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土地權屬登記條例
❶ 重慶市土地房屋權屬登記條例的一般規定
第九條 土地以宗地為基本單元進行登記;房屋以有固定界限,可以獨立使用,有明確、唯一編號的幢、層、套、間為基本單元進行登記。
經規劃許可修建的房屋,以規劃審批確定的最小單元為基本單元進行登記。
已辦理權屬登記的房屋需要改變原基本單元申請登記的,申請人應當將變更方案報規劃、建設、消防等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准。土地房屋登記機構根據經審查批準的基本單元變更方案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
第十條 土地房屋登記一般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申請;
(二)受理;
(三)審核;
(四)記載於登記簿;
(五)核發房地產權證或者房地產登記證明。
登記機構認為有必要的,可以就有關登記事項進行公告。
第十一條 土地房屋登記簿是土地房屋權利歸屬和內容的根據。
土地房屋登記簿應當載明土地房屋的自然狀況、權利狀況以及其他依法應當登記的事項。
土地房屋登記簿可以採用紙介質,也可以採用電子介質。採用電子介質的,應當定期異地備份。
第十二條 土地房屋登記應當由權利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提出申請。
法律、行政法規和本條例規定不需要申請的,登記機構可以依職權辦理登記。
第十三條 申請人應當以真實姓名或者名稱申請土地房屋登記。
土地房屋權利人為兩個以上的,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情形外,應當共同申請登記。
第十四條 申請土地房屋登記,應當由有關當事人共同申請。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由當事人單方申請:
(一)集體土地所有權、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
(二)因繼承、受遺贈取得的土地房屋權利登記;
(三)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生效法律文書取得土地房屋權利的登記;
(四)因人民政府生效的土地權屬爭議處理決定取得土地權利的登記;
(五)變更登記、異議登記、不涉及權利歸屬的更正登記;
(六)因土地房屋滅失或者權利人放棄土地房屋權利而申請注銷登記;
(七)商品房已辦理初始登記、預售合同備案登記或者預告登記,並且交清了全部房款,房地產開發企業已消亡且未按照約定申請土地房屋權屬轉移登記;
(八)法律、行政法規和本條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 未成年人的土地房屋權利應當由其監護人代為申請登記。監護人代為申請登記的,應當提交證明監護人身份的材料。
處分未成年人土地房屋申請登記的,監護人應當提供處分是為了未成年人利益的書面聲明。監護人有多人的,應當根據監護約定代為申請,或者由監護人共同代為申請登記。
第十六條 申請土地房屋登記,申請人應當提交登記申請書,申請人身份證明,有資質的機構出具的土地勘測報告和房產測繪報告等證明其申請事由成立的材料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材料。應當繳納相應稅費的,還應當提交稅費結清或者減免的證明材料。
委託他人申請土地房屋登記的,應當提交代理人的身份證明和授權委託書,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事項和委託許可權。
申請人或者委託代理人應當對所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負責。
第十七條 登記機構對各類申請材料目錄應當予以公示,未經公示的,不得作為登記申請材料。
第十八條 境外申請人提交的房屋登記申請、委託他人代為申請登記的授權委託書是外文的,應當提供中文譯本,並按照法律、法規規定辦理公證或者認證。
第十九條 登記機構收到申請時,應當查驗申請登記材料;登記機構就有關登記事項詢問申請人的,詢問結果應當經申請人簽字確認,並歸檔保留。
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登記機構應當當場一次性書面告知需要補正的內容。
申請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請人按要求完成補正申請材料的,登記機構應當即時出具書面受理憑證。
第二十條 申請登記的土地房屋不在本登記機構管轄區域的,登記機構應當告知申請人向有管轄權的登記機構申請。
第二十一條 辦理下列土地房屋登記,登記機構應當實地查看:
(一)集體土地所有權、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和集體土地所有權變更登記;
(二)在建工程抵押權登記;
(三)因土地房屋滅失導致的注銷登記;
(四)需要實地查看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二條 登記機構將申請登記事項記載於土地房屋登記簿之前,申請人可以撤回登記申請。
第二十三條 登記申請符合條件的,登記機構應當予以登記,並將登記事項記載於土地房屋登記簿。
土地房屋登記的事項自記載於土地房屋登記簿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記機構不予登記:
(一)未足額繳納土地有償使用費和其他稅費的;
(二)申請登記的土地權利超過規定期限的;
(三)違法建(構)築物;
(四)臨時用地或者臨時建(構)築物;
(五)申請人無正當理由不提供合法、有效的權利來源證明文件的,或者申請登記的權利與權利來源證明文件不一致的;
(六)對按本條例規定已辦理了限制登記的,但是,限制登記期限屆滿的和本條例第七十四條規定的輪候查封登記除外;
(七)申請登記事項與土地房屋登記簿記載沖突的;
(八)法律、法規和本條例規定不予登記的其他情形。
登記機構因前款原因不予登記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二十五條 自受理登記申請次日起,登記機構應當於下列時限內,將申請登記事項記載於土地房屋登記簿或者作出不予登記的決定:
(一)集體土地所有權、土地使用權或者房屋所有權登記時限:初始登記、轉移登記十五個工作日,變更登記十個工作日,注銷登記五個工作日;
(二)土地房屋抵押權、地役權登記時限:初始登記、轉移登記七個工作日,注銷登記五個工作日;
(三)預告登記、更正登記五個工作日;
(四)其他登記三個工作日。
申請人補充材料、登記機構實地查看、公告的時間,不計入登記時限。登記機構實地查看時間不得超過五個工作日。
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規定時限內完成登記的,經登記機構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登記時間,但是,延長時間不得超過本條規定的原時限。
第二十六條 登記機構應當根據土地房屋登記簿的記載,繕寫並向申請人核發房地產權證或者房地產登記證明。
共有權人申請登記土地房屋的,登記機構應當在房地產權證上註明共有情況。共有權人申請分別持證的,可以分別核發內容一致的房地產權證。
第二十七條 房地產權證、房地產登記證明記載的事項應當與土地房屋登記簿一致;記載不一致的,除有證據證明土地房屋登記簿確有錯誤外,應當以土地房屋登記簿為准。
第二十八條 房地產權證、房地產登記證明破損的,權利人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換發。登記機構換發房地產權證、房地產登記證明前,應當收回注銷原房地產權證、房地產登記證明。
房地產權證、房地產登記證明遺失或者因其他原因需補發的,權利人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補發,並通過登記機構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遺失、毀損聲明。
登記機構補發或者換發的房地產權證、房地產登記證明應當在記事欄註明原權利證書號、核准登記日期及補發或者換發字樣,並將相關事項記載於土地房屋登記簿。
第二十九條 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行政機關的生效法律文書,合法建造房屋,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土地房屋權利的,應當將土地房屋登記到權利人名下並記載於土地房屋登記簿後,再辦理與該土地房屋有關的其他登記。
第三十條 司法機關、仲裁委員會、行政機關發生法律效力的文書證明當事人以隱瞞真實情況、提交虛假材料等非法手段獲取土地房屋登記的,登記機構應當撤銷原土地房屋登記並通知土地房屋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收回房地產權證、房地產登記證明或者公告作廢,但是,土地房屋權利被他人善意取得的除外。
❷ 重慶市土地房屋權屬登記條例的初始登記
第三十一條 本條例所稱初始登記,是指對新建房屋所有權,新確認取得的集體土地所有權、土地使用權、地役權、土地房屋抵押權等進行的登記。
第三十二條 申請集體土地所有權初始登記,應當提交土地調查認可書和土地利用現狀圖。
第三十三條 申請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初始登記,應當提交批准用地文件、國有土地劃撥決定書、用地紅線圖和土地勘測定界報告。
第三十四條 申請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初始登記,應當提交土地出讓紅線圖、土地出讓合同、土地勘測定界報告。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為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初始登記,申請人還應當提交原土地權屬證明。
第三十五條 申請以租賃、授權經營、作價出資或者入股方式取得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初始登記,應當依據取得方式分別提交租賃合同、授權經營批准文件、土地使用權出資或者入股批准文件等土地資產處置批准文件與原土地使用權證、土地勘測定界報告。
第三十六條 申請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初始登記,應當提交取得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批准文件、土地勘測定界報告。
第三十七條 申請農用地使用權初始登記,應當提交取得農用地使用權的證明材料和土地勘測定界報告。
第三十八條 申請農村村民住宅土地房屋初始登記,應當提交宅基地批准證明材料,規劃批准證明材料,土地、房屋平面圖,申請人屬於農村村民的身份證明。
