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管轄案例分析

民事訴訟法管轄案例分析

發布時間: 2021-12-26 00:47:33

㈠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題

本人認為:
(1)B市某區人民法院對該案由無管轄權?為什麼?
有管轄權,合同締結地,主要覆行地都在B市

(2)B市發電廠能夠成為本案第三人?為什麼?
不能成為第三人,
安裝調試地為B市發電廠,本案是糾紛是A市實達公司與C市電機總廠付款糾紛,與B市發電廠無關

該案在審判程序上存在什麼問題?應如何進行糾正?
1,民訴法
第二百四十八條 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並通知被告在收到起訴狀副本後三十日內提出答辯狀。被告申請延期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二百四十九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有權在判決書、裁定書送達之日起三十日內提起上訴。被上訴人在收到上訴狀副本後,應當在三十日內提出答辯狀。當事人不能在法定期間提起上訴或者提出答辯狀,申請延期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2,離婚需雙方當事人均在場。

㈡ 民事訴訟案例分析

首先明確,本案屬於運輸合同糾紛(司機的行為屬於違反運輸合同的違約行為而非侵權),不是運輸事故所導致的侵權糾紛。
1、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據此,甲市、乙市的法院有管轄權。
2、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最先立案的法院管轄後,其他收到起訴的法院沒有立案的,不得再立案,已經立案的,應裁定移送最先立案的法院(民事訴訟意見33)。
3、《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據此,法院先協商,協商不成,報共同上級法院指定管轄。
4、由於本案屬於客運合同糾紛,學生請求營運公司違約損害賠償,所以屬於給付之訴。

㈢ 管轄權歸何地所有的案例分析

個人覺得應該歸天津地區法院所有,因為貌似不動產的糾紛處理應該是在不動產所在地的法院,我不是學法律專業的,但是我記得我在學經濟法的時候學到過!

㈣ 民事訴訟法的案例分析怎麼做

太原市某區人民法院對該案有管轄權,理由是:本案屬於因合同糾紛提起的民事訴訟.《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合同履行地是指合同規定履行義務和接受該義務的地點.本案中,北京實達公司在太原與唐山電機總廠簽訂購銷合同,約定由唐山電機總廠供給北京實達公司汽輪發電機組一套,安裝調試地為太原發電廠,因此,太原發電廠可以認為是合同履行地.故,太原市某區人民法院對該案有管轄權.

太原發電廠不能成為本案第三人.理由如下:民事訴訟第三人是指對原告和被告所爭議的訴訟標的有獨立請求權,或者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與案件處理結果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而參加到正在進行的訴訟中去的人.本案中,太原發電廠對原告和被告所爭議的訴訟標的沒有獨立請求權,不能作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同時,它與案件處理結果也沒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不能作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因為,所謂"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是指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與原告或者被告之間存在某一民事法律關系,根據這一法律關系,如果該方當事人敗訴,他應該承擔民事責任.本案中,存在兩個合同關系,存在兩個違約行為,北京實達公司的違約責任來源於其與唐山電機總廠的合同關系,太原發電廠的違約責任來源於北京實達公司與太原發電廠的合同關系,唐山電機總廠與太原發電廠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太原發電廠的民事責任並非來源於唐山電機總廠和北京實達公司地訴訟,與他們之間的訴訟也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

㈤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

再回答一次。
首先明確,這個題不應當只是民事訴訟法的問題,難點在於回公司法、擔保法、物權法答等考查內容。
1、應提出的訴訟請求:(1)請求西南公司償還貨款50萬元;(2)承擔訴訟費用。
註:題目中主要針對西南公司,而且是一個貨款問題,不用想得太多。
2、大地公司如想實現股權質權,需要證明已對股權質權進行登記的事實,因為股權質權的生效采登記要件主義。
註:乙與大地公司達成協議,只能是質押合同成立並生效,但質權未生效。擔保法及其司法解釋的規定與物權法的規定有所差異,當然以物權法的規定為准。
3、乙將初曉公司的房屋低價出租給西南公司,由於西南公司系其所出資且為總經理,這種行為違反了公司法的規定屬於自己交易行為,即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的同意與本公司進行交易,給初曉公司造成了損失,甲可以請求法院判令乙承擔賠償責任。
4、保函無效。按照最高法院關於擔保法的司法解釋,董事、經理違反公司法的規定為他人債務提供擔保的,認定擔保合同無效。

㈥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

(1) 民事訴訟的管轄一般是原告就被告,本案中的被告高某的住所地為鼓樓區,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被告的經常居住地是下關區,所以下關區法院對該案件有管轄權。
(2) 不正確,根據民事訴訟法, 第三十六條 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下關區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發現被告高某的住所地為鼓樓區,便將案件移送給鼓樓區法院。是可以的。
半個月後,鼓樓區法院又以「雙方當事人經常居住地在下關區」為由,將案件退回下關區法院。 是錯誤的,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1)(2) 就一起說了。我覺得在在審理過程中,應該按照第一種情況來,本案是一個明顯的共同侵權,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是普通的共同訴訟。

㈦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謝謝

1.本案協議管轄是否有效?為什麼?

