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美國警察法規

美國警察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3-26 15:20:32

⑴ 美國警察局的管理體制和組織結構

組織結構
警察局由局長辦公室和三個局——地區服務局、調查服務局和管理服務
局組成。警察局最主要的職能由地區服務局和調查服務局履行,管理服務局
主要負責內部支持。每個局都由一位副局長來領導,三個局都接受局長管理
。根據不同的職能,每個局又分為一定的處、科和組。
1.局長辦公室。局長在警察局是最高級別。局長根據相應法律規則管
理整個警察局,保證任務的順利完成。下面各處依其各自職能有機組合成局
長辦公室。
(1)公共事務處。為職員及其家屬提供指導和辯護律師;在宴會、紀念
活動和贊助活動場所提供公共服務;向警察局職員提供相關信息。
(2)內部事務處。通過客觀、全面地調查職員瀆職行為確保警察局的正
直形象。還要保證局長辦公室一切行動和程序的順利實施。
(3)法律勞工處。代表警察局舉行聽證會和民事訴訟,宣傳有關警務的
法律知識。解決勞資關系問題;聯絡契約組織;解決勞務關系中不平等現象
;代表警察局出席調解、仲裁會議和勞資談判。
(4)媒體服務處。向媒體提供警務信息。局長任命警察局代言人,負責
討論局內政策和管理重案破獲項目。
(5)政策計劃處。負責領導政策發展科、職業審計科和計劃研究科。協
助局內法律實施備案委員會的工作。
①政策發展科。制定書面命令條款以期維持警察局政策的連續性;為內
部事務協調統一和刑事條款變化提供建議。
②職業審計科。檢查和監督各小組工作,確保行政命令實施到位。同時
,確保法律實施備案委員會各備案條款的實施。
③計劃研究科。協助警察局內長期戰略計劃的實施;幫助網站建設工作
;負責犯罪、交通、行政項目、危機處理小組以及局內其他特殊項目。
(6)社區服務處。

⑵ 關於美國的警察制度!

美國的警察制度
大部分國家的警察機構都不同程度地受國家的統一領導和協調,有些國家的警察還帶有準軍事化性質。美國的警察制度卻不然,繼承英國傳統,分權制是美國警察的一大特點。依據聯邦法和州法,聯邦政府和州政府都建立有獨立的警察機構,城市和縣也有自己的警察機構,就連一些地方組織也有自己的警察隊伍,如鎮警察、村警察、公園警察、校園警察等。

在這些警察機構中,除了聯邦警察(也叫調查員,如bfi),受聯邦政府直轄外,其他警察機構都受地方政府領導,他們與聯邦政府沒有直接的隸屬關系,與聯邦警察機構也沒有垂直的上下級關系。即市警察或村警察只對市長或村政府負責,不對州警察或聯邦調查員負責。對州警察或聯邦調查員的請求,地方警察只有協調、協助的義務,沒有服從的必要。所有警察都是平等的夥伴關系,不是上下級的組織關系。另外,盡管各類警察同屬於警察機構,但由於它們各自實施的法律不同,其職能和許可權也不盡相同。即便是同一類型的機構,其職責范圍和執法權力也有差異。警察管轄權的多樣性造成了警察職能的多樣性,這是美國現代警察體制的一個特點,也充分體現了美國政治中分權與自治的特色。

縣級警察在美國警察機構中所佔的數量最多,有上萬個,人員規模卻並不大。其中多數分布在廣大的鄉村地區,每個機構的警員大多不超過10個人,很多村或鎮只有一名警察。縣警察局根據美國各州的法律而成立,各州的法律對於縣警察局長的任期和產生辦法都有明文規定。在美國的50個州里,除了羅德島的警察局長由州長任命,夏威夷由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指定外,其他各縣的警察局長都是選舉產生。一般來說,只有那些在縣里享有較高聲望的人才能當選為局長。由於是通過選舉產生的,警察局長比其他政府官員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因此,在許多地方,警察局長被人們看成是一個很好的職位。

