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美國勞動法內容

美國勞動法內容

發布時間: 2022-03-22 02:55:50

『壹』 美國法律規定工作時間

美國法律規定每周工作5天40小時。

根據美國聯邦法典規定,美國國會有權規內定從事州際商務或容生產的人員,從事聯邦或哥倫比亞特區的公共事務的人員的工作時間的權力。美國為此制定了《正當勞工標准法》。
法規定,任何僱主不得要求雇員一周工作時間超過40小時,除非付給雇員40小時以外的工作補償。

『貳』 美國勞動法合同解除賠償

第四復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制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叄』 《美國勞動僱傭法》的內容

《美國勞動僱傭法》有電子書可以下載http://www.q766.com/soft/1005697.htm序言:給中國讀者的寄語
前言
第一章美國工資工時制度概覽
第l節美國勞動法中有關工資、工時的基本規定
第2節美國《公平勞動標准法案》之適用范圍
第3節美國《公平勞動標准法案》中的豁免制度
第4節美國法律對使用非正式職丁的規范
第二章美國法律中有關平等就業與反就業歧視的規定
第1節美國反就業歧視法的立法框架與主管部門
第2節美國關於性別與年齡歧視的法律
第3節美國法律關於職場性騷擾的規定
第4節美國法律對種族歧視和殘疾人歧視的限制
第三章美國勞動法對職工招聘與解僱的限制
第l節美國法律對招聘中各類歧視行為的限制
第2節美國法律對歧視性不當解僱的限制
第3節美國法律對報復性解僱的限制
第4節美國法律對單方面解僱的其他限制
第四章美國勞動爭議處理機制及社會勞動監控機制
第l節美國勞動爭議調解與仲裁製度
第2節美國國家勞動關系委員會的運行機制
第3節美國企業社會責任(CSR)理論
第4節美國非政府勞動監控機制
第五章美國社會保障制度
第1節美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沿革與社保福利的內容
第2節美國社會保障的操作流程
第3節美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與前景
第4節美國的工傷保險與失業保險制度
序言:給中國讀者的寄語
前言
第一章美國工資工時制度概覽
第l節美國勞動法中有關工資、工時的基本規定
第2節美國《公平勞動標准法案》之適用范圍
第3節美國《公平勞動標准法案》中的豁免制度
第4節美國法律對使用非正式職丁的規范
第二章美國法律中有關平等就業與反就業歧視的規定
第1節美國反就業歧視法的立法框架與主管部門
第2節美國關於性別與年齡歧視的法律
第3節美國法律關於職場性騷擾的規定
第4節美國法律對種族歧視和殘疾人歧視的限制
第三章美國勞動法對職工招聘與解僱的限制
第l節美國法律對招聘中各類歧視行為的限制
第2節美國法律對歧視性不當解僱的限制
第3節美國法律對報復性解僱的限制
第4節美國法律對單方面解僱的其他限制
第四章美國勞動爭議處理機制及社會勞動監控機制
第l節美國勞動爭議調解與仲裁製度
第2節美國國家勞動關系委員會的運行機制
第3節美國企業社會責任(CSR)理論
第4節美國非政府勞動監控機制
第五章美國社會保障制度
第1節美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沿革與社保福利的內容
第2節美國社會保障的操作流程
第3節美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與前景
第4節美國的工傷保險與失業保險制度

『肆』 請問 中美勞動法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知道的告訴下 謝謝。

其實這與勞動法處在 整個法律體系是有關系的,簡單理解我國勞動法是歸專類於民法,以屬民法通則為基本法,勞動者訴訟時想獲得豐厚的賠償要通過法律程序法律法條的引用應用 ,當然只有專業人員和律師才行,而西方這方面都是模塊,找到對應的模塊,你就知道賠多少了(這么說好懂一些),另外他們多以工會形式來維權,其實我們法律有關工會也這么規定,但是。。。。。。你知道的。

『伍』 美國在勞動法主體的立法方面都做了哪些研究

你要寫論文啊?何不到圖書館查閱資料?

