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姓名登記條例父母雙姓

姓名登記條例父母雙姓

發布時間: 2022-03-12 06:14:58

⑴ 漢族人能起四個字名字嗎有什麼規定

可以的,
★子女起名立新規父母雙姓可同用
《姓名登記條例(初稿)》中首次對公民起名作出硬性規定:公民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允許採用父母雙方姓氏。子女採用父母雙方姓氏時,可按照雙姓起名,但不算作復姓,按照目前我國現有1601個姓氏計算,這種做法將新增128萬個雙姓,從而緩解大姓人口姓名重復的問題。
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允許子女隨父姓或母姓,提倡採用父母雙方姓氏,既可以表明子女與父母雙方的家族和血緣關系,同時對於解決大姓人口的姓名重復問題,也具有積極意義。
★取名用字有限制
對於公民取名用字,應當在一定前提下予以必要的限制。《條例》規定:姓名不得含有下列內容:1、不利於國家或者民族尊嚴的;2、不利於民族良俗的;3、容易引起公眾不良反應或者誤解的。
考慮到我國姓名所用字數中單姓的通常為二至三個漢字、復姓或者採用父母雙方姓氏的多為三至四個漢字,《條例》規定:除使用民族文字或者書寫、譯寫漢字的以外,姓名用字應當在兩個漢字以上、六個漢字以下。比如:丈夫姓鄭,老婆姓付,他們就可以給孩子取名「鄭付貝克漢姆」。
《條例》規定,姓名不得使用或者含有下列文字、字母、數字、符號:1.已簡化的繁體字;2.已淘汰的異體字,但姓氏中的異體字除外;3.自造字;4.外國文字;5.漢語拼音字母;6.阿拉伯數字;7.符號;8.其他超出規范的漢字和少數民族文字范圍以外的字樣。

⑵ 2008年國家規定現在還讓起兩個字的名字嗎

沒有見過這樣的法律。
也不會出台這樣的法律。
姓名權是最最基本的人權,就是國家法律也不能幹預。
放心好了,只要你喜歡,就大膽地起兩個字的名字吧。

⑶ 父母雙姓能不能作為復姓傳下去

目前姓名登記條例規定雙姓不作為復姓

比如你給孩子起董韓無忌,則董為姓,韓為名一,無為名二,忌為名三

⑷ 關於用父母姓的雙姓氏問題

真不明白你說的兒子取雙姓是什麼意思。

不管他隨誰的姓,那都是一個字的姓。

雙姓也不是你這樣拼湊的啊,

AB這樣組合的話,基本上就是你創造的一個新的姓氏了。

有點不符合咱們中國的傳統。

⑸ 關於中國人取名字的規定

關於中國人取名字的規定:

結合中國傳統姓名學和現代姓名學,我們認為起名應該遵循以下原則,此即好名的標准:
一、姓名應恰當地配合本人的生辰八字。取名前應對生辰八字進行推算,找出命運中的喜用神(對命主有利的五行),選取適合的漢字,通過姓名對命運加以補救。
二、姓名應有吉利的數理意義。姓名好壞不在字義,而在數理,因為叫「富貴」的人並不見得就富貴,叫「豪傑」的人並不見得就是豪傑,取名就要做到數理「吉」,至少也應該「半吉」。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天、人、地、外、總五格在81數含義中要盡量避凶趨吉(看81數吉凶);
②人格和外格的數理關系會影響人的性格,性格好壞關繫到人的一生是否幸福(看姓名與性格);
③天、地、人三格的配置(即三才配置)對健康和人生是否順利非常重要,配置不對,功虧一簣(看三才配置與健康);
④人格與地格的關系決定基礎運,基礎不穩,大事難成(看基礎運勢相關);
⑤天格與人格的關系決定成功運,配置不當,成功無望(看成功運勢相關);
⑥人格與外格數理之間的搭配及相生相剋的內存聯系,表現一個人的人際關系、社交能力,以及與此相關的事業興衰。人際關系是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看姓名與人際關系相關)。

