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溯源法規
❶ 《食品安全法》中是不是沒有對未建立追溯體系的處罰
已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重要內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容意見》(國辦發〔2015〕95號)和《食品葯品監管總局關於推動食品葯品生產經營者完善追溯體系的意見》(食葯監科〔2016〕122號)等規定,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研究制定了《關於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的若干規定》,現予發布。
特此公告。
附件:關於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的若干規定
食品葯品監管總局
2017年3月28日
供參考。
❷ 食品安全溯源該怎麼樣制定管理制度
食品質量安全溯源系統是山東省標准化研究院承擔的國家863計劃項目,是一套利用自動識別和版IT技術,幫權助食品企業監控和記錄食品種植(養殖)、加工、包裝、檢測、運輸等關鍵環節的信息,並把這些信息通過互聯網、終端查詢機、電話、簡訊等途徑實時呈現給消費者的綜合性管理和服務平台。
❸ 什麼是食品溯源和召回制度
保證食品可追溯,是利用現代化信息管理技術給每件商品標上號碼、保存相關的管理記錄,從而進行追蹤溯源。
我國《食品安全法》規定,國家建立食品召開制度。食品生產經營者發現其生產經營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准,應當立即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已經上市銷售的食品,通知相關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召回的食品採取補救、無害化處理、銷毀等措施,並將食品召回和處理情況向縣級以上質量監督部門報告。
❹ 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的要求有哪些
食品安全溯源體系,最早是1997年歐盟為應對「瘋牛病」問題而逐步建立並完善起來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這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由政府進行推動,覆蓋食品生產基地、食品加工企業、食品終端銷售等整個食品產業鏈條的上下游,通過類似銀行取款機系統的專用硬體設備進行信息共享,服務於最終消費者。一旦食品質量在消費者端出現問題,可以通過食品標簽上的溯源碼進行聯網查詢,查出該食品的生產企業、食品的產地、具體農戶等全部流通信息,明確事故方相應的法律責任。此項制度對食品安全與食品行業自我約束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食品安全溯源體系的建立由政府主導推動,通過食品產業鏈上的各方參與來進行實現。其中主要包括:農產品生產基地、肉牛養殖基地、屠宰加工企業、食品加工企業、流通企業、零售企業、最終的食品消費者。
食品安全溯源體系的建立有賴於物聯網相關的信息技術。具體是通過開發出食品溯源專用的各類硬體設備應用於參與市場的各方並且進行聯網互動,對眾多的異構信息進行轉換、融合和挖掘,實現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完成食品供應、流通、消費等諸多環節的信息採集、記錄與交換。
國內現行的食品安全溯源技術大致有三種:一種是RFID無線射頻技術,在食品包裝上加貼一個帶晶元的標識,產品進出倉庫和運輸就可以自動採集和讀取相關的信息,產品的流向都可以記錄在晶元上;一種是二維碼,消費者只需要通過帶攝像頭的手機拍攝二維碼,就能查詢到產品的相關信息,查詢的記錄都會保留在系統內,一旦產品需要召回就可以直接發送簡訊給消費者,實現精準召回;還有一種是條碼加上產品批次信息(如生產日期、生產時間、批號等),採用這種方式食品生產企業基本不增加生產成本。
❺ 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建立什麼保證食品可追溯
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條 國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
食品生產經營版者應當依照本法權的規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保證食品可追溯。國家鼓勵食品生產經營者採用信息化手段採集、留存生產經營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
❻ 食品農產品追溯法規標准有哪些
食品追溯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國辦發〔2015〕95號)
食品葯品監管總局關於印發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食品安全追溯信息記錄規范的通知(食葯監食監一〔2015〕281號)
食品葯品監管總局關於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的指導意見(食葯監食監一〔2015〕280號)
食品葯品監管總局關於白酒生產企業建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指導意見(食葯監食監一〔2015〕194號)
財政部辦公廳 商務部辦公廳關於開展肉類蔬菜及中葯材流通追溯體系建設有關問題的通知(財辦建[2014]63號)
商務部辦公廳關於印發《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專用標識使用規定(試行)》的通知
商務部關於印發《肉類蔬菜流通批發自助交易終端技術要求》、《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零售電子秤技術要求》等技術規范的通知(商秩發[2012]414號)
商務部關於印發《肉類流通追溯體系基本要求》、《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基本要求》等技術規范的通知
全國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規范(試行)
