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規政策查詢
A. 在哪裡可以查找各類法律法規條文
1、打開網路搜索,在搜索框輸入中國法律法規資料庫。
B. 關於國家和地方的政策,法律法規查詢的問題
法律可去新華書店購買中華人民共和國XX法的書籍,如果要詳細深入了解版可購買對應法律的詳權解書籍,其中法律書籍很便宜,每一本並不多,價格也不貴,但詳解部分可能貴一些
國務院一般不下達具體的行政命令或制定具體政策,多數都是給大方向
而如果是惠民政策什麼的,則需要向當地對應的職能部門進行咨詢
理由:無論是網路,媒體,其即便報道了一些政策內容,但只能是對表面政策做報道,而實際執行和執行細則等都是由當地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來決定。比如社保繳費,前段時間媒體大篇幅報道了關於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允許繳費不滿15年人員一次性補繳的政策。但很多地方執行的社保機構並未收到對應的紅頭文件,也就不能執行相關政策法規。這是由於媒體多數需要搶先報道,以爭取信息的優先性和主動性,而對於是否執行,卻沒有準頭。
法律類求助問題可咨詢司法部門,或者律師;政策法規類建議向對應職能部門咨詢
C. 國家出台的一些法律法規國家政策一般發布在什麼平台網站上
由官方網站、主流媒體、地方政府網等平台發布,下面以人大網為例,查看最新發布法律法規查詢步驟:
所需材料:電腦或手機。
一、首先打開網路首頁,輸入「人大網」並進行搜索。
D. 有沒有比較全的法律法規\政策法規文件查詢的網站
沒有這樣的網站,如果屬於法律范圍,中國法院網比較全,如果具體到某個城市的文件,只能到當地政府網站查詢。
E. 任何一個普通公民都可以查詢到國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規嗎怎麼查詢最便捷
按實際情況,由於無法確定你想查詢的是那一方面的信息,無法就查詢作出詳細回答。但你可以按法律規定,自行確定更快的查詢方法。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九條行政機關對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應當主動公開:
(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
(二)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
(三)反映本行政機關機構設置、職能、辦事程序等情況的;
(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應當主動公開的。
第十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九條的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確定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具體內容,並重點公開下列政府信息:
(一)行政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及相關政策;
(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信息;
(四)財政預算、決算報告;
(五)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項目、依據、標准;
(六)政府集中采購項目的目錄、標准及實施情況;
(七)行政許可的事項、依據、條件、數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請行政許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及辦理情況;
(八)重大建設項目的批准和實施情況;
(九)扶貧、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促進就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實施情況;
(十)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預警信息及應對情況;
(十一)環境保護、公共衛生、安全生產、食品葯品、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查情況。
第十四條
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政府信息發布保密審查機制,明確審查的程序和責任。
行政機關在公開政府信息前,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對擬公開的政府信息進行審查。
行政機關對政府信息不能確定是否可以公開時,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報有關主管部門或者同級保密工作部門確定。
行政機關不得公開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但是,經權利人同意公開或者行政機關認為不公開可能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響的涉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可以予以公開。
第十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在國家檔案館、公共圖書館設置政府信息查閱場所,並配備相應的設施、設備,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獲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行政機關可以根據需要設立公共查閱室、資料索取點、信息公告欄、電子信息屏等場所、設施,公開政府信息。
行政機關應當及時向國家檔案館、公共圖書館提供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
第三十七條
教育、醫療衛生、計劃生育、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環保、公共交通等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公共企事業單位在提供社會公共服務過程中製作、獲取的信息的公開,參照本條例執行,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機構制定。
F. 各類最新法律法規在哪個網站上可以查到
可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上進行查詢。
方法如下:打開人民政府網(內http://www.gov.cn/),點擊【法律法規容】即可查看。
G. 如何查找各類政府公文、政策法規等政府信息
根據查找來的信息的類別自進入官方的網站查找。
舉例:杭州地區,尋找財稅優惠政策,進入國家稅務總局浙江省稅務局。
1、打開網站
4、點擊自己需要的政策。
(7)法律法規政策查詢擴展閱讀:
2018年3月1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受國務院委託,國務委員王勇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作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該說明第二點第十一條明確指出,「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並,具體承擔所轄區域內的各項稅收、非稅收入征管等職責。國稅地稅機構合並後,實行以國家稅務總局為主與省(區、市)人民政府雙重領導管理體制。」
2018年6月15日上午,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級以及計劃單列市國稅局、地稅局合並且統一掛牌。
2018年7月20日,全國省市縣鄉四級新稅務機構全部完成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