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三台法治

三台法治

發布時間: 2021-02-12 23:15:46

⑴ 大連3台法制新天地2015年4月21號19:00法制新鮮事

進入下圖那個網址 dltv.cn/tv/tvdianbo/往下找有「法制新天地」往期節目

⑵ 北京電視台的法治進行時有重播嗎

還是在那個頻道,每天晚上11:58

⑶ 急尋!2005年11月10日或11日北京3台法治進行時節目視頻!

你確定是這兩天的節目么
我剛搜過視頻 這兩天的看了都沒有啊···
到新浪播客找找 上面有每一期的法制進行時的視頻

⑷ 表示不依法辦事,違法法律的人的成語

違法亂紀
[ wéi fǎ luàn jì ]
詳細釋義
【解釋】:違犯法令,破壞綱紀。
【出自】:《後漢書·袁紹劉表列傳上》:「而便放志專行,威劫省禁,卑侮王僚,敗法亂紀,坐召三台,專制朝政。」

⑸ 法治關於:生下子女無能為力扶養:自原送養他人:另一方同意領養:問歪法嗎

雖然雙方自願,但是也要辦理收養手續,畢竟這在法律上是必須要辦的

⑹ 誰公開誰審查事前審查全面審查和依法審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0〕57號)、《綿陽市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辦法(試行)》和《三台縣保守工作秘密規定》等相關法規規章的規定製定本制度,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公開誰審查,事前審查、全面審查和依法審查」的原則,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機制,明確審查機構,完善審查程序,建立審查責任制,做到審查工作有領導分管、有部門負責、有專人實施,規范信息公開行為,確保黨委、政府涉密信息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我縣黨委、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順利實施。

第一條信息公開保密審查,是指黨政機關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規定,在公開信息前,依照《保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規規定,對擬公開的信息是否涉密進行甄別,以確認信息是否應該公開的整個行政活動過程。

第二條信息公開的保密審查工作,實行黨政主要領導負總責屬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組織協調負領導責任,責任部門負責實施負具體責任,專門審查人員負責把關審核負直接責任,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指導監督的管理機制。

第三條各機關、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政府信息發布保密審查機制,明確本機關、單位信息公開保密審查的依據、程序、崗位責任和獎懲措施,確定分管領導,明確責任部門,指定審查人員。

第四條政府信息公開的審查人員負責對信息公開的日常保密審查和送審工作;根據授權依法界定國家秘密事項,決定相關信息能否公開;及時登錄相關網站、網頁檢查本機關(單位)發布的相關信息,發現涉密信息應當及時採取補救措施。

第五條各機關、單位應當依據《保密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國家保密局會同中央有關機關頒發的《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范圍的規定》及《三台縣保守工作秘密規定》制定本機關、單位的涉密事項一覽表,並作為信息公開保密審查的依據。

第六條各機關、單位政府信息公開的保密審查應當按照初審、復審、批准三個程序實施。

1.初審。由本機關、單位信息文件的起草者(製作者)和辦公室具體實施。初審的主要內容是對擬公開政府信息的必要性、准確性、信息來源、公開方式、是否涉及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即其合法性和信息格式、質量等進行審查。並對免於公開政府信息密級確定的准確性、保密期限的規范性進行審查。

2.復審。由本機關、單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及其負責人負責對初審的結果進行復查,查清應予公開的屬性,不予公開的理由和依據;分管領導對已審核情況做把關審查。

3.審批。由本機關、單位的主管領導或密級確定工作責任人負責,對初審、復審意見作出公開或不公開的最終決定。批准人對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的最終結果負領導責任。

第七條保密審查的過程和結論應當有文字記載並予以妥善保存。記載內容應包括公開事項的名稱、載體形式、公開方式、公開日期、內容摘要,初審、復審、批準的意見和批准日期(將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表及信息原件存檔備查)。

第八條對擬公開的信息本機關、單位不能確定其能否公開時,應當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報送有關主管部門或縣國家保密局進行審查和確定。對是否屬於國家秘密和屬於何種密級有爭議的,提請縣國家保密局或上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受理審查的機關應當在雙方商定的時限內及時給予答復,逾期不能答復的,應該及時說明原因。

第九條送審信息或其載體,應當按照國家秘密載體的相關管理規定進行製作、存儲、傳遞送審。

第十條涉及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信息不得公開。未經解密的信息不得公開、未經保密審查的信息不得公開、公開與保密界限不清的信息不得公開。對公民、法人依法向行政機關申請獲取政府信息的,凡涉及到國家秘密的信息均不予公開。機關、單位對信息公開保密審查把關不嚴造成泄密的,或者應當送審而不送審造成泄密的,由承擔保密審查的人員負責;經承擔審查工作的主管部門或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審查確認可以公開而造成泄密的,由受理審查的部門負責;受理審查的部門逾期不予答復又沒有說明原因而造成泄密的,應當由受理審查的部門及其承辦人負責。

