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骨料倉條例

骨料倉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3-27 07:01:59

⑴ 砼原料倉庫管理辦法是什麼

混凝土原材料主要包括:粉料、外加劑、骨料。這些原材料的質量直接影響生產出來的混凝土質量,所以我們要學會存放原材料。下面我將介紹一下存放混凝土攪拌站原材料的方法。

粉料儲存在水泥倉中,每個水泥倉最好能標明生產企業、水泥品種、強度等級等,這樣可以很好的將不同企業或不同品種區分,預防水泥混倉。使用前,質檢人員要對存放期超過三個月的水泥重新檢驗,並按檢驗結果使用。站內的設備維護保養人員更是需要定期檢查水泥貯存是否保持密封、乾燥、受潮。
存放外加劑要設置專用的外加劑罐,在顯著地方必須有醒目的指示銘牌,標明品種和等級,不同品種的摻合料嚴禁混倉。而且還要讓摻合料貯存時保持密封、乾燥、防止受潮。
混凝土攪拌站用的骨料按分級存放,粗、細骨料存放應分為合格區和待檢區,用隔牆隔開,各種材料不得混倉,並採用水泥砂漿抹面,倉內地面設坡度,防止有積水。砂石骨料應按規定進行材料的質量檢驗標識,標識包括材料名稱、產地、規格、進料時間、檢驗狀態、試驗報告號、檢驗批次等。
保證混凝土攪拌站原材料的質量是生產的關鍵因素。混凝土攪拌站廠家務必要做到以上方法。

⑵ 下列符合混凝土澆築作業安全技術規定規定的是

混凝土澆築作業安全技術規程
1澆混凝土前,應全面檢查倉內排架、支撐、拉條、模板及平台、漏斗、溜筒等是否安全可靠。
2倉內腳手架、支撐、鋼筋、拉條、埋設件等不應隨意拆除、撬動,如果需要拆除、撬動時,應經施工負責人的同意。
3平台上所預留的下料孔,不用時應封蓋。平台除出入口外,四周均應設置欄桿和擋腳板。
4倉內人員上下應設靠梯,不應從模板或鋼筋網上攀登。
5吊罐卸料時,倉內人員應注意避開,不應在吊罐正下方停留或工作。接近下料位置時,應減慢吊罐下降速度。
6在平倉振搗過程中,應觀察模板、支撐、拉筋是否變形。
如發現變形有倒塌危險時,應立即停止工作,並及時報告有關指揮人員。
7使用大型振搗器和平倉機時,不應碰撞模板、拉條、鋼筋和預埋件,以防變形、倒塌。
8不應將運轉中的振搗器,放在模板或腳手架上。
9使用電動振搗器,應有觸電保護器或接地裝置。搬移振搗器或中斷工作時,應切斷電源。
10濕手不應接觸振搗器電源開關,振搗器的電纜不應破皮漏電。
11平倉振搗時,倉內作業人員應思想集中,互相應關照。
澆築高倉位時,應防止工具和混凝土骨料掉落倉外,更不應將大石塊拋向倉外,以免傷人。
12吊運平倉機、振搗臂、倉面吊等大型機械設備時,應檢查吊索、吊具、吊耳是否完好,吊索角度是否正當。
13冬季倉內用火盆保溫時,應明確專人管理,以防失火。
14下料溜筒被混凝土堵塞時,應停止下料,立即處理。處理時不應直接在溜筒上攀登。
15電氣設備的安裝、拆除或在運轉過程中的故障處理,均應由電工進行。