三、女孩子取名應避開女性孤獨運的數理。如21、23、26、28、29、33、39等,以免造成婚姻方面的不幸。如果取一好名,還能減輕先天八字中婚姻方面不良信息的影響。
四、取名要做到「六忌一便於」。六忌:一忌太易重名,二忌不辨性別,三忌諧音不雅,四忌充滿稚氣,五忌花枝招展,六忌一字多音;一便於:便於書寫和認讀,避免太生僻的字。為了盡可能避免重名,我們建議少取兩字名,多取三字名,可取四字名。
五、字形要均衡和諧,聲調要雅韻動聽,寓意要豐富簡潔。

以上幾點在不能完全滿足的情況下,首先應保證數理要吉,其次是對本人的先天八字要有所補益。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要按照繁體字的筆畫計算五格,因為姓名學是在繁體字的基礎上研究出來的成果。但在使用中完全可以用簡化字。

⑹ 改名字可以不用父母的姓氏嗎

法律分析:成年人改名換姓不可以既不隨父姓也不隨母姓。年滿十八歲就可以自己去改名字了,但是一生只能更改一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姓名登記條例》規定,公民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允許採用父母雙方姓氏。子女採用父母雙方姓氏時,可按照雙姓起名,但不算作復姓。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姓名登記條例》

第三條 公民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允許採用父母雙方姓氏。子女採用父母雙方姓氏時,可按照雙姓起名,但不算作復姓。

⑺ 國家對起人名有何規定

我國首部姓名登記單行法規《姓名登記條例(初稿)》,已於日前由公安部研究起草完成,目前已下發全國各地公安機關組織研修。昨日,記者獲悉,《姓名登記條例(初稿)》中首次對公民起名作出了硬性規定:公民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允許採用父母雙方姓氏。據介紹,子女採用父母雙方姓氏時,可以按照雙姓起名,但不算作復姓,按照目前我國現有1601個姓氏計算,這種做法可以新增加128萬個雙姓,將極大程度解決大姓人口姓名重復的問題。

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允許子女隨父姓或母姓,提倡採用父母雙方姓氏,既可以表明子女與父母雙方的家族和血緣關系,同時對於解決大姓人口的姓名重復問題,也具有積極意義。現行婚姻法第二十二條作出了「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的規定,賦予了公民選擇姓氏的權利,體現了男女平等的原則。但在表述上容易產生子女可以隨意採用姓氏的歧義,同時也未涵蓋採用父母雙方姓氏的情形。因此,基於上述考慮,《條例》作出規定:公民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允許採用父母雙方姓氏。

對於公民取名用字,應當在一定前提下予以必要的限制。《條例》規定:姓名不得含有下列內容:1.損害國家或者民族尊嚴的;2.違背民族良俗的;3.容易引起公眾不良反應或者誤解的。《條例》規定:姓名不得使用或者含有下列文字、字母、數字、符號:1.已簡化的繁體字;2.已淘汰的異體字,但姓氏中的異體字除外;3.自造字;4.外國文字;5.漢語拼音字母;6.阿拉伯數字;7.符號;8.其他超出規范的漢字和少數民族文字范圍以外的字樣。考慮到我國姓名所用字數中單姓的通常為二至三個漢字、復姓或者採用父母雙方姓氏的多為三至四個漢字,《條例》規定:除使用民族文字或者書寫、譯寫漢字的以外,姓名用字應當在二個漢字以上、六個漢字以下。

《條例》還對姓氏變更的條件、名字變更的條件以及不予辦理姓名變更的情形進行了詳細規定。

為了防止濫用姓名權,頻繁變更名字現象的發生,《條例》規定: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申請辦理名字變更登記的,以一次為限。《條例》規定,出具虛假證明材料申請辦理姓名登記或者姓名變更登記的,由戶口登記機關給予警告,並處500元以下罰款。騙取姓名登記或者姓名變更登記的,處800元以下罰款。