跨集體經濟組織建房的,還應當提交房屋所在地的集體經濟組織同意佔地建房的證明材料。
第三十九條 申請農村非住宅土地房屋初始登記,應當提交原土地使用權證書、建設工程竣工規劃核實確認書、房屋已竣工的證明、房產測繪報告。不能提交原土地使用權證書的,應當提交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使用權批准文件。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申請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還應當提交經村民會議同意或者由村民會議授權經村民代表會議同意的證明材料。
1987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以前修建的住宅申請初始登記,申請人不能提交權屬來源證明文件的,經房屋所在地村民小組證明、村民委員會簽署意見,並在房屋所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范圍內公告三十日,經公告無異議或者異議不成立的,由登記機構核准登記。
第四十條 申請在國有土地上建成房屋的初始登記,應當提交記載有土地使用權狀況的房地產權證、建設工程竣工規劃核實確認書、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證明、房地產坐落證明和房產測繪報告。
第四十一條 申請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應當對建築區劃內依法屬於全體業主共有的公共場所、公用設施用地和物業服務用房等土地房屋一並申請登記,由登記機構在土地房屋登記簿上予以記載,但是,對其共有土地房屋不單獨頒發房地產權證。
第四十二條 1990年4月1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實施前在國有土地上建成的房屋申請初始登記,申請人不能提交土地房屋權屬來源證明文件的,經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確認符合城市規劃,可以向登記機構提出公告申請。經登報公告滿三十日無異議或者異議不成立,登記機構應當核准登記。
第四十三條 申請地役權初始登記,應當提交房地產權證和地役權合同。
符合地役權登記條件的,登記機構應當將地役權合同約定的有關事項分別記載於供役地和需役地的土地房屋登記簿和權利證書,並將地役權合同保存於供役地和需役地的土地房屋檔案中。
供役地和需役地分屬不同登記機構登記時,申請人應當先向供役地的登記機構提出登記申請。負責供役地登記的登記機構完成登記後,應當通知負責需役地登記的登記機構,由其記載於需役地的土地房屋登記簿。
第四十四條 申請抵押權初始登記,應當提交房地產權證、主債權債務合同或者因開展相關經濟活動提供擔保的證明材料和抵押合同。
農村房屋所有權設定抵押的,還應當提交所在集體經濟組織同意土地使用權隨房屋一並抵押,並在抵押權實現時,同意處置、轉讓的書面資料。
同一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設定多次抵押的,以抵押登記申請的先後順序辦理抵押登記。
第四十五條 申請最高額抵押權初始登記,應當提交房地產權證、最高額抵押合同以及一定期間內將連續發生債權的合同或者其他登記原因的證明材料。
最高額抵押登記應當記載所擔保的最高債權額、最高額抵押的債權確定期間。
第四十六條 申請房地產開發項目在建工程抵押權初始登記,應當提交記載有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房地產權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主債權合同和抵押合同。
已進行在建工程抵押權登記的開發項目進行商品房預(銷)售,應當經抵押權人書面同意。商品房預(銷)售所得價款應當依法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以消滅抵押權。
在建工程竣工後辦理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時,登記機構應當將原在建工程抵押權登記情況轉載於土地房屋登記簿並在房地產權證上予以記載。
❸ 土地使用證與房產證兩證合一實施了沒有
「兩證合一」是一個形象的稱呼,總體意思是成為房地產權指土地使用證和房屋所有權證合二為一證。它是城鄉房屋產權證明的一次大統一。在現行的房產發證制度下,從城市到農村,共有集體土地所有證、集體土地使用證、國有土地使用證、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房屋所有權證、農村房屋所有權證、房屋他項權證、房屋共有權證等8 種證書。
在上海、深圳等地,一套房子只有一張證已經實施多年。以上海為例,大多數房屋只有一張綠色的「房地產權證」,這張證上載有房屋建築面積、使用面積、所有權、年限、土地的宗地圖、土地性質等,包含有其他城市房產證和土地證里的內容,市民在辦證時只要跑一趟房產部門就能搞定。
2004年12月1日,重慶市出台的《重慶市土地房屋權屬登記條例》,將8種證書簡化為了房地產權證和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證兩種證書。登記將施行更嚴格的實名制。如果夫妻沒有一起將兩人的姓名登記在權屬證書上,登記的一方就可以向登記機關申請辦理房屋的轉移、抵押、注銷等登記,而不必再去證明自己是未婚還是已婚、是否曾離婚、當前夫妻是否為實際的財產權利人等涉及當事人隱私的事項。條例頒布之後,無論房地機構合一還是分設,都必須而且只能設立一個窗口受理當事人的登記申請。
