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深圳規劃條例

深圳規劃條例

發布時間: 2021-12-25 11:18:46

『壹』 城鄉規劃法 和 城市規劃法 在控規上的差別

《城市規劃法》控制的范圍局限於城市,而《城鄉規劃法》包含鄉鎮和農村。

『貳』 再見「釘子戶」!深圳城市更新條例公開徵求意見

鳳凰網房產快訊 日前,深圳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發布關於《深圳經濟特區城市更新條例(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備受各界關注。

在過去,只要一戶不同意,舊改項目就「難產」。這道難題一直困擾著深圳的城市更新項目。如今,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提出了破解難題的新思路——當已簽訂搬遷安置協議的合法產權比例不低於95%且符合房屋徵收相關規定的,市、區政府可以對未簽約部分房屋實施個別徵收。

詳情如下:

以特區立法破解城市更新「拆遷拉鋸戰」

在新增居住用地極為有限的情況下,城市更新項目已成為深圳商品房供應的重要來源。數據統計,2012年以來,我市城市更新供應用地連續多年超過200公頃。

早在2009年,深圳出台《深圳市城市更新辦法》,在全國率先提出「城市更新」概念,明確了「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等原則,正因如此,一直以來深圳的城市更新市場化程度居全國之首。然而,與全國其他地方一樣,「拆遷難」成為制約更新改造項目順利推進的重大瓶頸。當前,我市的城市更新項目,絕大部分處於停滯狀態,曠日持久的「拉鋸戰」令政府、開發商和業主等多方陷入「多輸」困局。

此次立法醞釀多年,旨在運用特區立法權進行創新和變通,破解城市更新拆遷難題。

舊住宅區滿20年方可申報更新

根據《徵求意見稿》,合法舊工業區和商業辦公區建築物建成年限15年以上,住宅區建築物建成年限20年以上,且滿足下列條件之一可以申報更新:(一)需落實規劃的重大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二)年久失修或經維修後仍無法滿足使用要求,存在嚴重安全隱患;(三)使用功能不齊全,配套設施不完善,經評估後亟須拆除重建的。對於建成年限不足的舊工業區、商業辦公區、舊住宅區,經鑒定危房等級為D級的,經區政府批准後可以納入拆除重建類城市更新單元計劃。

申報城市更新單元計劃時,舊住宅區所在地塊,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95%以上且占總人數95%以上的業主同意。自發布徵集意願公告之日起12個月內未達到城市更新意願要求的,3年內禁止納入城市更新單元計劃。

補償標准不低於套內面積1:1

補償標準是城市更新中大家十分關注的問題。當前,我市舊改中的補償標准由項目實施主體與業主進行協商,並通過簽訂搬遷安置補償協議予以約定。為了合理引導市場預期,《徵求意見稿》規定了法定最低搬遷補償標准,採用產權置換、貨幣補償或者兩者相結合等方式,由權利主體自願選擇。

其中,舊住宅區合法建築採用原地產權置換的,按照套內面積不少於1∶1的比例進行補償,產權置換面積因誤差導致不足的,由市場主體按照該項目商品房備案銷售價賠償;超出面積誤差在3%以內的,物業權利人可以不再支付超面積部分的房價;採用異地產權置換的,安置房面積按照與原地產權置換等價值原則進行折算;採用貨幣補償的,貨幣補償標准按照我市房屋徵收相關規定確定。公共保障住房更新單元的合法建築採用原地產權置換的,按照套內面積1∶1或者建築面積1∶1.2的比例進行補償。

開發商不得進駐舊住宅區徵集舊改意願

實踐中,一個甚至幾個開發商私自進入小區,開展舊改願意徵集,擾亂市場秩序等行為時有發生。《徵求意見稿》就此專門規定,舊住宅區的更新由轄區街道辦事處負責申報,企業不得擅自在舊住宅區開展現狀調研、意願徵集等城市更新單元計劃申報前期工作,否則可被處以200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款。

舊住宅區城市更新規劃批准後,區政府應當組織制定搬遷安置指導方案和市場主體公開選擇方案,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95%以上的物業權利人同意後,公開選擇市場主體,由選定的市場主體與所有物業權利人簽訂搬遷安置協議。

