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大家幾天結束

行政法大家幾天結束

發布時間: 2022-03-01 03:22:47

『壹』 法考准備需要多長時間

按照往年通過法考的時間規律來看,一般是800小時,我們再來看一下法考的具體備考規劃
第一階段:刑法行政法、刑訴法
這兩三個科目和民法沒有任何關系,而且沒什麼變動,可以優先學習,且不能囫圇吞棗,需要下足工夫扎實學習,聽課+做筆記+真題!這三個科目盡量少佔用後面的時間!
第二階段:民法、民訴法、商法
刑法、行政法和刑訴學完之後大概也到4月份左右了,那時候《民法典》的具體出台時間也應該確定了,這個時候可以開始第二階段的復習了,先從民法總則開始,復習模式還是聽課+做筆記+真題。如果第一階段結束得早,可以再復習下之前學的刑法、刑訴法和行政法。
第三階段:經濟法、三國法、理論法
這三個科目內容相對較少,側重於記憶,可以在6月份開始學習和記憶。如果該階段開始得早,可以多復習之前學的6個科目。在第三階段也是學一輪、做一輪真題並復習一輪,學習時整理筆記並記憶。
第四階段:記憶加刷題
一般在考前2個月左右,側重於記憶和刷題,多做真題和模擬題,刑法、民法等主要靠理解,背誦2-3遍即可,理論法、經濟法、三國法等小法記憶3-5遍。考前20天卷多做模擬,把錯題過一遍,沒背熟的多背誦幾遍。
現在距離2020法考客觀題開考只有107天了,如果每天能學習個小時以上,相信你能夠順利考過法考的。

『貳』 行政法中不服判決裁定的上訴期各是多少天

行政訴訟不服復判決、裁定的制上訴期限分別是15天、10天。

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五條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逾期不提起上訴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發生法律效力

『叄』 行政法處罰決定的整個程序以及立案到筆錄到行政告知到行政處罰,所用的天數極其程序請你們詳細說一下

不同的行政處罰,時間也不一樣的,一般規定期限的文件,都是部門規章,也就是國家部委制定的而不同的部委制定的文件也都不一樣

『肆』 行政法60天等於兩個月嗎

60天是按天算,兩個月是按月算,大月小月天數不同會導致最終兩個月的時間長度不同。

『伍』 司法考試怎樣准備

當然來得及,就算是純零基礎,現在復習也來的及的。准備的話,我可以分享你一個經驗。
一、精力分配
司法考試的內容量大且繁雜,如何分配精力進行有效的復習,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專家認為,應按照各門課的分值比例進行安排,注意重中之重,強調抓大放小。司法考試有15門課程,總分600分。其中民法、民事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5門課大約佔到60%左右的分值,共計350分左右。而其他9門課只佔40%左右的分值。這樣考生在復習時,應當將重點放在「五大法」上。尤其是民法和刑法是重點中的重點,我們常說「得民刑者得天下」,因為它們所佔的分值太多了。
民法、刑法,還有行政法,理論深、法條多、考題難,想得到高分非常不容易。但是要想順利通過司法考試,必須下苦功夫,弄懂、會用、做對題,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我報的獨角獸司考,經過多位名師的指點,貌似這幾個科目也沒有傳說中那麼難。相對而言,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的內容比較簡單,投入的精力要稍微少一點。其他幾門課,投入精力要更少一些。有限復習時間和精力不能平均分布,一定要把握每一部法律歷年考試的分值,考生應該依據每一部法律在歷年考試中所佔的比重分配復習時間。
二、科目安排
課程種類繁多,在每一門課程中,依然存在著「抓大放小」的問題。首先我們將司法考試的15門課分為理論類和應用類。
理論類課程包括:法理學、法制史、憲法、法律職業道德、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等。
應用類課程包括:民法、民事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商法、經濟法等。理論類課程的復習方法是,以記憶為主,以了解為輔。應用類課程的復習方法是:以了解為主,以記憶為輔,目的是學懂、學會、會用。結合法條、歷年真題和典型案例講解知識點,既能強化對於知識點的把握,又能培養法律思維能力和知識的應用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三、步驟安排
司法考試至少要有三輪復習:
第一輪復習主要應以教材為主。在此輪復習中,考生應該重點注意對教材的把握,特別是對於憲法、法理、法制史、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行政法、民法這種對理論有一定依賴性的科目,一定要緊扣教材,把握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
第二輪復習應主要學習重點法條,特別是要注意歷年考試中所考的重點及難點,爭取做到心中有數。備考的過程一般分為閱讀、理解、記憶、掌握、運用幾個步驟。無論是對有一定法學基礎的考生,還是對非法律專業的考生來說,閱讀這一環節都是必經的一步。但把700多萬字的復習資料僅僅通讀一遍,也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在閱讀中抓重點部門法和抓部門法中的重點法條是很重要的。拿到輔導用書後,考生應首先從民法和刑法入手,這兩門學科是各部門法中發育最完善的,同時也是司法考試的重中之重,需要下相當大的功夫才能掌握其內容並靈活運用,尤其民法學是商法、經濟法、國際私法和國際經濟法等學科的基礎,掌握好民法對備考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因此,對於民法、刑法的重點法條,考生應該重點記憶。
第三輪復習主要以做題為主。在此輪復習過程中,考生應該重視對歷年真題的分析和理解,把握其中的出題思路。司法考試雖然要求掌握廣博的法律知識,但歷年的考點重復率很高。許多法學基礎不錯的考生之所以多年無法通過司法考試,其核心問題就在於忽略了應試能力的訓練,年年都重復著同一個備考模式:閱讀和理解佔去備考時間的80%,記憶佔去15%,試題練習佔5%。實際上他們完全可以縮小閱讀和理解所佔的時間比,增加做題的時間。而在提高應試能力的過程中,歷年真題的練習作用尤其明顯。因為它們就是出題者的命題模式,它們本身既是考點也指明了重點法條。不妨做這樣一項簡便易行的工作,把前8年的試題做上一遍,找出題目、答案對應的法條,這些法條就是司法考試中經常出現的重點法條。近幾年的情況表明,考試的重復出題率是很高的,大約為10%;同時,歷年的重點也應是今年復習的重點。
此外,考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套或幾套比較適合自己的模擬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在做題的過程中,對以前復習的知識進行鞏固和加強,並且,在此過程中,發現以前復習中的遺漏和不足,及時予以更正和補充。對於司法考試輔導班編寫的內部復習資料及模擬試題,應該加以重視。考生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該多加練習。
四、方法選擇
學習方法非常關鍵,找到一個科學有效的方法,會使司法考試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的專家建議:把法學理論與真題結合起來學習;把重點法條與案例結合起來系統學習;把重點法條與試題預測結合起來學習。大家在復習過程中,也應主動把重點理論、重點法條、歷年真題、案例與考點預測結合起來復習。
復習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1、注意新大綱。新大綱中的新增內容,是歷年考試不能忽視的因素。
2、合理分配學習的時間與精力,有限的復習時間和精力不能平均分布。
3、要有針對性。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從來沒有考過的內容上得不償失。司法考試在重點內容的考點上有較強的重復性,因此,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時刻保持對真題的了解,了解所復習的內容在歷年考試中的出現頻率。獨角獸老師常說,「做歷年真題就是做來年真題。」這可不是開玩笑噢!最好的方法是每復習一部分理論,就復習該部分的歷年真題。例如,經濟法學中的會計法、審計法;憲法學中的民族區域自治法;行政法學中的行政監察法;多年都未曾有考題,對此就應該用很少的時間。
4、把重點法條與相關司法解釋結合在一起來學習。許多法律條文只有與相關司法解釋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理解該法條。而且歷年的司法考試中司法解釋的比重在逐年增加,有些法律的司法解釋的考試內容已經超過法律條文。尤其是在司法解釋對法律條文作出變更或限定的關節點上更要注意。