⑻ 姓名的《姓名條例》新規

公安部2007年6月出台了《姓名登記條例(初稿)》,已由公安部研究起草完成,並下發各地公安機關組織研修。公安部相關業務部門人士稱,「條例」還在研究過程中,只是個初稿。 父母雙姓可同用 《姓名登記條例(初稿)》中首次對公民起名作出硬性規定:公民應當隨父姓或母姓,但允許採用父母雙方姓氏。子女採用父母雙方姓氏時,可按照雙姓起名,但不算作復姓,按照中國現有1601個姓氏計算,這種做法將新增128萬個雙姓,從而緩解大姓人口姓名重復的問題。
從中國實際情況來看,允許子女隨父姓或母姓,提倡採用父母雙方姓氏,既可以表明子女與父母雙方的家族和血緣關系,同時對於解決大姓人口的姓名重復問題,也具有積極意義。 用字限制 對於公民取名用字,應當在一定前提下予以必要的限制。《條例》規定:姓名不得含有下列內容:1、損害國家或者民族尊嚴的;2、違背民族良俗的;3、容易引起公眾不良反應或者誤解的。
考慮到中國姓名所用字數中單姓的通常為2~3個漢字、復姓或採用父母雙方姓氏的多為3~4個漢字,《條例》規定:除使用民族文字或者書寫、譯寫漢字的以外,姓名用字應當在2個漢字以上、6個漢字以下。比如:丈夫姓鄭,老婆姓付,他們就可以給孩子取名「鄭付貝克漢姆」。
《條例》規定,姓名不得使用或者含有下列文字、字母、數字、符號:①已簡化的繁體字;②已淘汰的異體字,但姓氏中的異體字除外;③自造字;④外國文字;⑤漢語拼音字母;⑥阿拉伯數字;⑦符號;⑧其他超出規范的漢字和少數民族文字范圍以外的字樣。 變更只有一次 《條例》規定子女採用父母雙方姓氏時,可以按照雙姓起名,不算作復姓,一旦實施,很多父母可能就會打算將子女的名字進行更改,而《姓名登記條例(初稿)》中同時還規定,為防止濫用姓名權,頻繁變更名字現象的發生,條例實施後,中國年滿18周歲的公民申請辦理名字變更登記的,以一次為限。《條例》還規定,出具虛假證明材料申請辦理姓名登記或者姓名變更登記的,由戶口登記機關給予警告,並處500元以下罰款。騙取姓名登記或者姓名變更登記的,處800元以下罰款。 所謂姓名權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變更自己的姓名並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種人格權利。根據《民法通則》第99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具體說,公民享有的姓名權包括三個方面:①姓名決定權,也稱命名權,即自然人決定採用何種姓、名、及其組合的權利。②姓名變更權,指自然人享有的依法改變自己姓或名的權利,只要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和公序良俗,都是允許的,只不過需要到戶籍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③姓名使用權,指自然人依法使用自己姓名的權利。
因此,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公民有權決定自己的姓名。
《戶口登記條例》第18條,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18周歲以上公民需要變更姓名時,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公民的姓名權受到侵害,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從法理和原則上說,只要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公安部門是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絕公民的改名申請。
有些地區已經限制名字不得用兩個字,必須用三個字的名字。

⑼ 《姓名登記條例(初稿)》全文誰有急!!!

對於公來民取名用字,應當在一定前源提下予以必要的限制。《條例》規定:姓名不得含有下列內容:1.損害國家或者民族尊嚴的;2.違背民族良俗的;3.容易引起公眾不良反應或者誤解的。《條例》規定:姓名不得使用或者含有下列文字、字母、數字、符號:1.已簡化的繁體字;2.已淘汰的異體字,但姓氏中的異體字除外;3.自造字;4.外國文字;5.漢語拼音字母;6.阿拉伯數字;7.符號;8.其他超出規范的漢字和少數民族文字范圍以外的字樣。考慮到我國姓名所用字數中單姓的通常為二至三個漢字、復姓或者採用父母雙方姓氏的多為三至四個漢字,《條例》規定:除使用民族文字或者書寫、譯寫漢字的以外,姓名用字應當在二個漢字以上、六個漢字以下。

