理辦法。一般的大型超市都是不允許戶外經營的,除非是城管備案的促銷活動

4. 佔道經營處罰的依據是經額多少

處罰依據:《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四十二條,處罰金額:兩萬元以下。

《城市道路管理條例》

第二十七條城市道路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擅自佔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

(二)履帶車、鐵輪車或者超重、超高、超長車輛擅自在城市道路上行駛

(三)機動車在橋梁或者非指定的城市道路上試剎車;

(四)擅自在城市道路上建設建築物、構築物;

(五)在橋樑上架設壓力在4公斤/平方厘米(0.4兆帕)以上的煤氣管道、10千伏以上的高壓電力線和其他易燃易爆管線;

(六)擅自在橋梁或者路燈設施上設置廣告牌或者其他掛浮物;

(七)其他損害、侵佔城市道路的行為。

第四十二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或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以2萬元以下的罰款;

(4)佔道經營的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佔道經營,政府處罰對策:

首先,其行為違反《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第十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堆放物料,搭建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因建設等特殊需要,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臨時堆放物料,搭建非永久性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的,必須徵得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後,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其次,違章佔道經營問題由來已久,但一直沒有有效的方法可以徹底解決。針對佔道經營存在的原因,可以著重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一是對市民進行廣泛宣傳教育,讓市民了解佔道經營的危害,不貪小便宜,自覺抵制佔道經營行為,使佔道經營失去市場,無法生存。

二是樹立執法威信,執法隊伍要對佔道經營做到「出現一攤罰沒一攤」,不心慈手軟,不搞「一陣風」,使違章佔道經營者聞風喪膽、銷聲匿跡。

三是加強區、街及相關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在加大執法力度的過程中,應積極與工商、交通、環保、公安等部門進行聯系,建立大城管工作模式,開展綜合執法,形成工作合力。

四是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落實定人、定崗、定時、定標準的「四定」制度,實行全方位、全天侯、錯時無縫隙管理。

五是是疏堵結合、以疏為主。在疏導上做好市場疏導、弱勢群體疏導、外來人員疏導,規劃固定場所供流動攤販經營。同時,堅決取締屢教不改的違法違規佔道經營行為,做到疏堵結合。

5. 集貿市場內個體戶佔道經營處罰有什麼法律依據

當前,全市自發市場攤點群和原有集貿市場探頭經營、佔道經營問題日益突出,這不僅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且嚴重影響市容市貌和區域經濟發展環境。對此,省、市政府和省工商局高度重視,多次召開會議,安排部署集貿市場佔道經營清理整頓工作。我局按照上級指示精神,強化措施,迅速行動,積極開展佔道經營專項整治工作。一是市、縣(區)兩級工商局迅速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進行部署;二是集中力量對全市集貿市場佔道經營情況進行調查摸底;三是結合調查摸底情況,對集貿市場佔道經營進行了認真分析研究,制定了具體方案。但從近段工作情況看,集貿市場佔道經營仍屢禁不止,其主要原因是:一是,原有正規市場規模偏小,設施簡陋,遠遠不適應日益增加的上市業戶的經營需求,導致出現嚴重探頭經營和佔道經營現象;二是,自發攤點群經營現象日益嚴重;三是,經營者和消費者習慣於路邊交易,買賣雙方都圖方便。
鑒於此,特提如下意見:一是界定職責,分頭治理。按照職責分工,工商部門重點負責鄉鎮首集以上正式登記注冊市場的探頭經營、佔道經營的清理整頓;城區自發攤點群和早、夜市由城管執法部門負責清理整頓;國道、省道、縣道上的佔道經營由公路部門負責清理整頓。二是合理規劃,加大投入。科學規劃全市特別是城區的市場建設,借鑒外地經驗,由市、縣、鄉三級財政和村按比例撥款投入,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加快城鄉集貿市場建設步伐。三是對號入座,分別解決。針對現有市場和已形成一定規模的自發市場,制定升級改造和新建計劃,建成一處遷移一處。四是加強監管,防止反彈。工商、公安、公路、交通、城管、安監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能,建立長效監管機制。進一步加強日常巡查,對不服從管理,繼續滯留在道路兩側擺攤設點經營的攤販,堅決予以取締,屢教不改的依法嚴肅處理,確保不再反彈。

6. 哪有關於佔道經營的法律法規

我不知道你對佔道的理解是什麼。要是他占的道他有土地使用權,可以說沒問題。但是要是他回占的道他有土地使答用權(就是說那地是他的),但阻塞通行的通道,可以依據相鄰權,進行起訴。

但是要是他占的是公共用地,如道路(公路之流),道路屬於國家財產,最簡單的方法,報警,行政處罰。

違規建築,佔道,同上,部門差別問題。

小區,可以找物業,要是一樓住戶,買房子的時候與物業有協定,在其家門前開個什麼小店的,可以。但不能妨礙其他人,你不能看他不順眼就硬要他拆,這是考慮到一樓住戶,大家都不太願意。

7. 佔道經營 違反了什麼法

佔道經營只是違反當地的地方性法規,但法律還沒有對佔道經營納入法律調整的范圍。

佔道經營,是指經營者佔用城市道路、橋梁、城市廣場等公共場所進行盈利性買賣商品或服務的行為。特徵之一是經營者從事的行為具有盈利性,二是經營者行為必須有一定的過程,即買賣行為的發生,三是佔用和利用城市公共道路資源,具有一定的利己性。

(7)佔道經營的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十四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堆放物料,搭建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

因建設等特殊需要,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臨時堆放物料,搭建非永久性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的,必須徵得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後,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者,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的單位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清理、拆除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可處以罰款:

(一)未經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擅自設置大型戶外廣告,影響市容的;

(二)未經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擅自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堆放物料,搭建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影響市容的;

(三)未經批准擅自拆除環境衛生設施或者未按批準的拆遷方案進行拆遷的。

8. 中國的法律有那條規定的不準佔道經營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2003年10月28日通過2007年12月29日、2011年4月22日修正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一條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佔用道路從事非交通活動。

9. 佔道經營屬於哪個法律范疇,哪本法律有提及佔道經營

城市管理的行政法規:主要是當地人民政府出台的 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以

熱點內容
民法四種支付 發布:2025-09-18 08:43:56 瀏覽:575
刑事訴訟法151 發布:2025-09-18 08:38:36 瀏覽:510
經濟法中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2025-09-18 08:36:20 瀏覽:447
法官工作瑕疵 發布:2025-09-18 08:19:56 瀏覽:599
法院執行電匯 發布:2025-09-18 08:05:13 瀏覽:321
電大商法2015期末考試 發布:2025-09-18 08:02:04 瀏覽:931
合同法對現代企業的影響 發布:2025-09-18 07:55:33 瀏覽:62
勞動法不經通知可辭退 發布:2025-09-18 07:53:32 瀏覽:684
做律師的人的性格特點 發布:2025-09-18 07:53:21 瀏覽:222
舉辦殘疾人法律知識講座的意思 發布:2025-09-18 07:52:35 瀏覽: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