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國人條例
A. 國人千萬要記住,霸氣的「世界只有一個中國」這句話出自我國什麼法具體內容是啥
簡介: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並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中國人常以龍的傳人、炎黃子孫自居。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
中國歷經多次演變和朝代更迭,持續時間較長的朝代有夏、商、周、漢、唐、宋、元、明、清等。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取而代之的是共和政體,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超國人條例擴展閱讀
中國是是世界國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 ,世界第一大人口國,與英、法、美、俄並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貿易大國,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世界第一大鋼鐵生產國和世界第一大農業國,世界第一大糧食總產量國以及世界上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第二大吸引外資國,還是世界許多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被認為是潛在超級大國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島嶼岸線1.4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多個,其中台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陸地同14國接壤,與6國海上相鄰。
B. 行政單位事業編制人員是否適用公務員處分條例或「國人部發[2007]152號」
行政機關公務員以外的人員不是《處分條例》的適用對象。根據我國現行管理體制,目前我國還存在著一些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管理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這些事業單位也在行使一部分行政權力,履行一部分行政管理職能,這些事業單位中的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他們的身份性質、紀律要求與行政機關公務員非常相似,而且《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一百零六條明確規定:「法律、法規授權的事業單位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經批准參照本法進行管理。」同時,《處分條例》第五十四條還規定了參照適用的主體:對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中經批准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給予處分,參照《處分條例》的有關規定辦理。
C. 朝鮮政府有規定朝鮮人不能和中國人通婚嗎( 答得正確的再加30)
有啊。她們確實不可以和任何外國人通婚。
在朝鮮,如果一個人放棄了自己的朝鮮國籍而成為其他國家的公民的話(這些人一般被外界稱為「脫北者」),這就意味著他背叛祖國,是一件很嚴重的事,如果處理的不好的話還會連累到自己的親戚。
在朝鮮有一部分人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和經濟收入,他們冒險走上了「脫北」的道路。這些人一旦脫北,將不會回國,除非是被當地政府遣送回朝。而這些被遣送回朝的「脫北者」一旦回到朝鮮將會面臨一場牢獄之災,據說他們在裡面的生活會很痛苦。
關於朝鮮,真的不想說太多,我只能說那裡的人們生活得很痛苦。如果你去搜索一下有關朝鮮的資料你就會明白。
D. 那位能提供國人部發[2006]88號文件號文件的完整內容急求!謝了
財稅〔2006〕88號文件 發起投票 | 刪除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技術創新有關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8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為貫徹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發[2005]44號),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國發[2006]6號)的有關規定,現將有關企業技術創新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明確如下:
一、關於技術開發費
對財務核算制度健全、實行查賬征稅的內外資企業、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等(以下統稱企業),其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技術開發費,按規定予以稅前扣除。
對上述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實際發生的下列技術開發費項目,包括新產品設計費,工藝規程制定費,設備調整費,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試制費,技術圖書資料費,未納入國家計劃的中間實驗費,研究機構人員的工資,用於研究開發的儀器、設備的折舊,委託其他單位和個人進行科研試制的費用,與新產品的試制和技術研究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在按規定實行100%扣除基礎上,允許再按當年實際發生額的50%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
企業年度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當年不足抵扣的部分,可在以後年度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中結轉抵扣,抵扣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
二、關於職工教育經費
對企業當年提取並實際使用的職工教育經費,在不超過計稅工資總額2.5%以內的部分,可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三、關於加速折舊
企業用於研究開發的儀器和設備,單位價值在30萬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計入成本費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其中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應單獨管理,不再提取折舊。
企業用於研究開發的儀器和設備,單位價值在30萬元以上的,允許其採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年數總和法實行加速折舊,具體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前兩款所述儀器和設備,是指2006年1月1日以後企業新購進的用於研究開發的儀器和設備。