最後,祝你2017年順利通過!

『陸』 政策法規從徵求意見稿到發布一般需要多久

1、徵求意見的反饋截止時間,通常為一個月;

2、地方性行政法規,應當自公布之日起30日後施行;但是,如果公布後不立即施行將有礙行政法規施行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在徵求意見結束,到法規公布實施之間,還有對送審稿的審查,有的要審查三次,有的審查一次即可,具體時間要看省政府法制辦等部門的工作效率如何。正常情況下,三個月之內應當公布了。

(6)行政法大家幾天結束擴展閱讀

一個制度或者政策先由政府某個職能部門提出制定的需求,然後召集官員、專家和代表(一般為基層人員和利益相關者,比如電價漲一般要問電力公司和用戶,實際中國很多時候只有利益相關者沒有消費者的代表),這些人組成一個課題組(或者叫其他名字)制定具體的文件決定怎麼弄,這個文本叫初稿。

然後上交國務院或者黨中央,由決策者商議怎麼改改,然後向社會公眾徵求意見,這個叫徵求意見稿,然後召開民主座談會,和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商量怎麼改改,這個叫徵求意見稿第二稿,然後開黨代會或者中委會或者政治局會商量怎麼改改,得到草案。

當然後面這四個程序中如果非常不滿意的可以打回去讓課題組再改,或者再找個課題組重寫,再走一遍流程,到這里就得到草案,基本就定了。

『柒』 行政法問題!!急!!

1.已經復議了,所以起訴時間是收到復議書起15天內。
2.限制人身自由的案件由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3.程序沒有違法,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的條件是2000元以上罰款。

『捌』 犯罪被判刑為行政法最多要關多少天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十六條有兩種以上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分別決定,合並執行。行政拘留處罰合並執行的,最長不超過二十日。

『玖』 行政法中關於執行申請期限有哪些規定

1、 90天,《行訴法》司法解釋 第九十條 行政機關根據法律授權對平等主體之版間民事爭議作出裁決後權,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作出裁決的行政機關在申請執行的期限內未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生效具體行政行為確定的權利人或者其繼承人、權利承受人在90 日內可以申請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2、180天,《行訴法》司法解釋 第八十八條 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應當自被執行人的法定起訴期限屆滿之日起180 日內提出。逾期申請的,除有正當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行訴法》司法解釋 第八十三條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書、行政裁定書、行政賠償判決書和行政賠償調解書,負有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4、第八十四條申請人是公民的,申請執行生效的行政判決書、行政裁定書、行政賠償判決書和行政賠償調解書的期限為1年,申請人是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180日。

5、申請執行的期限從法律文書規定的履行期間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中沒有規定履行期限的,從該法律文書送達當事人之日起計算。

逾期申請的,除有正當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熱點內容
土方法治手凍 發布:2025-08-17 09:12:29 瀏覽:561
騙取失業險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7 09:01:18 瀏覽:232
勞動法公司破產補償標准 發布:2025-08-17 08:59:48 瀏覽:180
中醫手法治病絕招 發布:2025-08-17 08:57:36 瀏覽:593
法院ji 發布:2025-08-17 08:36:37 瀏覽:166
西方主要法學流派 發布:2025-08-17 08:31:29 瀏覽:857
人性化法院 發布:2025-08-17 08:27:57 瀏覽:381
預期違約合同法解釋 發布:2025-08-17 08:22:09 瀏覽:622
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 發布:2025-08-17 08:20:50 瀏覽:709
貴陽晟和律師事務所電話 發布:2025-08-17 08:14:01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