❹ 重慶市北部新區土地房屋權屬登記在哪裡查
渝北區在渝北區土地房屋權屬登記中心查 地址:渝北區雙龍大道319號
❺ 土地權屬登記
【土地權屬確認】是指由法定的國家機關對土地權利進行審查核實並向權利人頒發土地權利證書的一種行政行為,包括國有土地使用權確認、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認和農民集體非農建設用地使用權確認。
【國有土地使用權確認】國有土地使用權確認,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確認使用權。
【集體土地所有權確認】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確認,由土地所有者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集體土地所有權證書》,確認所有權。
【農民集體非農建設用地使用權確認】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於非農業建設的,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
【土地登記】是國家依照法定程序將土地的權屬關系、土地坐落、用途、面積、使用條件、等級、價值等情況記錄於專門的簿冊,以確定土地權屬,加強政府對於土地的有效管理,保護權利人合法權益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
土地登記機關是受理土地登記申請,組織地籍調查,審核辦理發證的縣級以上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其中,中央國家機關使用的國有土地的登記發證,由國務院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負責。根據《在京中央國家機關用地登記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6號),在京中央國家機關用地的土地登記和發證由國土資源部委託北京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直接辦理,國土資源部對委託的土地登記事務有權依法監督、檢查,對登記中的有關問題有權進行裁定,對違反有關規定的土地登記發證結果有權撤銷,對委託的土地登記事務有權收回。
【初始土地登記】是指土地登記機關在同一時間內對一定范圍的全部宗地的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及他項權利進行集中、統一的登記,因此,又稱土地總登記。初始登記是變更土地登記的基礎,通過初始土地登記建立起來的轄區每宗土地的表、卡、證是以後變更土地登記的根據。
【變更土地登記】是相對初始土地登記來講的,是對初始登記完成之後,按照實際情況,對發生變化或新產生的土地權利內容進行的更正登記或新設登記。變更是初始登記的延續,是土地登記機關對個別宗地土地權屬、用途等變化進行的及時登記,是隨時的、經常性的,可以說,是對初始土地登記進行的補充或修正。《土地管理法》規定,依法改變土地權屬和用途的,應當辦理土地變更登記手續。
【土地登記的內容和程序】土地登記的內容包括:①土地權屬性質與來源,包括土地所有權、土地使用權及他項權利及其來源等;②土地權利主體,包括:集體土地所有者、國有土地使用者、集體土地使用者和土地他項權利者;③土地權利客體,包括土地的坐落、界址、面積、用途、使用條件、等級和價格、使用年限等。土地登記的工作程序為:①土地登記申請;②地籍調查;③審核批准;④注冊登記;⑤頒發、換發或者更改土地證書,核發他項權利證明書。
【土地證書】是土地登記卡部分內容的副本,是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和土地他項權利者持有的法律憑證。土地證書由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填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頒發。根據《土地登記規則》土地證書有四種:《國有土地使用證》、《集體土地所有證》、《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和《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
❻ 重慶市土地房屋權屬登記中心的職能是什麼
土地房屋權屬登記中心是隸屬於國土房管局的辦事機構。相當於公安局設立的辦證中心差不多。該中心是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直屬的一個副處級自收自支事業
❼ 重慶土地確權什麼時候開始
