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現行法律法規
㈠ 哪個資料庫可以查找台灣地區法律相關材料
總體介紹
台灣地區現行法律制度直接承襲了國民黨在大陸時期的「六法內」體系,
即以「憲
法」、容「民法典」、「刑法典」、「行政法典」、「民事訴訟法典」、「刑事訴
訟法典」等六大法典構成其基本框架。「六法」 體系包括以下幾個層級:①基
本法典,即六大法典;② 相關法規,即圍繞基本法典制定的低位階法規,如法、
條例、細則、辦法等;③ 判例和解釋令,即「最高法院」所作的判例和大法官
會議所作的解釋例和決議。
[1]
台灣地區「中央法規標准法」對法規的各種形式
均作了詳細規定。[2] 「立法院」是台灣地區的立法機關。
㈡ 台灣現行立法與大陸相關法律法規發生沖突 遊客的利益如何保障
可以回大陸與組團社交涉,依法維權
㈢ 中國大陸對台灣制定了哪些法律
1949年後,兩岸長期處於政治、軍事對峙狀態,兩岸民眾之間的交往大多經由香港等第三地進行,民商事法律沖突問題表現為大陸地區的法律同該第三地法律之間的沖突,台灣地區的法律在大陸地區的效力這一問題並不明顯。20世紀80年代以來,從台灣當局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開始,婚姻、繼承等民事領域的法律沖突逐步出現。本世紀以來(特別是2008年以來),兩岸經貿關系發展進入新階段,商事領域的法律沖突更加明顯。
2008年11月4日,海協會與海基會在台北簽署《海峽兩岸空運協議》、《海峽兩岸海運協議》、《海峽兩岸郵政協議》。同年12月15日,兩岸海運直航、空運直航、直接通郵全面啟動,宣告兩岸「三通」時代來臨。由於兩岸間協商、簽署涵蓋大多數貨物及服務部門的協議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為使雙方在經濟合作方面達成的共識能以正式書面方式呈現,因此雙方先簽訂框架協議將未來要談判的
㈣ 台灣地區屬於違法犯罪的法律法規條款有哪些
並非差不多,而是差別很大。比如英國、美國等國家是英美法系,而德國、日本內等國家是大陸法系。中國容尚沒有一個明確的法系(台灣屬於大陸法系)。再比如,美國法律是不成文法,而是判例法,也就是說美國的法律不是寫成一條一條書面的法律法規,法官判決案件的依據是之前的判例,而非現成的法律法規。而中國就是典型的成文法國家,法律都是書面寫好的條條款款,法官以此現成的法律法規為判決依據,判例不作為依據。
㈤ 台灣省個人所得稅得有關法律法規是什麼與我國的個人所得有什麼區別和相同點
台灣有單身和夫妻之分,中國都算個人
並台灣起征點比較高
所乘的稅率也不一樣
這是台灣的
單身者之標准扣除額為44000元,夫妻合並申報者之標准扣除額為88000元,
再按照下列的等級繳稅:
級別1:0~370,000×6%-累進差額0
級別2:370,000~990,000×13%-累進差額25,900
級別3:990,000~1,980,000×21%-累進差額105,100
級別4:1,980,000~3,720,000×30%-累進差額283,300
級別5:3,720,000以上×40%-累進差額655,300
中國的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含稅) 不含稅級距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500元 不超過475元 5 0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過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10 25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過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過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過20 000元至40 000元的部分 超過16 375元至31 375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過40 000元至60 000元的部分 超過31 375元至45 375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過60 000元至80 000元的部分 超過45 375元至58 375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過80 000元至100 000元的部分 超過58 375元至70 375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過100 000元的部分 超過70 375元的部分 45 15375
㈥ 台灣法律在哪兒能下載到
你可以去植根法律網或法源法律網,這兩個都是台灣的權威法律網站,都有法規查詢,很全面很新,你要的都有。這兩個網站我用過,咱們大陸也可以登錄。不過植根需要注冊一下才能查。台灣法律的查詢跟大陸有所不同,你要適應。
台灣的婚姻法是《民法親屬編》,你要找民法。知識產權法要在經濟法規里找,台灣叫做智慧財產權。
希望能幫到你。
㈦ 台灣地區關於網路游戲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一、法條
台灣目前沒有針對網路游戲所訂定一套或一部完整的法,因為本身民法回、刑法答、消費者保護法就有涵蓋到這部分,至於適用哪條,就得視個案而定。這部分通常是玩家和其他人(非游戲公司)之間的糾紛,比方說虛擬寶物遭竊之類的。
二、契約
過去契約(注冊時的那一長串文字)隨游戲公司訂定,消費者若不同意就無法完成注冊也就不能玩游戲。2010年12月1日之後,「線上游戲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生效,某種程度讓游戲公司不再那麼強勢,消費者也稍微有些保障。
若要研究,應該是從契約這部分下手,因為你和游戲公司之間的有契約存在,雙方按契約行事。若要走法律途徑,往往也是契約優先。所以建議先把定型化契約看懂,應記載(游戲公司沒記載就是違法),和不得記載(游戲公司寫在契約上就是違法),然後再實際去看你和游戲公司之間的契約。
㈧ 台灣法律中「組織法」和「組織條例」有何區別
台灣的中央法規標准法第二條:「法律得定名為法、律、條例或通則。」內可見法律可包容含法、律、條例、通則四種。關於彼此分類大致標准如下:
一、法:凡法律所應規定的事項,屬於全國性、一般性或長期性事項,均得定名為法。例如:「土地法」、「專利法」、「行政院組織法」。
二、律:凡是含有正刑定罪的內容,且屬於軍事嚴峻罪刑者,其法律定名為律。例如:「戰時軍律」(唯一的律,已於2002年12月25日廢除)。
三、條例:凡就法律已規定的事項,屬於地區性、專門性、特殊性或臨時性事項,得定名為條例。例如:「海關緝私條例」、「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組織條例」。
四、通則:凡法律所規定的事項,僅為原則性或共同性者,得定名為通則。例如:「行政執行處組織通則」。
㈨ 台灣人在中國應按哪個法律制度
看合同中是否約定了仲裁的解決方式,如果約了仲裁,那麼是有可能依照別國法內律來解決糾紛的。容如果沒有上述情況,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所在地,合同簽訂地,合同履行地或者合同標的所在地的法院都有對該合同糾紛的管轄權。如果確定了管轄,則依有管轄權的法院所在地的法律處理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