搬遷協議簽訂超過95%政府可啟動個別徵收

根據當前的規定,必須100%業主、100%的面積同意並簽署《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方能確認實施主體。在利益訴求多元化的現實中,要求取得100%的業主同意補償安置方案十分困難。這種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一些「釘子戶」。

針對搬遷難,《徵求意見稿》創設性地提出 「個別徵收+行政訴訟」的解決方案。當已簽訂搬遷安置協議的合法產權比例不低於95%且符合房屋徵收相關規定的,市、區政府可以依法對未簽約部分房屋實施個別徵收。對徵收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城市更新改造是城市規劃實施的組成部分,改造的目的主要是消除有關安全隱患或者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優化片區以及周邊單位、居民的生產生活環境,符合《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有關基於公共利益予以徵收的規定精神。

同時,為了進一步約束政府的徵收行為,避免過大的自由裁量空間,確保徵收決定公平公正、合理合法,《徵求意見稿》提出,政府實施個別徵收的,按照套內面積1∶1置換或者進行貨幣補償確定徵收標准。政府實施個別徵收取得的物業權利,在不低於原有搬遷補償標準的基礎上,由政府相關部門與市場主體重新協商簽訂補償方案。

來源:深圳市人大常委會

『叄』 深圳市城市規劃標准與准則 是地方法規

深圳市規劃土地監察支隊主要負責組織擬訂規劃土地監察政策並組織實施和監督執行;負責完善相關法規規章,統一執法標准;負責全市范圍的重點巡查和機動巡查,運用衛星遙感檢測圖片等高科技手段進行日常監控;對巡查發現的重大案件、規劃國土委各管理局日常管理中發現上報的案件、爭議較大的案件、類型較新的案件等及時進行調查取證、認定並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指揮、調度規劃國土委各管理局及區、街道規劃土地監察力量,組織跨區和重大執法行動,查處重大案件;監督指導和檢查考核各區、街道的查違工作;監督、指導農村城市化歷史遺留問題,重大疑難案件;負責查處土地管理、規劃管理、房地產、地名、測繪、礦產資源等其他違法行為。深圳市城市更新公室負責制定城中村(舊村)改造工作方案並監督實施;研究擬訂城中村(舊村)改造規定和實施細則,經批准後組織實施;統籌協調各區全面改造項目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並負責政策審查;負責組織編制和報批全市城中村(舊村)改造年度計劃及中長期計劃;負責編制和組織報批年度改造專項資金計劃,並會同相關部門進行監督實施和績效考核;組織開展對各類改造項目的驗收;參與制定城中村(舊村)改造工作有關技術規范;負責全市城中村(舊村)改造工作的指導協調、宣傳服務工作;負責城中村(舊村)改造工作領導小組等會議的會務工作。深圳市征地拆遷公室(一)負責征(收)地拆遷相關政策的研究和標准制定工作,並制定全市年度征(收)地拆遷計劃,經批准後組織指導實施,並對全市征(收)地拆遷工作進行監督檢查。(二)負責核發全市《房屋拆遷許可證》。(三)負責組織特區內建設項目的征(收)地拆遷及補償工作,並指導寶安、龍崗分局的征(收)地拆遷及補償工作。(四)對房屋拆遷安置補償糾紛、征(收)地的土地權屬糾紛進行裁決或提出裁決意見報市政府裁定。

『肆』 《深圳經濟特區健康條例》表決通過,該條例規定了什麼

一,條例規定,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酒精飲料。

主要為未成年人提供教育、教學、活動的場所禁止銷售酒精飲料,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酒精飲料。對難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對不能出示身份證件的,不得向其出售酒精飲料。對於違反這一規定的,將由市場監管部門責令改正,並處3萬元罰款。

鼓勵餐飲服務經營者和集體用餐食堂對所提供食品的熱量和主要營養成分等進行標識,鼓勵商店、超市等開設低鹽、低脂、低糖食品專櫃。

『伍』 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

為積極應對新時期城市發展形勢需要, 2006年8月經建設部批准,我市於2006年10月啟動了《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修編工作。目前《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已經完成草案,根據《深圳市城市規劃條例》有關規定,為進一步征詢公眾意見,按照《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修編全過程公眾參與的工作安排進行草案公示。特公告如下:

一、公示時間:11月22日——12月21日。

二、公示地點:
1.福田區福中三路市民中心B區一樓、福田區紅荔西路8009號規劃大廈一樓、羅湖區文錦中路羅湖區政府辦公大樓一樓、南山區桃園東路2號區委大樓B棟一樓、鹽田區海景路市規劃局濱海分局一樓、寶安區創業一路1號區政府辦公大樓一樓、龍崗區中心城行政路2號建設大廈一樓。

2.在市規劃局官方網站www.szplan.gov.cn 上同步進行網上公示。

3.通過深圳各報刊、電台等媒體進行公示宣傳。

三、公眾參與意見收集途徑
1、熱線電話:89800016;
2、簡訊平台:10657302021202(僅限移動用戶);
3、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4、規劃局官方網站:http://www.szplan.gov.cn;
5、通訊地址:深圳市紅荔西路8009號規劃大廈總規修編辦公室,郵編:518034;
6、專人收集:公示現場專人派發公眾咨詢表,專人回收。

深圳市人民政府
二〇○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陸』 深圳擬出台城市更新新規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段琳筠)昨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向社會公開徵求《深圳市城市更新未簽約部分房屋徵收規定(徵求意見稿)》。《規定》將進一步規范城市更新項目未簽約部分房屋的徵收工作,保障被徵收房屋物業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有效破解搬遷難這一深層次障礙。
今年3月1日,《深圳經濟特區城市更新條例》實施並創設了「個別徵收 行政訴訟」制度,同時要求我市另行制定未簽約部分房屋實施徵收的具體辦法。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國務院令第590號)《深圳經濟特區城市更新條例》(以下簡稱《更新條例》)《深圳市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辦法(試行)》(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92號)等有關規定,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針對城市更新項目未簽約部分房屋徵收,起草了《深圳市城市更新未簽約部分房屋徵收規定(徵求意見稿)》。
根據《規定》,我市將建立城市更新項目基本情況雙向溝通機制。即城市更新項目已簽訂搬遷補償協議的專有部分面積佔比或物業權利人的人數佔比不低於85%時,要求市場主體與區城市更新整備部門之間建立關於項目基本情況的雙向溝通機制。即通過市場主體與區城市更新整備部門之間及時對接項目進展,實現區城市更新整備部門對房屋徵收程序的銜接。
《規定》明確了城市更新未簽約部分房屋徵收程序的啟動。根據《規定》,在基於實施房屋徵收審慎性考慮的基礎上,將設置房屋徵收啟動條件及必要性的審查程序,即區城市更新整備部門將對城市更新項目是否符合房屋徵收啟動條件及啟動必要性,進行審查。經審查通過後,報區人民政府決定。
為保障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的權益,《規定》還規定了房屋所有權人對徵收補償方案有異議並且提出聽證要求的,區政府應組織召開聽證會,並根據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為避免信息交流不充分,導致市場主體及物業權利人簽訂的搬遷補償協議與區政府作出的房屋徵收決定相沖突,《規定》設置了房屋徵收決定預告程序。即區政府批准實施房屋徵收的,應發布房屋徵收決定預告,預告期為10個工作日;預告期內,市場主體與物業權利人簽訂搬遷補償協議的,需在預告期屆滿前告知區政府。
此外,《規定》還對《更新條例》第三十八條的規定進行了落實和細化,明確了城市更新未簽約部分房屋徵收程序終止的條件。即市場主體與物業權利人簽訂搬遷補償協議的,應在房屋徵收決定生效前告知區政府,區政府將及時終止該房屋徵收程序。
據悉,《規定》正式發布後將銜接我市現有房屋徵收相關政策,對被徵收房屋評估測繪等房屋徵收程序的共性內容,均參照我市房屋徵收與補償的相關政策執行。

『柒』 深圳m0用地政策細則是什麼

深圳市工業區塊線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全市工業區塊線管理,保障工業發展空間,提高工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根據《關於支持企業提升競爭力的若干措施》(深發〔2016〕8號)以及工業用地規劃和土地管理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工業區塊線(以下簡稱區塊線)是指經深圳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市政府)批准公布的工業區塊范圍界線。

