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訴訟法二審審限

行政訴訟法二審審限

發布時間: 2022-07-09 04:53:15

⑴ 行政訴訟再審的審理期限是多久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應當自再審申請案件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查,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一十二條 人民法院應當自再審申請案件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查,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⑵ 行政訴訟二審審限是多少

行政訴訟二審的審限是從法院收到上訴狀之日起計算,一般有三個月。但是有特殊情況的,經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高級人民法院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適當地延長審限。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八十六條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也可以不開庭審理。第八十七條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對原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和被訴行政行為進行全面審查。第八十八條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⑶ 行政訴訟二審審限多長時間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八十八條 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⑷ 行政訴訟的審限是多長時間

行政訴訟的審限一般是六個月,這是法院採用普通程序審理案件所需的作出判決的時間;如果法院採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審限是四十五日,法院需要在該期限內審結案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八十條
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和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
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人民法院。
第八十一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第八十三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行政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並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審結。

⑸ 到了審限日期後多久判決

法律分析: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

1、民事訴訟的一審審限一般6個月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一審民事案件的審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法院批准。

2、二審審限一般3個月

人民法院審理二審民事案件一律適用普通程序,針對判決的上訴案件,審限為3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針對裁定的上訴案件,審限為30天,不能延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五十一條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訴狀時對符合本法規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登記立案。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規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接收起訴狀,出具註明收到日期的書面憑證,並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書應當載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起訴狀內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錯誤的,應當給予指導和釋明,並一次性告知當事人需要補正的內容。不得未經指導和釋明即以起訴不符合條件為由不接收起訴狀。對於不接收起訴狀、接收起訴狀後不出具書面憑證,以及不一次性告知當事人需要補正的起訴狀內容的,當事人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投訴,上級人民法院應當責令改正,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⑹ 行政訴訟延長審理期限的規定

法律分析:按行政訴訟法規定,一審行政案件延長審限不得超過3個月;二審行政案件延長審限不得超過2個月。 四、因案情重大、復雜,在批准延長的審理期限內仍不能結案的,應在延審期限屆滿前15日,向高級人民法院寫出詳細案情和理由的報告,再次申請延長審理期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八十一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第八十八條 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⑺ 行政訴訟二審審限多少天

行政訴訟二審的審限計算方式是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特殊情況按法律規定。法律的具體規定是,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八十八條二審審限
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⑻ 行政訴訟案件的審理期限

法律分析:對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提起行政訴訟是維護自己權益的一種重要方式,而行政訴訟一般二審終審的,不服一審判決時,可以提起上訴,行政訴訟如果是一審的,普通程序審理的期限是6個月,簡易程序是45天。二審的審理期限是3個月。行政訴訟的對象是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特定情況下,行政賠償調解書也可以成為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對象。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法定理由: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主要證據不足;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裁判;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情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八十一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⑼ 二審審理期限

人民法院第二審的審理期限由於案件性質不同期限也不同。具體從行政、民事、刑事三個方面進行區分辨別。
法律分析
人民法院第二審的審理期限由於案件性質不同期限也不同。《行政訴訟法》 規定人民法院第二審的審理期限為兩個月,從收到上訴狀之日起計算。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高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五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二個月以內審結。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 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的審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三條 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五條 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或者第二審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的公訴案件,同級人民檢察院都應當派員出席法庭。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決定開庭審理後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查閱案卷。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以內查閱完畢。人民檢察院查閱案卷的時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熱點內容
關於道德的散文 發布:2025-05-24 18:20:44 瀏覽:939
法院送達的內容 發布:2025-05-24 18:09:55 瀏覽:274
常熟法院失信名單 發布:2025-05-24 18:01:25 瀏覽:527
勞動法員工過失 發布:2025-05-24 17:58:40 瀏覽:938
與政府簽訂的框架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4 17:57:19 瀏覽:37
海南大學民商法考研參考書目 發布:2025-05-24 17:51:35 瀏覽:527
房屋買賣協議公證人有沒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4 17:45:51 瀏覽:876
未滿十八周歲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5-24 17:44:30 瀏覽:567
僧肇道德經 發布:2025-05-24 17:39:29 瀏覽:571
第三者法律援助的意思 發布:2025-05-24 17:33:57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