第十一條縣國家保密局要加強對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的指導、監督,及時通報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情況和存在的問題;適時組織開展保密檢查,通報泄密事件,提出整改意見。

第十二條嚴格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考核獎懲制度。信息公開的保密審查工作應當納入信息公開工作的考評內容。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落實情況,應納入機關、單位保密工作領導責任制的考核內容。對未發生泄密問題的所屬部門或下屬單位的相關人員應當定期給予表揚或者獎勵;在信息公開工作中發生泄密事件的,對負有直接責任或者領導責任的人員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追究其相應的政紀和刑事責任。

⑺ 射鵰英雄傳08版瑛姑是誰扮演的

劉立淇
http://ke..com/view/1064852.htm

⑻ 劉立淇演過哪些電視劇

姓名: 劉立淇 原名:劉愛華 曾用名:劉懿 性別: 女 昵稱:淇淇 愛美妞 粉絲昵稱:冰淇淋 生日:4月30日 星座:金牛座 身高: 168 厘米 體重: 忽胖忽瘦 籍貫:山東 出生地:北京 喜歡的花:玫瑰 喜歡的顏色:紅 粉紅 白 喜歡的季節:秋 喜歡的食物:所有好吃的都愛吃 喜歡的水果:蘋果 梨 山竹 獼猴桃 櫻桃 喜歡的飲料:水 果汁 目前喜愛的歌手:小野麗莎 害怕的動物:爬蟲類 喜愛的城市:北京 平常的休閑活動:游泳 爬山 郊遊 看書 看片子 養花 座右銘:世事豈能盡如人意, 但求無愧我心 最想實現的夢:讓自己和自己在意的人都平安快樂 畢業院校: 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1998-2002 經紀公司:星之國際娛樂有限公司
[編輯本段]影視作品
電視劇
2010年《青春不言敗》(合作演員:李佳 飾演:費楚紅) 2009年《愛在蒼茫大地》(合作演員:李幼斌 史蘭芽 朱亞文 沈佳妮 飾演:沈儒雲) 2009年《人生無悔》(合作演員:耿樂 劉向京 巫剛 飾演:娟子) 2008年《仁者無敵》 (合作演員:李幼斌 張光北 飾演:小魚兒) 2008年《男人的承諾》(合作演員:賈一平 飾演:王純) 2008年《射鵰英雄傳》(合作演員:胡歌 林依晨 飾演:瑛姑) 2008年《馬文的戰爭》(合作演員:林永健 宋丹丹 客串:第一集美麗女網友) 2007年《華容道》 (合作演員:於和偉 飾演:童菲) 劉立淇在《仁者無敵》飾演小魚兒2007年《讓愛在風中》 (北京三台《法治進行時》拍攝賀歲短劇 飾演:羅雪) 2006年《對手》(合作演員:凱麗 吳京安 飾演:楊米樂) 2006年《武林外傳》(第71集 呂秀才流連吉慶街,金湘玉巧設驚魂計 客串:金湘玉) 2004年《黑槍》(合作演員:周里京 飾演:采兒) 2003年《麻辣女友》(合作演員:潘粵明 蕭淑慎 飾演:周靜汝) 2002年《愛的代價》 (合作演員:翁虹 姜武 ) 2002年《炊事班的故事》(合作演員:洪劍濤 沙溢 飾演:芳芳) 2002年《大腳馬皇後》(合作演員:呂麗萍 唐國強 飾演:春蘭) 2001年《幸福街》 (合作演員:劉燁 謝娜 飾演:周曉琪) 2000年《表演系的故事》(合作演員:黃海波 何琳 飾演:李焰) 《貓》
電視電影
2003年《離開愛情的日子》 (合作演員:李昕 傅淼 飾演:袁薇) 2001年《愛情魔鏡》 (合作演員:程前 肖雄 飾演:安怡)
[編輯本段]主持
青海衛視 《化蝶》 中國第一檔女性關懷類節目主播
[編輯本段]舞台劇
《上海屋檐下》 《上了鎖的箱子》 《薩勒姆的女巫》
[編輯本段]相關報道