城市警察。這是美國警察機構中最龐大、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屬於美國的專業警察機構
。在美國,每4個職業警察中就有3個是城市警察。美國最大的城市警察局紐約警察局,擁有3.65萬雇員,工作十分復雜和繁重。城市警察受城市行政機構管轄,在採用獨任市長制的城市裡,警察局由市長領導,在採用議會制的城市裡,警察局向警察委員會負責。

州警察屬於一種自治體警察,不受聯邦警察的領導和約束,只是對各自的州長負責。它主要在縣、市地方警察機構都不管的地區履行職責。如在州界公路上的巡邏、處理交通事故,等等。在美國,州警察活動的范圍不大,在整個警察機構中所佔的地位並不重要。

聯邦警察,即美國聯邦政府直屬的各個警察部門。這些警察機構規模都不大,僱傭的人員也不多,但他們活動的范圍之大在美國警察中卻是空前的。他們的主要職能是執行各項聯邦法律,打擊那些全國性的重大違法案件。在打擊刑事犯罪方面,除了要偵破那些跨州界的兇殺案、搶劫案和強奸案之外,還要負責偵破和打擊有走私、逃稅、偽造嫌疑的違法犯罪活動以及反間諜工作。

⑶ 美國法律對正當防衛是如何規定的!

在美國,如有人未經允許,闖入了私人領地,在主人警告無效之後,是可以開槍射殺的。

在美國司法界,一個普遍接受的原則是,個人可以在適當的情況下保護自己免受傷害,即使這種行為通常構成犯罪。在美國的法律體系中,每個州允許被告在被指控犯有暴力罪行時要求自衛,美國聯邦層面的法律是如此。

但是,在美國,有關自衛的具體規則因各州司法管轄區而異。而且美國是講究案例法,所以,如何判斷正當防衛需要結合各州的各自歷史案例,及案件實際具體情況進行法律判斷。

(3)美國警察法規擴展閱讀:

美國正當防衛的特點:

在美國,其實並沒有正當防衛還是防衛過當的說法,大多數州的刑法堅持的是「不退讓法」(Stand your Ground),可以翻譯為「就地防衛法」,也就是說遇到緊急情況時,沒有必要退讓,可以當場使用武力(包括槍支),甚至直接將對方打死,來保護自己和家人。

美國僅要求「防衛人合理地相信為避免非法侵害而使用暴力是必要的」,即便認識錯誤,結果失當,也可以作合法辯護。合理的標准取決於普通人的一般認識,由陪審團判定。

因為防衛人是先遭侵害的一方,其防衛行為自然得到12名陪審員的同情。陪審團決定被告人是否有罪,生效判決自動成為判例,這對於防衛人比較有利。

參考資料:網路-不退讓法

⑷ 國外警察使用武器有哪些規定

1996年1月16日國務院令第191號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規定:警械,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規定裝備的警棍、催淚彈、高壓水槍、特種防暴槍、手銬、腳鐐、警繩等警用器械;所稱武器,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規定裝備的槍支、彈葯等致命性警用武器。人民警察制止違法犯罪行為,可以採取強制手段;根據需要,可以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使用警械;使用警械不能制止,或者不使用武器制止,可能發生嚴重危害後果的,可以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使用武器。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應當以制止違法犯罪行為,盡量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為原則。
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行為,受法律保護。人民警察不得違反本條例的規定使用警械和武器。

⑸ 美國警察處理民事糾紛嗎

當然,和中國一樣,民事糾紛更多
各種各樣的民事爭執在巡警接處警中佔了很大的比例,如二手車和其他舊貨買賣糾紛,房屋租賃糾紛等。盡管這種爭執屬於民間糾紛,只是潛在著傷害他人的危險,但其對公共秩序的破壞卻是不能低估的。對巡警來說,最危急的時刻是接近和進入爭執現場時,當事人不會僅一人,應該有至少兩名以上的巡警參與現場控制。