『陸』 ●歐美各國勞動法中的刑事處罰條款是怎樣的●

法律條文是比較難找,而且不知道你具體要哪一條。

我家是私營企業,實話告訴你,加班是常有的事,有的時候甚至通宵干!通宵肯定會給加班費,但是都不多,一般加班只給點飯錢,工人已經很滿意了。要遵守法律我老爹不是要被抓起來了。。。汗啊。。。

從法律角度,中西方勞動法對加班都有明確規定必須支付加班費,而且對於違法行為在民法和刑法中都有相應的條款,中西之間的差別也不是很大。關鍵在於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從工業革命開始至今已經發展成以生產效率為主,時間為輔的風格,正規企業都能嚴格遵守;而且西方人才緊缺,待遇不好就會人才流失。而在中國不一樣,絕大部分企業仍是以加班加點為主要方法,以彌補效率低下。從資本家唯利是圖的本性來說,剝削工人是不擇手段的,加長時間只是其中之一。在中國,普遍的規為行為已經得到了默認,國家的疏於監控,工人的沈默,導致這一問題的惡化。矛盾激化的時候才會引起國家和社會的重視,所以有那麼一段時間媒體也關注這類事情。但治標不治本,解決此類問題只有在中國工業漫長的發展中才能尋求答案,而不是簡單的法律問題。

我是工商學的,選修法學,只是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見笑呵呵。
exempt-豁免 Non-Exempt-沒有豁免

『柒』 赴美投資需要注意哪些勞動法問題

奧地利勞動法是對雇員和僱主的權利、義務進行規范的法律體系,既包括由歐盟立法轉化而成的國內法和本國法律法規,也包括行業性集體協議等約束性文件。隨著走出去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企業對奧投資日趨活躍。加大研究奧勞動法,依法處理勞資關系,對投資項目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一、奧地利勞動法的歷史沿革、組成及特點

(一)歷史沿革

奧地利勞動法是在雇員與僱主的長期斗爭中誕生的。1889年,奧地利產業工人第一次走上街頭,就縮短工時進行示威遊行。1918至1920年,奧頒布《休假法》、《集體協議法》、《雇員協會法》等多部法律,構成了現在奧社會法和勞動法的主要內容。20世紀70年代,奧實施一系列社會、勞動市場政策改革,出台了《勞動基本法》、《外國人就業法》、《夜班及重體力勞動者法》等。經過勞資雙方的斗爭與相互妥協,奧地利法定工作時間也不斷縮短,休假時間得到延長。

表1:法定工作時間和休假時間的演變

年份

工作時間(小時)

休假時間(周)

1960年

45

2

1970年

43

3

1980年

40

4

1990年

38或38.5

5

(二)主要法規

可分為兩個部分:

1.勞動合同、勞動關系等涉及個人的立法,用於規范雇員和僱主之間的法律關系,包括勞動合同的訂立與終止、雇員和僱主的權利及義務等。該范疇下包含各種不同的法律法規,有些適用於所有雇員,有些僅適用於勞動合同的一部分(如《休假法》)或某一勞動群體(如《雇員法》)。保護雇員權益的法律也屬此類范疇。

2.涉及企業整體的立法,用於規范有關權益代表機構的設立、功能的法律法規。最重要的法律為《勞動基本法》,其第一部分規定了集體協議的法律基礎,第二部分規定了企業職工委員會(Betriebsrat)的共決權。

(三)特點

奧地利勞動法內容龐雜,涵蓋《休假法》、《勞動時間法》等工資待遇類法律,《雇員協會法》雇員自治機構立法,《雇員保護法》等勞動保護法規以及針對特殊群體的《孕產期婦女保護法》、《外國人就業法》等。勞動法注重權力制衡,從社會法屬性出發,側重保護處於弱勢地位的雇員群體,允許其通過工會、職工委員會等機構維護自身利益,與僱主相互制衡。勞動法權責分明,明確規定了僱主與雇員的權利及義務,有利於調整勞動關系,促進社會的安定團結。