本辦法所稱工業用地包括區塊線內普通工業用地、新型產業用地(m0)等各類工業用地和以工業為主導方向的發展備用地。

本辦法所稱工業園區主要包括區塊線內的工業園、高新技術產業園、產業集聚區和集聚基地等。

本辦法所稱土地供應合同包括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建設用地租賃合同。

第三條 區塊線的管理對象為劃入線內的工業用地。區塊線的劃定和調整,線內的用地管理、規劃建設、產業發展、監督管理等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按照「嚴守總量、提質增效、產城融合、剛性管控」的原則,加強土地利用的全過程管理和產業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穩定工業用地總規模,提高工業用地利用效率。

第五條 市規劃國土部門會同市產業部門負責全市區塊線的統籌管理,負責建立全市區塊線的地理信息資料庫,並納入規劃「一張圖」系統進行動態跟蹤與維護。市其他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管理、服務和監管工作。

各區政府(含新區管委會,下同)負責承擔轄區內區塊線的日常維護和管理,負責線內重點產業項目遴選、工業用地管理及產業項目監管等工作。各區產業部門負責區塊線內工業用地的產業准入、綜合績效評估、租賃轉讓、產業退出等產業全過程監管工作。

第二章 劃定和調整

第六條 區塊線分為兩級進行劃定:一級線是為保障城市長遠發展而確定的工業用地管理線;二級線是為穩定城市一定時期工業用地總規模、未來逐步引導轉型的工業用地過渡線。

第七條 現狀工業基礎較好、集中成片、符合城市規劃要求的用地應劃入一級線內,部分現狀工業基礎較好、用地規模較小、符合城市規劃要求確需予以控制的用地也可劃入一級線內。

位於基本生態控制線外、現狀工業基礎較好,雖在城市規劃中確定為其他用途,但近期仍需保留為工業用途的用地劃入二級線內。

第八條 各區區塊線內的工業用地的面積不得低於轄區區塊線總用地面積的60%。單個區塊線內的工業用地面積,原則上不低於該區塊總用地面積的60%。

第九條 全市區塊線總規模原則上不少於270平方公里。區塊線具體范圍以市政府批准並公布的區塊線為准。

第十條 各區區塊線規模分為基本規模和劃定規模。基本規模是根據全市區塊線總規模要求,分解到各區必須完成的指標;劃定規模是各區結合轄區產業發展情況,擬定的轄區區塊線具體指標,劃定規模原則上應不低於基本規模。各區區塊線規模以市政府批准並公布的區塊線為准。

第十一條 區塊線按以下程序劃定:

(一)市規劃國土部門會同市產業部門和各區研究確定區塊線的劃定原則和各區區塊線規模;

(二)各區負責擬定轄區工業區塊線劃定方案,並提出轄區區塊線劃定指標;

(三)市規劃國土部門會同市產業部門統籌匯總各區區塊線劃定方案,形成全市區塊線劃定方案;

(四)公開征詢社會公眾意見;

(五)市政府審定。

第十二條 劃定方案應通過市主要新聞媒體向社會公示,公示期不少於30個自然日。

自市政府批准之日起30個自然日內,由市規劃國土部門在門戶網站及主要新聞媒體上公布區塊線劃定成果。

第十三條 因城市發展需要,可適時對區塊線進行局部調整,局部調整需遵循「基本規模不減少、產業布局更合理」的原則。各區一級線的局部調整要做好總量占補平衡的統籌安排。

第十四條 區塊線的局部調整應當遵循以下程序:

(一)一級線調整(含一級線范圍調整、減少一級線規模並增加二級線規模等):由各區政府提出調整方案,經市規劃國土部門會同市產業部門審查後,報市政府批准;

(二)二級線調整(含二級線范圍調整、增加一級線規模並減少二級線規模):由各區政府審批,並報市政府備案。

各區可以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制定轄區工業區塊線局部調整的具體操作規程。

第十五條 區塊線局部調整方案在審批前應由各區通過市主要新聞媒體向社會公示,公示期不少於7個自然日。調整方案自市政府批准或備案之日起30個自然日內,由市規劃國土部門在門戶網站上公布。

