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人事爭議是否適用勞動合同法

人事爭議是否適用勞動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2-03-18 11:30:03

A. 事業單位編制人員不適用於勞動法

國家機關的公務員,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中納入公務員編制或者參照公務員進行管理的工作人員,適用《公務員法》。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聘用人員),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而有編制的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不適用勞動合同法。

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條的規定,公務員和比照實行公務員制度的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以及農村勞動者(鄉鎮企業職工和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除外)、現役軍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適用勞動法。

我國當前採取的是公務員和非公務員分別立法的模式,公務員勞動關系,由《公務員法》和其他法律加以規范。比照實行公務員制度的工作人員(如工、青、婦等社會團體的機關工作人員)也不適用《勞動合同法》。

拓展資料:

公務員,全稱為國家公務員,是各國負責統籌管理經濟社會秩序和國家公共資源,維護國家法律規定貫徹執行的公職人員。在中國,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公務員法規定:「本法所稱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按照上述規定,是否屬於公務員,必須符合三個條件:

  1. 依法履行公職

  2. 納入國家行政編制

  3. 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

B. 事業單位人員的勞資和人事爭議適用什麼法律

學校、醫院等事業單位在勞資和人事方面參照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規定適用。

C. 與事業單位簽訂聘用合同,發生爭議的應該適用人事爭議仲裁還是勞動爭議仲裁

應該去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有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的支持。

D. 《勞動合同法》施行後,對事業單位人事爭議處理有何關系

1.程序上適用勞動復法,實體上除有制特別規定的外也適用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也是廣義的勞動法,是勞動法關於勞動合同部分的進一步具體規定)。
2.《勞動合同法》第96條規定,事業單位與實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員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未作規定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執行。因為《公務員法》排除了事業單位的適用(但還有參照公務員制度管理的一種事業單位)。

E. 追索未簽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是否適用《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之規定

以最終裁決金額來判斷是否屬於一裁終局的,而不是以請求金額來判斷;而且一裁終局僅限制單位,不限制勞動者。

F. 人事爭議是否適用勞動合同法

可以的,勞動法就是適用於 人事糾紛、勞務糾紛案件的。

G. 醫院的用人是否適合《勞動合同法》的問題

勞動法關於適用范圍的規定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專織(以下統稱用人屬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勞動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勞動法執行。對於仿照公務員編制管理的事業組織人員、社會團體人員,不適用勞動法。醫院不是公務員體制的管理,可以適用勞動法的相關規定,但是並不是必須,因為醫院和醫生的關系是特殊的勞動關系,不能簡單的用這個法來處理,行業規范等也很重要。

新勞動法的適用范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同時,在附則中規定:事業單位與實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員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未作規定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執行。
所以你最好先咨詢下律師看有多大勝算再去辭職比較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H. 行政幹部與事業單位之間的人事爭議是否屬於民事收案

人事爭議主要由《勞動合同法》調整。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行公務員制度,但《勞動合同法》第二條第二款規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所以,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中有編制的,不適用勞動合同法,但是訂立聘用合同的勞動者的人事爭議可以適用

I. 公務員如何處理勞動和人事爭議

公務員對涉及本人的下列人事處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該人事處理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原處理機關申請復核;對復核結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復核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按照規定向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或者作出該人事處理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提出申訴;也可以不經復核,自知道該人事處理之日起三十日內直接提出申訴:

(一)處分;

(二)辭退或者取消錄用;

(三)降職;

(四)定期考核定為不稱職;

(五)免職;

(六)申請辭職、提前退休未予批准;

(七)未按規定確定或者扣減工資、福利、保險待遇;

(八)法律、法規規定可以申訴的其他情形。

對省級以下機關作出的申訴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處理決定的上一級機關提出再申訴。

行政機關公務員對處分不服向行政監察機關申訴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的規定辦理。

第九十一條 原處理機關應當自接到復核申請書後的三十日內作出復核決定。受理公務員申訴的機關應當自受理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處理決定;案情復雜的,可以適當延長,但是延長時間不得超過三十日。

復核、申訴期間不停止人事處理的執行。

第九十二條 公務員申訴的受理機關審查認定人事處理有錯誤的,原處理機關應當及時予以糾正。

第九十三條 公務員認為機關及其領導人員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向上級機關或者有關的專門機關提出控告。受理控告的機關應當按照規定及時處理。

第九十四條 公務員提出申訴、控告,不得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

J. 勞動合同法頒布之前人事糾紛怎麼處理

1、《勞動合同法》之前有《勞動法》及其他勞動法律法規;2、人事爭議有《人事爭議處理規定》等;3、人事爭議與勞動爭議有區別。

熱點內容
立法權下放 發布:2025-07-04 05:59:21 瀏覽:509
公司繳納社會保險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7-04 05:48:14 瀏覽:898
民事訴訟法2014全文 發布:2025-07-04 05:47:17 瀏覽:518
馬化騰法官 發布:2025-07-04 05:36:12 瀏覽:501
珠寶行業員工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4 05:33:58 瀏覽:709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網路侵權 發布:2025-07-04 05:16:10 瀏覽:75
民事訴訟法71條75條 發布:2025-07-04 05:13:58 瀏覽:581
內蒙王勇律師 發布:2025-07-04 05:13:18 瀏覽:739
法治素養思修 發布:2025-07-04 05:13:18 瀏覽:865
勞動法勞務派遣人員的五險一金 發布:2025-07-04 05:02:44 瀏覽: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