⑶ 攪拌站管理制度

轉載
攪拌站操作工崗位責任細則
1.設備操作
1.1.熟知攪拌機安全操作規程,由操作工配合對設備的檢修和保養。
1.2.熟悉計量操作盤、攪拌機操作盤、骨料水泥操作盤功能,各功能鍵、儀表、警示燈相對應的機械機構、執行電器及其執行順序。
1.3.熟知攪拌動力盤、輔機機動力盤、骨材動力盤盤面手動控制鍵的功能及其對應的機械機構、動力電器及其執行順序。
1.4各班作好交接班記錄、設備保養和維修記錄,交接班時將砼供應量記錄送交材料科並作好簽收記錄,機械設備的交接班記錄留存備查。
2.攪拌樓及相關設備的檢修和保養
2.1.攪拌機:
2.1.1.潤滑:軸端密封、軸端軸承按規定定時加註潤滑脂,對同步齒輪、動力鏈條、動力主減速箱、動力電機軸承每班檢查,按規定定時加註或更換潤滑油。
2.1.2.機械及其它:每班檢查攪拌機軸端密封的密封情況;定期檢查同步齒輪、動力鏈條、動力主減速箱、動力電機軸承的狀態;定期檢查放料門(含成品料斗)及氣缸;葉片及襯板緊固和磨損情況;進料口、溜槽磨損和粘著物清理;攝像機、照明設備清理;供氣管路、油杯油量、油水分離器積水排放;
2.1.3.攪拌機除塵器:檢查除塵器各蝶閥與攪拌機的聯動情況;主動除塵風機、除塵器反吹裝置、震動器工作狀態;檢查吸塵管路有無破裂、吸塵管內粉塵堆積情況及清理;除塵器積料部粉塵的堆積情況和清理
2.1.4.成品料斗:料斗內粘著物清理氣缸、供氣管路油杯檢查加註、油水分離器積水排放
2.1.5.各配電箱的防護門關閉完好,清除粉塵;盤點清理工具並上鎖;搞好工具室、電器室環境衛生
2.2.稱量系統:
檢查氣缸、氣路泄漏、油杯油量、分離器積水並處理;外加劑、水的管路、計量斗放料口滴漏的檢查和處理;外加劑節流槽停開位置檢查;各感測器及線路的檢查;料斗防塵罩、軟接、破拱裝置的檢查和處理;檢查料斗內有無雜物並清理;接外加劑桶內的外加劑每班清理
2.3.受料系統:
2.3.1.旋轉布料器:檢查電機、減速機運轉情況;檢查限位開關靈活和可靠性;溜槽及上部料斗狀況和粘著物的清理;清潔電機和減速機外罩上的粉塵;保養各潤滑點
2.3.2.高位水泥倉:倉體的密閉情況及各分倉間的密閉情況
2.3.3.儲料倉:檢查氣缸動作及閥門開度是否正常;供氣管路檢查及故障處理,潤滑氣缸油杯加註油及積水的排放;檢查水泥蝶形閥門動作情況;檢查供水系統的泄露情況檢查各防護板、套的破損情況;清掃配電箱灰塵
2.4.機械室:
2.4.1.檢查風機負載、溫升、皮帶張緊;潤滑風機、給料器軸端軸承;檢查風機、給料器減速箱潤滑油油位,按規定加註或更換;風機過濾器清理;檢查水泥倉底閘板閥、粉料輸送管路有無泄露並清理;檢查各氣動閥、電磁閥動作靈活;清掃電力控制盤;清潔電機鏈條防護罩上的灰塵和雜物;各破拱器工作情況
2.4.2.空壓機:檢查空壓機有無超溫停轉或故障提示並及時處理;檢查電動機皮帶及其張緊度;定期清理空壓機空濾;定期檢查空壓機潤滑油油位;每班排放儲氣筒、冷干機、油水分離器中的冷凝水
2.5.供料系統:
2.5.1.骨料輸送設備:檢查皮帶運轉和介面情況;檢查各下料口氣缸動作及斗門開閉情況;檢查皮帶托輥運轉情況;檢查電機運轉、溫升是否正常;定期檢查驅動滾筒油位;氣路密閉、油杯油位及排水情況;檢查流動感測器是否正常;每班清理換向及張緊輪粘著物;供電線路及照明情況;皮帶機機頭刮掃器的調整;皮帶內清掃器的調整;檢查驅動滾筒定位螺絲及加油螺絲是否松動;灑水器的工作有無異常;中轉站料斗磨損程度及粘著物的清理;各潤滑點注油
2.5.2.電機、水泵運轉情況 ;水管閥門泄露情況;檢查水泵油室液面,不足時應立即添加 ;隨時檢查水池液面,不足及時補充;檢查水井內水泵的工作狀況;梅花墊是否完好
2.6.外加劑設備:
管路、閥門的泄露情況;外加劑泵的運轉情況
3.完成公司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任務。
說明:上述工作必須認真對待,機械管理部門將依據輔助工、操作工所填報的維護記錄對設備進行檢查,確定個人收入時將參照檢查結果。
中國建築土木工程公司
陽泉市示範高中項目部
2007年6月3日
攪拌站組長崗位細則
1、技術職能
1) 熟悉熟知各操作盤面功能,各功能鍵、儀表、警示燈相對應的機械機構、執行電器及其執行順序。熟知各操作盤面手動控制鍵的功能及其對應的機械機構、動力電器及其執行順序。
2) 熟悉熟知各系統機械設備的工作原理及其潤滑、調整、緊固要求,對機械故障具有一定的預見判斷力,具備獨立排除基本故障的能力。
3) 具有較高的安全警惕性,對組員日常維護和保養涉及的安全問題負責。
2、管理職能
1) 對調度和設備部負責,協調攪樓各工種人員完成崗位細則要求的各項工作任務。
2) 合理安排時間(和調度協商)協調攪拌樓各工種人員對設備進行檢修和保養。
3) 按時據實上報設備部要求的各種保養、履歷報表。
4) 據實對攪拌樓各工種及人員進行考核,考核成績將作為月或年度薪金調整的重要參考依據。
3、完成公司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任務。
設備維修工具管理條例
1、 公司配備的維修工具、電工工具及隨機專用工具,各工種及操作人員清點確認後,機管部門負責建卡,各工種及操作人員簽字後存檔。清點確認後的工具由個人使用和保管。
2、 設備配備工具、電工工具及隨機專用工具均實行以舊換新制,即使用過程中損壞經庫管人員鑒定已無使用價值的工具可在庫管處換取同型號新工具。
3、 各工種及操作人員崗位調動必須辦理交接手續,未辦理交接手續工具缺失的,由工具交出人承擔購買缺失工具的全部費用。
4、 交通事故車輛被扣,操作人員未能及時將車備工具悉數清理保管並在此期間工具丟失的,操作人員承擔全部工具新購置費用。
5、 機管部門每半年依照工具卡對各工種、設備配備的工具進行核對,若有缺失,統一登記後統一購買,所需費用從個人工資中扣除。
6、 庫管提出的工具購買計劃必須經部門材料采購人員同意後方可購買。凡未經同意以公司名義購買工具,一律不予報銷。
試驗室管理制度
1.試驗室是進行試驗、檢測、鑒定工作的場所,必須保持清潔、整齊、安靜。
2.試驗室內禁止吸煙、吐痰、吃東西。
3.禁止將與檢測無關的物品帶入試驗室。
4.與生產部門相應的建立值班制度,並嚴格填寫交接班記錄。
5.試驗室建立衛生制度,每天清掃各室衛生,每周徹底清掃一次。
6.儀器設備的零部件要妥善保管,連接線、常用工具排列整齊,嚴防丟失。
7.易燃、有毒物品應指定專人負責保管使用。
8.下班與節假日必須切斷電源,關閉各室門窗,以保證用電防火安全。
試驗員崗位責任制
1.完成檢測組下達的檢測任務。
2.做好檢測前的樣品檢查,正確分樣;校對儀器、設備量值;檢查儀器、設備運轉是否正常;環境條件是否符合標准要求等准備工作。
3.嚴格按照受檢產品的技術標准、檢驗操作規程及有關規定進行檢測。
4.作好檢測原始記錄,正確處理檢測數據。
5.出具檢驗報告,對檢測數據的正確性負責,並按規定程序送審。
6.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使用儀器、設備,做到用前檢查,用後維護保養、清理、加罩、加油,認真填寫使用記錄。
7.嚴格執行安全防火制度,離開崗位時檢查水、電源是否關閉,防止事故發生。
8.認真鑽研業務,努力學習新標准、新技術、不斷提高檢測水平。

⑷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符號意義,若有下標請指出其意思及指代的英文單詞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 50010-2002)

1 總則

1.0.1 為了在混凝土結構設計中貫徹執行國家的技術經濟政策,做到技術先進、安全適用、經濟合理、確保質量,制訂本規范。

1.0.2 本規范適用於房屋和一般構築物的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承重結構的設計。本規范不適用於輕骨料混凝土及其他特種混凝土結構的設計。

1.0.3 混凝土結構的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規定。

2 術語、符號

2.1 術語

2.1.1 混凝土結構 concrete structure
以混凝土為主製成的結構,包括素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等。

2.1.2 素混凝土結構 plain concrete structure
由無筋或不配置受力鋼筋的混凝土製成的結構。

2.1.3 鋼筋混凝土結構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由配置受力的普通鋼筋,鋼筋網或鋼筋骨架的混凝土製成的結構。

2.1.4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由配置受力的預應力鋼筋通過張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預加應力的混凝土製成的結構。

2.1.5 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pretensioned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在台座上張拉預應力鋼筋後澆築混凝土,並通過粘結力傳遞而建立預加應力的混凝土結構。

2.1.6 後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post-tensioned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在混凝土達到規定強度後,通過張拉預應力鋼筋並在結構上錨固而建立預加應力的混凝土結構。

2.1.7 現澆混凝土結構 cast-in-situ concrete structure
在現場支模並整體澆築而成的混凝土結構。

2.1.8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
由預制混凝土構件或部件通過焊接,螺栓連接等方式裝配而成的混凝土結構。

2.1.9 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 assembled monolithic concrete structure
由預制混凝土構件或部件通過鋼筋,連接件或施加預應力加以連接並現場澆築混凝土而形成整體的結構。

2.1.10 框架結構 frame structure
由梁和柱以剛接或鉸接相連接而構成承重體系和結構。

2.1.11 剪力牆結構 shearwall structure
由剪力牆組成的承受豎向和水平作用的結構。

2.1.12 框架-剪力牆結構 frame-shearwall structure
由剪力牆和框架共同隨豎向和水平作用的結構。

2.1.13 深受彎構件 deep flexural member
跨高比小於 5 的受彎構件。

2.1.14 深梁 deep beam
跨高比不大於 2 的單跨梁和跨高比不大於 2.5 的多跨連續梁。

2.1.15 普通鋼筋 ordinary steel bar
用於混凝土結構構件中的各種非預應力鋼筋的總稱。

2.1.16 預應力鋼筋 prestressing tendon
用於混凝土結構構件中施加預應力的鋼筋,鋼絲和鋼絞線的總稱。

2.1.17 可靠度 degree of reliability
結構在規定的時間內,在規定的條件下,完成預定功能的概率。

2.1.18 安全等級 safety class
根據破壞後果的嚴重程度劃分的結構或結構構件的等級。

2.1.19 設計使用年限 design working life
設計規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不需進行大修即可按其預定目的使用的時期。