(三)主要任務
巡警處置民事糾紛的主要任務是防止矛盾激化轉化為刑事案件,特別是一方當事人攻擊另一方時。這需要處置現場的巡警的機智和耐心,發揮自己的聰明智慧和法律特長。一般的居民並不知道民事法律與刑事法律的確切區別,他們只相信警察能夠解決任何問題,警察會理所當然地給予他幫助。如果求助失敗,就視警察實施了不可忍受的瀆職行為。也有的商人明確了解法律,有意利用警察力量滿足自己的不正當要求,利用警察威脅他人,或報假警求助警察,這些都是巡警在處理民事糾紛時需要注意的。巡警應明確向當事人解釋,警察不是民事法律專家,最有效的處理手段是到法庭,建議當事人請教律師,巡警只是給予建議,不要試圖自行徹底解決糾紛。
巡警到現場時,不應把警車停在爭執現場前面,要避開人行橫道,與現場保持一定距離,檢查好車門和車窗,以利於監視。如果爭執現場位於居民區,巡警要站在門外聽幾秒鍾再決定是否召集其他巡警支援,先聽爭執也可能會提供有關爭執內容的線索。巡警應該記住他身處爭執現場,當事人情緒偏激,可能理智暫時失去控制,也可能持有凶器。警察局長和警長不僅要關心爭執者和現場其他群眾的安全,也要關注進行現場處置的巡警的安危。
到達現場的巡警首先要確定是否發生了犯罪行為,然後決定採取什麼樣的反應手段。警察採取的舉動可以是警告、驅散等,盡量避免使用強制措施。大多數的爭執糾紛沒有激化為犯罪,巡警一般情況下可以順利進入現場。巡警要保持鎮靜,迅速判斷現場形勢,控制好局面。如有可能,要把爭執者分開避免互相攻擊,保證警察可以進行現場詢問,獨立鑒別是非。現場氣氛平靜後,巡警要理智地提出解決爭執的方案。

⑹ 美國警察

你得是干外勤的,才有車!

你還願意有車?!你知道干外勤的警察有多大的生命危險么?!

當警察,必須是美國公民或者綠卡,要求最起碼高中畢業

到紐約市政府的網站上去找

現在美國形勢你關心么?!

政府部門沒有招工的了,警察勉強做到不解僱就不錯了

⑺ 美國警察的標准配備

德國EKA機械甩棍 美國沙豹軍警用催淚噴霧 泰瑟電擊槍 格洛克自動手槍(快慢機) 帶加長彈匣

⑻ 警察何時能開槍美國法律怎麼規定的

此問題屬於各州州政府的管轄范圍;雖然各州法律不同,可是對於這種問題普遍含糊其詞;往往用類似這樣子的法條:「A police officer has the authority to employ firearms only when the police officer reasonably believes his/her life is in imminent danger.」
至於如何判斷何為 "reasonable", 沒有成文法,只有判例法,而且交鋒點往往在陪審團。所以比較標準的回答應該是,針對此問題 美國成文法條尚無特別明確和細化的規定 而是由陪審團從主觀角度 (他們認為某時開槍是否reasonable) 出發來認定一個客觀問題(具體該警察的所作所為,即開槍,是否為reasonable)。
希望對您有幫助。如果有別的問題,歡迎私信討論。謝謝

熱點內容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
微信群發通知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8 02:52:02 瀏覽:646
工人陪款的勞動法 發布:2025-05-18 02:43:40 瀏覽:492
我國的立法主體有 發布:2025-05-18 02:38:38 瀏覽:468
勞動法關於企業改制職工補償規定 發布:2025-05-18 02:37:17 瀏覽:557
民法典修改對照的書 發布:2025-05-18 02:22:13 瀏覽:463
勞動法第三十八條每周休一天 發布:2025-05-18 02:22:13 瀏覽: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