二、勞動關系的確立與解除

(一)勞動合同的訂立

《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規定,勞動合同可採用書面方式、口頭協議或「實際行動」(取得實際工作成果並被僱主接受)訂立。如無書面合同,則僱主必須向雇員面交聘用通知(Dienst- zettel),對雙方的主要權利和義務進行書面確認。

一般情況下,僱主和雇員以相關法律和集體協議規定的最低標准(如最低工資、加班補貼、正常工作時間、休假時間等)為基準,就勞動合同的內容進行談判。以鋼鐵和金屬加工業為例,勞動合同的主要內容包括對鋼鐵和金屬加工業集體協議適用性的規定,以及對員工試用期(4周)、職責、工作地點、工作時間(每周正常工作時間38.5小時)、工資、病假、休假、解約的具體規定。合同樣本可在奧地利聯邦商會官網下載(鏈接附後)。

(二)勞動合同的解除

1.解除類型

解除合同分為試用期解約、到期解約、協商解約、單方面提前解約(解僱、辭職)四種類型。1個月試用期內雙方均可隨時提出解約,無需說明理由。但如果雇員因歧視性原因(如性別、民族、宗教或世界觀、年齡、性取向、殘疾等)遭解僱,則可駁回解僱要求或向僱主索賠。單方面提前解約時需以書面通知方式終止勞務關系,通常不需要作出解釋,僱主和雇員均可根據法定的解約通知期限進行解僱或辭職。如雇員提出辭職,均需提前一個月通知僱主。僱主解僱員工時,需按照法定期限(詳見表2)提前通知。雇員工作時間越長,提前通知的期限越長。

表2:法定解僱通知期限

在現企業工作年限

提前通知期限

2年以內

6周

2-5年

2個月

5-15年

3個月

15-25年

4個月

25年以上

5個月

2.解僱保護程序

在解僱員工之前,僱主有義務通知職工委員會。職工委員會可在一周之內對解約進行表態,表示同意(需三分之二多數)、反對或無意見。為防止終止勞動關系時出現不公,《勞動基本法》第105條規定了一般性保護原則(適用於擁有5 名以上雇員的企業),要求僱主對終止勞動關系提出正當理由,如雇員不符合崗位要求、企業因經營不暢需裁員等。

如職工委員會對解僱決定表示同意,則雇員無法再進行申辯。如職工委員會認定解僱行為是出於不道德的目的,或會損害雇員經濟利益,職工委員會可向勞動法院申訴,對解僱予以駁回。如職工委員會對解僱無意見,則雇員還可在職工委員會表態截止後的2周內向勞動法院申訴。由於訴訟往往久拖不決,對勞資雙方都存在較大風險,所以雙方多以和解為主,即勞方同意終止勞動關系,而資方會根據職工工齡給予相應補償。

在有重大理由的前提下,僱主有權開除雇員,可不事先通知而立即終止合同。重大理由包括嚴重違法行為、泄露公司機密、不服從上級指令等。僱主應在發現後的3天內迅速處理。與解僱不同,勞動關系在宣布開除時便立即結束。

3、特殊保護人群

對某些雇員群體適用特殊保護規定,包括孕婦、休產假的雇員、職工委員會成員、服兵役人員、殘障人士、學徒工等。如解僱受特殊保護人群,則需報請勞動法院批准。

三、雇員管理

(一)勞動保護

1.勞動安全和健康保護。包括所有涉及技術標准和衛生標準的保護法條,如《雇員保護法》及相關條例。在安全和健康的環境中工作是雇員的基本權利,僱主必須在確定工作場所及工作流程、選擇工作設備和材料及使用員工時基於預防危險的原則。

2、工作時間及特殊群體保護。包括針對特殊群體出台的專門保護法,如《孕產期婦女保護法》、《兒童及青少年就業法》等。還包括關於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的法律法規以及對特定職業群體(如司機)的特殊規定等。

