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婚姻法的研究
① 中共第一個婚姻法教研室是在哪個大學
中國第一個婚姻法教研室是在中國人民大學的法律系民法教研室。
他對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實施過程中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研究,完善和補充了相關細則,如《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員會關於婚姻法公布後的重婚、納妾如何處理的意見》等。
若幫到請採納,謝謝
② 中國婚姻法最好的學校是哪個中國婚姻法研究做的最好的是哪位大家比較好的婚姻法入門基礎教程和比較
婚姻法是一抄個小部門法,一般來說大學不會以此來排名。
婚姻法做得好的,莫過於參與修訂婚姻法司法解釋那些人。你可以網上搜索。
入門教程就沒必要了,直接買一本教材就行了。至於研究,那就沒有教程了,你可以網上搜索各種論文、書籍,自己去研究
③ 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是哪一年公布的
新中國頒布的第一部婚姻法,自1950年5月1日起施行 。
一、1950年4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版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這是新中國頒布的第一部婚姻法,自1950年5月1日起施行 。
內容以調整婚姻關系為主,同時涉及家庭關系方面的各種重要問題。「廢除包辦強迫、男尊女卑、漠視子女利益的封建主義婚姻制度。實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權利平等」。全文分為8章,包括原則、結婚、夫妻間的權利和義務、父母子女間的關系、離婚、離婚後子女的撫養和教育、離婚後的財產和生活及附則,共27條。
二、1980年9月10日,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新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權
三、2001年4月28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1次會議通過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修訂,新修訂的婚姻法同日起施行。
④ 為什麼新中國第一部法律是婚姻法
新中國建立前夕,主要存在三種婚姻形態:以強迫包辦、男尊女卑和漠視子女利益為主要特徵的封建婚姻制度在全國城鄉,特別是農村占絕對主導地位;形式上提倡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實際上尚保留大量封建殘余的資產階級改良婚姻制度,主要體現在城鎮,特別是工商業較發達地區的社會上層;倡導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的新民主主義婚姻制度在各解放區實行,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與舊式婚姻制度的斗爭。
以上這些封建婚姻制度與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倫理道德交織融合在一起,構成舊制度鏈條中的重要環節,不但使絕大多數婦女陷入痛苦的深淵,也給很多男子造成巨大痛苦,阻礙著社會的進步。
為此, 1948年9月,作為迎接新的人民政權工作的一部分,黨中央在河北西柏坡召開解放區婦女工作會議。會上,中央書記處書記劉少奇將起草新《婚姻法》提高到新中國制度建設的高度,並將這個工作交給了中央婦委。
主要目的是從根本上摧毀包辦強迫、男尊女卑的封建主義婚姻制度;樹立男女權利平等、婚姻自由的新民主主義婚姻制度,從而建立民主和睦、團結生產的新式家庭,以增強國家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的力量。
從起草到結稿的一年半中,41次修改其稿,具體條款多則修改30到40次,少則修改10到20次,《婚姻法》於1950年5月1日正式施行。
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成為新中國成立後頒布的第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質的民事法律,是國家改革婚姻家庭制度的重大立法舉措,為新中國婚姻法制初步奠定了法律框架。
⑤ 巫昌貞老師什麼時候開始從民法轉到婚姻法研究的
1978年,《婚姻法》的修改被提上議事日程,因為有起草民法典的經歷,政法大學派巫昌禎參加。《婚姻法》是新中國制定的第一部法律,這次參與立法的經歷,成了她學術道路上的分水嶺。此後,她把研究和教學的重心轉移深入到了婚姻法。
1929年出生的巫昌禎,195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作為新中國培養出的第一代法律人,她一生中親歷了多部法律的起草修改工作。
1979年、1997年兩次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修改。
1989年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起草,任起草小組副組長。
2002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修正案草案專家組組長。她和專家們提議在婚姻法中對家庭暴力予以規制,「最後爭取將『禁止家庭暴力』寫入總則」。這被認為是反對家庭暴力立法的重大突破,是里程碑式的事件。
2005年,婦女權益保護法修改,巫昌禎再次參與立法。修改後明確了「禁止對婦女實施家庭暴力」,並規定了多機構合作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干預模式。
2015年7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草案)》,並決定將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在五十多年的法律生涯中,巫昌禎始終關注著婦女權益的保護,執著於她所鍾愛的婚姻家庭法的研究和實踐事業。
(http://news.cntv.cn/2015/12/04/VIDE1449233637400599.shtml?ptag=vsogou)
([CCTV2015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年度法治人物——巫昌禎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⑥ 婚姻法的研究意義是什麼分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婚姻問題是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才是不同的!」。幸福的婚姻是構成幸福家庭的特殊的秘密內核;幸福的婚姻能夠使人健康長壽,這是世人公認的道理和法則。從醫學、行為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等等科學研究,一致性的分析認為:言語上經常表白後悔和失敗的婚姻,以及不良的夫妻關系,會導致許多麻煩和健康問題。「理解和寬容是化解矛盾的靈丹妙葯,剋制和溫存是包紮心靈創傷的有效綳帶!」;特別是心理品質的健康狀況,是與倫理、道德齊名的素質內涵,在很大程度上維系著現代家庭的穩定和幸福!?而且,涉及到子孫後代諸多問題,如果用「連鎖反應」一詞來形容,一點也不過份!可見幸福的婚姻是何等的重要!
