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關婚姻法房產的問題
『壹』 新婚姻法關於房產的問題
以下回答依據《婚姻法》
房產證上所有人是你或你丈夫,都說明這是你們夫妻共同財產。
他父母出資購買,視為對你們的贈與。
當然,如果是他父母的名字,你也就不能主張權利了。
『貳』 新婚姻法對於房子的問題現在是怎麼規定的
第一套房子:如果離婚,房屋會判給男方,貸款由男方償還,你可以要求分割婚後還貸及其增值部分的價值;第二套房子:如果離婚,雖然登記在你老公的名下,只要購房款是婚後收入則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你要提供房產證和購房合同等證據。
新婚姻法當中對於房子的分割問題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婚前一方全款購買的房子,這種情況下離婚的時候,另一方沒有權利進行分割。結婚以後,夫妻雙方共同償還貸款,這種情況屬於夫妻共有財產,離婚的時候可以分割。所以大家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分別對待房屋的產權問題,每個人所遇到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
『叄』 關於新婚姻法的規定中的房產問題
1、婚前一方購買的房屋,付清所有房款的,屬一方的婚前財產。
《婚姻法》規定:一方的婚前財產,為夫妻一方的財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婚姻法》司法解釋(一)同時規定: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既然夫妻一方婚前付清了全部房款,並取得了房產證,那麼該房屋無疑是婚前財產。
2、婚後一方用個人財產購買的房屋,屬一方的財產。
3、夫妻雙方婚後一次性出資,取得房屋產權證書後離婚的
根據《婚姻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4、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後用共同財產購買的房屋,房屋權屬證書登記在一方名下的,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按《婚姻法》的基本原理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的規定,這一類的房屋還是屬於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且用夫妻共同財產購買,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5、夫妻雙方婚後用共同財產購買的(包括貸款)房屋,應屬於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一般均等分割
對於分割按揭房產,因為還存在繼續償還銀行銀行貸款的問題,因此不能簡單的分割房屋合同價值。房屋的實際價值(合同價值與房屋升值之和)減去尚未償還的銀行貸款後的剩餘價值才是雙方的分配對象。由其中的一方取得房產,繼續向銀行償還貸款本金、利息,同時向另一方支付房屋價值的一半。
6、一方婚前按揭購房並取得房產證,婚後償還貸款期間離婚的
如果能夠證明償還貸款的資金全部是由購房一方的婚前個人財產支付的,那麼該房產屬於一方的個人財產,直接歸屬其本人,除非是雙方書面約定該房產作為雙方的共同財產。
如果不能證明償還貸款的資金全部是由購房一方的婚前個人財產支付的,則應當視為夫妻雙方共同償還的按揭貸款。不論是雙方償還貸款的資金來源、或者是雙方償還貸款的份額,均不影響夫妻雙方共同償還貸款的性質。此種情況下房產歸簽訂購房合同的一方所有,但是房屋兩種價格差額部分作為夫妻雙方共同財產分配。
7、父母參與出資並取得房產證書後離婚的
如果是夫妻雙方結婚前父母出資購買房產的,一般視為對自己子女個人的贈與,父母不得索回。同時該部分資產作為一方的婚前個人財產在分割房產價值重應當予以扣除。但是父母在婚前明確聲明是對夫妻雙方的共同贈與的除外。
如果是夫妻雙方婚後出資購買房產的,一般視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父母不得索回。該部分資產作為夫妻雙方共同財產予以分割。但是父母在贈與時候明確聲明是對夫妻其中一方的贈予的除外。
如果是父母對子女的出資為借款,婚前借款的作為一方的個人債務,婚後共同借款的,作為婚後共同債務。當對於父母出資不能證明是贈與還是借款的,推定為贈與。
婚前房產在我國新婚姻法當中一共有兩種規定,第一種是婚前付首付,婚後夫妻共同償還貸款,這種情況下,夫妻可以共同分割。第二種是,婚前一方全額購買的房子,房產證上也是一個人的名字,婚後另一方如果離婚的話無權分割。
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肆』 關於新婚姻法房產問題
依據《婚姻法》的有關規定,該房產是夫妻共同財產,因此女方是有份的,婚後還貸部分視為夫妻共同還貸。
如有需要可以與我助理聯系13661982247,預約時間來事務所面談。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伍』 新婚姻法關於房產問題
理解你的擔心,房子會有你的,但你的情況與《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七條第二款規定的情況不同,因為房款中並沒有你父母的出資:
1、男方父母只是支付了房屋價款的一部分,即18萬首付款,其餘款項由你們兩人共同支付,故男方父母並不能取得房屋的所有權,也就無法決定將房屋贈與男方。
2、父母部分出資時一般只能決定其出資份額贈與何方,在欠缺出資時而非離婚訴訟時確定贈與一方的有關證據情況下,按照《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的婚後所得贈與歸夫妻雙方共有的原則,將父母出資部分認定為向夫妻雙方的贈與相對合理合法。
3、《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七條規定僅限於婚後父母為子女全款出資購買不動產的情形,對於不在該條適用范圍的父母部分出資情形,通常情況下將按照《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二條的規定處理,即將父母出資部分認定為贈與夫妻雙方。具體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將訴爭房屋的性質認定為雙方共有。
4、由於房子是由男方父母部分出資購置的,離婚分割時可對男方予以適當多分,至於「多分」的數額如何掌握,應由法官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作出公平合理的裁判。
『陸』 關於婚姻法,房產方面的問題
關鍵是明確一點,這套房子是贈送給你的,還是贈送給你們夫妻的,並且要有證據;如果是給你的,就是你的個人財產;如果是給你們夫妻的,就是夫妻共同財產。
如果沒有證據,一般處理是,婚前贈與的,算婚前個人財產,婚後贈與算夫妻共同財產。
父母是否去世,與此無關;但若父母在世,並且一直在此房一起居住,可能會判歸給父母;另外,還要看是否過戶,若沒有過戶,可以認定為父母的房產。
『柒』 關於新婚姻法房產問題。
婚姻法沒有規定房產分割問題,
問題答案參考: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法釋〔2011〕18號,自2011年8月13日起施行。)
第十條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2、《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捌』 新婚姻法中關於房產的問題
現在的新婚姻法是,婚前一方買的房子是只屬於一方的,婚後不是共同財產
現在想要自己的房子,就得兩個人一起付首付,一起交按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