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12萬法官

12萬法官

發布時間: 2022-03-20 01:50:33

㈠ 一個人以搞對象名字詐騙另一個人12萬,已經全部退賠並諒解,初犯,會怎麼判同一個法官

像他這種人他出去詐騙別人,那麼他雖然受到了別人的諒解,但是法律還是會懲罰他的,雖然他已經不是很嚴重了,但是要為自己所付出的所做出的要負責任的,但是老是出汗,但是他的性格已經進在這個位置。那麼他在。收到懲罰之後也許還會。走著一條道路。所以說一個人不要做那些違法亂紀的事情這樣會傷害家人傷害自己的家庭

㈡ 深圳地區的法官薪水是多少

14000左右 這是算上福利的 有的 會更高主要看你呆在那個位置

律師要求代理人給法官送禮或錢,還不保證能不能勝訴,是真的么

應該是律師想搞你的錢,法官辦案不敢亂來的,怎麼說也是法制社會,而且現在媒體這么強回大,一下子就曝答光了,法官也不敢亂來的,這律師真他媽黑,明目張膽的要錢。
不用給錢,判下來再說,不行還可以上訴嘛,先等一審下來再說。

㈣ 全國有多少個員額法官

全國大概有抄12萬名員額法官。
《法官員額制改革已全面完成 全國共遴選出12萬余名員額法官》:
2017-07-03 12:27:03
新華網北京7月3日電(於子茹)記者今天從最高法獲悉,截至今年6月,法官員額制改革全面完成,全國法院共遴選產生12萬余名員額法官,實現了把最優秀的人才吸引到辦案一線。