解析:無效。因此,協議管轄,即當事人在不違反級別管轄和法定管轄的情況下,從多個有管轄權法院確定其中之一作為糾紛管轄法院的意思表示。選擇的法院必須確定、唯一。法律依據是民訴法司法解釋第23條、第24條。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54915

23、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書面合同中的協議,是指合同中的協議管轄條款或者訴訟前達成的選擇管轄的協議。
24、合同的雙方當事人選擇管轄的協議不明確或者選擇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人民法院中的兩個以上人民法院管轄的,選擇管轄的協議無效,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確定管轄。

2.本案有管轄權的法院包括哪些?為什麼?

解析:B市乙區和A市丙區法院。

因為,本案中的協議管轄無效,應適用法定管轄。根據民訴法第24條的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根據民訴法司法解釋第19條的規定:購銷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交貨地點有約定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因此,本案有管轄權的法院包括被告住所地B市乙區和合同履行地A市丙區。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
http://www.dffy.com/faguixiazai/ssf/200311/20031109201543.htm
第二十四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54915
19、購銷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交貨地點有約定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沒有約定的,依交貨方式確定合同履行地;採用送貨方式的,以貨物送達地為合同履行地;採用自提方式的,以提貨地為合同履行地;代辦托運或按木材、煤炭送貨辦法送貨的,以貨物發運地為合同履行地。購銷合同的實際履行地點與合同中約定的交貨地點不一致的,以實際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3.本案指定管轄是否正確?本案應該如何處理?

解析:不正確。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在同一個省內的A市丙區法院與B市乙區法院的共同上級不是A市中院,而是省高院。

根據民訴法司法解釋第36條的規定,本案應該如此處理: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發生管轄權爭議的兩個人民法院因協商不成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時,如雙方為同屬一個地、市轄區的基層人民法院,由該地、市的中級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同屬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兩個人民法院,由該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級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如雙方為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協商不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依前款規定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時,應當逐級進行。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
http://www.dffy.com/faguixiazai/ssf/200311/20031109201543.htm

第三十七條 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54915
36、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發生管轄權爭議的兩個人民法院因協商不成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時,如雙方為同屬一個地、市轄區的基層人民法院,由該地、市的中級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同屬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兩個人民法院,由該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級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如雙方為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協商不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
依前款規定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時,應當逐級進行。

㈧ [急]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

1.涉及了公開審判制度、合議制度、迴避制度、兩審終審制度。
2.違法之處:(1)離婚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法院應當允許。
(2)男對甲女說我的律師是審判長介紹的,審判長與案件有利害關系,應當迴避。
(3)合議制的原則是『少數服從多數』,合議庭產生分歧,應以B和C的多數意見為判決意見。並且,發回重審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A不應參與新的重審合議庭。

㈨ 一道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題,關於管轄的,求正解!!

不能通過仲裁途徑
因為約定管轄必須具體,如果約定的是或裁或回審的 視為沒有約定仲裁機關答
所以只能是有管轄權法院管轄
1996年4月18日致廣東省高院《關於當事人既約定仲裁又約定訴訟的仲裁條款效力問題的函》[2]中稱,基於「雙方當事人之間合同中解決爭議的條款既約定涉外仲裁機構仲裁又約定可向人民法院起訴,按照本院有關司法解釋,該仲裁約定無效」。
A被告所在地
C是合同簽訂地
D是合同履行地
E沒有管轄權 約定無效
F也沒有
通過協商由A與B協議管轄 可以由B來管轄

㈩ 民事訴訟法的案例分析

下落不明的公民在人民法院宣告他死亡後如果重新出現,人民法版院應當依據民事權訴訟法規定,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的申請,作出如下處理決定:
1.作出新判決,撤銷原判決。人民法院經查明確系本人重新出現,應當作出新判決。新判決的內容是撤銷原判決和其他必要的事項。
2.關於財產的處理。新判決作出後,被宣告死亡的財產代管人應當向被宣告失蹤又重新出現的人返還財產。被宣告死亡又重新出現的人如果要求返還被繼承的財產,繼承人應當返還原物;原物不在的,應當給予適當補償;發生爭議的,另外起訴,由人民法院按民事案件審判。本案中,因為劉淑蘭已將3間北房及不用傢具等賣給他人,他人是善意取得,不能向他人要求返還了,只能要求劉淑蘭予以補償。
3.關於婚姻關系。在宣告死亡後配偶已婚的,原婚姻關系不能自然恢復。

熱點內容
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 發布:2025-09-13 18:57:47 瀏覽:525
你進民法典的規定 發布:2025-09-13 18:52:43 瀏覽:270
中國司法鑒定官網 發布:2025-09-13 18:51:47 瀏覽:309
公司法第十五條 發布:2025-09-13 18:47:56 瀏覽:384
瑞達刑法內部講義 發布:2025-09-13 18:42:56 瀏覽:884
社會與法趕緊回家 發布:2025-09-13 18:39:47 瀏覽:580
在法院杠精 發布:2025-09-13 18:33:30 瀏覽:768
合肥免費律師 發布:2025-09-13 17:56:16 瀏覽:979
上蔡有名律師 發布:2025-09-13 17:50:42 瀏覽:472
刑事訴訟法134條之規定 發布:2025-09-13 17:47:04 瀏覽: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