2.1.20 荷載效應 load effect
由荷載引起的結構或結構構件的反應,例如內力,變形和裂縫等。

2.1.21 荷載效應組合 load effect combination
按極限狀態設計時,為保證結構的可靠性而對同時出現的各種荷載效應設計值規定的組合。

2.1.22 基本組合 fundamental combination
承載能力級限狀態計算時,永久荷載和可變荷載的組合。

2.1.23 標准組合 characteristic combinatio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驗算時,對可變荷載採用標准值,組合值為荷載代表值的組合。

2.1.24 准永久組合 quasi-permanent combinatio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驗算時,對可變荷載採用准永久值為荷載代表的組合。

2.2 符號

2.2.1 材料性能

Ec —— 混凝土彈性模量;
Efc —— 混凝土疲勞變形模量;
Es —— 鋼筋彈性模量;
C20 —— 表示立方體強度標准值為 20N/mm2 的混凝土強度等級;
fcu' —— 邊長為 150mm 的施工階段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
fcu,k —— 邊長為 150mm 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准值;
fck、fc —— 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標准值、設計值;
ftk、ft —— 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標准值、設計值;
fck'、ftk' —— 施工階段的混凝土軸心抗壓、軸心抗壓拉強度標准值;
fyk、fptk —— 普通鋼筋、預應力鋼筋強度標准值;
fy、fy' —— 普通鋼筋的抗拉、抗壓強度設計值;
fpy、fpy' —— 預應力鋼筋的抗拉、抗壓強度設計值。

2.2.2 作用、作用效應及承載力

N —— 軸向力設計值;
Nk,Nq —— 按荷載效應的標准組合、准永久組合計算的軸向力值;
Np —— 後張法構件預應力鋼筋及非預應力鋼筋的合力;
Np0 —— 混凝土法向預應力等於零時預應力鋼筋及非預應力鋼筋的合力;
Nu0 —— 構件的載面軸心受壓或軸心受拉承載力設計值;
Nux、Nuy —— 軸向力作用於 X 軸、Y 軸的偏心受壓或偏心受拉承載力設計值;
M —— 彎矩設計值;
Mk、Mq —— 按荷載效應的標准組合、准永久組合計算的彎矩值;
Mu —— 構件的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設計值;
Mcr —— 受彎構件的正截面開裂彎矩值;
T —— 扭矩設計值;
V —— 剪力設計值;
Vcs —— 構件斜截面上混凝土和箍筋的受剪承載力設計值;
Fl —— 局部荷載設計值或集中反力設計值;
σck、σcq —— 荷載效應的標准組合、准永久組合下抗裂驗算邊緣的混凝土法向應力;
σpc —— 由預加力產生的混凝土法向應力;
σtp、σcp —— 混凝土中的主拉應力、主壓應力;
σfc,max、σfc,min —— 疲勞驗算時受拉區或受壓區邊緣纖維混凝土的最大應力、最小應 力;
σs、σp —— 正載面承載力計算中縱向普通鋼筋、預應力鋼筋的應力;
σsk —— 按荷載效應的標准組合計算的縱向受拉鋼筋應力或等效應力;
σcon —— 預應力鋼筋張拉控制應力;
σp0 —— 預應力鋼筋合力點處混凝土法向應力等於零時的預應力鋼筋應力;
σpe —— 預應力鋼筋的有效預應力;
σl、σl' —— 受拉區、受壓區預應力鋼筋在相應階段的預應力損失值;
τ —— 混凝土的剪應力;
ωmax —— 按荷載效應的標准組合並考慮長期作用影響計算的最大裂縫寬度。

2.2.3 幾何參數

a、a' —— 縱向受拉鋼筋合力點、縱向受壓鋼筋合力點至截面近邊的距離;
as、as' —— 縱向非預應力受拉鋼筋合力點、縱向非預應力受壓鋼筋合力點至截面近邊的距離;
ap、ap' —— 受拉區縱向預應力鋼筋合力點、受壓區縱向預應力鋼筋合力點至截面近邊的距離;
b —— 矩形截面寬度、T 形、I 形截面的腹板寬度;
bf、bf' —— T 形或 I 形截面受拉區、受壓區的翼緣寬度;
d —— 鋼筋直徑或圓形截面的直徑;
c ——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
e、e' —— 軸向力作用點至縱向受拉鋼筋合力點、縱向受壓鋼筋合力點的距離;
e0 —— 軸向力對截面重心的偏心距;
ea —— 附加偏心距;
ei —— 初始偏心距;
h —— 截面高度;
h0 —— 截面有效高度;
hf、hf' —— T 形或 I 形截面受拉區、受壓區的翼緣高度;
i —— 截面的回轉半徑;
rc —— 曲率半徑;
la —— 縱向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
l0 —— 梁板的計算跨度或柱的計算長度;
s —— 沿構件軸線方向上橫向鋼筋的間距、螺旋筋的間距或箍筋的間距;
x —— 混凝土受壓區高度;
y0、yn —— 換算截面重心、凈截面重心至所計算纖維的距離;
z —— 縱向受拉鋼筋合力至混凝土受壓區合力點之間的距離;
A —— 構件截面面積;
A0 —— 構件換算截面面積;
An —— 構件凈截面面積;
As、As' —— 受拉區、受壓區縱向非預應力鋼筋的截面面積;
Ap、Ap' —— 受拉區、受壓區縱向預應力鋼筋的截面面積;
Asv1、Ast1 —— 在受剪、受扭計算中單肢箍筋的截面面積;
Astl —— 受扭計算中取用的全部受扭縱向非預應力鋼筋的截面面積;
Asv、Ash —— 同一截面內各肢豎向、水平箍筋或分布鋼筋的全部截面面積;
Asb、Apb —— 同一彎起平面內非預應力、預應力彎起鋼筋的截面面積;
Al —— 混凝土局部受壓面積;
Acor —— 鋼筋網、螺旋筋或箍筋內表面范圍內的混凝土核心面積;
B —— 受彎構件的截面剛度;
W —— 截面受拉邊緣的彈性抵抗矩;
W0 —— 換算截面受拉邊緣的彈性抵抗矩;
Wn —— 凈截面受拉邊緣的彈性抵抗矩;
Wt —— 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
I —— 截面慣性矩;
I0 —— 換算截面慣性矩;
In —— 凈截面慣性矩。

2.2.4 計算系數及其他

α1 —— 受壓區混凝土矩形應力圖的應力值與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的比值;
αE —— 鋼筋彈性模量與混凝土彈性模量的比值;
βc —— 混凝土強度影響系數;
β1 —— 矩形應力圖受壓區高度與中和軸高度(中和軸到受壓區邊緣的距離)的比值;
βl —— 局部受壓時的混凝土強度提高系數;
γ —— 混凝土構件的截面抵抗矩塑性影響系數;
η —— 偏心受壓構件考慮二階彎矩影響的軸向力偏心距增大系數;
λ —— 計算截面的剪跨比;
μ —— 摩擦系數;
ρ —— 縱向受力鋼筋的配筋率;
ρsv、ρsh —— 豎向箍筋、水平箍筋或豎向分布鋼筋、水平分布鋼筋的配筋率;
ρv —— 間接鋼筋或箍筋的體積配筋率;
φ —— 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
θ —— 考慮荷載長期作用對撓度增大的影響系數;
ψ —— 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

