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24條解讀

勞動法24條解讀

發布時間: 2022-01-22 02:42:01

㈠ 關於《勞動法》第25條的解釋(絕對高分)

很簡單,勞動者可以依據《勞動合同法》三十八條第2款的規定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即可,這樣不僅不用承擔離職的責任,還可以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資和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㈡ 勞動法第24,26,27條內容是什麼

第二十四條 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
第二十六版條 有下列情權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第二十七條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後,可以裁減人員。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

㈢ 勞動法 第24條是否規定86年後工作的屬於合同工

請您到當地人力和社會保障局咨詢,

㈣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4)勞動法24條解讀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適用范圍:

1.勞動法第二條中的「個體經濟組織」是指一般僱工在七人以下的個體工商戶。

2.中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與勞動者之間,只要形成勞動關系,即勞動者事實上已成為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並為其提供有償勞動,適用勞動法。

3.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規定應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員;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組織的人員;其他通過勞動合同與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勞動法。

4.公務員和比照實行公務員制度的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以及農村勞動者(鄉鎮企業職工和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除外)、現役軍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適用勞動法。

5.中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在勞動法中被稱為用人單位。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勞動法執行。根據勞動法的這一規定,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應當視為用人單位。

㈤ 關於勞動法24條

對於您的問題,律師提供一下意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競業限制的條款確實只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規定競業限制的目的是防止這些人員利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損害其所在單位的利益。因為這些人接觸的是用人單位的核心范圍,掌握著重要的商業秘密或者是客戶資料。如果讓這些人能夠從事與其所在單位相同行業的其他工作將會給其所在單位帶來巨大的損失。
2.而相對於除了上述人員以外的其他勞動者,他們接觸到的並不是企業的核心,而且具有很強的替代性。所以,並沒有規定競業限制,而《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其中第四款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從這里也可以反向推出勞動者也是可以和其他用人單位簡歷勞動關系的,只要是不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是用人單位沒有反對。因此一般的勞動者並沒有競業禁止的限制,這也是為了保護一般勞動者的權益。
3.您說的第二個問題是正確的,二年內不能從事前公司類型的工作。
4.一般的勞動者沒有競業禁止協議的限制,並不意味著一般的勞動者可以泄露商業秘密。 因為勞動法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就算他們之間沒有約定,保護商業秘密也是不言而喻的,這在合同法裡面是根據誠實信用原則。因此,不管有沒有簽訂合同都是應當保守商業秘密。都應當收到約束。

㈥ 勞動法三十六條和二十四條怎麼講的


《勞動法》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二十四條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

㈦ 勞動法第22,23,24條具體是什麼

第二十二條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 第二十三條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 第二十四條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 第二十五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㈧ 勞動法辦法第二十四條第四項

勞動合同法解讀四十六:經濟補償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解讀」本條是關於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
經濟補償是勞動合同制度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一種引導用人單位的有效手段,是一類與勞動者密切相關的重大經濟利益。在制定勞動合同法過程中,圍繞著經濟補償各種觀點激烈交鋒。最後勞動合同法根據常委會委員和各方面意見,對經濟補償作了明確規定。
一、 經濟補償的性質
各方面對勞動合同中經濟補償的性質爭議較大。有的認為,經濟補償是違約責任,用人單位提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就要承擔違約責任,支付經濟補償。因此經濟補償是對用人單位的一種懲罰。有的認為,經濟補償是一種國家要求用人單位承擔的社會責任。國家要求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支付一定經濟補償,以幫助勞動者在失業階段維持基本生活,不至於生活水平急劇下降。這種社會責任國家承擔的多一點,用人單位支付的經濟補償就少一點,國家承擔的少一點,用人單位支付的經濟補償就多一點。有的認為,經濟補償是對勞動者以往為用人單位作出貢獻的補償,是對勞動者過去勞動內容和成果的肯定。勞動者對用人單位貢獻不完全體現在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中,用人單位的經營效益、持續發展能力和資產的積累都有勞動者的貢獻。經研究,比較認同對經濟補償性質的第二種觀點。經濟補償是一種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我國失業保險制度建立健全過程中,經濟補償可以有效緩減失業者的焦慮情緒和生活實際困難,維護社會穩定,形成社會互助的良好社會氛圍。經濟補償不同於經濟賠償,不是一種懲罰手段。我國實行按勞分配製度,勞動者付出勞動得到勞動報酬,勞動報酬基本能體現勞動者的貢獻。
另外,經濟補償是國家調節勞動關系的一種經濟手段,引導用人單位長期使用勞動者,謹慎行使解除權利和終止權利。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依法支付經濟補償。用人單位為了減少成本,避免支付經濟補償,就不會隨意解除勞動合同,從而達到穩定勞動關系的目的。勞動合同法基本延續了勞動法關於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同時增加規定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這一增加規定有利於解決短期勞動合同普遍化的問題。實踐中,短期勞動合同一年一簽的情況比較普遍,用人單位為了規避關於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通過簽訂短期勞動合同,待勞動合同終止時,再結束勞動關系。勞動合同法通過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用人單位依法支付經濟補償,可以防止用人單位鑽法律的空子,按照企業實際需求,簽訂勞動合同。

㈨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24條的疑問

有幾個問題你先回答一下,你的勞動合同到期了嗎?是提前30天向單位寫出書面辭職申請?為什麼辭職?單位有沒有拖欠工資的行為?有沒有恐嚇、逼迫的手段強迫你工作?

熱點內容
港澳立法會 發布:2025-09-02 06:11:35 瀏覽:239
2015二建法規精講班 發布:2025-09-02 06:10:53 瀏覽:521
反駁站在道德制高點 發布:2025-09-02 06:10:52 瀏覽:570
收據蓋項目部公章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02 05:58:50 瀏覽:308
勞動法中有對考勤的規定嗎 發布:2025-09-02 05:53:53 瀏覽:474
公民道德建設手抄報 發布:2025-09-02 05:53:53 瀏覽:742
戶口本曾用名使用法律效力依據 發布:2025-09-02 05:53:14 瀏覽:598
簡述經濟法的法律淵源 發布:2025-09-02 05:52:34 瀏覽:401
采購條例處罰 發布:2025-09-02 05:46:44 瀏覽:931
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條例2012 發布:2025-09-02 05:41:11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