(二)保障雇員基本權利

1.工作時間。每天正常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每周不得超過40小時。但多個行業的集體協議削減了每周正常工作時間,例如零售業、鋼鐵和金屬加工業的正常工作時間是每周38.5小時,印刷業是每周37小時,傳媒行業僅36小時。工作時間的分配則靈活多樣,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合理調整,如設立工時賬戶、實行彈性工作時間或倒班制等。如實際工作時間超出規定時間,員工有權要求獲得加班工資,加班工資通常高出正常工資標准50%。

2.休假。《休假法》規定,雇員有權利享受帶薪年假,工齡25年以內年假為30個工作日(周一至周六),工齡25年以上的增至36個工作日。從開始計算年假的當年年底起,未用完的年假2年有效。

3.最低工資。薪酬主要通過雙方簽訂的合同加以規定。奧地利沒有法定最低工資,但大部分行業的集體協議均規定了最低工資水平,僱主支付的工資必須達到或超過最低工資水平,否則將被處以每位雇員1000歐元至1萬歐元的行政處罰。如超過三位雇員的工資未到最低標准,或僱主再次違反最低標准規定,罰金將增至每人2000歐元至2萬歐元。

表3:奧地利主要行業最低工資

主要行業

每月最低工資(歐元)

機械和金屬製品業

1724.17

汽車業

1724.17

建築業

1602

化工業

1721.41

電子業

1692.27

為合理避稅,奧地利企業每年通常分為十四次發放月薪,除1至12月按月發放外,還在年假和聖誕節時各發放一次獎金(通常與月薪數額相同)。

(三)雇員自治機構

1.工會。奧地利工會聯合會(ÖGB)是一個跨黨派的雇員利益代表機構,包含7個行業工會,採用自願會員制,擁有約120萬會員。該組織就制定集體協議提出意見建議,並對涉及職工利益的法律草案進行表態。

2.雇員協會。雇員協會與工會合作,共同代表職工的社會、經濟、職業和文化利益,主要職責是為就業者提供勞動法方面的咨詢、為勞動和社會法庭提供法律咨詢,對相關法律草案表態,在國家和國際委員會層面代表職工利益。雇員協會實行義務會員制(擔任領導職務的高級雇員、公職人員除外),會費為工資總額的0.5%,每月最高不超過21.15歐元,由僱主與社會保險機構一同繳納。

3.職工委員會。雇員5人以上企業可選出職工代表成立職工委員會(除農林業企業及私人家庭),人數與企業職工人數成正比(詳見表4)。1000人以上的企業中,雇員每增加400人,職工代表增加1人。

表4:奧地利企業職工委員會成員人數

雇員總數

職工代表人數

雇員總數

職工代表人數

5-9人

1

201-300人

6

10-19人

2

301-400人

7

20-50人

3

901-1000人

13

51-100人

4

1001-1400人

14

101-200人

5

1401-1800人

15

職工委員會的職責如下:就公司協議進行談判;確保集體協議和公司協議的一致性;就改善工作條件和安全性提出建議;對工作場所的設計擁有發言權;對人事和公司業務擁有發言權;可就解僱提出意見並向法院提出質疑;在特定前提條件下可阻止調動工作;須了解所有涉及員工利益的事項。

(四)特殊情況下的雇員保護

1.病假。雇員在生病期間可在一定時間內領取工資,工資額與工作年限相關。詳見下表:

表5:法定病假期間領取工資數額及時限

在現企業工作年限

領取全額工資時限

領取半額

工資時限

每次生病最長領取工資時限

0-5年

6周(工傷加2周)

4周

10周

(工傷加2周)

6-15年

8周

4周

12周

16-25年

10周

4周

14周

26年以上

12周

4周

16周

超過最長領取工資時限後,可在醫療保險公司申請疾病津貼(Krankengeld),最長可領取一年,數額取決於員工生病前一月的工資和生病期間領取的工資額。生病雇員並不享有特殊保護,企業可因正當理由予以解僱。