導讀:劉立淇像是一面多棱的鏡子,陽光照射在上面,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映射出不同的光彩,但其實每一面里,映照出的全都是自己,不同的自己。 我叫劉立淇,冰淇淋的淇。」說話的女孩眼睛大大的,很有神采。 劉立淇長了一張令人艷羨的精巧小臉,但她卻不以為然,「很多人都說臉小好看,但其實無論臉大臉小,只要與五官搭配成比例就好,而且演員也不全是靠臉來演戲的。」特別上鏡的劉立淇,小時候最怕的就是拍照片——被大人擺來擺去,還要面對鏡頭傻笑,這對小立淇來說是一件特別不自在的事兒。 現在的劉立淇已經習慣了在鏡頭前的工作,而且按她的話說,越來越喜歡拍「美美的照片」。 很多人知道劉立淇都是通過古裝情景喜劇《武林外傳》。盡管只是客串,但那個玲瓏八面、色藝雙全的老闆娘金湘玉還是贏得了大把眼球,同時引發了不少爭議:有人喜歡她,說她是商界女強人中的典型代表;有人排斥她,說她心機太重,待人不真誠。盡管說法不一,但至少能證明一點:劉立淇把這個角色演「活」了。 正在地方台熱播的電視劇《仁者無敵》算是劉立淇2008年的「開山之作」,劇組的演職人員基本都是《亮劍》的原班人馬,只有女一號,在開拍前臨時換成了劉立淇。 劉立淇在《仁者無敵》中扮演一位打雙槍的女紅軍蕭魚,因為負傷,被派到地方做地下黨的女領導,公開的身份是一位戲班老闆。劉立淇與比自己年齡大許多的資深演員李幼斌、張光北都有對手戲,李幼斌扮演的錢庄老闆,其實是與她並肩作戰的地下黨員;張光北扮演特務隊的隊長,一直懷疑她的身份,於是展開了二人的鬥智斗勇。劇中劉立淇有好幾套旗袍,都是劇組為她量身定做的,為了能和其他演員縮小年齡感上的差距,片場間隙,劉立淇考慮最多的就是自己的造型、說話的語氣、舉手投足間的動作是否符合這樣一個雙面的角色:風情萬種的戲班老闆,以及深明大義的地下黨員。 梳不一樣的發型,化不一樣的妝,穿不一樣的衣服,劉立淇可以變成不一樣的人,而她接拍的角色,也多是性格多重,千變萬化的。 劉立淇的這種千變萬化,早在舞台劇《薩勒姆的女巫》里便體現得淋漓盡致。這部由阿瑟·米勒創作的舞台劇,描繪了一個發生在17世紀北美馬薩諸塞州薩勒姆小鎮的離奇故事。2002年畢業之際,劉立淇扮演了小鎮上一位16歲的少女——她是長輩面前的乖小孩,是同齡女孩中的首領,也是男人們心目中的「野玫瑰」…… 也許這部舞台劇,正是讓劉立淇開始一連串百變演藝路線的引子。 成為演員,是劉立淇的「偶然之舉」造就的。為了能上大學,有個好的前途,學經濟管理出身的劉立淇最初決定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的管理系,立志成為一名優秀製片人。沒想到報考當天卻發現管理系的報名時間已經截止,於是只好臨時改報了表演系,結果峰迴路轉,讓差點成為「幕後」人員的劉立淇邁向了「台前」。 劉立淇的性格外向、開朗,這讓她很容易便融入一個原本陌生的領域。然而在部隊大院長大的她,小時候是整個院子里鮮有的「乖乖女」。上學以後,劉立淇發現「和男孩子在一起交流比較容易,也比較符合自己沒心沒肺的性格」,於是她漸漸淡出了女孩們的跳皮筋隊伍,加入了成天打打鬧鬧的男孩群中,變得越來越「蔫兒淘」。 自稱「異性朋友要比同行朋友多」的劉立淇,對待感情卻有著十分傳統的觀念。「對愛情,我一直充滿著美好的嚮往。」劉立淇說。立淇很羨慕目前已經「家庭有成」的姐姐,她也希望能在恰當的時候遇見適合自己的人,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我們都是家中的嬌嬌女,我是,你也是。但是工作以後,我告訴自己,要學會獨立和堅強,做事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劉立淇真的長大了。 劉立淇是個地道的北京女孩兒,上小學時就是學校的文藝尖兵。她說北京的大氣和端莊也印在了她身上,在她看來,「全世界其它任何地方都沒有北京好」。 走在景山後街會忘卻煩惱 問起立淇的老家是哪兒,她會很認真地說「我是北京生北京長的」,字字都透著股驕傲勁兒。立淇說,小時候一直在北京生活,對這座城市倒沒有特別的感覺,等到畢業後參加工作,經常出差到外地,才發現自己身上有那麼濃重的北京情結。 景山後街是劉立淇認為北京這么多年來一直最「北京」的地方,她說,北京給外地人的印象都是高樓大廈、日新月異的那種,但在她心裡,這片古老而安靜的街巷卻是她北京情結的棲息地所在。「春天的柳樹抽條兒,夏天的蟬鳴鶯啼,秋天的銀杏飛舞,冬天的紅牆白雪,每個季節你都能在這里找到一副完美畫面。要不你看總有攝影師在這邊『蹲點兒』呢」。立淇說,長大後每次走走那條街,就會忘卻很多煩惱,就像回到了小時候一樣。 最愛挑戰新職業 做過老師,做過演員,做過公司白領,還自己開店做過女老闆,劉立淇笑稱自己是職場百變女郎。在她看來,人生就是要去不斷嘗試新鮮事物,然後才能知道自己最想要什麼。最後她又回歸了幾年前的老本行,做起了演員,因為她覺得比起很多其它職業,「演員的工作其實還算很單純的」。

