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墳墓用地的法律法規
㈠ 我國法律對於殯葬用地有什麼規定
根據《殯葬管理條例》規定:
第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興建殯葬設施。
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不得對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員提供墓穴用地。
禁止建立或者恢復宗族墓地。
第十條禁止在下列地區建造墳墓:
(一)耕地、林地;
(二)城市公園、風景名勝區和文物保護區;
(三)水庫及河流堤壩附近和水源保護區;
(四)鐵路、公路主幹線兩側。
第十五條在允許土葬的地區,禁止在公墓和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任何地方埋葬遺體、建造墳墓。
(1)海南墳墓用地的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根據《殯葬管理條例》規定:
第十八條未經批准,擅自興建殯葬設施的,由民政部門會同建設、土地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取締,責令恢復原狀,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十九條墓穴佔地面積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標準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條將應當火化的遺體土葬,或者在公墓和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遺體 建造墳墓 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第二十一條辦理喪事活動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由民政部門予以制止;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㈡ 墳地受法律保護嗎
祖墳是否受法律保護,這個不能一概而論。
1、祖墳屬於著名人物的墓葬的,例如孔子墓,秦始皇墓等已經列入國家文物保護名錄,這個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法》的保護。清代以前的墓葬,無論身份,都屬於文物范圍,受法律保護。
2、上述范圍之外的祖墳,由於歷史原因,多數沒有相關土地等所有權,但墳主的相關權利仍受法律保護。如果在拆遷范圍內,相關單位往往和墳主協商,付給一定的費用(一般5000元左右)予以遷墳。拆遷部門不協商就遷墳毀墳的,屬於侵權行為,墳主可起訴至法院要求賠禮道歉予以補償;如果墳主無正當理由拒不遷墳,拆遷單位在履行告知等義務後有權按無主墳處理。
3、非拆遷單位無正當理由毀壞墳墓,亦屬於侵權行為,墳主可起訴至法院要求賠禮道歉予以賠償,恢復原貌;毀壞墳墓情節嚴重的構成盜掘古墓葬罪和侮辱屍體罪,有可能受到刑事處罰。
附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盜掘、非法經營和走私文物的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摘錄:
(1)按照國家文物主管部門的規定,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古墓葬、古遺址,受國家保護;辛亥革命以後,與著名歷史事件有關的名人墓葬、遺址和紀念地,也視同古墓葬、古遺址,受國家保護.
(2)依照文物保護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私自挖掘古墓葬、古文化遺址的,以盜竊罪論處.處理這類案件,不以被盜掘的古墓葬、古遺址是否已確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限,但對於盜掘已被確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墓葬、古遺址(包括國家級、省級和縣級)的,應從重處罰.
(3)對盜掘中竊取文物和破壞文物的,均應以盜竊罪論處,根據被盜、被毀文物所應評定的級別等情節予以處罰.
(4)盜掘古墓葬、古遺址,以盜竊罪論處的案件,在量刑幅度上,可以參照盜竊館藏文物的量刑標准,予以處罰.
(5)盜掘古墓葬、古遺址,雖未竊取到文物,但情節嚴重的,也應以盜竊罪處罰;如在盜掘古墓葬、古遺址時,破壞了經鑒定屬於不能移動的珍貴文物,應依法從重處罰。
(6)對於群眾性的盜掘古墓葬、古遺址案件,要實行懲辦少數、教育多數的原則,區別對待.懲處的重點應當是盜掘集團或者聚眾盜掘的首要分子,共同犯罪的主犯,教唆犯,慣犯,累犯,與投機倒把、走私、盜運珍貴文物出口的罪犯有勾結的主要犯罪分子.
(7)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施工、生產中出土的文物進行哄搶或者私分、私留的,對參與人員分別以搶奪罪或者盜竊罪論處;情節顯著輕微的,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但文物必須追繳,送文物主管部門.