商務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於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指導意見的通知(商秩字[2010]279號)
農產品追溯
農墾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建設項目驗收辦法(農辦墾[2011]24號)
農墾農產品質量追溯標識管理辦法(試行)(農辦墾[2009]39號)
地方
浙江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關於印發《浙江省食用農產品市場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指導意見(試行)》的通知(浙食葯監規〔2015〕14號)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甘肅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甘政辦發〔2014〕15號)
青海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關於印發《青海省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試行)》的通知【2016-02-01實施】
安徽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關於進一步推進食品安全電子追溯系統建設的通知(皖食葯監科秘〔2015〕549號)
上海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關於發布《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品種目錄(2015年版)》的公告
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辦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33號)
❼ 食品溯源制度
溯源制度其實就是對辦企業生產產品的所有原輔料進行索證,要求供應商提供相關檢驗部門給出的檢驗報告
❽ 食品安全溯源制度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1)記錄管理生產經營
記錄是食品追溯系統建設中的基礎信息,是保證生產經營者真實地記錄消費者所關心的各個階段的信息,以便於查詢,使消費者可能感受到生產經營者對食品安全負責任的態度。
(2)查詢管理
消費者可以在購得的產品包裝上,發現產品的編號,在超市內或是在家中的計算機上上輸入編號,可直接查詢得到生產這批產品的有關信息,由餐桌回溯到農場,了解其完整的生產、運輸和銷售過程,以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的信心。這種連接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編號系統,作為消費者可以直接使用的信息查詢檢索工具是構建整個食品追溯制度的信息技術核心之一。
(3)標志管理
食品標志是食品追溯系統建設中最為重要的管理信息。它的基本功能是能夠對食品進行跟蹤識別。進行食品追溯,要求在食品供應鏈中的每一個節點,不僅要對自己加工成的產品進行標志,還要採集所加工的食品原料上已有的標志信息,並將其全部信息標志在加工成的產品上,以備下一個加工者或消費者使用,這好比一個環環相扣的鏈條,任何一個環節斷了,整鏈條就脫節,而供應
鏈中跨環節之間的聯系比較脆弱,這是實施食品追溯的最大問題。
❾ 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建立什麼追溯體系,保證食品什麼,
國辦發(2015)95號文件強調:應用物聯網、雲計算技術加快建設追溯體系,實現產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
食稅發(2017)53號文件強調:到2020年,初步建成全國上下一體,物網運作的重要產品追溯管理體制、
消費者用手機掃描食品包裝上的二維碼,通過二維碼包含的獨立身份信息可以在第三方食品追溯平台上溯源每一個食品的原料、生產、質檢、物流等「前世今生」的全程信息,讓食品更加安全的展現在消費者眼前。食品追溯真正意義上告訴了購買者關於產品的所有信息。蝌蚪溯源系統作為第三方食品追溯平台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場上,獨立於企業與政府之間,為企業,政府,消費者之間搭起一個良好的交流平台。
❿ 食品安全溯源系統的食品安全溯源系統的要求
1在各個階段記錄和儲存信息
食品生產經營者在食物鏈的各個環節應當明確食品及原料供貨商、購買者,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並記錄和儲存這些信息。
2食品身份的管理
食品身份的管理是建立溯源的基礎。食品身份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內容:
(1)確定產品溯源的身份單位和生產原料;
(2)對每一個身份單位的食品和原料分隔管理;
(3)確定產品及生產原料的身份單位與其供應商、買賣者之間的關系,並記錄相關信息;
(4)確立生產原料的身份單位與其半成品和成品之間的關系,並記錄相關信息;
(5)如果生產原料被混合或被分割,應在混合或分割前確立與其身份之間的關系,並記錄相關信息。
3企業的內部檢查
開展企業內部聯網檢查,對保證溯源系統的可靠性和提升其能力至關重要。企業內部檢查的內容有:
(1)根據既定程序,檢查其操作是否到位;
(2)檢查食品及其信息是否得到追蹤和回溯;
(3)檢查食品的質量和數量的變化情況。
4第三方的監督檢查
第三方的監督檢查包括政府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檢查和中介機構的檢查,它
有利於保持食品溯源系統有效運轉,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增加消費者的信
任度。
5向消費者提供信息
一般而言,向消費者提供的信息有兩個方面:
(1)食品溯源系統所收集的即時信息,包括食品的身份編號、聯系方式等;
(2)既往信息,包括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活動及其產品的以往聲譽等信息。向消費者提供此類信息時,應注意保護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其中,在各個階段記錄和儲存信息是食品溯源的基本要求。目前採用的常用技術有條形碼、二維碼和RFID電子標簽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