⑼ 央視各個頻道所有主持人名單

CCTV央視各頻道主持人名單:

cctv-新聞
邢質斌 羅 京 崔永元 李修平 王 志 沈 冰 水均益 和 晶 海 霞 張泉靈 李瑞英 張宏民 白岩松 朱廣權 李小萌 王 寧 郎永淳 阿 丘 康 輝 李梓萌 楊 晨 賀紅梅 郭志堅 鄭天亮 崔志剛 寶曉峰 翟樹傑 董 倩 經 蓓 梁 艷 章偉秋 方靜 胥午梅 鄭 麗 栗忠民 張 璐 張 恆 張 羽 耿 薩 慕林杉 李文靜 顏 倩 納 森 彭 坤

cctv-1
敬一丹 張 越 張 悅 趙忠祥 柴 靜 路一鳴 陳志峰 顏澤玉 黃 薇 唐劍 汪文華 肖曉琳 張莉

cctv-2
王小丫 李 詠 趙 赫 歐陽夏丹 馬 斌 史小諾 孫小梅 謝穎穎 李雨霏 陳偉鴻 尼格買提 朱 軼 賈志紅 孟 莉 王小騫 熊 雄 肖 薇 冀玉華 顏 芳 姚雪松 張 毅 高 博 周 蓉 任魯豫 龐 曄 陳小雨 寧小鵑 計 渝 李佳明 羅曉芳 方 英 馬洪濤 姚振山 嚴曉寧 軼 男 錢 婧

cctv-3
董 卿 朱 軍 畢福劍 管 彤 張澤群 趙保樂 李 紅 施 翌 梁 璐 馬 東 劉 璐 小 燕

cctv-4
朱 迅 徐 俐 夢 桐 王世林 洪 濤 葉迎春 魯 健 剛 強 宋一平 李 紅 任志宏 桑 晨 王端端 曾 湉 孫靖涵

cctv-5
孫正平 張 斌 韓喬生 沙 桐 段 暄 於 嘉 劉建宏 王 江 張宇東 施 丹 寧 辛 甄 誠 羅宏濤 梁毅苗 袁文棟 孫 燕 吳 為 華 北 蔡 猛 朱 虹 馬 昕 朱曉琳 朱 環 楊 健 魏曉南 尤 寧

cctv-6
潘奕霖 王 歡 經 緯 瑤 淼

cctv-7
畢銘鑫 周 雷 陸 梅 顧國寧 張 瑋 李 冰 杜 雲 王莉鑫 肖東坡 馮 琳 燕 菲 劉棟棟 王曉燕 俞 潔

cctv-8
劉芳菲 王 梁 冀 星

cctv-9
芮成鋼 楊 林 曹 日 李東寧 楊 銳 季小軍 林東威 朱 筠 劉 欣 楊福慶

cctv-10
楊 柳 石瓊璘 王玲玲 張騰岳 趙音奇 王雪純 李曉輝 周 宇 方 瓊 白 樺 朱 華 於勝春 冉宗瑜 丁 丁 高 月

cctv-11
白燕升 董 藝 周 穎

cctv-12
撒貝南 路一鳴 勞春燕 王筱磊 張紹剛 張小琴 阿 果 侯 豐

cctv-少兒
鞠 萍 董 浩 劉純燕 方 瓊 徐 柳 金 豆 紅果果 小鹿姐姐 周 洲 月亮姐姐 毛毛蟲 曾 媛 綠泡泡 陽 光 曹 震 一 天 杜 悅 小 時 陳 怡

cctv-音樂
劉芳菲 董 卿 周 宇 張 越 王雪純 孟盛楠

⑽ 加入WTO後,我國廣播電視法制化管理將面臨的問題

1.治濫與廣播電視節目規制
廣播電影電視部和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對廣播電視節目的規制是廣播電視法制管理的重要內容,它突出地表現在「治濫」的措施。「治濫」在中國廣播電視管理中具有特定的意義,主要意思是糾正電視台濫播濫放通俗娛樂電視劇、特別是境外電視劇的現象。為此,節目規制的突出重點,一是向中心傾斜的廣播電視轉播體系,一是對境外節目的禁止和限制。