有人說幸福的婚姻是靠男女雙方共同營造,共同建立的,跟算命合婚沒關系,如果真是這樣,古語說得好,只羨鴛鴦不羨仙,所以試問天下間,有哪對夫妻不想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也有人說姻緣天註定,該嫁給什麼人,該娶什麼樣的人,一生該結幾次婚,該離幾次婚都是早就註定好的,是無法改變的。這兩種觀點只能說各對一半,從命理學的角度來說,幸福的婚姻與男女雙方八字的匹配程度是有直接的關系。在命理上克夫的女命是八字帶傷官又見官,身旺官弱比劫多,身弱官殺旺,官星被合或被沖克。克妻的男命是八字財弱被劫,身弱財多且旺,身旺財弱劫財羊刃多,財星被合或被沖克。
指迷居士,真實姓名許世有,男,1983年生,祖籍福建。字解玄,號指迷,著名預測師,擇日師,命名師,風水師。自幼熱衷於易學,曾遊走四海,拜訪名師,對周易、相學、八字、日學、姓名學、風水學等預測學科有深層次的見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真正的運用易經文化為人指點迷津、排憂解難。是權威網站認證的命理學專家。
你也可以上網路貼吧,指迷居士算命吧去看看,有很多預測實例。
所謂命,就是一個人生下來,這一生要做什麼,是當農民呢,還是做官,或是商人……這就像一個人生下來就是寶馬汽車,或者是自行車一樣,是註定的。而運呢,運就是人在世界上所經歷過的各個時間段,運又分大運、小運,大運五年一更換,小運一年一換、流年則是我們所經歷過的每一年。命運合在一起就像是一輛車行駛在路上一樣,所經過的路就是大運,路是平坦的,就順,崎嶇不平的就曲折坎坷。
有人說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握,也有人說命運是註定的,是改變不了的,這兩種觀點只能說是各對一半,如果命運真的是能靠自己把握的,試問天下間除了傻瓜跟精神病患者以外,有誰不想好好把握自己的命運出將入相,有人會說,既然是命中註定,那如果不去工作,不去賺錢,錢能從天上掉來嗎,事實上,每個人都不是孫悟空,都在五行之中,每個人出生後,八字已定,其一生的大運也就註定,八字的金木水火土與一生的大運也都將受到地球磁場的支配,很多人應該有過這樣的感受,當行到好運的時候,由於受到地球磁場的影響,自然也就會有很大的動力去拼搏,去努力,遇到的都是自己的貴人,都是對自己幫助很大的人,由於運氣行的好,跟命里陰陽五行平衡了,睡覺都能睡得特別香,當大運行得不好,整個人也就會變得很頹廢,缺少努力賺錢的動力,遇到的都是小人,處處跟自己作對,要婚姻沒婚姻,要事業沒事業,經常失眠。北宋宰相呂蒙正所著時運賦更能說明這一切,萬般皆是命,算來不由人,蛟龍未遇,潛身於魚蝦之間,君子失時,拱手於小人之下,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長,水不得時,風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 命運到底是註定還是能改變,來打個比方,比如一隻雞,從蛋殼出生後可以通過後天的精心飼養,使它成長得更好,更大,更強壯,但是雞始終是雞,再怎麼努力飼養也不可能養成鴨或變成牛,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和改變去實現屬於自己命中註定的最大的成功,但不是每個人去努力都可以做將軍,不是每個人去努力都可以當皇帝,命運合在一起就可以看到很多的現實故事,有的人命理格局高的,雖說做了官,但運氣行的不好,所以官做的很不順,處處有人給他穿小鞋,官越做越小。而有些人命理格局低,則是農民,可是運氣行的好,所以生活很幸福,種地風調雨順,打工年年有餘。 