《條例》還對姓氏變更的條件、名字變更的條件以及不予辦理姓名變更的情形進行了詳細規定。

為了防止濫用姓名權,頻繁變更名字現象的發生,《條例》規定: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申請辦理名字變更登記的,以一次為限。《條例》規定,出具虛假證明材料申請辦理姓名登記或者姓名變更登記的,由戶口登記機關給予警告,並處500元以下罰款。騙取姓名登記或者姓名變更登記的,處800元以下罰款。

⑽ 改姓必須只能改成父母的姓嗎

1、我國《民法通則》規定了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姓名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改變自己姓名,並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2、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從出生時起,就應有代表自己的專用符號。
我國的《戶口登記條例》規定了要在嬰兒出生一個月內進行戶籍登記申報, 通常由未成年人的父母去完成並經協商確定未成年人的姓名。
但是,子女在未成年時雖由其監護人決定其姓名,並不妨礙子女成年後獨自更改其姓名,因其取得了民事行為能力,有權決定自己的姓名,他人不得干涉,這也是子女享有獨立人格的標志。

3、我國《姓名登記條例》硬性規定:公民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允許採用父母雙方姓氏。即,子女採用父母雙方姓氏時,可以按照雙姓起名,但不算作復姓。

未滿18周歲的公民,如果確實想改名的,可由父母或者撫養人提出書面申請,經戶口登記機關調查、審批後予以更改。

對18周歲以上成年人要求改名,原則上是不予更改姓名。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可以變更姓名:
1)被收養或解除收養關系需要更改姓名的;
2)未滿18周歲,由於父母離婚雙方取得一致意見申請更改姓名的;
3)姓名中有難於書寫辨認的冷僻字或姓名諧音明顯不當,有辱人格易造成不良影響的;
4)本人姓名與初次登記的檔案姓名不符的;
5)同音異字的、公安機關登記錯誤的。
符合上述情況,經市級公安機關審批後方可更改姓名,同時,還需要到市級公證機關辦理《聲明書》公證,並承擔更名以後引起的一切相關法律責任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得變更姓名:
1.依法剝奪政治權利的人;
2.受過刑事處罰和勞動教養的人;
3.尚未處理結案民事、刑事等訴訟的人;
4.正在被刑事處罰、勞動教養的人員以及犯罪嫌疑人。

***************************

綜上所述,派出所戶籍員關於必須姓父母一方的姓才可以的說法,是不符合我國相關法律的。

而鑒於你的情況,我建議你:
1)將你的「姓」改為父母雙方的姓氏——這樣,你的姓基本上應該是很獨特的了。
2)而「名」則不變——至少在你出生、父母為你命名時,他們也是傾注了他們對你的愛的,哪怕你已淡忘。

你可以將我所列舉的三項法規列印出來,去據理力爭。
如果符合上述條件,而戶籍員仍不讓變更,那麼他就侵害了你的姓名權。你可以採取向其上級領導進行行政申訴或通過律師法院進行法律訴訟解決。

堅決支持你維護自己的合法基本人權!希望你成功!

熱點內容
昆明五華法院官網 發布:2025-05-22 08:11:34 瀏覽:884
2020江西勞動法底薪 發布:2025-05-22 08:11:18 瀏覽:730
行政法概論單選題 發布:2025-05-22 08:11:14 瀏覽:204
浙江省最新工傷保險條例 發布:2025-05-22 08:09:53 瀏覽:572
桂林段法官 發布:2025-05-22 08:06:47 瀏覽:521
機動車道路交通強制保險條例 發布:2025-05-22 07:54:42 瀏覽:298
中山大學法律碩士非法學幾年 發布:2025-05-22 07:53:19 瀏覽:896
社群道德 發布:2025-05-22 07:32:52 瀏覽:141
2014中級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5-22 07:27:51 瀏覽:609
徐雙泉律師 發布:2025-05-22 07:27:41 瀏覽: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