廣播(電影)電視部和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等管理部門對廣播電視節目的管理是逐步嚴格的。在1983年10月中共中央發出的確定「四級辦電視」政策的(1983)37號文件中還提出「凡是具備條件的市、縣都可以根據當地的需要與可能,開辦廣播電台、電視台,除轉播中央和省兩級廣播電視節目外,還可播出自辦的節目,覆蓋本市、縣。」但在看到散亂問題的嚴重性之後,廣播電視部於1984年作出了「市、縣電視台……暫不自辦文藝節目」的規定。

自始至終,對廣播電視節目的規定突出地體現了保護全國性廣播電視媒體和本國電視節目的宗旨。對轉播,廣播電影電視部屢次規定、並一再強調:地方廣播電視機構的首要任務是完整傳送來自中央電台的廣播電視節目,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各級廣播電台、電視台、轉播台、電視差轉台以及有線電視台(站)和有線廣播台(站)都必須以專用頻道完整轉播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的第一套節目。有條件的,還應轉播中央台的其他節目。在轉播中央台節目時,不得插播自辦節目和廣告。」地方電視台不僅必須完整轉播中央電視台的節目,而且必須轉播廣告,廣播電影電視部規定:「不得任意切換中央台廣告或以游動字幕等形式干擾中央台節目的完整轉播」。《廣播電視管理條例》中對轉播也作出了原則規定。

為了保護中央一級傳播媒介的內容控制權,廣播電影電視部還規定地方電台「只能播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的國際新聞節目和新華社的新聞電訊稿」,特別規定「嚴禁擅自播出從境外衛星電視收錄或從其他渠道獲得的廣播電視國際新聞節目和國際時事政治專題節目;也不得將新華社的電訊稿配以境外衛星電視的圖像進行播出。」

對境外影視節目,廣播電影電視部1990年曾限定境外電視劇占電視劇播出總量的20%、在黃金時間不得超過15%,同時確認除上海、四川兩個國際電視節作為引進節目的主要渠道之外,只有北京、上海、廣東、福建四省市擁有引進權。
隨著「亞洲衛星」和「亞太衛星」相繼升空,境外華語衛星節目通過有線電視開始進入中國家庭。1994年2月,廣播電影電視部規定:「各電視台每天播出的每套節目中,境外電視劇不得超過電視劇總播出時間25%,其中黃金時間(18至22時)不得超過15%。」同時,禁止電視台播出未經批准和授權的境外電視劇及合(協)拍電視劇、錄像製品和從衛星地面接收設施直接接收的外國及台、港、澳地區的電視節目,等。