易經是中國流傳了五千多年的魁寶文化,是任何人都無可置疑的,周易算命不是為了簡單的了解自身的命運,而是在知道命運的基礎上還要知道去做到如何趨吉避凶,破禍成福。比如某人八字金旺木衰,最宜行東方木運,事業方位上也最適合在自己出生地為準的東方城市發展,所謂財在東方人往西,走錯方向失良機,如果這個人不懂周易的,又往出生地的西方發展,加上大運不好的那不是破財就是疾病,就算大運很好的,本來應該一年賺1千萬的,可能只賺了5百萬,方位差一線,富貴不相見,可見算命的境界不在於算得准,而是應該在算得準的基礎上如何做到改變命運,趨吉避凶,少走彎路,以盡快求得屬於自己命中的最大富貴,快速走向屬於自己的成功彼岸。
⑦ 婚姻法的最新研究動態與研究方法是什麼
最新動態:根據實踐形成的理念,融入法律中。
方法:熟悉原有婚姻法基礎上,調查研究,對照新婚姻法趨勢
⑧ 中國新婚姻法有什麼變化
1997年—1998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結果顯示:在被調查的青年中,有近.8%的人對婚前性行為持肯定態度;3—4成的青年對結婚和生兒育女的價值持懷疑或否定態度。有近5萬的青年贊成離婚。有半數的人對「婚前財產公證」表示認同。
對21世紀婚姻的展望
許多學者認為:下世紀婚姻將呈多元化趨勢,家庭形式將更為豐富。男人和女人都將不依賴他人而生存,個人的權利將受到尊重,生活將趨於個性化。
中國具有明顯的城鄉差異、地區差異,婦女解放程度也不同步,因此,城鄉婚姻掌握的數據和綜合一些專家學者的意見,具體來說,在城市:
1.核心家庭繼續增加。目前核心家庭已達60%,還會繼續上升。家庭結構小型化,每家3—4人。
2.晚婚晚育人數增加,單身不婚者增多,自願不育者有上升趨勢。
3.婚前性行為不會減少,隨著封建「貞操觀」影響的削弱,試婚有可能增多。
4.擇偶更注重情趣相投,經濟條件重要性降低。同居數量有可能上升。
5.婚姻質量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使多數家庭不再湊合。婚姻調適能力的提高,將使家庭生活更豐富、新鮮和幸福。婚姻中男女更加平等,家庭暴力減少,丈夫將與妻子共同承擔家務。
6.家務勞動強度降低,時間縮短,夫妻因家務勞動導致的矛盾減少,家務勞動將社會化、家用電器普及化。
7.協議離婚、試離婚將成為離異的首眩離婚率會呈上升態勢。知識、文化水平越高的人情感越豐富,對愛情要求越高,因此會越不幸福,越痛苦,離婚可能性越大。
8.社會對婚外戀繼續保持寬容的態度,人們對婚姻的責任感更多的是自我認識、自我約束、自我修正,而不是迫於外在壓力。隨著我國對個人自由的管理放寬,機會增加,婚外戀會增加。
9.民眾婚姻自由度增加,婚姻不再是從眾行為,結婚與否是個人經過深思熟慮的選擇,單身不婚、單親家庭等生活方式可能成為人們多樣化選擇的內容。
在農村:
1.婚姻自由將隨著經濟改善而提高,女性將有更大的選擇空間。尤其是「打工妹」,她們的眼界開闊了,有了自立能力,必然更要求婚戀自主。但是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她們的要求與農村強大的傳統勢力之間還在較量。
2.早婚多育現象將隨著婦女地位提高、農村經濟條件的好轉、農村養老保障制度的健全而減少。
3.由於貧困和性別比例失調,仍有相當數量的農村男性難以成家。
4.離婚在農村仍是一件困難的事,尤其牽涉到承包地等生產資料,易使離婚女性及子女生計無著。參加鄉鎮企業勞動的女性比較而言有更多的自主權。
5.婚外戀對於農村婦女既是一種誘惑又包含著危險,往往導致她們承受動盪不安的生活和悲劇的結果。
總之,21世紀的婚姻變遷,無論在中國還是在世界,都將朝著多元的、理性的、進步的、以人為本的、男女更加平等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