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全檢檢驗規章制度

全檢檢驗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1-11-17 14:23:07

A. 質量檢驗管理制度

質量檢驗管理制度

1. 本廠執行廠設專檢,車間設互檢,修理班組設自檢」三檢制度」.全面負責對進維修過程的檢驗工作,各檢驗人員必須在相應的檢驗單上簽字;
2. 對檢驗不合格和未經檢驗的車輛不得維修出廠;
3. 檢驗人員對於質量檢驗的部分經過檢驗後,確定檢驗結果,同時對於檢驗經果負責;
4.「自檢」不合格的車輛應及時返工修復,對於延誤的時間和維修費用,由相應責任人承擔責任;
5.「互檢」不合格的車輛及時通知廠辦和有關技術人員,並讓其做出裁決,明確責任,對責任人追究其在誤工期和增加維修費用等而造成的經濟和聲譽的損失;
6.「專檢」人員檢驗出的不合格車輛應及時返修和追加項目,同時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7. 對於明顯維修缺陷,檢驗未能檢驗出來,同時直接出廠的應追究有關檢驗人員的責任;
8. 對於隱性缺陷和有關電子元件的缺陷,在檢驗過程中未能發現出故障的,視情節減少相應檢驗員的責任;

這只是個範本,你可以再修改一下。

B. 檢驗管理制度及檢驗規程範本

檢驗驗收標准
1 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成品檢驗的質量標准和驗收要求。
本標准適用於公司對於各類的成品的檢驗和驗收。

2 職責
××××部門負責公司各類成品的檢驗和驗收工作。

3 分類
公司目前進行抽樣、檢驗的成品有×××,×××

4 檢驗驗收要求
4.1 外觀檢驗,具體見表1。
表1 外觀檢驗要求
序號 檢驗項目 質量指標 檢驗方法 備注
1
2

3
4
5
6
7
8
………………

4.2技術指標檢驗,具體見表2。
表2 檢驗技術要求
序號 檢驗項目 質量指標 檢驗方法 主要檢驗設備及技術參數要求 依據標准編號和名稱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5 檢驗數量
全檢還是抽檢???若為抽檢請具體說明抽檢的方法和依據!!!

6 合格判定方法
以上所有檢驗項目均需滿足外觀和技術指標檢驗要求方可判定為合格。

7 不合格處置方法
每批成品必須經檢驗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對不合格的,×××