然而,一些電視台不僅大量接收境外加擾衛星電視節目,還擅自進口加擾衛星電視節目解碼器。廣播電影電視部對此嚴令禁止,並規定,以衛星傳送的方式引進的境外電視節目限於體育、風光、科技、動畫、少兒、教學、音樂等題材,不包括影視劇及綜藝性節目;「不得將整個頻道的境外電視節目完整地錄制、播出,不得邊錄邊播。」由於屢禁不止,廣播電影電視部決定對境外影視劇實行統一審查制度,並決定自1998年1月1日起收回北京、上海、福建、廣東、四川五家省級電視台原擁有的自主引進境外影視劇的特權。1997年,廣播電影電視部設立衛星電視監測中心和節目視聽評議機構,定期報告監測情況,公布評議結果。
由於國內衛星和有線電視頻道增加,引進節目數量勢必提高,對此,廣播電影電視總局2000年進一步要求各地:避免集中引進同一個國家、地區或題材雷同的電視劇、從嚴控制宮廷和武打題材的引進劇、在19時至21時30分收視高峰時段一般不得播放引進劇、同一部引進劇不得在三個以上省級電視台上星節目頻道中播放等,引進境外動畫故事片則由廣電總局指定或批準的機構進行。
從1992年10月開始,廣播電影電視部對縣電視台採取了統一供片的方法,認為這是解決節目源困難和防止亂播濫放的有效措施。1993年,統一供片的方法運用到有線電視台。自1995年起,節目管理進一步規范化,凡經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引進的境外有線電視節目,均需在節目片首打出社會管理司批復文號。境外影視節目統一進口。成立於1984年的中央電視台下屬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目前是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國家政權局認定的唯一經營電視節目版權國際交易的公司,也是大陸唯一經政府批準的從事境外衛星節目代理業務的公司。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通過省級電視供片機構統一向全國供片——主要發行引進的影視節目,也附帶發行國產電視節目,類似辛迪加節目銷售和發行公司。
2.治散與廣播電視機構規制
「治散」在中國廣播電視規制中也具有特定的含義,即,通過機構治理手段解決廣播電視傳播的散、濫問題。最終,「治散」政策以重組方式實現了廣播電視機構的合並。這也是在媒介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條件下規制機構一步步產生的對策。
1)治理整頓散濫現象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家用錄像機(VCR)、家用激光視盤(VCD)機、數字激光視盤(DVD)機陸續問世。90年代中期,原本分散經營的中國有線電視網路開始按照行政區域的組織結構逐步聯網發行,有線電視節目需求大增。
隨著1994年「亞太一號」衛星升空,亞洲電視頻道資源大增。1996年1月,中央電視台正式開辦了體育、電影等加密播出的衛星頻道。早在80年代末期,從中國的邊遠地區雲南、貴州、新疆、西藏開始,省級電視台嘗試以衛星方式傳輸節目。1999年後,全部省級電視台都上了星,它們成為中央電視台潛在的競爭對手。
在日趨開放的環境中,也是在商業競爭的壓力下,基層電視台、站變得無所顧忌起來,不僅大量播放唾手可得的境外衛星電視節目,甚至出現擅自建站、辦台現象;廣播電視系統外的一些行業,也有意染指這一利潤豐厚的壟斷領域,並出現與私營資本及境外資本聯合辦有線電視台、設有線電視網的動向。而這些,是廣播電視政策所不允許的。特別是,1998年廣播電影電視部改為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後,由於改組時將網路的技術管理和設施建設移交信息產業部,電信和廣電部門就雙方均可能介入的新媒介開發領域產生了利益沖突。新的問題與舊的矛盾糾結在一起,管理變得日益復雜和艱巨。
此時,在整個新聞傳播領域,計劃經濟時代有條不紊的現象均已不復存在。於是,1996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通知,要求加強對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業的管理,強調廣播電視業的治理「重點解決擅自建台、重復設台和亂播濫放的問題」。這份(1996)37號文件奠定了廣播電影電視治理整頓的基調。
廣播電影電視部於1997年開始「治濫治散」的工作,在有關文件中規定:非廣播電視行業不得從事廣播電視播出;要加強對境外廣播電視節目的引進和播出管理;加強對國內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發行和播出的管理。經過一年時間的治理整頓,初步遏制了亂播濫放節目、亂設有線電視台網、亂開播出前端等散濫現象。
廣播電影電視總局1998年誕生後,職能側重對機構的審核管理和對媒介傳播內容的監督,法規成為廣播電視管理的主要工具和重要武器。此時世界上媒介合並成風。廣播電影電視建立集團的工作也提上議事日程。
2)廣電機構整合與集團化
中國電視媒介的整合基本上是在行政力量的推動下實現的。中國廣播電視行業的整合與集團化經歷了一個逐步加快的過程。
早在1994年,廣播電影電視部發現,一部分地區在有線電視系統中共纜傳送有線廣播和有線電視節目,效果很好。於是,決定對申請設立的所有有線電視新台,都稱為「有線廣播電視台」。有線行業開始以電視為中心進行合並。
