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非稅收入管理條例
A. 非稅收入的管理范圍
是指各級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規定,為支持某項公共事業發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無償徵收的具有專項用 途的財政資金。
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
包括國家機關、實行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代行政 府職能的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 產出租、出售、出讓、轉讓等取得的收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范圍內實行特許經營項目的有償出讓收入 和世界文化遺產的門票收入,利用政府投資建設的城市道路和公共場地設置停車泊位取得的收入,以及 利用其他國有資產取得的收入。
國有資本經營收益
是政府非稅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國有資本分享的企 業稅後利潤,國有股股利、紅利、股息,企業國有產權(股權)出售、拍賣、轉讓收益和 依法由國有資本享有的其他收益。 彩票公益金
是政府為支持社會公益事業發展,通過發行彩票籌集的專項財政 資金 。
罰沒收入
是指法律、行政法規授權的執行處罰的部門依法實施處罰取得的罰沒款 和沒收物品的折價收入。
以政府名義接受的捐贈收入
是指以各級政府、國家機關、實行公務員管理的 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名義接受的非定向捐贈貨幣收入,不包括定向捐贈貨幣收 入、實物捐贈收入以及以不實行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企業、個人或者 其他民間組織名義接受的捐贈收入。
主管部門集中收入
主要指國家機關、實行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 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集中所屬事業單位收入,這部分收入必須經同級財政部門批准。
政府財政資金產生的利息收入
是指稅收和非稅收入產生的利息收入,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計息,統一納入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范圍。
B. 什麼叫做非稅收入管理局
非稅收入管理局是負責本級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罰沒收入、國有資源使(占)用費收入以及其他非稅收入的管理操作規程制定、票據管理、財務會計核算等工作;負責本級非稅收入政策執行情況檢查和征費稽查工作;負責對本級非稅收入徵收管理的工作指導。
工作職責:
1、貫徹落實上級有關非稅收入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制度,研究制定我區非稅收入徵收管理的具體實施辦法;負責區級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附加)、罰沒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收益、其他非稅收入的徵收管理。
2、組織、委託和督促各執收單位做好非稅收入的征繳工作。
3、核定全區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年度徵收計劃,組織非稅收入計劃的執行。
4、負責全區非稅收入徵收管理工作及統計、分析、報表報送工作。
5、負責非稅收入的核算與統計和「非稅收入匯繳結算戶」資金的核對、清算與劃解。擬定區本級非稅收入統籌方案。
(2)陝西省非稅收入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政府非稅收入包括:
1.行政事業性收費。是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有關規定,依照國務院規定程序批准,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服務的過程中,按照成本補償和非盈利原則向特定服務對象收取的費用。
2.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級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央有關文件規定,為支持某項特定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公共事業發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無償徵收的具有專項用途的財政資金。
3. 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是指各級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根據法律、法規、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其財政部門的規定,設立和有償出讓土地、海域、礦產、水、森林、旅遊、無線電頻率以及城市市政公共設施和公共空間等國有有形或無形資源的開發權、使用權、勘查權、開采權、特許經營權、冠名權、廣告權等取得的收入。
4.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是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黨團組織按照國有資產管理規定,對其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出租、出售、出讓、轉讓等取得的收入。
C. 財政部《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辦法》屬於什麼法律
財政部《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辦法》屬於財政部發布的規范性文件。
不屬於法律法規范疇,可以看做是一項管理措施,應該歸類為 「 國家部委級別的規范性文件 」。
D. 國家規定的非稅收入有哪些
一、行政性收費。即行政機關和其他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進行行政管理,司法機關進行訴訟活動,向管理相對人或者訴訟當事人依法收取的證照性、管理性等收費。
二、事業性收費。即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提供特定服務,向服務接受者依法收取的非經營性收費。如培訓費、檢驗、檢測、檢疫費等。
三、政府性基金(附加)。即政府為支持特定事業的發展,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徵收的具有專門用途的資金。
四、罰沒收入。即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依法實施的罰款、罰金、沒收違法所得、追繳非法收入、沒收財產和非法財物的變價收入等。
五、國有資產(資源)收益。即利用國有資產(資源)進行投資、經營、出讓、轉讓、出租等,依據法律法規、規章、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有關規定收取的收益。
六、其他非稅收入。主要包括主觀部門收取的管理費等集中收入、以政府名義接受的捐贈收入、彩票公益金、非經營性單位直接收取的收入、無主財物,以、規章、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有關規定收取的其他非稅收入等