3 基本規定

3.1 一般規定

3.1.1 本規范採用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法,以可靠指標度量結構構件的可靠度,採用分項系數的設計表達式進行設計。

3.1.2 整個結構或結構的一部分超過某一特定狀態就不能滿足。設計規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狀態稱為該功能的極限狀態。極限狀態分為以下兩類:
1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結構或結構構件達到最大承載力、出現疲勞破壞或不適於繼續承載的變形;
2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結構或結構構件達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項規定限值。

3.1.3 結構構件應根據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及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要求,分別按下列規定進行計算和驗算:
1 承載力及穩定:所有結構構件均應進行承載力(包括失穩)計算;在必要時尚應進行結構的傾覆、滑移及漂浮驗算;
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尚應進行結構構件抗震的承載力驗算;
2 疲勞:直接承受吊車的構件應進行疲勞驗算;但直接承受安裝或檢修用吊車的構件,根據使用情況和設計經驗可不作疲勞驗算;
3 變形:對使用上需要控制變形值的結構構件,應進行變形驗算;
4 抗裂及裂縫寬度:對使用上要求不出現裂縫的構件,應進行混凝土拉應力驗算;對使用上允許出現裂縫的構件,應進行裂縫寬度驗算;對疊合式受彎構件,尚應進行縱向鋼筋拉應力驗算。

3.1.4 結構及結構構件的承載力(包括失穩)計算和頓覆、滑移及漂浮驗算,均應採用荷載設計值;疲勞、變形、抗裂及裂縫寬度驗算,均應採用相應的荷載代表值;直接承受吊車的結構構件,在計算承載力及驗算疲勞、抗裂時,應考慮吊車荷載的動力系數。
預制構件尚應按製作、運輸及安裝時相應的荷載值進行施工階段的驗算。預制構件吊裝的驗算,應將構件自重乘以動力系數,動力系數可取 1.5,但可根據構件吊裝時的受力情況適當增減。
對現澆結構,必要時應進行施工階段的驗算。
當結構構件進行抗震設計時,地震作用及其他荷載值均應按現行國家標標准《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 的規定確定。

3.1.5 鋼筋泥凝土及預應力泥凝土結構構件受力鋼筋的配筋率應符合本規范第 9 章、第 10 章有關最小配筋率的規定。
素混凝土結構構件應按本規范附錄 A 的規定進行計算。

3.1.6 結構應具有整體穩定性,結構的局部破壞不應導致大范圍倒塌。

3.1.7 在設計使用年限內,結構和結構構件在正常維護條件下應能保持其使用功能,而不需進行大修加固。設計使用年限應按現行國家標准《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准》GB50068 確定。
若建設單位提出更高要求,也可按建設單位的要求確定。

3.1.8 未經技術鑒定或設計許可,不得改變結構的用途和使用環境。

3.2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計算規定

3.2.1 根據建築結構破壞後果的嚴重程度,建築結構劃分為三個安全等級,設計時應根據具體情況,按照表 3.2.1 的規定選用相應的安全等級。

表 3.2.1 建築結構的安全等級

安全等級
破壞後果
建築物類型

一級
二級
三級
很嚴重
嚴重
不嚴重
重要的建築物
一般的建築物
次要的建築物

註:對有特殊要求的建築物,其安全等級可根據具體情況另行確定。

3.2.2 建築物中各類結構構件使用階段的安全等級,宜與整個結構的安全等級相同,對其中部份結構構件的安全等級,可根據其重要程度適當調整,但不得低於三級。

3.2.3 對於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結構構件應按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或偶然組合,採用下列極限狀態設計表達式:

γ0S≤R (3.2.3-1)

R = R(fc,fs,ak,……) (3.2.3-2)

式中 γ0 —— 重要性系數:對安全等級為一級或設計使用年限為 100 年及以上的結構構件,不應小於 1.1;對安全等級為二級或設計使用年限為 50 年的結構構件,不應小於 1.0;對安全等級為三級或設計使用年限為 5 年及以下的結構構件,不應小於 0.9;在抗震設計中,不考慮結構構件的重要性系數;

S ——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的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按現行國家標准《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 和現行國家標准《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 的規定進行計算;

R —— 結構構件的承載力設計值;在抗震設計時,應除以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 γRE;

R(·) —— 結構構件的承載力函數;
fc、fs —— 混凝土、鋼筋的強度設計值;
ak —— 幾何參數的標准值;當幾何參數的變異性對結構性能有明顯的不利影響時,可另增減一個附加值。
公式(3.2.3-1)中的 γ0S,在本規范各章中用內力設計值(N、M、V、T 等)表示;對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尚應按本規范第 6.1.1 條的規定考慮預應力效應。

3.3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驗算規定

3.3.1 對於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結構構件應分別按荷載效應的標准組合、准永久組合或標准組合並考慮長期作用影響,採用下列極限狀態設計表達式:

S≤C (3.3.1)

式中 S ——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荷載效應組合值;

C —— 結構構件達到正常使用要求所規定的變形,裂縫寬度和應力等的限值。荷載效應的標准組合和准永久組合應按現行國家標准《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 的規定進行計算。

3.3.2 受彎構件的最大撓度應按荷載效應的標准組合並考慮長期作用影響進行計算,其計算值不應超過表 3.3.2 規定的撓度限值。

表 3.3.2 受彎構件的撓度限值

構 件 類 型
撓 度 限 值

吊車梁:手動吊車

電動吊車
L0/500

L0/600

屋蓋、樓蓋及樓梯構件:

當 L0<7m 時

當 7≤L0≤9m 時

當 L0>9m 時

L0/200(L0/250)

L0/250(L0/300)

L0/300(L0/400)

註:1 表中 L0 為構件的計算長度;

2 表中括弧中的數值適用於使用上對撓度有較高要求的構件;

3 如果構件製作時預先起拱,且使用上也允許,則在驗算撓度時,可將計算所得的撓度值減去起拱值;對預應力 混凝土構件,尚可減去預加力所產生的反拱值;

4 計算懸臂構件的撓度限值時,其計算跨度按實際懸臂長度的 2 倍取用。

3.3.3 結構構件正截面的裂縫控制等級分為三級。裂縫控制等級的劃分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級 —— 嚴格要求不出現裂縫的構件,按荷載效應標准組合計算時,構件受拉邊緣混凝土不應產生拉應力;

二級 —— 一般要求不出現裂縫的構件,按荷載效應標准組合計算時,構件受拉邊緣混凝土拉應力大於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標准值;按荷載效應准永久組合計算時,構件受拉邊緣混凝土不宜產生拉應力,當有可靠經驗時可適當放鬆;

三級 —— 允許出現裂縫的構件,按荷載效應標准組合並考慮長期作用影響計算時,構件的最大裂縫寬度不應超過表 3.3.4 規定的最大裂縫寬度限值。

3.3.4 結構構件應根據結構類別和本規范表 3.4.1 規定的環境類別,按表 3.3.4 的規定選用不同的裂縫控制等級及最大裂縫寬度限值 ωlim。

表 3.3.4 結構構件的裂縫控制等級及最大裂縫寬度限值

環境類別
鋼筋混凝土結構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裂縫控制等級
ωlim(mm)
裂縫控制等級
ωlim(mm)