1997年,在治理整頓散濫現象時,廣播電影電視部合並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規定地區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只設一級(而不是兩級)播出機構;縣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三台(廣播電台、電視台、有線電視台)合並;縣級教育電視台和收轉台也與當地廣播電視台站合並;市區一級不設廣播電視播出機構;企事業有線電視台改為站,逐步與行政區台聯網。兩年後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檢查,成效顯著:「比治理前實際存在的播出機構數量減少了68%。」
2000年年底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進一步規定,同一地區的有線廣播電視台均並入無線電視台,成為一個播出實體,並對各頻道的節目設置進行統一規劃和調整。合並以後的省級電視台將有線電視頻道包括在內,2001年7月1日以後,有線電視台的機構和呼號便不存在了。合並以後的市級廣播電視台只允許保留一個電視頻道;縣級廣播電視台不再獨自開辦電視頻道,而在省級電視台提供節目的公共頻道中獲得一定的時段,播出少量自辦的新聞、專題和文藝節目。
2001年12月6日,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集團在廣播電影電視部及其所管理的全部媒介和產業的基礎上誕生。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對廣電整合與集團化的設想是「廣播、電視、電影三位一體;有線、無線、教育三台合並;省、市(地)、縣三級貫通」。總體說來,雖然集團化整合的動作迄今並不明顯,但廣播電視系統的機構合並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有許多評論分析說,現在的合並措施是停止「四級辦電視」的政策了,其實,在「四級」電視體系中,中央提供廣播電視節目供地方轉播的方式從一開始便是廣播電視部的既定政策。只是通過多年的實踐、嘗試和探索,在既定政策執行不力的情況下,最終採取了「規制加行政」的管理措施強力推行,並取得成功。實際上,現在的「四級辦電視」的方式,也就是中央節目為主、省級節目為輔、地市級節目適當存在加極小一部分縣級節目的內容,才符合(或者說正符合)廣播電視部當初的制度設想。
1999年前後,制播分離是中國電視界的熱門話題。此後,制播制度的改革逐步推開,媒介播放、市場製作成為通行的廣播電視節目架構。在此前後,大眾化電視劇和綜藝類娛樂節目基本上都實行市場化運作了。
3.制播改革與影視節目製作規制
在所有電視節目中,電視劇最先開始市場化。自從四級辦電視開始,對電視節目、特別是電視劇的需求大量增加。於是,社會上出現了專門從事電視劇製作的機構。這些機構中,有一些是由電影、戲劇等演藝單位派生出來的比較正規的節目製作單位,逐步成為各單位的電視劇製作部(中心);也有一些非文藝行業的大企業事業單位,投資拍攝反映本行業故事的電視劇;更有一些專門靠拉贊助拍電視劇牟利的「草台班子」。電視劇的質量良莠不齊。經過10年市場的篩選和淘汰,一批較有經濟和藝術實力的機構逐步佔領了市場。
1993年,中國經濟加速市場化。廣播電影電視部提出,對進入中央電視台黃金時間播出的一年360集電視劇首先實行「優質優價優播」的原則。電視劇市場頃刻興旺起來。而在此之前,電視劇交易大多實行無償交換或者低價購買的方式,商業化操作不成氣候。
隨著境外境內衛星頻道的開播,對影視節目需求量的增加再一次促進了節目源的開發。各種經濟成份的電視節目製作機構應運而生。中國大眾的文化生活極大地豐富,同時,也更加分散多元了。不過,隨著跨境接觸越來越多,缺乏節目製作能力和綜合競爭能力、特別是缺少資金的影視製作機構開始轉向外部尋求合作,合拍、協拍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外資逐步進入中國電視節目市場。
廣播電影電視部對製作機構的管理重心在社會機構、民營機構、境外機構。
早在1986年,針對拍攝電視劇的草台班子泛濫成災的狀況,廣播電影電視部便開始實行電視劇製作許可證制度。規定電視劇製作許可證分長期的和臨時的兩種,臨時許可證只限所申報的劇目使用,無許可證的單位,無權製作電視劇及錄像製品。[xlviii]獲得長期許可證的主要是影視藝術單位,對系統外的機構製作電視劇是限制的,對私人,特別是境外機構則嚴加禁止。
衛星電視發展起來後,廣播電影電視部開始加緊對影視製作機構、特別是在境內以聯合製作、協作製作、委託製作等方式製作電視劇(錄像片)的行為進行管理,授權部社會管理司審批設立各類影視製作經營機構。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社會管理司從1998年11月1日起核發《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和《電視劇製作許可證》。從2000年1月1日起,又對所有經過審查通過的電視劇(包括國產電視劇、合拍劇、引進劇)一律核發由廣電總局統一印製的《電視劇發行許可證》。對電視劇管理最權威的行政規章是廣播電影電視總局2000年6月15日發布的《電視劇管理規定》(總局令第2號)。其中規定「禁止出租、出賣、轉讓、或變相轉讓電視劇各類許可證。」
雖然廣播電影電視部仍嚴格限定合拍電視劇的境內製作機構的資格,包括對私營機構和境外機構的限制,並要求對合拍劇的題材、長度、題材進行宏觀調控,打擊「假合拍」等違紀行為;但隨著對外交流的增加,這種管理是逐步放寬的。
「取消規制」(deregulation)是世界性的廣播電視媒介潮流。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預示著中國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不管願意不願意,不管可以採取哪些合情合理合法的預防和拖延措施,未來中國的廣播電視終究會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放開市場。對此,人們幾乎不再懷疑。