㈢ 急求有關祖墳的法律問題
樓主,你好:
1,土地使用權分為國有和集體兩種,你們爭議的那塊土地應該是屬於集體所有的土地,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利。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可分為農用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農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是指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的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鄉(鎮)企業和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用地的使用權。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用地使用權通過發包方與承包方訂立承包合同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通過土地使用者申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取得。 因此這種土地使用權的買賣應該是無效的。
2,合同無效,即是應當恢復原狀,程家可以要求陳家遷出祖墳,同時也應當返還當時買賣的價款。
具體情況可以到廣東鑫涌律師事務所找林律師咨詢
㈣ 農村墳地佔地的規定
在國家立法的法規中沒有這樣的規定,有可能當地政府或民政部門有具體規定,可以向當地民政部門咨詢。
立墳墓大小標准一是參照當地政府或政府部門的規范性文件,二是須遵守當地的風俗習慣或有利於公序良俗操作。有的地方風俗明確了「後不壓祖」的說法,即宗室後人的墳頭不能比上輩或祖輩的墳頭大。
《殯葬管理條例》第三條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全國的殯葬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殯葬管理工作。
第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興建殯葬設施。
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不得對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員提供墓穴用地。
禁止建立或者恢復宗族墓地。
第十條禁止在下列地區建造墳墓:
(一)耕地、林地;
(二)城市公園、風景名勝區和文物保護區;
(三)水庫及河流堤壩附近和水源保護區;
(四)鐵路、公路主幹線兩側。
前款規定區域內現有的墳墓,除受國家保護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墓地予以保留外,應當限期遷移或者深埋,不留墳頭。
㈤ 墓地范圍在法律上有沒有規定多寬
沒有規定寬度,只對墓地佔地面積進行了規定。
2018年9月7日,民政部公布的《殯葬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國家建立基本殯葬公共服務制度,提供遺體接運、暫存、火化、骨灰存放以及生態安葬等基本殯葬服務,實行政府定價並動態調整。
針對殯葬設施管理,徵求意見稿規定,嚴格限制公墓墓位佔地面積、墓碑高度和使用期限。
安葬骨灰的獨立墓位佔地面積不得超過0.5平方米,合葬墓位的佔地面積不得超過0.8平方米。安葬遺體的墓位(含合葬墓位),佔地面積不得超過4平方米。墓碑高度不得超過地面0.8米。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的墓位、格位價格實行政府定價並動態調整。經營性公墓的墓位用地費和維護管理費實行政府指導價。
(5)海南墳墓用地的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其他要求
農村為村民設置公益性墓地,經鄉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利用外資建設殯葬設施,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國務院民政部門審批。
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興建殯葬設施。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不得對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員提供墓穴用地。
禁止建立或者恢復宗族墓地。
禁止在下列地區建造墳墓:
1、耕地、林地;
2、城市公園、風景名勝區和文物保護區;
3、水庫及河流堤壩附近和水源保護區;
4、鐵路、公路主幹線兩側。
前款規定區域內現有的墳墓,除受國家保護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墓地予以保留外,應當限期遷移或者深埋,不留墳頭。
嚴格限制公墓墓穴佔地面積和使用年限。按照規劃允許土葬或者允許埋葬骨灰的,埋葬遺體或者埋葬骨灰的墓穴佔地面積和使用年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按照節約土地、不佔耕地的原則規定。
殯葬服務單位應當加強對殯葬服務設施的管理,更新、改造陳舊的火化設備,防止污染環境。殯儀服務人員應當遵守操作規程和職業道德,實行規范化的文明服務,不得利用工作之便索取財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殯葬管理條例
㈥ 國家對墓地有什麼規定
《殯葬管抄理條例》第八條襲建設殯儀館、火葬場,由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提出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建設殯儀服務站、骨灰堂,由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審批;
建設公墓,經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事政策幾個問題的意見(修正稿)》第十條 對於自留地糾紛,應當根據歸社員家庭使用長期不變的精神處理。
對於墳山、墳地糾紛,在不嚴重影響生產和集體利益的情況下,也要適當的照顧到歷史習慣。
社員個人侵佔集體土地或者他人使用的自留地、開荒地、宅基地、墳山等,應當予以制止,令其歸還原主,其所用工本費,可協商解決。
拓展資料
按照《公墓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經營性公墓的護墓費一次性收取最長不得超過20年,這是從保護群眾利益和方便群眾繳費的角度提出的限制性繳費周期。
購墓者在簽訂墓地使用協議時,一定要確認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對護墓費的繳納周期、價格以及各自的責任作出明確規定,對不履行協議的一方,另一方有權根據協議的約定進行處置。
㈦ 法律上是怎麼規定離墳墓地多少米可以蓋房子的