第十六條 根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要求,並結合全市工業發展情況,原則上每隔5年由市規劃國土部門牽頭對全市區塊線管理工作進行整體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情況對區塊線劃定方案進行修訂。

因城市發展需要,經市政府批准,可適時對全市工業區塊線總體規模和各區工業區塊線規模指標進行適當調整。

第三章 用地管理

第十七條 區塊線一級線內規劃工業用地應予以嚴格保護,原則上不得建設商品住宅和大型商業服務業設施,除因公共服務設施、市政和交通基礎設施(含軌道車輛段、停車場上蓋開發)、綠地等公共利益需要,原則上不得調整為其他非工業用途。

在公共配套條件支撐的情況下,位於已建成或近期規劃建設的軌道站點500米范圍內的工業用地,可建設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但用地面積原則上不超過該區塊總面積的10%。在區塊線內安排上述用地功能,需同時滿足相關環境保護要求,並按程序調整城市規劃。

區塊線內已規劃為其他用途(包括居住、商業、道路、配套設施等)的用地,可按照已批準的城市規劃予以實施。本辦法施行前已列入城市更新計劃的項目,可按照批準的更新方向予以實施。

第十八條 區塊線二級線內的現狀工業用地在本辦法有效期內應予以保留,除因公共服務設施、市政和交通基礎設施(含軌道車輛段、停車場上蓋開發)、綠地等公共利益需要,以及為促進產城融合確需安排的會議展示、商業零售、餐飲酒店等配套設施外,原則上不得作為其他非工業用途。

二級線內現狀工業用地如需開展以工業為主導功能的城市更新或土地整備,應按程序調整城市規劃,並納入一級線進行管理。線內現狀工業用地如確需開展以居住、商業為主導功能的城市更新或土地整備,需按局部調整程序調出區塊線,並按照批準的城市規劃予以實施。

二級線內現狀為其他用途的用地(包括居住、商業等),可按照批準的城市規劃予以實施。本辦法施行前已列入城市更新計劃的項目,可按照批準的更新方向予以實施。

第十九條 在區塊線的日常管理中,各區塊內的工業用地面積原則上不得低於該區塊總用地面積的60%。區塊內如確需安排重要的公共服務設施、會議展示等配套設施和市政、交通基礎設施等項目,應以行政區(或功能區)為單位進行平衡,保證轄區區塊線內工業用地的面積不得低於轄區區塊線總用地面積的60%。

對區塊線內普通工業用地調整為新型產業用地(m0)進行嚴格管理。因產業發展需要,經徵求產業主管部門意見後區塊線內普通工業用地可按程序調整為新型產業用地(m0)。南山區區塊線內新型產業用地面積原則上不超過轄區區塊線中工業用地總面積的80%。寶安區、龍崗區、龍華區、坪山區和光明區區塊線內新型產業用地面積原則上不超過轄區區塊線中工業用地總面積的20%。其他各區新型產業用地比例暫不做要求。

市規劃國土部門應對區塊線內工業用地的用途調整建立台賬,及時更新,作為規劃調整或審批的參考依據。

第二十條 寶安區、龍崗區、龍華區、坪山區和光明區在組織實施轄區區塊線內工業用地出讓時,普通工業用地供應面積原則上不得低於當年度工業用地供應總面積的60%。

第二十一條 在符合《深圳市城市規劃標准與准則》和《深圳市建築設計規則》相關要求,滿足消防、建築結構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和鼓勵智能裝備、機器人、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醫療器械等先進製造業向高層工業樓宇發展。

已供應的普通工業用地,經批准增加建築面積的,對不超過基準容積率且由企業自用的廠房,不計收地價;超過基準容積率的部分,按規定計收地價。屬於城市更新項目的,按照城市更新規定計收地價。

第二十二條 以出讓方式供應的重點產業項目用地,其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建築物原則上不得轉讓;如有特殊情形需要轉讓的,應當在重點產業項目遴選方案及土地出讓方案中明確。以出讓方式供應的一般產業項目用地,其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建築物依法可以整體轉讓,轉讓條件在土地出讓方案中予以明確。以租賃方式供應的項目用地,其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得轉讓、轉租或抵押。