0.3(0.4)

0.2



0.2





0.2



註:1 表中的規定適用於採用熱軋鋼筋的鋼筋混凝土構件和採用預應力鋼絲,鋼絞線及熱處理鋼筋的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當 採用其他類別的鋼絲或鋼筋時,其裂縫控制要求可按專門標准確定;

2 對處於年平均相對濕度小於 60% 地區一類環境下的受彎構件,其最大裂縫寬度限值或採用括弧內的數值;

3 在一類環境下,對鋼筋混凝土屋架,托架及需作疲勞驗算的吊車梁,其最大裂縫寬度限值應取為 0.2mm;對鋼筋混凝土屋面梁和托梁,其最大裂縫寬度限值應取為 0.3mm;

4 在一類環境下,對預應力混凝土屋面梁,托梁,屋架,托架,屋面板和樓板,應按二級裂縫控制等級進行驗算;在一類和二類環境下,對需作疲勞驗算的預應力混凝土吊車梁,應按一級裂縫控制等級進行驗算;

5 表中規定的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裂縫控制等級和最大裂縫寬度限值公適用於正截面的驗算;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斜截面裂縫控制驗算應符合本規范第 8 章的要求;

6 對於煙囪,筒倉和處於液體壓力下的結構構件,其裂縫控制要求應符合專門標準的有關規定;

7 對於處於四,五類環境下的結構構件,其裂縫控制要求應符合專門標準的有關規定;

8 表中的最大裂縫寬度限值用於驗算荷載作用引起的最大裂縫寬度。

3.4 耐久性規定

3.4.1 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應根據表 3.4.1 的環境類別和設計使用年限進行設計。

表 3.4.1 混凝土結構的環境類別

環境類別
條 件


室內正常環境

a
室內潮濕環境:非嚴寒和非寒冷地區的露天環境,與無侵蝕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觸的環境
b
嚴寒和寒冷地區的露天環境,與無侵蝕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觸的環境

使用除冰鹽的環境;嚴寒和寒冷地區冬季水位變動的環境;濱海室外環境

海水環境

受人為或自然的侵蝕性物質影響的環境

註:嚴寒和寒冷地區的劃分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民用建築熱工設計規程》JGJ24 的規定。

3.4.2 一類,二類和三類環境中,設計使用年限為 50 年的結構混凝土應符合表 3.4.2 的規定。

表 3.4.1 混凝土結構的環境類別

環境類別
最大水灰比
最小水泥用量
(kg/m3)
最低混凝土強度等級
最大氯離子含量
(%)
最大鹼含量
(kg/m3)


0.65
225
C20
1.0
不限制


a
0.65
250
C25
0.3
3.0

b
0.55
275
C30
0.2
3.0


0.50
300
C30
0.1
3.0

註: 1 氯離子含量系指其占水泥用量的百分率;

2 預應力構件混凝土中的最大氯離子含量為 0.06%,最小水泥用量為 300kg/m3;最低混凝土強度等級應按表中規定提高兩個等級;
3 素混凝土構件的最小水泥用量不應少於表中數值減 25kg/m3;
4 當混凝土中加入活性摻合料或能提高耐久性的外加劑時,可適當降低最小水泥用量;
5 當有可靠工程經驗時,處於一類和二類環境中的最低混凝土強度等級可降低一個等級;
6 當使用非鹼活性骨料時,對混凝土中的鹼含量可不作限制。

3.4.3 一類環境中,設計使用年限為 100 年的結構混凝土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最低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C30;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最低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C40;
2 混凝土中的最大氯離子含量為 0.06%;
3 宜使用非鹼活性骨料;當使用鹼活性骨料時,混凝土中的最大鹼含量為 3.0kg/m3;
4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按本規范表 9.2.1 的規定增加 40%;當採取有效的表面防護措施時,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可適當減少;
5 在使用過程中,應定期維護。

3.4.4 二類和三類環境中,設計使用年限為 100 年的混凝土結構,應採取專門有效措施。

3.4.5 嚴寒及寒冷地區的潮濕環境中,結構混凝土應滿足抗凍要求,混凝土抗凍等級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要求。

3.4.6 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結構,混凝土的抗滲等級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要求。

3.4.7 三類環境中的結構構件,其受力鋼筋宜採用環氧樹脂塗層帶肋鋼筋;對預應力鋼筋,錨具及連接器,應採取專門防護措施。

3.4.8 四類和五類環境中的混凝土結構,其耐久性要求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
對臨時性混凝土結構,可不考慮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

⑸ 我需要《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及《現行建築施工規范大全》請幫忙一下,謝謝!