E. 非稅收入管理的管理問題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國財政收入增長很快,2004年.全國財政收入在2003年突破2萬億的基礎上,再上新台階,達到26355.88億元。而政府非稅收入增長也很快.2004年,全國政府非稅收入規模大約為10523億元,相當於同期財政收入的39.8%。但是南於政府非稅收入是我國在構建公共財政體制過程中,在不斷強化預算外資金管理和深化「收支兩條線」管理體制改革和探索中總結出來的,概念的確立在時間上比較晚.在現實的管理中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所以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
非稅收入作為國家的財政收入重要組成部分至今沒有全國性的法律法規,反觀不少地方都根據自身的情況制訂了相應的地方性法規或者是政府性規章.如湖南省人大已頒布執行《湖南省非稅收入管理條例》.將非稅收入的收支、管理、使用初步納入了法制化的軌道.濟南市既有市人大批准實施的《濟南市預算外資金管理辦法》、還有市政府令 由於從預算外資金管理到非稅收入管理不僅僅是簡單的概念置換.而是公共財政改革過程中的一次質的飛躍.無論是在概念、范圍、管理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均賦予了新的內涵,實現了新的突破。不可否認.這些地方性法律法規和政府性規章.對促進當地非稅收入的管理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但是因為各地情況差距較大.而且在認識上還有m人,權威性也不夠.特別是最近幾年財政改革變化比較大,及時性不足.都對非稅收入的管理產生了不利影響,制約了非稅收入管理的法制化、規范化。
(二)徵收管理還存在許多問題。
目前,就政府非稅收入的徵收方式而言,採取的主要是由財政部門直接徵收和委託執收執罰單位分散徵收相結合的形式。但由於監督力度不夠,現階段,政府非稅收入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罰沒收入等均由各級執收執罰單位受財政部門委託代為徵收,財政部門直接進行徵收的政府非稅收入種類較少 在實際徵收過程中逐漸L{I現了徵收行為不規范、隨意性較大等問題 具體表現在:一是票據使用不規范。在政府非稅收入的實際征繳過程中。一些執收執罰部門並沒有使用由財政部門監制的標准票據.而諸如上級主管部fj的收據、單位內部往來結算的票據、稅務部門的發票甚至白條等常常被作為執收執罰的憑證。二是徵收標准不統一。一方面,由於受到利益驅使.為了爭取到更多的「可支配」經費,一些地方或單位經常越權批准或擅自出台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准、擴大收費范圍,甚至隨意將行政事業性收費轉為經營性收費;另一方面,考慮到某些利害關系,一些地方或單位往往不按程序。越權減免收費項目,或降低收費標准,只是象徵性地收取少量「人情費」。
(三)監任機構分工不明,監督查處不力。
目前,承擔政府非稅收入監督任務的部門並不少.但由於缺乏明確分工。各監督機構大都是只重事後監督而輕事前、事中監督,只看重收入取得的合法性而忽略資金使用的合理性.使得監督「防患於未然」的根本目的沒有達到。同時,由於所有監督機構都集中在事後進行監督檢查,往往讓基層單位在這一階段窮於應付.不但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還影響了正常工作的進行。此外,當前一些監督檢查丁作還是停留在「走形式」的階段。
(四)沒有徹底解決好激勵與約束機制問題。
建立有效的激勵與制約機制是規范非稅收入管理的重要手段,可是從目前所進行的改革看,並沒有徹底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為了調動執收單位的徵收積極性,財政部門需要給執收部門一定的激勵, 目前非稅收入主要採取收支掛鉤的「收支兩條線」管理方式,納入預算管理的上繳圍庫,未納入預算管理的上繳財政專戶.而實行財政專戶管理的非稅收入,基本上全額撥給執收單位.即使部分地區對非稅收入按一定比例統籌資金,但其餘仍撥給執收單位,基本維持「誰收誰用」的分配格局。南於預算安排緊張,這樣,「收費大戶」與「清水衙門」形成的收入反差,部門之間、單位之間苦樂不均現象嚴重:一方面,無收費無罰款來源、全靠財政預算安排經費的單位,資金較為緊張;另一方面有收費、有罰款來源的單位花錢大方、職工待遇等各方面都較其他單位好。
(五)票據使用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是部分省市重票據發放,輕票據使用監管,「限量發放、驗舊領新、以票管收」流予形式。二是各省市推廣使用電腦開票進展緩慢,執收單位手工開票多,造成開錯票、作廢票多,財政部門核銷作廢票號的工作量大。三是執收單位票管人員更換頻繁,管理票據的責任心不強.票據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落實,丟失票據的現象時有發生。
F. 非稅收入管理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1)依法遵規,規范管理,按照《預演算法》和現行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遵照《財政部關於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通知》以及政府收支分類改革的要求,切實加強和規范政府非稅收入管理。
(2)總體規劃,分步實施。購建相對完善的政府非稅收入徵收管理體系工作規劃,根據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狀況和條件,分部實施。在工作中,注意選准工作重點、爭取局部突破、以點促面,形成政府非稅收入的管理新格。
(3)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各地、各部門的實際情況,按照政府非稅收入的不同特徵,有區域的對各種政府非稅收入項目進行分類管理。
(4)規范要求,加強監督,按照「收支兩條線」、部門預算、政府收支分類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要求,逐步推進和完善綜合財政預算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的監督管理。
G. 非稅收入管理條例哪兒有
湖南省非稅收入管理條例
《湖南省非稅收入管理條例》於2004年5月31日經湖南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非稅收入管理條例現予公布,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廣州市非稅收入管理辦法【2006-06-03】
2006年10月1日 第一條為加強非稅收入管理,規范財政收入分配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及其實施條例、《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
海南省非稅收入管理辦法【2006-05-12】
2009年7月30日 甘肅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14號)《甘肅省非稅收入管理條例》已由甘肅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於2009年6月4
青海省非稅收入管理條例
2009年6月7日 《青海省非稅收入管理條例》已由青海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於2009年5月22日通過,非稅收入管理條例現予公布,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非稅收入管理條例
http://google.com/bookmarks/url?url=//izlv.i%0dmai360.c%0dom/m/kw/9250/1755475.html
H. 非稅收入包括什麼
包括: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彩票公益金、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 入、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罰沒收入、以政府名義接受的捐贈收入、主管部門集 中收入、政府財政資金產生的利息收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