城市更新項目改造後形成的工業樓宇可按照現行《深圳市工業樓宇轉讓管理辦法》進行轉讓。

第二十三條 一級線內工業用地的轉讓或地上工業樓宇分割轉讓,受讓方應當是從事製造業的生產、研發、設計等環節的工業企業或生產性服務業企業,並有3年以上合法納稅記錄(或投資方有合法納稅記錄),由各區指定部門或機構對受讓方條件進行審核並出具意見。

第二十四條 加強土地整備拓展工業用地來源,每年新增整備用地中用於工業用地的比例不低於30%,並納入一級線進行管理。各區新整備出1平方公里以上較大面積工業地塊的,在保持區塊線總規模不減少的情況下,可以置換出已納入一級線管理的零星工業地塊。

第四章 規劃建設

第二十五條 按照產城融合的思路,在符合城市規劃的前提下,鼓勵在區塊線內非工業用地上適當安排會議展示、商業零售、餐飲酒店、人才住房等功能,推動產業園區從單一生產功能向城市綜合功能轉型。

第二十六條 在保持工業用地總面積不減少的前提下,鼓勵將區塊線內工業用地與區塊線外其他相鄰用地進行統一改造。區塊線內規劃工業用地在用地規模不減少的前提下,其用地布局可結合城市規劃需要進行優化。

第二十七條 區塊線內工業用地的建築功能安排應嚴格按照《深圳市城市規劃標准與准則》相關規定要求,除必要的宿舍、食堂、小型商業和其他配套輔助設施外,嚴禁在工業用地中安排成套商品住宅、專家樓、商務公寓和大規模的商業和辦公等建築功能。鼓勵在新型產業用地建設無污染生產廠房。

第二十八條 工業用地建築形態應與產業類型、業態相匹配,廠房和研發用房不得採用住宅類建築的套型平面、建築布局和外觀形態。

第二十九條 廠房原則上首層層高不低於6米,二層以上層高不低於4.5米;首層地面荷載不低於1200公斤/平方米,二、三層樓層荷載不低於800公斤/平方米,四層以上樓層荷載不低於650公斤/平方米;至少配備2台載重3噸以上的貨梯。建築平面應為大開間,除配電房、工具間等輔助房間外,同一樓層廠房單套套內建築面積不得小於1000平方米。

研發用房原則上首層層高不低於5.0米,二層以上層高不低於4.2米;首層地面荷載不低於800公斤/平方米,二、三層樓層荷載不低於650公斤/平方米,四層以上樓層荷載不低於500公斤/平方米;單獨設置客梯,至少配備1台載重2噸以上的貨梯。研發用房單套套內建築面積不得小於300平方米。

施工圖審查單位在建築施工圖紙審查階段要加強層高、荷載等審查,住房建設部門在施工報建環節要加強監管。

第三十條 鼓勵各區通過依法回收、承租改造、政府回購、股份合作、空間置換等方式,對舊工業園區進行集中連片改造,統一規劃建設,為重大產業項目和高技術、高成長型企業等提供空間保障。

原建項目已竣工投產,經產業部門認定達到產業監管要求,重建項目符合片區產業規劃,符合我市產業發展導向,因企業技術改造、擴大產能等發展需要,且通過綜合整治、局部拆建等方式無法滿足產業空間需求,在2007年6月30日前建成的舊工業區,經區政府批准,可允許申請拆除重建,更新改造方向應為普通工業用地。

第三十一條 鼓勵區塊線內工業用地中的各類配套設施集中統一設置。工業項目進行改建、擴建的,其配套設施應同步設計、同步報批、同步建設、同步驗收。

第三十二條 加大區塊線內低效閑置工業用地的盤活力度,鼓勵對邊角地、夾心地等分散低效的工業用地進行整合利用。

第五章 產業發展

第三十三條 市發展改革部門要根據國家、省有關產業法規和政策的要求,結合我市產業發展特點和趨勢,會同有關部門適時修訂全市產業發展導向目錄,各區可以根據市產業發展導向目錄制定轄區重點產業發展指導目錄。

嚴禁向禁止類工業項目供地,限制發展類產業禁止投資新建項目和簡單擴大再生產,只能進行技術改造。

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和土地利用規劃,不符合安全生產和環保距離要求,生產工藝裝備落後、清潔生產水平低下、污染治理設施不符合要求、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予以清退淘汰。