每宗地的土地權需要經過土地登記申請、地籍調查、核屬審核、登記注冊、頒發土地證書等土地登記程序,才能得到最後的確認和確定,確權的狹義含義是指在土地登記過程中的權屬審核階段對土地權屬的來源、權屬性質的確認。根據中國土地所有權、土地使用權和他項權利的確認、確定的有關規定和當前土地管理實踐的要求,確權也是各級人民政府的重要職責之一,包括制定和完善確定土地權屬方面的法規和政策,處理土地權屬爭議和土地權屬的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等。如果你是流轉的其他人的土地,你要進行的確權那就是承包經營權和經營權證。一般來說土地確權需要你自己找到相關政府部門去,比如你流轉的土地需要首先土地流轉證明,這個可以去當地的土地交易所,然後再進行確權,這些現在在政府部門都是不需要收費的,但是你需要很多的流程,包括在農戶,集體或者是村委先相關的合同手續才能進行流轉合同和確權的。還有一種是收費的,這個收費並不是政府或者是相關單位收了你的費用,而是有部分人覺得在流轉合同和進行確權的過程中覺得比較麻煩,耗費時間和精力,於是就找到相關的一些代的公司或者企業,由他們出面去收取資料然後去相關單位幫助你,他們肯定是會收費的,這個收費的價格不一,可能在兩三千,也可能低一些。土地確權不是每塊土地或者是每個地方的都能,以重慶為例,現階段在重慶流轉過來的土地是無法進行承包經營權確權的,但是你可以先土地流轉證明。這個也是具有相當的法律效應的。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❽ 重慶市江北土地房屋權屬登記業務受理單
還是去問問 房管局吧 這個不是很清楚的哦
❾ 重慶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怎麼樣
簡介:重慶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是隸屬於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的事業單位。前身為重慶市土地房屋權屬登記中心、重慶市房地產交易所(重慶市房屋產權產籍監理所),成立於1993年。現有在冊職工97名。
❿ 土地權屬怎樣確認
土地權屬的確認就是確認某土地的產權歸屬和產權性質。農村土地權屬的確認主要通過查看土地承包合同、查看相關土地證件或土地權屬登記簿、查看土地流轉合同等來確定。
(1)依據土地承包合同確認權屬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21條規定,發包方應當與承包方簽訂書面承包合同。承包合同一般包括的條款:①發包方、承包方名稱,發包方責任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住所;②承包土地的名稱、坐落、面積、質量等級;③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④承包土地的用途;⑤發包方和承包方的權利和義務;⑥違約責任。(2)依據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確認權屬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23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向承包方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者《林權證》等證書,並登記造冊,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因此,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是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生效後,國家依法確認承包方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憑證。依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管理辦法》第6條規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應包括以下內容:名稱和編號,發證機關及日期,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承包土地名稱、坐落、面積、用途,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變動情況,其他應當註明的事項。依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管理辦法》第10條第二款規定,農村土地承包方有權查閱、復制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登記簿和其他登記材料。縣級以上農業主管部門不得限制和阻撓。
(3)依據土地流轉合同確認權屬
可用以鑒別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文件,除了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外,還有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農村土地承包法》第37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依據民法原則,民事當事人享有決定合同內容的權利,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在法律性質上也屬於民事合同,所以流轉合同的當事人可以通過平等協商方式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產權處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