四、關於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
自2006年1月1日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新創辦的高新技術企業,自獲利年度起兩年內免徵企業所得稅,免稅期滿後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上述企業在投產經營後,其獲利年度以第一個獲得利潤的納稅年度開始計算;企業開辦初期有虧損的,可以依照稅法規定逐年結轉彌補,其獲利年度以彌補後有利潤的納稅年度開始計算。
按照現行規定享受新辦高新技術企業自投產年度起兩年免徵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內資企業,應繼續執行原優惠政策至期滿,不再享受自獲利年度起兩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
本通知自2006年1月1日起執行,此前有關規定與本通知不一致的,按本通知規定執行。國家今後對稅收制度進行改革,有關稅收優惠政策按新的稅收規定執行。
請遵照執行。
二00六年九月八日
國人部發[2006]88號
關於印發《關於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實施中有關問題的意見》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廳(局)、財政廳(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隸機構人事、財務部門:
為做好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實施工作,現將《關於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實施中有關問題的意見》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關於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實施中有關問題的意見
一、關於工資套改時套改年限的計算問題
1、 計算套改年限時的工作年限,是指從本人工作當年起根據實際工作時間按年度累加計算至2006年的年限(只適用這次工資制度改革)。例如,1996年參加工作的人員,如實際工作時間沒有間斷,截至2006年的工作年限為11年。
2、 折算的工齡不計算為套改年限。
3、 出國(境)留學並在國(境)外取得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大專以上學歷人員,其未計算工齡的國(境)外學習時間可合並計算為套改年限。
實際學習時間短於國家規定的相同學歷層次學制時間的,按實際學習年限計算;長於國家規定的相同學歷層次學制時間的,按國家規定的學制計算。
二、關於工資套改時任職年限的計算問題
(一) 公務員工資套改時任職年限的計算
1、 公務員工資套改時的任職年限,是指從正式任命職務當年起根據實際任職時間按年度累加計算至2006年的年限(只適用這次工資制度改革)。例如,1996年任職的人員,如實際任職時間沒有間斷,截至2006年的任職年限為11年。
2、 公務員在同一職務層次擔任領導職務與非領導職務的時間,合並計算為同一職務層次的任職年限。
3、 公務員現任職務低與原任職務的,其原任同級職務和較高職務的年限合並計算為現任職務的任職年限。
(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套改時任職年限的計算
1、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套改時的任職年限,是指從正式聘用到現崗位當年起根據實
際聘用時間按年度累加計算至2006年的年限(只適用這次工資制度改革)。例如1996年聘用的人員,如實際聘用時間沒有間斷,截至2006年的任職年限為11年。
2、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套改時,受聘到十級職員崗位人員的任職年限,從執行辦事員工資待遇的當年起計算;受聘到九級職員崗位人員的任職年限,從執行科員工資待遇的當年起計算;受聘到十三級專業技術崗位人員的任職年限,從執行員級工資待遇當年起計算;受聘到技術工五級崗位人員的任職年限,從執行初級工工資待遇的當年起計算。
3、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套改時,在相同等級崗位的任職年限可合並計算。例如,高校講師到研究機構被聘為助理研究員,其講師與助理研究員的任職年限可合並計算。
三、關於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人員的工資套改問題
實施公務員法後列入參照公務員法管理范圍的人員,根據任免機關按幹部管理許可權確定的職務,比照同等條件人員套改級別工資。具體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四關於調動人員工資確定的問題
按照公務員調任的有關規定,從事業單位、企業調入機關的,根據調入後本人所任職務,結合本人實際情況,比照同等條件人員確定級別工資。從機關、企業調人事業單位的人員,根據所聘崗位,結合本人實際情況,比照同等條件人員確定薪級工資具體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五、關於浮動及固定工資的處理問題
這次工資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後,國家規定的浮動及固定工資政策繼續執行。在工資套改時,已經按國發[1983]40號、國發[1984]77號、勞人薪[1985]41號、勞人薪[1986]100號、勞人薪[1986]105號、人薪函[1992]7號等文件規定固定晉級工資檔次的人員,公務員可適當高定級別工資檔次,最多不超過兩檔;機關工人可適當高定崗位工資檔次,最多不超過兩檔;事業工人可適當高定崗位工資檔次,最多不超過兩檔。
六、關於公務員所任職務低於規定的同等學歷新錄用公務員轉正定級工資待遇對應職務層次的工資問題
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後,比如公務員所任職務低於同等學歷新錄用公務員轉正定級工資待遇對應職務層次的,可執行同等學歷新錄用公務員轉正定級工資待遇。這只是人員工資待遇確定辦法,不是確定職務的依據。在工資套改時,公務員所任職務低於同等學歷新錄用公務員轉正後定級工資待遇的工資套改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七、關於公務員在職取得國家承認的較高學歷後的工資確定問題
公務員在職取得國家承認的較高學歷後,如其基本工資低於相同學歷新錄用公務員轉正定級工資待遇的,執行相同學歷新錄用公務員轉正定級的工資待遇。
八、關於國務院直屬副部級機構、部委管理的國家局和副省級城市機關的巡視員、副巡視員的工資套改問題
國務院直屬副部級機構、部委管理的國家局和副省級城市機關的巡視員、副巡視員,職務工資分別執行廳局級副職非領導職務、縣處級正職領導職務的職務工資標准;級別工資在分別按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套改的基礎上高定1各級別,級別工資就近就高套入相應的工資標准。
九、被授予省部級以上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的人員適當高定工資檔次的問題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被授予省部級以上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且1993年工資制度改革以來按國家規定高定了工資檔次,仍保持榮譽的,可在本人套改工資的基礎上適當高定了工資檔次或薪級工資,高定的工資原則上不得超過兩個檔次或兩個薪級。因同一事跡同時獲得多個榮譽稱號的,不得重復高定檔次或薪級。具體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十、關於公務員由領導職務改任同一職務層次非領導職務後得工資確定問題