第三十四條 各區要根據市相關產業規劃和市產業發展導向目錄制定轄區工業區塊的產業發展規劃,引導符合產業規劃的項目入駐。以工業為主導功能的城市更新項目應當編制產業規劃,明確產業定位。

第三十五條 產業部門要研究編制工業園區產業發展、信息化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服務建設等建設標准指引,引導建設高質量的新型產業園區。

第三十六條 新建工業項目原則上一律進園進區,著力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高端製造業、生產性服務業等產業項目在高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未來產業集聚區等現有工業園區集中布局。

支持以產業鏈為紐帶,在工業園區集中布局相關產業生產、研發、供應、上下游產品服務項目及公共服務項目,促進產業集聚發展。

第三十七條 重點依託高新區、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未來產業集聚區等園區、基地,大力促進產業要素集聚發展、引領產業技術創新、推進集群組織變革、深化集群開放合作,打造特色鮮明、體系完善、協同緊密、競爭力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和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

第三十八條 加強市、區重點產業項目遴選的組織工作,確保重點產業和重點企業項目落地。重點產業項目用地出讓(除商業配套建築類型)底價按照評估價的70%確定,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高端製造業出讓底價同時適用產業發展導向修正系數。

第六章 監督管理

第三十九條 各區應加強對工業用地產業發展的監管,重點監管產業准入條件、產出指標、股權變更、注冊地遷改等情況。

第四十條 加強項目在土地使用期限內全過程動態管理,將產業准入條件、投產時間、投資強度、產出效率和節能環保、股權變更約束等要求納入產業發展監管協議,產業監管協議作為土地供應合同附件。

第四十一條 建立全市產業項目監管制度,分別在項目建成投產、達產後每隔5年、出讓(租賃)年期到期前1年等階段,由各區組織對產業發展監管協議約定事項的履行情況進行核查,並根據履約核查情況依法依約進行處置後,形成履約核查處理報告,並按批次報送市政府。

第四十二條 區塊線內企業有土地到期、不符合產業監管要求、自願或者強制遷出等情形的,由市規劃國土部門按照協議約定或者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權。

第四十三條 市市場監管部門會同產業部門和規劃國土部門研究建立健全全市土地市場誠信體系,將工業用地交易活動當事人資質資格、信用獎懲、項目審批和違法違規處罰等信息通過全市政務信息資源交換平台向社會公開發布,並依法限制或禁止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的企業參與工業用地招拍掛有關活動。

第四十四條 區塊線中位於深圳高新區范圍內的工業用地,有關單位應當依據《深圳經濟特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本辦法的有關規定對工業用地實行嚴格管理。

第四十五條 區塊線內工業用地在建設前應當進行土壤和地下水地質環境質量檢測,在建設和使用過程中應當加強土壤和地下水地質環境保護,經環保部門認定,造成嚴重環境污染的,按照「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要求用地單位承擔土壤和地下水地質環境修復的相關費用。

第四十六條 強化工業用地及其地上建築物用途管制,對擅自改變出讓合同規定的工業用途和條件開發利用土地的,由規劃國土部門和規劃土地監察部門責令限期6個月內糾正,恢復工業用途,並依法予以處罰。拒不糾正的以及違法情節嚴重在限定期限內未予糾正的,由規劃國土部門和規劃土地監察部門依法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沒收地上建築物、附著物。

第四十七條 各區和市規劃國土部門應當根據《深圳經濟特區土地使用權出讓條例》和《深圳市工業及其他產業用地供應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加強對區塊線內用地建設活動的監察工作。被檢查的單位和個人應如實提供有關資料,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

第四十八條 市規劃國土部門會同產業部門每年對各區執行本辦法的有關情況進行督導檢查。

對在區塊線內工業用地管理、規劃建設、產業監管中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由有關部門實行終身責任追究制。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九條 依本辦法劃定的區塊線及其范圍圖為本辦法組成部分,具同等法律效力