規范是要施工現場配置的工具書,上級部門來檢查時查你的規范配置是否齊全,所以規范是要從書店去買來用的,不能用電子版的。
第一部分土建類

工程建設國家標准
1. 工程建設標准強制性條文(房屋建築部分)
2. 房屋建築制圖統一標准 GB/T50001-2010
3. 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01
4.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
5. 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
6.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7.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8.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
9. 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
10. 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范GB50018-2002
11. 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9
12. 廠礦道路設計規范GBJ22-87
13. 建築抗震鑒定標准GB50023-2009
14. 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
15. 建築地面設計規范GB50037--96
16. 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5版)
17. 煙囪設計規范GB50051-2002
18. 煙囪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078-2008
19.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GB/T50080-2002
20. 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准GB/T50081-2002
21. 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GB50086-2001
22. 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092-96
23. 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2011
24.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GBJ97-87
25. 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規范GB50098-2009
26. 總圖制圖標准GB/T50103-2010
27. 建築制圖標准GB/T50104-2001
28. 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准GB/T50107-2010
29.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
30. 滑動模板工程技術規程GB 50113-2005
31. 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50119-2003
32. 人防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34-2004
33. 高聳結構設計規范GB 50135-2006
34. 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准GB 50137-2011
35. 給水排水構築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141-2008
36. 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范GB50146-90
37. 混凝土結構試驗方法標准GB50152-92
38. 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准GB50153-2008
39. 混凝土質量控制標准GB50164-92
40. 土方與爆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1-2012
41. 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
42. 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2
43.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
44. 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
45. 木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6-2012
46. 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7-2002
47. 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11
48. 建築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2010
49. 建築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2001
50. 建築防腐蝕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12-2002
51. 組合鋼模板技術規范GB50214-2001
52. 建築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95(2001年局部修訂)
53. 建築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准GB50223-2008
54. 建築防腐蝕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GB50224-95
55. 工程測量基本術語標准GB/T50228-96
56. 工業安裝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GB50252-2010
57. 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
58. 起重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78-2010
59. 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GB50300-2001
60. 建設工程監理規范GB50319-2000
61. 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10
62.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GB/T50326--2006
63. 住宅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規范GB50327-2001
64. 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范GB/T50328-2001
65. 建築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
66. 民用建築設計通則GB50352-2005
67. 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
68. 建築工程施工質量評價標准GB/T50375-2006
69. 工程建設勘察企業質量管理規范GB/T50379-2006
70. 硬泡聚氨酯保溫防水工程技術規范GB50404-2007
71. 建築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411-2007
72. 工程建設施工企業質量管理規范GB/T50430-2007
73. 石油化工建(構)築物抗震設防分類標准 GB50453-2008
74. 電子信息系統機房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462-2008
75.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GB/T50476-2008
76.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范GB 50496-2009
77. 建築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2009
78. 建築施工組織設計規范GB/T50502-2009
79. 雙曲線冷卻塔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GB50573-2010
80. 鋁合金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576-2010
81. 建築物防雷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GB50601-2010
82. 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建設工程應用技術規范GB50608-2010
83. 鋼結構現場檢測技術標准GB/T50621-2010
84. 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628-2010
85. 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規范GB50656-2011
86. 鋼筋混凝土筒倉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GB50669-2011
87. 預制組合立桿技術規范GB50682-2011
88. 膠合木結構技術規范GB/T 50708-2012
89. 預防混凝土鹼骨料反應技術規程GB/T50733-2011
90. 鋼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755-2012
中國工程建設標准化協會標准
91. 呋喃樹脂防腐蝕工程技術規程CECS01:2004
92. 超聲回彈綜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規程CECS02:2005
93. 鑽芯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規程CECS03:2007
94. 靜力觸探技術標准CECS04:88
95. 磚砌圓筒倉技術規范CECS08:89
96. 進口木材在工程上應用的規定CECS12:89
97. 鋼纖維混凝土試驗方法CECS13:89
98. 超聲法檢測混凝土缺陷技術規程CECS21:2000
99. 岩土錨桿(索)技術規程CECS22:2005
100. 鋼結構防火塗料應用技術規范CECS24:90
101. 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范CECS25:90
102. 雙鋼筋混凝土構件設計與施工規程CECS26:90
103. 鋼管混凝土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CECS28:90
104. 柔氈屋面防水工程技術規程CECS29:91
105. 纖維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CECS38:2004
106. 混凝土及預制混凝土構件質量控制規程CECS40:92
107. 鋼筋混凝土裝配整體式框架節點與連接設計規程CECS43:92
108. 砂、石鹼活性快速試驗方法CECS48:93
109. 整體預應力裝配式板柱結構技術規程CECS52:2010
110. 孔隙水壓力測試規程CECS55:93
111. 混凝土電視塔施工技術規程CECS58:94
112. 後裝拔出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規程CECS69:94
113. 工程建設施工現場焊接目視檢驗規范CECS71:94 (與CECS 70:94)
114. 二甲苯型不飽和聚酯樹脂防腐蝕工程技術規程CECS73:95
115. 鋼結構加固技術規范CECS77:96
116. 磚混結構房屋加層技術規范CECS78:96
117. 塔桅鋼結構施工及驗收規程CECS80:2006
118. 碳纖維片材加固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CECS146:2003
119. 矩形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CECS159:2004
120. 建築工程預應力施工規程CECS180:2005
121. 聚苯模板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CECS194:2006
122. 聚合物水泥、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應用技術規程CECS195:2006
123. 建築室內防水工程技術規程CECS196:2006
124. 聚乙烯丙綸卷材復合防水工程技術規程CECS199:2006
125. 建築鋼結構防火技術規范CECS200:2006
126. 植物纖維石膏渣空心砌塊應用技術規程CECS201:2006
127. 自密實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CECS203:2006
128. 建築室內吊頂工程技術規程CECS255:2009
129. 蒸壓粉煤灰磚建築技術規范CECS256:2009
130. 混凝土磚建築技術規范CECS257:2009
131. 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資料管理規程CECS266:2009
132. 水工混凝土外保溫聚苯板施工技術規范CECS268:2010
133. 自承重砌體牆技術規程CECS281:2010
134. 輕鋼構架固模剪力牆結構技術規程CECS283:2010
135. 波浪腹板鋼結構應用技術規程 CECS290:2011
136. 高差儀應用技術規程CECS314:2012
城鎮建設工程行業標准
137. 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CJJ1-90
138. 粉煤灰石灰類道路基層施工及驗收規程CJJ4-97
139. 煤渣石灰類道路基層施工暫行技術規定CJJ5-83
140. 城市道路養護技術規范CJJ36-2006
141. 乳化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程CJJ42-91
142. 熱拌再生瀝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及驗收規程CJJ43-91
143.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44-91
144. 民用房屋修繕工程施工規程CJJ/T53-93
145. 房屋滲漏修繕技術規程CJJ62-95
建築工程行業標准
146. 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10
147. 高層建築箱形與筏形基礎技術規范JGJ6-2011
148. 網架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JGJ7-91
149.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JGJ/T10-95
150. 輕骨料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程JGJ12-2006
151.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建築技術規程JGJ/T14-2004
152. 蒸壓加氣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17-2008
153. 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12
154. 冷拔鋼絲預應力混構件設計與施工規程JGJ19-92
155. V形折板屋蓋設計與施工規程JGJ/T21-93
156. 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JGJ/T23-2001
157. 鋼筋焊接接頭試驗方法標准JGJ/T27-2001
158.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漿中應用技術規程JGJ28-86
159. 建築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12
160.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
161. 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范JGJ50-2001
162. 輕骨料混凝土技術規程JGJ51-2002
163.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准JGJ52-2006
164.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質量標准及檢驗方法JGJ53-92
16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00
166. 建築施工安全檢查標准JGJ59-99
167. 混凝土拌合用水標准JGJ63-2006
168. 液壓滑動模板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GJ65-89
169. 建築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JGJ70-2009
170. 潔凈室施工及驗收規范JGJ71-90
171. 自流平面工程技術規程JGJ/T175-2009
172. 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評價標准JGJ/T77-2010/備案號J278-2010
173. 網架結構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JGJ78-91
174. 建築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
175. 建築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
176. 建築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JGJ81-2002
177. 鋼結構高強度螺栓連接的設計、施工及驗收規程JGJ82-2011
178. 軟土地區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GJ83-91
179. 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應用技術規程JGJ85-2005/備案號J1006-2010
180. 建設領域計算機軟體工程技術規范JGJ/T90-92
181. 軟土地區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GJ93-91
182. 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應用技術規程JGJ85-2002
183. 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規范JGJ88-92
184. 原狀土取樣技術標准JGJ89-92
185. 建設領域計算機軟體工程技術規范JGJ/T90-92
186. 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程JGJ/T92-2004
187. 建築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
188. 冷軋帶肋鋼筋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95-2011
189. 鋼框膠合板模板技術規程JGJ96-95
190. 砌築砂漿配合比設計規程JGJ98-2010/備案號J65-2010
191. 高層民用建築鋼結構技術規程JGJ99--98
192. 玻璃幕牆工程技術規范JGJ102-2003
193. 塑料門窗安裝及驗收規程JGJ103-2008
194. 建築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104--97
195. 機械噴抹灰施工規程JGJ/T105-2011
196. 建築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03
197. 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2010/備案號J986-2010
198. 帶肋鋼筋套筒擠壓連接技術規程JGJ108--96
199. 鋼筋錐螺紋接頭技術規程JGJ109—96
200. 建築工程飾面磚粘結強度檢驗標准JGJ110—2008
201. 建築玻璃應用技術規程JGJ113-2009
202. 鋼筋焊接網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T114—2003
203. 冷軋扭鋼筋混凝土構件技術規程JGJ115-2006
204. 建築抗震加固技術規程JGJ116-2009/備案號J886-2009
205. 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
206. 工程網路計劃技術規程JGJ/T121-99
207. 外牆飾面磚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JGJ126—2000
208. 建築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28-2010/備案號J43-2010
209. 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備案號J84-2011
210. 居住建築節能檢測標准JGJ/T132-2009/備案號J85-2009
211. 金屬與石材幕牆工程技術規范JGJ133-2001
212. 夏熱冬冷地區建築節能設計標准JGJ134-2010/備案號J886-2009
213. 多孔磚砌體結構技術規范JGJ137—2001
214. 玻璃幕牆工程質量檢驗標准JGJ/T139—2001
215.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規程JGJ140-2004
216. 混凝土異形柱結構技術規程JGJ149—2006
217. 逆作復合樁基技術規程JGJ/T186-2009
218. 施工現場機械設備檢查技術規程JGJ160-2008
219. 地下建築工程逆作法技術規程JGJ165-2010/備案號J1138-2010
220. 建築施工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66-2008
221. 清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169-2009
222. 建築陶瓷薄板應用技術規程JGJ/T 172-2012備案號J861-2012
223. 自流平地面工程技術規程JGJ/T175-2009/備案號J884-2009
224. 公共建築節能檢測標准JGJ/T177-2009/備案號J970-2009
225. 補償收縮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T178-2009/備案號J887-2009
226. 建築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術規范JGJ180-2009/備案號J888-2009
227. 液壓升降整體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JGJ183-2009/J892-2009
228. 建築工程資料管理規定JGJ/T185-2009/備案號J951-2009
229. 逆作復合樁基技術規程JGJ/T186-2009/備案號J952-2009
230.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187-2009/備案號J953-2009
231. 施工現場臨時建築物技術規范JGJ/T188-2009/備案號J954-2009
232. 混凝土耐久性檢驗評定標准JGJ/T193-2009/備案號J957-2009
233. 液壓爬升模板工程技術規程JGJ195-2010/備案號J987-2010
234. 建築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JGJ196-2010/備案號J974-2010
235. 混凝土預制拼裝塔機基礎技術規程JGJ/T197-2010/備案號J1086-2010
236. 施工企業工程建設技術標准化管理規范JGJ/T198-2010/備案號J993-2010
237. 建築施工工具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202-2010/備案號J999-2010
238. 建築施工企業管理基礎數據標准JGJ/T204-2010
239. 建築門窗工程檢測技術規程JGJ/T205-2010/備案號J991-2010
240. 海砂混凝土應用技術規范JGJ206-2010/備案號J1038-2010
241. 後錨固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JGJ/T208-2010/備案號J1007-2010
242. 輕型鋼結構住宅技術規程JGJ209-2010/備案號J1009-2010
243. 剛-柔性樁復合地基技術規程JGJ/T210-2010/備案號1005-2010
244. 建築工程水泥-水玻璃雙液注漿技術規程JGJ/T211-2010/備案號J1004-2010
245. 地下工程滲漏治理技術規程JGJ/T212-2010/備案號J1080-2010
246. 建設施工升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JGJ215-2010/備案號J1067-2010
247. 鋁合金結構工程施工規程JGJ/T216-2010/備案號J1068-2010
248. 混凝土結構用鋼筋間隔件應用技術規程JGJ/T219-2010/備案號J1139-2010
249. 建築工程可持續性評價標准JGJ/T222-2011/備案號J1217-2011
250. 預制預應力混凝土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技術規程JGJ224-2010/備案號J1127-2010
251. 倒置式屋面工程技術規程JGJ230-2010/備案號J1124-2010
252. 建築施工承接型盤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程JGJ231-2010/備案號J1128-2010
253. 水泥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T233-2011/備案號J1144-2011
254. 擇壓法檢測砌築砂漿抗壓強度技術規程JGJ/T234-2011/備案號J1157-2011
255. 建築外牆防水工程技術規程JGJ/T235-2011/備案號J1166-2011
256. 混凝土基層噴漿處理技術規程JGJ/T238-2011/備案號J1156-2011
257. 底部框架-抗震牆砌體房屋抗震技術規程JGJ 248-2012備案號J 1397-2012
258. 拱形鋼結構技術規程JGJ/T249-2011/備案號J1215-2011
259. 建築鋼結構防腐蝕技術規程JGJ/T251-2011/備案號J1218-2011
260. 無機輕集料砂漿保溫系統技術規程JGJ253-2011/備案號J1329-2011
261. 建築施工竹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254-2011/備案號J1336-2011
262. 鋼筋錨固板應用技術規程JGJ256-2011/備案號J1230-2011
263.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修復與防護技術規程 JGJ/T259-2012 備案號J1403-2012
264. 鋼絲網架混凝土復合板結構技術規程JGJ/T273-2012備案號J1411-2012
265. 建築施工起重吊裝工程安全技術規程 JGJ276-2012 備案號1354-2012
266. 高強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T281-2012備案號J1414-2012
267. 自密實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 JGJ/T283-2012/備案號J1404-2012
電力工業標准
268. 火力發電廠土建結構設計技術規定DL5022-93
269. 火力發電廠地基處理技術規定DL5024-93
270. 火力發電廠建築裝修設計標准DL/T5029-94
271. 火力發電廠採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技術規定DL/T5035-2003
272. 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建築工程篇)SDJ69-87
273. 火力發電廠主廠房鋼-混凝土組合結構設計暫行規定DLGJ99-91
274. 火電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准(土建工程篇)