對由領導職務改任同一職務層次非領導職務的公務員,由任免機關按幹部管理許可權,根據實際情況明確其應執行的職務工資標准。
十一、關於工資套改後考核為基本稱職(基本合格)的年度是否計算為正常晉級工資的考核年限問題
這次工資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後,公務員考核為基本稱職的年度,不能計算為正常晉升級別和級別工資檔次的考核年限;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考核為基本合格的年度,不能正常正加薪級工資。
十二、關於事業單位崗位變動人員工資套改的問題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套改時,在專業技術崗位、管理崗位、工勤技能崗位之間變動的人員,比照所聘用崗位同等條件人員確定薪級工資。事業單位使用人員聘用制度後崗位變動的人員,按新聘用崗位套改工資。按《關於印發<關於事業單位試用人員聘用制度有關工資待遇等問題的處理意見(實行)>的通知》(國人部發[2004]63號)的有關規定,執行原聘崗位工資待遇的人員,這次可按改革前執行工資待遇對應的崗位套改工資。
十三、關於事業單位中同時在兩類崗位上任職的工作人員工資確定的問題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原則上不得同時在兩類崗位上任職,因行業特點確需兼職的,須按人事管理許可權審批,由批准得部門或單位明確其主要任職崗位,並按主要任職崗位確定工資。
十四、關於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技術、管理專家的工資套改問題
由人事部選拔的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技術、管理專家,這次工資套改時,原高定一個職務工資檔次的,薪級工資高定1級;原高定兩個職務工資檔次的,薪級工資高定2級。
十五、關於1993年工資制度改革以來受行政紀律處分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套改問題
1993年工資制度改革以來,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受行政降職或處分的,原則上按新聘崗位套改工資,薪級工資高定1-2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開除留用查看處分的,按現聘崗位套改工資,薪級工資低定3級,如降低後的薪級工資低於所聘崗位起點薪級的,執行所聘崗位起點薪級工資。
十六、關於1993呢喃工資制度改革以來受行政刑事處罰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套改問題
1993年工資制度改革以來受行政刑事處罰的人員,處罰期滿被事業單位聘用後,崗位工資按現聘崗位確定,薪級工資適當低定,具體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十七、關於正在接受立案或停職審查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套改問題
正在接受立案或停職審查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暫緩套改工資待審查結果作出結論後,再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十八、關於事業單位套改增資計算問題
這次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後,不同類型事業單位執行同意的基本工資政策和標准。對原差額撥款和自受自支單位,工資套改時,其原工資構成中津貼所佔比例統一按30%計算;原津貼比例按國家規定高定高出30%的部分,套改後按絕對額納入單位績效工資總量,並暫按原來的分配辦法繼續發放,今後按單位績效工資的分配辦法執行。這些單位的增資水平按下列公式計算:(崗位工資 + 薪級工資)-(改革前職務工資 + 工資構成中佔30%的津貼);這些單位工作人員的基本工資增資額按下列公式計算:(崗位工資 + 薪級工資)- (改革前職務工資 + 按實際工資構成比例計算的津貼),工資收入需加上改革後納入績效工資中繼續發放的部分。
對部分特殊崗位工作人員,其改革前工資構成比例提高部分,套改後暫按絕對額予以保留,今後逐步納入特殊崗位津貼補貼。這些單位和工作人員的增資水平按下列公式計算:(崗位工資 + 薪級工資)- (改革前職務工資+工資構成中佔30%的津貼)。
十九、關於這次工資制度改革後工作年限不滿20年的退休(退職)人員計發退休費(退職生活費)問題
公務員退休時工作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個級別工資兩項之和的70%計發:不滿10年的,按50%計發。機關技術工人退休時工作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兩項之和的70%計發。機關普通工人退休工作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的70%計發。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時工作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兩項之和的70%計發。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個機關工人退職後的退職生活費按本人退職前基本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不滿10年的,按基本工資的50%計發。工作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按基本工資的60%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以上的,按基本工資的70%計發。
二十、關於提高退休費計發比例問題
提高退休費計發比例應嚴格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各地區各部門不得自行提高退休費計發比例。對特殊貢獻人員提高退休費比例。對特殊人員貢獻人員提高退休費比例,繼續按國發[1978]104號文件的有關規定執行。
二十一、關於按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原工資100%退休費的退休人員增加退休費問題
這次工資制度改革,按國發[1986]26號、中辦發[1985]67號、廳字[1985]340號、勞人薪[1985]22號和勞人險[1983]3號文件規定享受原工資100%退休費的退休老專家、起義人員、建國前參加工作的老工人,可按同職務人員的平均增資增加退休費。
二十二、關於到達退休年齡的人員是否參加工資制度改革問題
經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組織部、人事部下發的《關於認真執行幹部退(離)休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中組發[1988]9號)規定:``達到規定的退休年齡(周歲)的幹部,都應及時辦理退休手續,不需本人提出申請。``各地區各部門要嚴格執行這一政策
E. 咱們國家有對本國人驅逐出境這一刑罰嗎
你的問題,是不可能實現的,也沒有這樣的刑罰,驅逐出境,是指具有外國國籍的人,才可以驅逐到屬於自己國籍的國家,中國國籍的人,你不可能驅逐出境,你給驅逐到哪裡去????到哪個國家??人家收嗎???也就是說,本來就是你家的人,給趕出去,他就沒地方呆了,別人家會收留嗎???