第五十條 加強對區塊線外工業用地的嚴格管理,確保中長期內全市工業用地總規模保持穩定。

深汕特別合作區依照本辦法劃定區塊線進行嚴格管理,確保工業用地規模占城市建設用地比重不低於35%。

第五十一條 本辦法規定有關部門應當出台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操作規程等事項的,有關部門應當盡快出台。

第五十二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本辦法施行前,相關規劃或建設工程方案設計已經規劃國土部門審查通過的,按已批準的規劃和建設工程方案設計進行建設,不適用本辦法。

『捌』 深圳舊改更新條例正式版來了,哪裡改怎麼改

深圳十三五各區城市更新具體規劃:
1、小塊用地的拆遷,需要權利主體人100%同意。
2、成片住宅舊改,由政府主導推動。
3、對住宅的舊改拆遷是以【危房】、【棚戶區】為主。品質較好的舊小區,並不提倡舊改。
4、舊改拆遷以工業-產業區為主,當然也包括城中村。
5、城市更新是以「更新-提升」為主,部分重點區域要求【拆除重建】。
6、城市更新和舊改的目的是:提升產業能力、增加社會配套、增加保障用房、緩解住宅供應緊張7.對產業區的更新和舊改,有產業升級用地的比率的底線要求。
「拆不動、賠不起、玩不轉」成為舊改項目共同難題。此次草案稿規定若「釘子戶」不超過5%即可申請強征,且拆賠比在在1:1至1:1.3之間。

『玖』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的若干疑問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適不適用於該法頒布實施之前的違建?

不適用,但是該建築建成後存續到頒布實施後就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有無追訴期?追訴期是多長時間?
追訴期是指刑事案件,這里應該適用的是訴訟時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所列之處罰措施(如強拆)是否屬於行政行為?
是的
若過追訴期,城管可否繼續執行
無論是訴訟時效還是追訴期都是指訴訟的事
這個是行政處罰的執行沒有關系

1、http://consult.fabao365.com/ask/251448.html這些律師的解釋是否得當
的解釋基本是合適的
2、法律是逐步完善
3、你的補充沒有看明白你是問問題那還是想表達觀點

『拾』 深圳出台6條措施為城市更新提速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竇延文)昨日,市住建局聯合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出台《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城市更新等相關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以切實解決當前受疫情影響的房地產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為導向,形成6條措施。其中,疫情期間的土地出讓價可以延期到6月22日前繳交。
《通知》提出延長城市更新單元計劃有效期和原有地價測算規定適用期限,解決企業因疫情影響相關工作無法按照原定計劃推進實施的困境,確保實施進度有序推進。為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實施主體申請人可以金融機構保函的方式代替現金形式的保證金(監管資金)。
為加快商品房供應,《通知》提出,申請預售的商品房必須符合土地出讓合同和規劃許可條件等要求,並保證項目工程質量。今年內,高層建築主體施工形象進度達到總層數的二分之一、裝配式建築完成基礎工程並達到標高±0.00標準的商品房項目,可以申請預售。
此外,允許延期繳納土地出讓價款,對土地價款繳款截至時間在廣東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期間及一級響應結束後4個月內(即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6月22日)的項目,土地價款可延期至2020年6月22日前繳交。
為促進城市更新工作提速增效,《通知》要求各區要堅持全市城市更新工作一盤棋,禁止一區一策,不得在全市政策規定外增設審查(審批)環節、設置前置條件,嚴格落實統一平台受理辦理、規定時限完成審查(審批)的要求。

熱點內容
法律服務在社區 發布:2025-07-14 15:08:45 瀏覽:285
平頂山新華法院 發布:2025-07-14 15:07:48 瀏覽:486
制安全條例 發布:2025-07-14 15:06:17 瀏覽:678
司法邏輯 發布:2025-07-14 15:05:26 瀏覽:858
采購人資格審查不嚴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4 15:03:59 瀏覽:187
同桌灌酒法律責任案例 發布:2025-07-14 14:56:58 瀏覽:617
鄉鎮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情況 發布:2025-07-14 14:34:02 瀏覽:415
律師見證規范 發布:2025-07-14 14:25:30 瀏覽:457
醫囑法律條例 發布:2025-07-14 14:24:43 瀏覽:570
2019經濟法第二套 發布:2025-07-14 14:24:38 瀏覽: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