㈤ 質疑非員額法官辦案違法,律師上訴有錯嗎

一、非員額法官為何還在辦案?
按說,非員額法官不能獨立辦案,這是中央推行員額制改革的初衷,也是把辦案法官和不辦案法官區分開來,以此提升員額製法官的履職待遇,更好的提升司法效率和公信力。但在一些地方,卻出現非員額法官辦案的情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可以說,雖然中央一再強調,要守住未入額法官不得獨立辦案的紅線。但現實情況是,在諸多地方,未入額法官獨立辦案的情況還依然存在,也可以說,雖被嚴查,依然有法院鋌而走險。從全國法官受理案件的數量來看,案件數量激增,入額的12萬法官能辦完這么多案件嗎?這樣,那些沒有入額的法官就成了辦案替代者。沒有入額,還依然要辦案,這是一些未入額法官的苦衷。
而律師的質疑,提出了員額制改革的真問題,劍指員額制在實踐當中變了味。沒有區分員額和非員額,讓非員額法官也一樣辦案,那麼,非員額法官能樂意嗎?所以,律師質疑非員額法官獨立辦案,被諸多的非員額法官叫好,有人表示,(律師)乾的漂亮,說出了多少法檢兩院輔助人員的心聲,改革不能只漲工資不幹活;輔助人員也不樂意,寧願不入額,還要獨立辦案,工資還不變,簡直領著白菜的錢操碎了心。
可見,讓非員額法官獨立辦案,他們也一肚子牢騷。憑什麼我沒有拿員額補貼,還要辦案?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不拿工資還要幹活?非員額法官,拿的是助理工資,乾的卻是員額制的活,他們內心能心甘情願嗎?既然內心不願意,他們又如何能在每一個案件中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呢?
二、員額法官辦不完案怎麼辦?
員額法官辦不完案,就讓非員額法官辦,那麼,員額制改革的意義何在?如果中央的政策在底層大打折扣,非員額法官也一樣辦案,但卻拿不到員額津貼,這樣的員額制改革現狀,是背離中央的政策,也與員額制改革的初衷不相吻合。那麼,員額法官辦不完案件,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有人說得刻薄一些:員額辦不完案件,那就加班呀,加班還辦不完,那就退出員額呀。那麼,員額制改革之後,案多人少的矛盾還存在嗎?從中央政策來說,法官員額制改革,是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未入員法官不得獨立辦案,這是員額制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員額制改革的首要責任,否則,員額制改革便要大打折扣。
試想一下,中央好不容易啟動了員額制改革,把非員額法官排除出法官隊伍,不讓他們審理案件,只讓入額法官審理案件,並且提升入額法官的履職待遇,目的就在於嚴格區分辦案法官和不辦案法官。法官的數量也從原來的21萬,減少到現在的12萬人,但這12萬人,可都是切切實實辦案的,而不是和之前一樣,21萬法官,不辦案的法官佔了多數。
可以說,現在的辦案法官數量增加了,但另一方面,案件數量也增加了。案多人少的矛盾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那麼,如何解決呢?那就是增加員額制名額,而不是用非員額法官替代。要不,就是把非員額法官任命為員額法官。而全國一刀切的以百分比為數量界定員額法官數量,缺少針對性和區別性,導致一些地方員額製法官過多,案子卻太少,員額法官閑著。而另一些地方員額製法官依然不夠用,案子辦不完。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就是,領導辦案數量少,掛名辦案依然存在。一些領導掛著員額制的名額,但很可能,領導的辦案數量都不及員額法官的五分之一,甚至更少,這也導致一些法院雖然員額製法官數量夠用,但一線辦案的法官數量依然不足。這就應當嚴格區分領導辦案和法官辦案,並且,不能把領導入額的數量也看作員額製法官的數量,畢竟,領導辦案少,還可能存在掛名辦案。
三、律師以非員額法官違法辦案為由上訴,二審會支持嗎?
從法律層面來講,律師的這一個上訴理由很難成立,很可能會被駁回上訴。因為,非員額法官雖然沒有入額,但也是經過人大任命的,在其法官職務未經法定程序和事由被免職的情況下,非員額法官依然是法官,那麼,就當然可以從事審判工作,那麼,獨立審判就不在話下。
從政策層面來講,非員額法官不能獨立辦案,這是中央的政策要求,也是員額制改革的初衷。如果非員額法官可以獨立辦案,那就違背了政策規定。現在,竟然有法院膽敢違反中央政策要求,讓非員額法官一樣辦案,這不是與司法改革唱反調嗎?現在,律師以非員額法官獨立辦案違反程序正義為由,提起上訴,那麼,二審法院該如何做出裁決呢?
如前所述,二審法院可以以《法官法》等法律為由,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理由就是,非員額法官也是法官,法律沒有禁止他們不能辦案。但另一個方面,非員額法官獨立辦案,違反了中央政策要求,在此,必須對一審法院出現的非員額法官獨立辦案做出內部否定性評價,並且要追究相關領導的責任。否則,員額制改革便是一句空話!
亦有法官表示,律師的這一質疑很低級,除了讓未入額法官更加難堪外,對案件審理並無實質性意義。即便是未入額的法官,他們依然是法官法規定的法官,進行案件審理並無程序上的不當。既然如此,那麼,還施行員額制改革幹啥,這不是瞎胡鬧嗎?一方面宣布非員額法官不能獨立辦案,一方面又為非員額法官獨立辦案開脫,這樣的說辭,除了打臉外,我不知還能說什麼好?
四、政策和法律打架,法院怎麼辦?
政策和法律打架,這是我國在出台政策後常常會出現的場景。如果這類情況被訴至法院,法院當然應該以法律規定來判案,而不是依據政策。但是,政策和法律打架,正說明政策的制定欠缺考慮,只追求政策的執行,而不考慮法律的修訂,這讓司法人員無所適從,也較為難堪。

㈥ 美國大法官年薪多少

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年薪在司法機構中是最高的,年薪為21萬7400美元,最高法院餘下8名大法官的年薪都是20萬8100美元,聯邦巡迴法院法官的年薪是17萬9500美元,聯邦地區法院法官的年薪為16萬9300美元,州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年薪為15萬2495美元,大法官的年薪為14萬4495美元,上訴法院法官的年薪為13萬6316美元,巡迴法院法官的年薪為12萬8600美元

㈦ 挪用公款12萬,受賄3萬逮捕,全部退款,法官還能判緩嗎

一、【緩刑適用條件】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二、【累犯不適用緩刑】對於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㈧ 請問在深圳做法官一個月的薪水是多少呢

工資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這是不高的,其他的還有各種補貼、福利……沒有標准、無法公開、因人而異。

㈨ 員額法官是什麼意思

法官員額制,目的就在於使得這些法官的工作僅限於審理案件,而其他的工作交由行政部門以及法官助理人員去進行。
關於法官員額制,你又了解多少呢?

最高法首批367名員額法官出爐

是中國司法史上的一件大事

最高法首批員額法官宣誓

最高法首批員額法官宣誓

這場隆重的宣誓活動

意味著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入額工作順利完成

那什麼是法官員額制?