F. 「事國人過律」是什麼意思
事國人過律
是漢朝的主要罪名之一。依漢律規定,諸侯王每年役使吏民有一定限額,超限者免為庶人。其主要是防止諸侯王勢力發展過大,危害中央集權。
G.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52 條
《中華人抄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第五十二條機動車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控制也沒有交通警察指揮的交叉路口,除應當遵守第五十一條第(二)項、第(三)項的規定外,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有交通標志、標線控制的,讓優先通行的一方先行;
沒有交通標志、標線控制的,在進入路口前停車瞭望,讓右方道路的來車先行;
轉彎的機動車讓直行的車輛先行;
相對方向行駛的右轉彎的機動車讓左轉彎的車輛先行。
拓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定,於2004年4月28日國務院第49次常務會議通過的國家法規,2004年4月30日公布,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共計8章115條。
2017年10月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第687號國務院令,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進行了修改。
H. 中國人關於雙重國籍的規定
中國大陸地區的中國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籍法》在出生國籍上採用血統主義和出生地主義相結合的原則。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規定,凡定居外國的中國公民,自願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的,即自動喪失中國國籍。
港澳地區的中國人: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國籍法在兩地實施的解釋,處理當地居民的國籍問題。凡具有中國血統的香港居民,本人出生在中國領土(含香港)者,以及其他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規定的具有中國國籍的條件者,不論其是否持有其它國籍,都是中國公民。凡具有中國血統的澳門居民,本人出生在中國領土(含澳門)者,以及其他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規定的具有中國國籍的條件者,不論其是否持有葡萄牙旅行證件或身份證件,都是中國公民。所以,港澳居民是存在著很多擁有雙重甚至多重國籍的情況存在的。
台灣地區的中國人:台灣所謂的「中華民國」的《國籍法》以「屬人主義(血緣主義)為主」,「屬地主義(出生地主義)為輔」。「除了高階公務人員及公職人員以外,國人允許擁有雙重國籍」。即所謂的「中華民國」國民加入外國國籍者,不喪失「中華民國」國籍,除非經「內政部」許可。由於此原因,所以會常常出現台灣的「中華民國公民」既持有「中華民國」護照,又持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外國之護照。「但外籍人士加入中華民國國籍者,須先放棄原有國籍」,除非能提出因非可歸責當事人事由,致無法取得喪失其原有國籍之證明並經外交機關查證屬實。
(8)超國人條例擴展閱讀:
雙重國籍
雙重國籍,是指一個人擁有兩個國家的合法公民身份,也就是擁有兩個國家的國籍。即一個人通過一個國家的法律獲得該國國籍,又在另一個國家再一次通過該國的法律獲得該國國籍,就被視為擁有雙重國籍。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
中國的《國籍法》中明令規定不允許任何中國公民有雙重國籍,如果獲得他國國籍,則視為自動放棄中國國籍。
中國政府處理雙重國籍的態度是:
(1)堅持一人一國籍,不允許任何中國公民有雙重國籍。
(2)尊重本人意願,不強制或違背本人意願選擇國籍。
(3)如果中國公民在他國獲得他國國籍,則視為自動放棄中國國籍。但有必要時可以恢復中國國籍。
世界上承認雙重國籍的國家主要有加拿大、美國(默許)、墨西哥、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法國等。
參考資料:國籍法_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