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感染法律法規
Ⅰ 艾滋病的有關法律
法律的涵義很大,包括人大通過的法律、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各級人大、政府的地方法規和規章以及各部門的規章等等。下面是一些有關艾滋病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條例國務院法制辦負責人就《艾滋病防治條例》答記者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節錄)血液製品管理條例國務院關於切實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中國預防與控制艾滋病中長期規劃(1998-2010年)中國預防與控制艾滋病中長期規劃(1998-2010年)實施指導意見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2006-2010年)中國工會預防控制艾滋病戰略規劃(2004-2010年)中華全國總工會、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關於開展「職工紅絲帶健康行動」的通知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共中央宣傳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建設部、農業部、衛生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中華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女聯合會、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關於聯合實施全國農民工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工程的通知全國農民工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工程實施方案預防控制艾滋病宣傳教育知識要點關於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見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部委成員單位防治艾滋病工作職責衛生部、財政部關於印發《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和自願咨詢檢測辦法》的通知
Ⅱ 艾滋病國家有什麼政策
2004年國家出台了 「四免一關懷」政策,「四免」指的是:
1.對農村居民和城鎮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等保障制度的經濟困難人員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費提供抗病毒葯物;
2.在全國范圍內為自願接受艾滋病咨詢檢測的人員免費提供咨詢和初篩檢測;
3.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婦提供免費母嬰阻斷葯物及嬰兒檢測試劑;
4.對艾滋病病人的孤兒免收上學費用。
「一關懷」指的是:將生活困難的艾滋病病人納入政府救助范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必要的生活救濟。積極扶持有生產能力的艾滋病病人。避免對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視。
Ⅲ 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中對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隱私權的保護方面有哪些具體規定
《艾滋病防治條例》規定,「未經本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內不得公開艾滋病病毒容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的姓名、住址、工作單位、肖像、病史資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斷出其具體身份的信息。」
《執業醫師法》、《侵權責任法》等規定,醫生在執業中,必須遵守法律法規來保護患者的隱私,否則造成嚴重後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保密,泄露患者隱私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造成患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Ⅳ 艾滋病最新法律法規
艾滋病法律法規為《艾滋病防治條例》。艾滋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採取行為干預和關懷救助等措施,實行綜合防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享有的婚姻、就業、就醫、入學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艾滋病防治條例》
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應當加強艾滋病防治的宣傳教育工作,對有關部門、組織和個人開展艾滋病防治的宣傳教育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組織工作人員學習有關艾滋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知識;醫務人員在開展艾滋病、性病等相關疾病咨詢、診斷和治療過程中,應當對就診者進行艾滋病防治的宣傳教育。第二十二條
國家建立健全艾滋病監測網路。
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制定國家艾滋病監測規劃和方案。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根據國家艾滋病監測規劃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區域的艾滋病監測計劃和工作方案,組織開展艾滋病監測和專題調查,掌握艾滋病疫情變化情況和流行趨勢。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對艾滋病發生、流行以及影響其發生、流行的因素開展監測活動。
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負責對出入境人員進行艾滋病監測,並將監測結果及時向衛生主管部門報告。
Ⅳ 中國社會有無針對艾滋病人的法律
1、《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在強制治療、接受免疫及公共衛生場所行動的自由管理措施方面作了詳盡規定。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是根據中國政府網2011年02月16日消息,國務院日前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針對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我國艾滋病疫情及防治工作需要提出具體要求。已通知到中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2、《艾滋病防治條例》中,「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享有的婚姻、就業、就醫、入學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艾滋病防治條例》是為預防、控制艾滋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人體健康和公共衛生,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制定的行政法規。
2006年1月18日經國務院第122次常務會議通過。由國務院於2006年1月29日發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2019年3月2日,國務院頒布並實施第709號國務院令,修改《艾滋病防治條例》,增加臍帶血等造血幹細胞應用價值。
(5)艾滋病感染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艾滋病人或感染者出現隱私泄漏時保護自己合法權益:
艾滋病人或感染者可依照《侵權責任法》、《民事訴訟法》等的有關規定提起民事訴訟進行維權,對醫療機構及疾控中心等工作人員出現的隱私泄露還可以向其主管部門或上一級主管部門進行舉報或投訴,進行維權。
相關的法規依據為:《艾滋病防治條例》第三十九條第二款:「未經本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公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的姓名、住址、工作單位、肖像、病史資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斷出其具體身份的信息。」
Ⅵ 艾滋病感染離婚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法律並沒有對艾滋病患者的離婚做出特別的規定,只要符合離婚條件的,都可以進行離婚。如果夫妻雙方中一方得了艾滋病,但另一方是並不知曉的,受害的一方是可以通過和對方協商,或者起訴離婚的方式,要求解除夫妻雙方的婚姻關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五十三條 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另一方;不如實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Ⅶ 國家有公務員得了艾滋病的相關規定之類的政策法規嗎
有。
《艾滋病防治條例》第三十二條:
對衛生技術人員和在執專行公務中可能感屬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員,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組織開展艾滋病防治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訓,有關單位應當採取有效的衛生防護措施和醫療保健措施。
(7)艾滋病感染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准(試行)》第十八條:
淋病、梅毒、軟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腫、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艾滋病,不合格。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享有的婚姻、就業、就醫、入學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享有的婚姻、就業、就醫、入學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Ⅷ 憲法中有艾滋病的相關法律法規嗎
您好,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裡面只是一些基本原則類的東西,沒有明確說到艾滋病。
但是憲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這也是在保護艾滋病患者的權利。
具體與艾滋病相關的法律法規有《艾滋病防治條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
希望對您有幫助。
Ⅸ 國家《艾滋病防治條例》規定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有哪些法律義務
公安、司法行政機關對被依法逮捕、拘留和在監獄中執行刑罰以及被依法收容版教育、強制戒毒和權勞動教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應當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防止艾滋病傳播。
對公安、司法行政機關依照前款規定採取的防治措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給予經費保障,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予以技術指導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