法律沒有這方面的規定,可按照公序良俗原則與對方好好協商。如協商不成,可以侵犯相鄰權為由起訴到法院進行解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障礙,賠償損失。
第八十條規定,國家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單位使用,也可以依法確定由集體所有制單位使用,國家保護它的使用、收益的權利;使用單位有管理、保護、合理利用的義務。
公民、集體依法對集體所有的或者國家所有由集體使用的土地的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承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規定。土地不得買賣、出租、抵押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
第八十一條規定,國家所有的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等自然資源。
國家所有的礦藏,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單位和集體所有制單位開采,也可以依法由公民採挖。國家保護合法的采礦權。
公民、集體依法對集體所有的或者國家所有由集體使用的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的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
承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規定。國家所有的礦藏、水流,國家所有的和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林地、山嶺、草原、荒地、灘塗不得買賣、出租、抵押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
第八十二條規定,全民所有制企業對國家授予它經營管理的財產依法享有經營權,受法律保護。
(7)海南墳墓用地的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一、農村自建房屋新規
1、需要翻建房屋的,要帶上相關的房產資料以及房屋翻建的申請書面文件去到相關部門進行報備;
2、需要翻建房屋的,其中相關房產證件缺失的,那麼就盡可能的提供土地使用權證等相關的材資料來證明,一樣是需要去相關部門進行報備;
3、如果需要翻建房屋但房產相關的資料證明都沒有的情況,那麼就需要相關部門重新認證,通過後才能進行申報。
另外,每個地區的規定可能有些許差別,所以農民朋友在建房的之前最好先去相關負責部門詢問清楚要求規定,不要盲目的動工建設,否則一旦房子建好了之後如果不符合規定的到時候就麻煩了。
二、農村建房注意事項
1、在原有宅基地上建房
這種情況就是翻蓋舊房子或是在已經批下來的宅基地上建房。
根據規定,建房的村民需要向村委會提出建房申請,並通過村民會議。之後拿著原有宅基地的使用證明、戶籍證明、要蓋房子的施工圖或方案圖、村民委員會的書面意見等材料去鄉(鎮)政府審批,拿到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就能安心的蓋房了。
2、重新申請宅基地建房
申請流程與上面基本一致,不同的是鄉鎮政府初審通過後,還要報縣(市、區)住房城鄉規劃建設主管部門審查,合格後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另外材料准備方面,除了戶籍證明等三項,需佔用農用地的,要提供村民委員會出具的擬佔用農用地的情況說明。
3、建造3層及以上樓房
2018年1月27日開始施行的《四川省農村住房建設管理辦法》明確規定,農村建築施工人員個人不得承攬3層及以上、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及以上或者跨度6米及以上的農村住房建設。
並要求凡是達到以上條件之一的,應當委託建築施工企業、勞務分包企業承擔施工,並向鄉(鎮)人民政府申報,納入工程質量監督。
4、宅基地有償使用、有償退出
江西等省份正在探索農村宅基地的有償使用、有償退出和農民自主管理。主要是針對宅基地超面積使用,對超出標准但是已經開始建設的農村宅基地,對確認超占的面積進行有償使用。
對符合申請宅基地建房條件,自願放棄建房資格或是自願退出宅基地的給予補償和獎勵。
㈧ 農村老墓地有什麼法律法規么
一、《殯葬管理條例》
第五條:在實行火葬的地區,國家提倡以骨灰寄存的方式以及其他不佔或者少佔土地的方式處理骨灰。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實行火葬的具體規劃,將新建和改造殯儀館、火葬場、骨灰堂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和基本建設計劃。
農村為村民設置公益性墓地,經鄉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第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興建殯葬設施。
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不得對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員提供墓穴用地。
禁止建立或者恢復宗族墓地。
第十五條:在允許土葬的地區,禁止在公墓和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任何地方埋葬遺體、建造墳墓
二、《公墓管理暫行辦法》
第三條:公墓是為城鄉居民提供安葬骨灰和遺體的公共設施。公墓分為公益性公墓和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是為農村村民提供遺體或骨灰安葬服務的公共墓地。經營性公墓是為城鎮居民提供骨灰或遺體安葬實行有償服務的公共墓地,屬於第三產業。
第九條:建立公益性公墓,由村民委員會提出申請,報縣級民政部門批准。
(8)海南墳墓用地的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具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強制執行,所需費用由喪事承辦人承擔。強制執行時,當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和死者生前所在單位應當協同處理:
(一)將應當火化的遺體土葬的;
(二)將骨灰裝棺土葬的;
(三)在本辦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地區建造墳墓的;
(四)在公墓、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建造墳墓的。死者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企事業單位職工的,除按前款規定處理外,所在單位不得支付喪葬費和因喪事造成的困難補助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