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哈哈
① 給個不得不批的辭職理由
不得不批的辭職理由:換個環境、以盡孝為借口、薪資等。
1、換個環境
估計這個辭職理由應該是很多人都會使用的,在一個環境工作時間比較長了,往往就會感覺有一絲絲的怨言,那麼在辭職的時候,就可以直接選擇想要換一個環境,一個環境可以讓自己學習到更多的東西。
(1)勞動法哈哈擴展閱讀:
辦理離職手續的注意事項:
1、寫辭職信,包括以下內容:離職原因、離職期限、工作的交接、向公司表示感謝的禮貌用語。
2、和主管詳談,看離職請求是否能夠得到批准和支持。
3、交接工作,在和主管談妥了具體離職意向並徵得同意之後,就應該開始著手交接工作。
4、人事手續,一般來說是由原單位開出退工單,並將檔案轉出。
② 雙休日的由來是什麼
雙休日是指一般都是在周六以及周日放假休息的時間,包括大人工作休息以及小孩學習休息。
我國自1995年5月1日起實行雙休日。2015年5月1日,是我國雙休日制度實行的第20年。1994年以前:我國法定的勞動者每天工作時間八小時,每個星期要工作六天,只有一天休息。上班族只能把所有的家務活都放在周日干,那時流行這樣一個說法:「戰斗的星期天,疲勞的星期一。」[1]
1994年3月1日:實行職工每日工作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44小時的工時制度,即「1+2」休假制度。每逢大禮拜,就可以休息兩天,而在小禮拜就只休息一天。1994年3月5日,一個星期六。這是我國新工時制實行的第一個休息日,人們感到了一個不小的「解放」。但顯然人們對當時第一個五天半工作日還不習慣,當時一家報紙有這樣的新聞:輪到第一個雙休日(當時是隔周休息一個星期六),全市有幾十個單位的工作人員忘了「今天我休息」,照常一大早趕到單位。另一個不適應表現在人們對雙休日的利用方面。有些人在第一個雙休日里並沒有覺得特別輕松,倒是覺得很沒意思,呆在家裡不知道該做些什麼。
雙休日
1995年3月25日,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簽署了國務院第174號令,發布《國務院關於修改〈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決定》,決定自1995年5月1日起實行雙休日,即「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統一的工作時間,星期六和星期日為周休息日。」規定從當年的5月1日之後改為每周工作時間40小時,即家喻戶曉的雙休日工作制。
新工時制使人們自由支配的閑暇時間增多,同時也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形成了一個過渡的作用。星期六成了周末,電視台也紛紛調整節目編排,每逢周末,安排許多綜藝娛樂、文藝晚會之類的節目。社會上增加了花樣繁多的雙休日活動,人們的生活質量在雙休日制度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改善和提高,給商家也帶來了不小的財富。
1999年,國務院公布了新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將春節、「五一」、「十一」的休息時間與前後的雙休日拼接,從而形成7天的長假。「黃金周」的概念是在國辦發[2000]46號文件下達後才明確提出的。
2008年,五一長假在實行了十年後被取消,相應的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個中國傳統節日。放假總量較之前增加了一天。
2013年5月1日,是我國雙休日制度實行的第18個年頭。是雙休日制度的推廣和實行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