8 相關記錄
××××××

C. 質量檢驗的主要管理制度有哪些

質量檢驗的步驟:
1、根據產品技術標准明確檢驗項目和各個項目質量要求;
2、規定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藉助一般量具或使用機械、電子儀器設備等測定產品;
3、把測試得到的數據同標准和規定的質量要求相比較;
4、根據比較的結果,判斷單個產品或批量產品是否合格;
5、記錄所得到的數據,並把判定結果反饋給有關部門,以便促使其改進質量。
質量檢驗的主要管理制度:
在質量管理中,加強質量檢驗的組織和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我國在長期管理實踐中已經積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質量檢驗的管理原則和制度,主要有:
1、三檢制
三檢制就是實行操作者的自檢、工人之間的互檢和專職檢驗人員的專檢相結合的一種檢驗制度。
(1)自檢。自檢就是生產者對自己所生產的產品,按照圖紙、工藝和合同中規定的技術標准自行進行檢驗,並作出產品是否合格的判斷。這種檢驗充分體現了生產工人必須對自己生產的產品質量負責。通過自我檢驗,使生產者充分了解自己生產的產品在質量上存在的問題,並開動腦筋尋找出現問題的原因,進而採取改進措施,這也是工人參與質量管理的重要形式。
(2)互檢。互檢就是生產工人相互之間進行檢驗。主要有下道工序對上道工序流轉過來的半成品進行抽檢;同一機床、同一工序輪班交接班時進行相互檢驗;小組質量員或班組長對本小組工人加工出來的產品進行抽檢等。
(3)專檢。專檢就是由專業檢驗人員進行的檢驗。專業檢驗是現代化大生產勞動分工的客觀要求,它是自檢和專檢不能取代的。而且三檢制必須以專業檢驗為主導,這是由於現代生產中,檢驗已成為專門的工種和技術,專職檢驗人員對產品的技術要求、工藝知識和檢驗技能,都比生產工人熟練,所用檢測儀器也比較精密,檢驗結果比較可靠,檢驗效率也比較高;其次,由於生產工人有嚴格的生產定額,定額又同獎金掛鉤,所以容易產生錯檢和漏檢。那種以相信群眾為借口,主張完全依靠自檢,取消專檢,是既不科學,也不符合實際的。
2、重點工序雙崗制
重點工序雙崗制就是指操作者在進行重點工序加工時,還同時應有檢驗人員在場,必要時應有技術負責人或用戶的驗收代表在場,監視工序必須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這里所說的重點工序是指加工關鍵零部件或關鍵部位的工序,可以是作為下道工序加工基準的工序,也可以是工序過程的參數或結果無記錄,不能保留客觀證據,事後無法檢驗查證的工序。實行雙崗制的工序,在工序完成後,操作者、檢驗員或技術負責人和用戶驗收代表,應立即在工藝文件上簽名,並盡可能將情況記錄存檔,以示負責和以後查詢。
3、留名制
留名制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從原材料進廠到成品人庫出廠,每完成一道工序,改變產品的一種狀態,包括進行檢驗和交接、存放和運輸,責任者都應該在工藝文件上簽名,以示負責。特別是在成品出廠檢驗單上,檢驗員必須簽名或加蓋印章。這是一種重要的技術責任制。操作者簽名表示按規定要求完成了這道工序,檢驗者簽名表示該工序達到了規定的質量標准。簽名後的記錄文件應妥為保存,以便以後參考。
4、質量復查制
質量復查制是指有些生產重要產品的企業,為了保證交付產品的質量或參加試驗的產品穩妥可靠、不帶隱患,在產品檢驗人庫後的出廠前,要請與產品設計、生產、試驗及技術部門的人員進行復查。
5、追溯制
追溯制也叫跟蹤管理,就是在生產過程中,每完成一個工序或一項工作,都要記錄其檢驗結果及存在問題,記錄操作者及檢驗者的姓名、時間、地點及情況分析,在產品的適當部位做出相應的質量狀態標志。這些記錄與帶標志的產品同步流轉。需要時,很容易搞清責任者的姓名、時間和地點,職責分明,查處有據,這可以極大加強職工的責任感。
6、質量統計和分析制
質量統計和分析就是指企業的車間和質量檢驗部門,根據上級要求和企業質量狀況,對生產中各種質量指標進行統計匯總、計算和分析,並按期向廠部和上級有關部門上報,以反映生產中產品質量的變動規律和發展趨勢,為質量管理和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統計和分析的統計指標主要有:品種抽查合格率、成品抽查合格率、品種一等品率、成品一等品率、主要零件主要項目合格率、成品裝配的一次合格率、機械加工廢品率、返修率等。
7、不合格品管理制
合格品管理不僅是質量檢驗也是整個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對不合格品的管理要堅持「三不放過」原則,即:不查清不合格的原因不放過;不查清責任者不放過;不落實改進措施不放過。這一原則是質量檢驗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堅持這種思想,才能真正發揮檢驗工作的把關和預防的作用。對不合格品的現場管理主要做好兩項工作,一是對不合格品的標記工作,即凡是檢驗為不合格的產品、半成品或零部件,應當根據不合格品的類別,分別塗以不同的顏色或作出特殊標記,以示區別;二是對各種不合格品在塗上標記後應立即分區進行隔離存放,避免在生產中發生混亂。對不合格品的處理有以下方法:(1)報廢;(2)返工;(3)返修;(4)原樣使用,也稱為直接回用。
8、質量檢驗考核制
在質量檢驗中,由於主客觀因素的影響,產生檢驗誤差是很難避免的,甚至是經常發生的。據國外資料介紹,檢驗人員對缺陷的漏檢率有時可高達15%一20%。檢驗誤差可分為:
(1)技術性誤差。它是指由於檢驗人員缺乏檢驗技能造成的誤差。
(2)情緒性誤差。它是指由於檢驗人員馬虎大意、工作不細心造成的檢驗誤差。
(3)程序性誤差。它是指由於生產不均衡、加班突擊及管理混亂所造成的誤差。
(4)明知故犯誤差。它是指由於檢驗人員動機不良造成的檢驗誤差測定和評價檢驗誤差的方法主要有:
(1)採用重復檢查,是由檢驗人員對自己檢查過的產品再檢驗一到兩次,查明合格品中有多少不合格品及不合格品中有多少合格品。
(2)復核檢查:由技術水平較高的檢驗人員或技術人員,復核檢驗已檢查過的一批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3)改變檢驗條件:為了解檢驗是否正確,當檢驗人員檢查一批產品後,可以用精度更高的檢測手段進行重檢,以發現檢測工具造成檢驗誤差的大小。建立標准品。用標准品進行比較,以便發現被檢查過的產品所存在的缺陷或誤差。由於各企業對檢驗人員工作質量的考核辦法各不相同,還沒有統一的計算公式;又由於考核是同獎懲掛鉤,各企業的情況各不相同,所以很難採用統一的考核制度。但在考核中一些共性的問題必須注意,就是質量檢驗部門和人員不能承包企業或車間的產品質量指標;再就是要正確區分檢驗人員和操作人員的責任界限。

熱點內容
世界上法治最好的國家 發布:2025-09-18 10:21:41 瀏覽:50
法律上介紹人責任 發布:2025-09-18 10:10:46 瀏覽:363
全面建設法治社會 發布:2025-09-18 10:01:30 瀏覽:716
越秀法院辦公時間 發布:2025-09-18 09:46:39 瀏覽:282
公司法務文章 發布:2025-09-18 09:38:09 瀏覽:38
長春市律信法律咨詢 發布:2025-09-18 09:28:40 瀏覽:726
簡述國際經濟法廣義說和狹義說的差別 發布:2025-09-18 09:26:57 瀏覽:320
曲靖道德模範 發布:2025-09-18 09:25:08 瀏覽:803
民法四種支付 發布:2025-09-18 08:43:56 瀏覽:575
刑事訴訟法151 發布:2025-09-18 08:38:36 瀏覽: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