2.失業。2003年以前參加工作的雇員適用老辦法,被解僱後根據工齡長短向僱主領取兩個月到一年不等的遣散費。2003年以後參加工作的雇員,僱主按其月工資的1.53%為其繳納失業保險(遣散費基金)。以下特殊時期也需繳納失業保險:培訓、服兵役、產假、病假期間由僱主支付;領取育兒津貼期間、臨終陪伴期間由家庭負擔平準基金(FLAF)支付;脫產學習期間由勞動市場服務局支付。繳納滿3年後,雇員失業時即可領取相應的遣散費。

3.退休。奧地利養老保險由國家養老保險、企業養老保險和商業保險三部分組成,國家退休金為最重要保障,企業和私人養老金的重要性不斷上升。《企業退休金管理法》規定了四種退休金支付方式:養老基金、企業團體保險、直接支付和人壽保險。養老保險的數額為月工資收入的22.8%,其中僱主繳納12.55%,雇員繳納10.25%。奧地利的法定退休年齡是男性65歲,女性60歲,從2024年起女性退休年齡將逐步推遲,到2033年統一為65歲。不過目前奧地利人的實際退休年齡早於法定年齡。

4.企業破產。為在企業破產時更好地保障雇員利益,奧地利1977年實施《破產薪酬保障法》,規定公司破產時雇員工資由破產薪酬基金有限公司(Insolvenz-Entgelt-Fonds)支付,基金的主要資金來源為僱主繳費,相當於失業保險的追加費(占月工資0.45%)。一旦公司進入破產程序,僱主無力支付雇員工資,僱傭關系依舊保留,雇員可向破產-薪酬-基金有限公司申請破產薪酬。

(五)外國人在奧工作規定

《外國人就業法》、《定居和居留法》、《外國人事務局法》等規定,外國人希一年之內在奧居留6個月以上的,需獲得居留許可(簽證和居留證),希在奧長期就業的,需獲得工作許可。以上規定不適用於瑞士和列支敦斯登居民、歐盟成員國居民和歐洲經濟區居民。

居留許可由移民部門和警察機關出具,最重要的居留證是2011年7月1日引入的「紅白紅卡」。第一類普通紅白紅卡,是在奧居留並為特定僱主就業的工作許可,申請時還需出具奧地利勞動市場服務局(AWS)出具的就業市場需求鑒定報告。第二類高級紅白紅卡,除了具有居留許可的功能,持有此卡的人員可自由求職、不受限制。居留滿5年並符合相關移民規定,則可獲得永久性的「歐盟長期居留」。除紅白紅卡外,2011年7月1日起還針對外國「關鍵人才」引入「歐盟藍卡」,申請人需保證最低工資是奧地利平均工資的1.5倍。以上居留證均已包含就業許可。

廊坊律師:網頁鏈接

申辦程序和時間方面,「關鍵人才」可較快獲得就業許可,移民局一般在接到申請六周內給予答復。其他就業人員需按正常程序申請在奧居留及工作許可,頗為繁瑣且費時,一般需耗時四至六個月。

『捌』 美國勞動法工人每天工作小時

每周不超過40小時,而且還有各種假期,不像中國不放假。

『玖』 美國頒布了哪些青少年勞動法案

這個不好統計。因為在美國各個州也有自己的立法權的而且法律是在不斷的完善的

『拾』 求美國的相關勞動法

美國有勞工法,你要英文還是漢語的?

熱點內容
法律服務案例庫首個 發布:2025-07-28 19:59:48 瀏覽:786
道德經治企 發布:2025-07-28 19:54:06 瀏覽:103
西方國家法治 發布:2025-07-28 19:54:05 瀏覽:997
大三報考司法考試 發布:2025-07-28 19:49:22 瀏覽:84
民法五要素 發布:2025-07-28 19:42:49 瀏覽:847
法院太慢 發布:2025-07-28 19:42:46 瀏覽:916
在職研究生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8 19:39:03 瀏覽:365
2017注會經濟法考後討論 發布:2025-07-28 19:35:55 瀏覽:581
有法律效力的貿易合同 發布:2025-07-28 19:29:57 瀏覽:339
合同法原理與判例電子書 發布:2025-07-28 19:29:19 瀏覽:948