⑹ 骨料的運輸和堆存應遵守下列規定不正確的是

成品骨料的堆存和運輸應符合下列規定:

1.堆存場地應有良好的排水設施,必要時應設遮陽防雨棚。骨料堆場的形式分為台階式、棧橋式、堆料機堆料。
2.各級骨料倉之間應設置隔牆等有效措施,嚴禁混料,並應避免泥土和其他雜物混入骨料中。
3.應盡量減少轉運次數。卸料時,粒徑大於40mm骨料的自由落差大於3m時,應設置緩降設施。
4.儲料倉除有足夠的容積外,還應維持不小於6m的堆料厚度。細骨料倉的數量和容積應滿足細骨料脫水的要求。
5.在粗骨料成品堆場取料時,同一級料應注意在料堆不同部位同時取料。

⑺ 鋼筋混凝土澆築蜂窩麻面驗收標準是什麼

其實只要面積不是太大,用錘敲幾下,沒有空洞就沒有什麼大問題,無非是外觀上不好看,用水泥砂漿抹一下就可以了.嚴重的必須鑿去,重新澆注質量有問題的部分.我們這都是這么做的.澆注之前先鋪一才層50mm--100mm與混凝土配比相同的砂漿,澆注時充分振動,應該都沒問題了的.下面是規范要求,可以看一下,但千萬不要照搬,否則施工單位會罵死你的.