怎麼樣的人可以做員額法官?

法官員額制至今有什麼成效?

未入額的法官怎麼辦?

......

面對這些問題

不少讀者可能會有疑問

今天,小編為你一一揭秘。

什麼是法官員額制?

中共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之後,以司法責任制為核心的四項基礎性改革試點正式拉開帷幕。其中,建立和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制度,被認為是司法體制改革的一大「重頭戲」。

所謂人員分類管理改革,就是將法院工作人員分為法官、審判輔助人員和司法行政人員,各類別人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得其所,其中核心的內容是法官員額制改革。

因為法官員額制改革是對法院工作人員利益格局的重新「洗牌」,涉及每一位幹警的切身利益,是一場動自己「乳酪」的硬仗,因此,被視為本輪司法體制改革中「一塊最難啃的硬骨頭」。

各高級法院在堅持「以案定額」的基礎上,綜合考慮不同審級、不同地區法院案件類型和數量、人員配置以及轄區內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人口數量、轄區面積等因素,實行法官員額省內統一調配。

截至今年6月,全國法院共遴選產生12萬余名員額法官,實現了把最優秀的人才吸引到辦案一線。

目前,全國219家試點法院正按照試點方案要求積極開展試點。

最高法選出的首批員額法官是什麼來頭?

最高法首批員額法官宣誓

這是一支正規化隊伍:除審判委員會委員、巡迴法庭主審法官外,刑事崗位151人,民事崗位99人,行政賠償崗位19人。

這是一支專業化隊伍:博士研究生119人,碩士研究生205人,大學學歷43人。其中博士學歷佔32.43%,碩士學歷佔55.86%。

這是一支職業化隊伍:平均年齡47歲,平均法律工作經歷22年,年富力強、經驗豐富的審判員成為員額法官的主流。

未入額的法官,怎麼辦?

在改革之前,全國法官人數21萬多人,這次入額12萬,那沒有入額的法官如何安置?

目前,實踐中大體有四種渠道進行安置分流:

一是轉任為法官助理,繼續在審判業務部門協助員額法官辦案;

二是轉任司法行政人員,到綜合部門工作;

三是一些年紀較大的法官從事案件評查、訴前調解等工作;四是交流到其他黨政部門。

改革過程

2015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關於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改革後地方法院直接由獨任法官、合議庭裁判的案件占案件總數的98%以上,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數量普遍較改革前大幅下降。

2016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會同中央編辦聯合印發《省以下人民法院內設機構改革試點方案》,就科學設置審判業務機構,有效整合非審判業務機構,嚴格控制機構規模提出明確要求。

2017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關於加強各級人民法院院庭長辦理案件工作的意見(試行)》,就院庭長的辦案數量、建立保障院庭長辦案的工作機制以及建立院庭長辦案情況通報制度等進行了明確。

《意見》下發後,各地法院普遍制定了落實院庭長辦案制度的具體方案,實現院庭長辦案常態化。例如北京法院院庭長去年辦案13.8萬件,同比上升52%。廣東法院入額院庭長2016年共辦結各類案件48.92萬件。

動圖

改革成效

經過四年的改革探索,改革成效逐步顯現:

司法人力資源回歸辦案本位,優秀專業人才向辦案一線流動趨勢明顯,85%的司法人力資源配置到辦案一線;

辦案質效穩步提升,各地法院人均結案數量普遍提升20%以上;

在全國法院立案數年均增長20%左右、法院總編制未增加的情況下,結案率不降反升;

司法公信力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進一步提高,一些試點法院涉法涉訴信訪案件下降30%左右。

熱點內容
被法院金額 發布:2025-05-11 20:37:03 瀏覽:323
工程合同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11 20:25:02 瀏覽:487
什麼是經濟法的思維 發布:2025-05-11 20:24:12 瀏覽:213
規定社保勞動法 發布:2025-05-11 20:18:28 瀏覽:104
法律知識我知道日記 發布:2025-05-11 20:17:13 瀏覽:137
司法考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1 20:13:11 瀏覽:98
31條例 發布:2025-05-11 20:00:38 瀏覽:129
中國法治詩書畫院 發布:2025-05-11 19:56:21 瀏覽:872
民事訴訟法注釋版 發布:2025-05-11 19:55:39 瀏覽:783
落實物業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11 19:55:01 瀏覽: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