事實上,中國在開放電視市場方面已經有所動作。一個引人注目的例子是境外電視在中國內地的落地。長期以來,對境外節目及民營資本進入中國廣播電視市場,廣播電影電視管理部門的傳統政策是——禁止。但在實踐中,常常有公開、半公開的違規行為,出讓製作播出特許權的方式也屢見不鮮。有的違規地方機構遭受處理;有的則隨著政策的放寬,變非法為合法。
隨著中國進入WTO,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在2001年12月《關於廣播影視集團融資的實施細則(試行)》中除了規定廣播電台、電視台及頻道、頻率等新聞媒體由國家主辦經營,不得吸收境外資本和私人資本,只能經批准吸收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其他單位的資金進行節目製作、項目合作之外,對電視劇製作機構、電影行業、廣播影視報刊的發行、廣播電視新聞網站、廣播電視傳輸網路都在一定程度上允許吸收廣播影視系統外資本、國營體制外私人資本、境外資本參與經營了。
在最敏感、也最要緊的衛星電視領域,規制政策也在一步步放開。廣播電影電視部從1996年開始審批境外衛星電視頻道的落地申請,限於星級賓館、涉外單位等。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則已經正式改變完全禁止的政策,在2001年2月1日開始施行的《境外衛星電視頻道落地審批管理暫行辦法》中規定每年審批一次境外衛星電視的落地申請。2002年,境外國際傳媒機構的鳳凰、華娛、星空、亞視等衛星電視台先後獲准在中國廣東部分地區落地。這件事情象徵的意義遠遠大於實際的傳播效果。它說明,中國的廣播電視管理將進一步國際化、法制化。
4.對中國廣播電視規制的展望與評價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政治體制的改革,隨著日益增加的國際交往,中國正在進入法制社會。「依法治國」的思想深入人心。現在,從理論上說,法律已經成為社會行為的主要裁判依據;合法性成為一切規范的前提。不管哪個是因,哪個是果,單純行政力量的下降和法規地位的上升是在中國目前同時發生的現象。除了法律,沒有任何其他權威是無可置疑的——無論是紅頭文件、還是首長講話。這是朝著更理性社會的進步,它必將推進中國社會的民主進程。
在實踐中,法規管理的進步也是明顯的。首先,是法規向社會公開了,有關方面和普通公民照章辦事有了依據,改變了以往內部規則不易掌握和口說為憑、「誰官大聽誰的」這些人治現象。其次,是規范的條文更加明確了,語言也較為規范了,有助於克服層層轉達中「口傳心授」滲透率低、准確性差、流通成本高的缺點,便於公眾了解、理解和監督,在社會層面的操作性增強了。
然而,縱觀中國廣播電視傳媒的法制進展,仍然存在一個明顯的特徵:諸多規制還是在法規包裝下的行政管理。中國傳統法律制度中重律而輕法、重管理而輕權益的思想根深蒂固。由此產生出以下一些問題:
1. 法規本身的缺陷。廣播電視規范性文件仍然停留在較低的「規制」層次,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的法制。表現在形式上,就是大多數規制屬於限制性的「義務」;而不是保障性的「權利」。例如,迄今仍然沒有專門的廣播電視法明確、具體地規定公民的傳播自由權利,特別是,缺乏有效保護公民的知情權、監督權和大眾媒介的采訪權、報道權的規定。一旦遭遇不測(而在當今社會中,此種意料之外的事件越來越多),立即導致重大危機和嚴重後果,例如2003年春夏之交的「非典」疫情。
2. 立法程序的不足。在法規管理部門關於立法程序的規定中,只包括內部工作的技術性程序,而沒有公眾和社會群體參與、辯論和監督的「聽證」機會,也就是說,公共規范和政策產生於非公共的程序,「系統內」、「體制內」的特點依然鮮明。而在真正的法治社會,法規的制定應該也必須具有嚴格的程序,包括民主的參與。缺乏民意基礎和未經反復辯論而產生的規制漏洞很多;這樣的規則也必然是缺少權威和低信度的。公眾對這樣的法規缺少了解和尊重,甚至樂於看到它們被廢除。
3. 法規實施的問題。在實施規制中傳統的弊病依然存在。例如,目前的規制集中於管理;但由於缺乏應有的法律權威性,必須依靠行政指令三令五申、反復推行,才能奏效。在缺少行業道德准則等共識性倫理基礎和公共立法程序的情況下,大膽的下級部門常常預測某些規范必將改變,而在利益驅動下嘗試先行突破。普通公民則與法規的制訂無緣,因而不可能充分地享受各項權利,更難以運用法規武器自我保護。而且,法規管理中還時有倒退的現象,如某些導致低效率的行政干預和過度保護壟斷經營的行政操作,等等。在廣播電視集團化的操作中,這種現象比較明顯。

熱點內容
法院近義詞 發布:2025-07-02 02:20:47 瀏覽:577
司法考試四大本pdf 發布:2025-07-02 02:13:10 瀏覽:837
新勞動法合同表格 發布:2025-07-02 02:13:09 瀏覽:922
西政自考可以考其法律碩士法學嗎 發布:2025-07-02 02:06:16 瀏覽:262
比較實用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7-02 02:06:08 瀏覽:9
企業行政法語 發布:2025-07-02 02:05:32 瀏覽:846
法院訴訟無憂 發布:2025-07-02 01:47:26 瀏覽:36
中國勞動法關於工資標准 發布:2025-07-02 01:27:30 瀏覽:234
經濟法土地所有權 發布:2025-07-02 01:25:43 瀏覽:891
商法調整對象的含義 發布:2025-07-02 01:23:38 瀏覽: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