砼蜂窩、露筋補強施工措施
一、 原因分析
1、值班人員及作業班組思想意識淡薄,對2米高吊模的施工難度認識不足,故砼澆築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2、牆為吊模,砼從板面下落,在鋼筋較密的情況下,僅局限於一處下料,一處落棒,造成牆底部振搗漏棒,出現露筋、麻面。
3、前後台聯系不緊密,在砼流動性較小、布料困難的情況下,操作者質量意識較差,在牆較高澆築難度大、沒有實體跟蹤敲打是否下到位,棒振到位。
二、 處理補強修整措施
1、露筋補強:
1.1 鑿除鬆散砼,用清水沖刷干凈、晾乾。
1.2 塗刷補強水泥凈漿結合層,其配合比為水泥:UEA膨脹劑=1:0.10。
1.3封堵模板,兩邊超出孔洞范圍150,如下圖所示意:
1.4 配製補償收縮C50細石砼。
其配合比為水泥:砂:碎石:UEA摻合料
1:1.24:1.94: 0.14
540:670:1050:75
其坍落度控制在12CM以內,採用人工現場來回拌和均勻,砼的和易性滿足施工要求。
1.5 在砼澆築前再次澆灑補償素水泥漿一道,稍干後即可澆築補償收縮C50細石砼,砼邊灌邊振搗,採用φ16鋼筋棒插搗直至高出破損處50mm。
1.6 砼澆築完畢,確定其終凝,即採用麻袋覆蓋晝夜灑水養護,兩天後方可拆除模板並繼續覆蓋灑水養護,連續養護不少於14天,隨時跟蹤檢查,保持表面濕潤。
1.7 砼養護7天後方可人工鑿除多餘部分,鑿除時要仔細,一小塊的鑿除直至表面與原砼牆面平直。
2、麻面處理
把鬆散混凝土清除後,先用清水將表面沖刷干凈,用1:2水泥砂漿抹平。
因時間倉促,不完善的地方還望建設、監理單位補充修改,提出更為穩妥的處理方案,項目部一定認真仔細地依據審批方案,加強各環節各工序的檢查,確保補強修整滿足結構安全可靠的要求。

⑻ 混凝土塌落度規范要求

混凝土塌落度規范要求:

(8)骨料倉條例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1、機械影響

混凝土攪拌時間長會造成骨料吸水量加大,使混凝土熟料中的自由水份減少,造成混凝土坍落度的損失。

混凝土攪拌機械計量系統誤差也會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損失,混凝土配和比是通過精確計算並經過多次試配調整得出來的,任何一種材料由於計量不準確,都會使單位內材料比表面積發生變化,材料比表面積變化越大,坍落度經時損失也越大。

2、運輸機械影響

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輸距離和時間越長,混凝土熟料由於發生化學反應、水份蒸發、骨料吸水等多方面原因,自由水份減少,造成混凝土坍落度經時損失,混凝土皮帶運輸機、串筒還會造成砂漿損失,這也是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損失的重要原因。

3、澆築速度影響

混凝土澆築過程中,混凝土熟料到達倉面內的時間越長,會因為發生化學反應、水份蒸發、骨料吸水等多方面原因使混凝土熟料中的自由水份迅速減少造成坍落度損失,特別是混凝土暴露在皮帶運輸機上時,表面與外界環境接觸面積較大,水份蒸發迅速,對混凝土坍落度損失的影響最大。

根據實際測定當氣溫在25℃左右時混凝土熟料現場坍落度在半小時內損失可達4cm。

⑼ 規范允不允許混凝土裂縫

【規范對混凝土裂縫的規定】混凝土裂縫應按照國標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的要求執行:

一、按3.4.4規定,結構構件正截面的受力裂縫控制等級分為三級。在直接作用下,結構構件的裂縫控制等級劃分及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

1、一級——嚴格要求不出現裂縫的構件,按荷載標准組合計算時,構件受拉邊緣混凝土不應產生拉應力。

2、二級——一般要求不出現裂縫的構件,按荷載標准組合計算時,構件受拉邊緣混凝土拉應力不應大於混凝土抗拉強度的標准值.

3、三級——允許出現裂縫的構件:對鋼筋混凝土構件,按荷載准永久組合並考慮長期作用影響計算時,構件的最大裂縫寬度不應超過本規范表3.4.5規定的最大裂縫寬度限值。對預應力混凝土構件,按荷載標准組合並考慮長期作用的影響計算時,構件的最大裂縫寬度不應超過本規范第3.4.5條規定的最大裂縫寬度限值:對二a類環境的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尚應按荷載准永久組合計算,構件受拉邊緣混凝土的拉應力不應大於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標准值。

二、結構構件應根據結構類型和本規范第3.5.2條規定的環境類別,按表3.4.5的規定選用不同的裂縫控制等級及最大裂縫寬度限值Wlim。

1、表中的規定適用於採用熱軋鋼筋的鋼筋混凝上構件和採用預應力鋼絲、鋼絞線及預應力螺紋鋼筋的預應力混凝上構件:當採用其他類別的鋼絲或鋼筋時,其裂縫控制要求可按專門標准確定;
2、對處於年平均相對濕度小於60%地區一級環境下的受彎構件,其最大裂縫寬度限值可採用括弧內的數值;
3、在一類環境下,對鋼筋混凝上屋架、托架及需作疲勞驗算的吊車梁,其最大裂縫寬度限值應取為0.2mm;對鋼筋混凝上屋面梁和托梁,其最大裂縫寬度限值應取為0.3mm;
4、在一類環境下,對預應力混凝上屋架、托架及雙向板體系,應按二級裂縫控制等級進行驗算;對一類環境下的預應力混凝土屋面梁、托梁、單向板,按表中二a級環境的要求進行驗算;在一類和二類環境下的需作疲勞驗算的預應力混凝土吊車梁,應按一級裂縫控制等級進行驗算;
5、表中規定的預應力混凝上構件的裂縫控制等級和最大裂縫寬度限值僅適用於正截面的驗算;預應力混凝上構件的斜截面裂縫控制驗算應符合本規范第7章的要求;
6、對於煙肉、筒倉和處干液體壓力下的結構構件,其裂縫控制要求應符合專門標準的有關規定;
7、對於處於四、五類環境下的結構構件,其裂縫控制要求應符合專門標準的有關規定;
8、混凝上保護層厚度較大的構件,可根據實踐經驗對表中最大裂縫寬度限值適當放寬。

⑽ 鋼筋混凝土澆築蜂窩麻面驗收標準是什麼

清水混凝土質量標准與過程式控制制措施一、清水混凝土質量標准軸線通直、尺寸准確;稜角方正、線條順直;表面平整、清潔、色澤一致;表面無明顯氣泡,無砂帶和黑斑;表面無蜂窩、麻面、裂紋和露筋現象;模板接縫、對拉螺栓和施工縫留設有規律性;模板接縫與施工縫處無掛漿、漏漿。二、清水混凝土過程式控制制措施為避免出現質量問題,必須從模板體系的設計、製作與安裝、鋼筋綁扎、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混凝土澆築、養護和修補等全過程採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並對整個施工過程抓全過程工序的預控。1.模板體系控制措施(1)模板設計要充分考慮拼裝和拆除的方便性,支撐的牢固性和簡便性,並保持較好的強度、剛度、穩定性及整體拼裝後的平整度。(2)模板拼縫部位、對拉螺栓和施工縫的設置位置、形式和尺寸須經建築師認可。(3)根據構件的規格和形狀,合理選用不同的模板材料,配製若干定型模板,以便周轉施工所需。(4)模板接縫處理要嚴密。模板內板縫用油膏批嵌,外側用硅膠或發泡劑封閉,以防漏漿。

熱點內容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
微信群發通知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8 02:52:02 瀏覽:646
工人陪款的勞動法 發布:2025-05-18 02:43:40 瀏覽:492
我國的立法主體有 發布:2025-05-18 02:38:38 瀏覽:468
勞動法關於企業改制職工補償規定 發布:2025-05-18 02:37:17 瀏覽:557
民法典修改對照的書 發布:2025-05-18 02:22:13 瀏覽:463
勞動法第三十八條每周休一天 發布:2025-05-18 02:22:13 瀏覽: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