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的目的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護法的法規目的
一、進一步提高對婦幼衛生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加強領導。婦女兒童健康是當今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1990年聯合國召開各國首腦會議通過了《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世界宣言》和《九十年代行動計劃》。我國政府對此均作出了庄嚴的承諾。各級政府必須進一步提高認識,把搞好婦幼衛生工作作為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造福子孫後代的一件大事,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動員社會各界,採取有效措施,為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作出共同努力。
根據國務院《九十年代中國兒童事業發展規劃綱要》,省政府已發布《九十年代河南省兒童事業發展規劃》,提出在1990年至2000年的10年內使嬰兒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降低1/3,孕產婦死亡率減少一半等重要指標。各級政府應擬定切實有效的措施,分期逐項地予以認真督辦、落實。
二、認真宣傳和貫徹實施《母嬰保健法》,在控制人口數量的同時重視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母嬰保健法》將於今年6月1日起實施。各級政府要組織有關部門盡快完善執法前的准備工作。要開展廣泛深入的學習宣傳活動,使全社會了解《母嬰保健法》的重要意義和基本內容,使各部門、各行業和全省人民群眾依法辦事,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各級政府的衛生行政部門是《母嬰保健法》的執法機構,主管轄區內的母嬰保健工作。各級民政、公安、司法、計劃生育和計劃、財政等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支持衛生行政部門依法行使職權。
三、建立健全各級婦幼保健機構和網路,增加對婦幼衛生工作的投入。各級政府要盡快建立、健全市地、縣婦幼保健院(所),已經建立的,要有計劃、有步驟地解決婦幼保健機構的辦公條件和人員配備問題。
婦幼保健機構主要從事社會預防保健和執法監測工作,屬社會福利事業性質。各級政府要適當增加婦幼衛生的經費投入,確保其必要的工作條件。
四、以農村為重點,深化婦幼衛生工作改革,抓好重點人群和重點疾病的防治。婦女兒童絕大多數在農村,嚴重危害婦女兒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也大多發生在農村。因此,婦幼衛生工作必須以農村為重點,特別要重視和加強邊遠貧困地區的工作。在完善縣、鄉、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的基礎上,要強化鄉鎮衛生院的產科、兒科建設,配備村級婦幼衛生人員(女鄉村醫生),形成健全的婦幼保健網路。要提高基層婦幼衛生機構的常規診斷和急症搶救的技術能力,提高農村住院分娩率,消除新生兒破傷風,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幼兒死亡率。同時要積極開展傳染病、地方病的防治,力爭今年消滅脊髓灰質炎,消除碘缺乏病對婦女兒童的危害。
在八十年代初建立的農村婦幼保健、計劃免疫保健保償責任制,實踐證明是符合省情、受到群眾歡迎的好辦法,要繼續完善和推廣。在全面實施社會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前,城鎮職工公費醫療、勞保醫療在經費開支方面應充分照顧女職工在預防保健方面的特殊需求。要積極開展創建「愛嬰醫院」活動,普及母乳喂養,使盡快成為「愛嬰省」。
五、全面貫徹開放帶動戰略,積極引進和完成國際援助項目。1990年以來,先後接受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加中兒童健康基金會無償援助的「加強中國基層婦幼衛生/計劃生育服務」、「兒童健康援助」等婦幼衛生項目,世界銀行關於兒童計劃免疫項目貸款的談判正在進行。各級政府要按照對項目承諾的條件,認真落實地方配套投資及各項工作指標,以保持良好的國際信譽。與此同時,要通過政府和民間等多種渠道,積極引進國(境)外對婦女兒童保健援助的資金、設備和技術,促進婦幼衛生事業的發展。
2. 什麼是法規目的說
你好!法規目的說,就是立法者,制定這條法律條文的真正目的。即達到一種什麼樣的社會效果。
3. 法律和法規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
法律和法規的意義和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以強制方式約束人們的行為准則。
法律是指以法律條款形式頒發的行為准則。
法規是法律和規定的統稱。
規定一般是由政府相關部門頒發的有指向的特殊規定。
4. 遵守法律法規的意義和目的是
宏觀是國家為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公民有遵守法律的義務從自身的意義和目的是,盡量避免自己觸犯法律,成為一個合法公民,並且使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5. 法律規定一定年齡的目的是什麼
因為一個人的成熟度大多數是和他的年齡成正比的,當一個人年齡夠了之後,他就明白了很多事情是該做或者是不該做的,就是法律規定年齡的目的。
6. 你認為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
你好,
我認為最終目的,是保護自己的利益不被他人侵害.
一個人不遵守,大家都不遵守,所有都去違法,侵害別人的利益,就沒有人能得到很好的保護.
歡迎提出觀點,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